港講「韓愈」:〈進學解〉教你如何面對外人恰當地吹奏自己

戈登探長
德尼思化雜誌社
12 min readApr 4, 2019
德尼思化第一篇讀者邀文,請不要看日期……歡迎大家唔介意等也可PM。

現在看見「韓愈」兩個字,大概代表了票房毒藥,已經成為「沉悶」的代名詞吧?

自喻孔孟的繼承人,要把儒學在文學中發揮光大,復興古文運動的領導者,〈師說〉一文名列香港教科書,是我們普遍對韓愈的印象。

概括言之,就是一個苦心婆心嚴肅正經的老伯伯,在街上主動像宗教人士對你宣揚教條,你當然馬上耍手擰頭,避之不吉。

據沈括《夢溪筆談》(卷四)所記,韓愈其實是位肥胖且寡髯的男子,而現在的形象其實是與五代十國時的韓熙載搞混了。因為韓熙載諡號文靖,江南人稱呼他為韓文公,而韓愈亦被尊稱為韓文公的關係。」By Wiki

古今評價大不同,「韓愈」如何塑造?

事實上,韓愈當然不止如此。

如果我們設身處地代入韓愈活著的時代,他絕對是文壇叛逆的明星,許多文人都極其推崇,像蘇軾說得極其誇張:「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不要以為韓愈古板,其時朱熹才指責韓愈「裂道與文以為兩物」,許多理學家覺得他太反叛了,根本不是儒家正統。

那為什麼我們現在看不見這樣的,既是文豪,又是激進的韓愈?

晚清以降,整個東亞、華夏文明,以吸收效仿西歐、北美為務,積漸成習,我們漸漸忽略了「文學」與「Literature」不但分屬兩種語言系統,而且是兩個不同文化傳統的產物……於是《昭明文選》裡的泰半作品,除了詩賦之外,都成了行跡可疑的存在,更別提漢唐以降,眾多的古文寫作了。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美學》論及了中國各種古文獨有的傳統美學,實非西方標準所能發見、認可的文學作品,貢獻極大,亦為我們回答了,現代人對韓愈的形象經過了一次結構性轉型的重塑。

最最直接的,該是五四新文學代表,小品散文開創者周作人對韓愈的評語:「假如我們不贊成統治思想,不贊成青年寫新八股,則韓退之暫時不能不挨罵,蓋竊以為韓公實系該運動的祖師,其勢力至今尚瀰漫於全國上下也。」

韓愈陷入了一個尷尬的位置:中國文學史不能忽略的存在五四爾後西方「Literature」文學觀難以賞析者(你想想我們學習古文其實只是認清字句意思,而非賞析其中文學美感)以及受現代中國批判、反對的陳腐儒學「禮教吃人」代表者之一

到了今天,我們提到韓愈仍然是非常的莫名其妙:如何評價他的文學觀念?如何觀賞他的文學作品?如何重新在教學認清他的存在?這是一組三為一體的問題。

活在香港,無錢已經是人生Hard mode?

假如韓愈活在香港的話……

韓愈投胎在九十年代的香港,呱呱落地,Hard mode begin。

極可能,韓愈會成為一個活在天水圍的窮學生,也如許多在此世代的香港人一樣,相信掛在學校牆壁那條Banner「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在夜與霧之間努力讀書,幾乎是鑿壁偷Wifi的苦困了。

畢業出來工作之後,要知道識人好過識字,窮人最大缺點不是知識,而是像人脈這種階級條件,有人推薦不致名落孫山。

既然睇清現實,無法一步登天,韓愈退而求其次,想搵份合乎自己理想的好工,當然非常困難。求職快十年才終於有著落(九品芝麻官,由低做起)。

同時韓愈有理想,有原則,像很多香港後生仔政治進向非常激進,當然無甚好下場。老細迷信佛道,隨時搞壞公司實績,連員工都冚家剷。

情況就像網民評價要制服屠殺清真寺的槍手其實不難,「全部一齊衝上去咪得囉」,但事實上誰又想行先死先?

只有韓愈敢於當面指正,一篇〈諫迎佛骨表〉,力數佛教之不是,最後說「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大佬,你真係攞條命去玩,難怪一生不順,連身體都被玩壞了。

〈祭十二郎文〉自白「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彊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日後被貶潮州,連女兒都死於路途,又云:「臣少多病,年纔五十,髪白齒落,理不久長。加以罪犯至重,所處遠惡,憂惶慚悸,死亡無日。」

我印象中還有曾看過一篇論文,研究韓愈到底身患多少奇難雜症,像糖尿病啦白內障啦痢疾啦等等,令我一度對韓愈深感同情。順帶一提,古人多病,醫療不發達不普遍,相當合情合理。

So,韓愈真實的人生應是Hell mode,字字有血有淚,比我們活得更加辛苦,卻又成就了不朽的文學功業。

試論名字如何影響別人對事物的觀感……

文以明道,寫志運動

古文運動,文以載道,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又「古文」又「載道」,真是令人我見猶恨,隨時臭過鴨脷洲公廁,難怪周作人憎到飛起,他還就此片面地描述過中國文學史為「抒情—載道」的循環過程。

如果要我再改一個名,應該是叫做「文以明道」,「寫志運動」。

古文本是相對駢文的稱呼,說是復興古文,其實不過是取其言志精神而改造之,反對當時一味吟風弄月言之無物的時文,而且在表現形式上有更多的創新變化,絕非一味復古罷了。

他們強調「道」,也不止於追溯文化主流傳統之道,而是擴充作生活經驗的全部,實際是令可表之志可寫之內容變得更多元。

韓愈〈送孟東野序〉談創作之原理,寫得精妙: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爲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物性作為人性之比喻,物之能發聲,受其外界影響,諸種如「撓」、「蕩」、「激」、「梗」、「撓」、「炙」、「擊」等,而不平則鳴。

人類之藝術表達,豈非亦如是?主觀的心,受到客觀事物的刺激,或喜或悲或怨或怒,而終之以語言文字呈現。正是道盡了「修辭立其誠」。

正如柯慶明之言:一方面是相對固定的「主題」(「古道」或「仁義」),但另一方面卻又出以複雜變化經驗的「再現」,以及充分反映個性與抒情的「表現」

以此一「我真係認同兼之想講」的原則,韓愈主張經世致用,以文章論說道理之情感需求,成為了他堅實的書寫動力。

韓愈之文學成就在於,他證明了書寫既可以有「用」,又能夠令人讀後感知其「美」,像〈進學解〉一文。

極有洞見的學術書,Well,唔係學術人睇會好悶。

有「用」之文,自有其「美」

韓愈人生少有順遂,但〈進學解〉卻令他如願以償,從閒置無為之職,受到賞識,加以擢升,實踐工作抱負。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佔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如果文如其人有幾分道理,那韓愈應該是非常「反骨」不守常規的人了。我們現在或如覺得他老土,但放於當時處境,他絕對是潮流的先行者,用字之奇怪,可比麥浚龍的穿衣風格。所以……看不明他的遣詞用字,其實相當正常。

〈進學解〉起首已見趣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國子先生」是韓愈的移花接木!他運用了像現代小說的技巧,「虛構」自己的替身,效果是在吹奏自己時,不致過於Hard sell。

如果你喜歡黃子華,該能知道,「虛構」阿強對說故事的戲劇效果、說服力,有多麼重要了吧?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想必是我們對這篇文章的唯一印象。「國子先生」對學生解說為學之道,簡言之,做好自己,努力讀書,才能夠報效朝廷,治理國家。

真正吹奏自己的技巧,當然不止於顯現才學,這種文章多得是,必須要有對立、矛盾,以退為進,自保性命。

佢有咩我冇?佢有咩做到我做唔到?我同我朋友講:「佢女人嚟架,阿強。」阿強話:「咁又點?」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餘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可謂勤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爲文章,其書滿家。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莊》、《騷》,太史所錄;子云,相如,同工異曲。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學,勇於敢爲;長通於方,左右具宜。先生之於爲人,可謂成矣。

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暫爲御史,遂竄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飢。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爲?」

先借學生之口歌頌自己:讀書,可謂勤矣;說理,可謂有勞矣;文學,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可特別留意韓愈文學閱讀,絕不止於儒家經典,實際上多元的閱讀也反映在他不同類型的書寫)。

學生反問,是理想和現實,清高與世俗的對比,一起一伏之間,自成張力。更重要是帶出了:為什麼像「國子先生」這種完美的人,竟然得不到別人的信任,朋友的幫助,處境困頓,曾被貶謫到南方邊遠地區,做了三年國子博士還是一事無成?

我們不要忘了,韓愈這篇文章是有意為之,他肯定不是單純為了給自己看,而是假設某一位高權重的大官為讀者,令他了解自己到底多有才學,多麼不幸。

因此,文章必須引人入勝,對偶排比,虛構對話,真是無所不用。同時也要在上、下位者的語境中有所掌握,不能隨意書寫。多一分,少一分,都可能無法達到效果,甚至招人話柄,這種分寸之間的拿捏,亦是分析、閱讀此一文類美感的重要關鍵。

Office,只要有人,就有是非。

先生曰:「籲,子來前!……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行。荀卿守正,大論是弘,逃讒於楚,廢死蘭陵。是二儒者,吐辭爲經,舉足爲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其遇於世何如也?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於用,行雖修而不顯於衆。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窺陳編以盜竊。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閒置散,乃分之宜。…… 」(由於有些字句過於艱澀,又非重點,略去之。)

〈進學解〉最後一段,借引孔孟荀,表層來看確是自比聖人,因為連他們的際遇都如此悲涼,韓愈又怎能逃避呢?但進一步看,韓愈不是活在春秋戰國,群雄割據的亂世,仍得不到重用,自然千錯萬錯,都不是他的錯。

而且,此間更具有深層人類命運之洞照,正如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美學》言:

當我們深入的考察側身「美文」傳統的「論說」作品,甚至是相關理論,必然發現它們始終都是以沉思人類的個別或集體命運,觀照潛隱其間的人性掙扎為其主要內容。而這一切都是「人性的,太人性的」,焉能不引發作者自身與作為讀者的我們,迴環共鳴,深沉的文學感興呢?

孔孟荀以至韓愈之不遇,扣連在生命不應如此,理想總是受現實輾斃的悲涼,實是無數人類普遍共同所能感知的人生命限。

若然,文章至此完結,想必大家都會和我一樣:哇,你係咪咁自大?真是荒謬,把自己看得那麼高!

韓愈很醒目,一如他常用的論說技巧:為了令高昂的語境低迴,極力貶低自己的所作所為。勤力但沒系統,說話多但沒重點,文章好但沒實用,有修養但不突出,活著簡直浪費國家資源。兒子不懂耕種,妻子不懂織布……就算如此,朝野上下對韓愈不加追究斥責,不是很幸運了嗎?

似退實進,自保性命,這一手確是漂亮。大夫無私交,言行進退,關係國體。難怪得到高官賞識,知道「呢條友都幾識做人」。

這種古代政治動態語境之運用,其實非常值得今人學習,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Office的地方就有是非,學懂怎樣按照具體實在的情境說話,學懂如何在不同人際互動關係中說話,大概是現代求生必備的技能吧?

這種像〈進學解〉的例子,在古代中國講求實用文的世代,實有無數典範,可供借鏡。

台大教授柯慶明今辭世 鄭麗君:哀傷與遺憾

後記:

近年學者重新發掘實用文類的美學價值,如上述柯慶明的《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一書,又或顏崑陽〈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 ,皆針對晚清以降所依循西方建立的文藝觀,以為美感與實用並不相容,作一反思,並嘗試建構中國實用文體之批評觀念,一改前人之看法,對賞析、教學,其實都有許多貢獻。

文友PM德尼思化,希望介紹韓愈的〈進學解〉,已經快有半年了。我不想隨手應對,但要寫得好,確是難乎其難,上文已經略陳當中的時代原因了。後來搜集資料,看到柯慶明及顏崑陽諸作,始有一較清晰能夠為文之視域,本文許多觀點皆來自這兩位教授,實是受益極深。

4月1日哀見台灣新聞,柯慶明教授不幸離世,想及前人風采,其文學貢獻,此文竟似變成懷念追憶之作,實是未始可料。悲夫!

港講文藝,以香港人為主體,靜觀眾鳥爭鳴,內思百家之漏,撰述己見。隨意圍觀拍打,歡迎留言討論,感謝!若有任何建議,隨時至德尼思化FB專頁私訊交流。

--

--

戈登探長
德尼思化雜誌社

德尼思化創辦人:隨筆評論,港講文藝|刊登於《立場新聞》、《關鍵評論網》、《LINE TODAY》等|圖文IG:https://www.instagram.com/delis.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