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1 文章精選:堅強的心理素質

吳致賢(Jhih-Sian Wu)
一個人的文藝復興
6 min readApr 21, 2019

--

「你這麼會安慰人,一定度過了很多自己安慰自己的日子吧。」

目錄個人篇
-給初出茅廬的自己 (I am Ju)
-時間永遠在變(St. Threath)
-怎樣才算是一個充實的人生? (Tim Minchin)
管理者篇
-總經理的心聲(Betty Huang)
-寫給想創業或是即將創業的你(織田紀香)
-聽說你在創業(林育聖)
-公司的暗黑群組(李忠儒)

背景音樂《劉明湘‧漂洋過海來看你》

在漫天風沙裡望著你遠去

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己。

個人篇

給初出茅廬的自己 (I am Ju)

前幾天,看到了上野千鶴子教授在東京大學入學典禮的致詞,看完心中非常的激動。曾經帶著純凈靈魂開始醫療業的我,經過這幾年的打滾,是不是變得滿身泥濘。

『請不要忘記,“努力就有回報”這種想法本身,並不是你們努力的成果,而是託了整個大環境的福。』

『世上有很多努力也得不到回報的人、想努力但是努力不了的人、努力過度身心俱疲的人。也有在努力之前就被他人質疑、深陷自我懷疑,從而熄滅了奔跑念頭的人。』

『因此,請不要把自己的努力,只用於追逐自己的勝利。不要用自己得到的環境恩惠,去貶低那些處於弱勢環境中的人。請把自己所得到的東西用於幫助他們,承認自己的弱,而不是逞能自己的強,與環境中的人一起,互相支撐着走下去。』

作者發文頻率不高,但我蠻喜歡這個粉絲團,暖暖的。

就像文中提到的,回過頭來很多時候真的是「幸運」,世界上總不缺乏努力的人;但多數時候我們是被選擇的角色,例如求職面試、例如參賽被評審選拔,種種「被動」等待轉折點的時刻。

「事實上,我們只是幸運而已。」

去年有整理該粉絲團精選文章,點此閱讀

時間永遠在變(St. Threath)

很多人認為時間是可替代性的,例如:”假如你把你看電視的時間都拿去寫小說,那麼你早就寫完一本書了”。

但遺憾的是,事實並非如此。…這關乎一些精神上的因素:有時候我心情好並且有動力可以做些事,但有時候我覺得既難過又疲倦,唯一想做的只有不停盯著電視看。

為什麼人們總是會覺得時間是可以彼此取代、彼此交換,像是金錢一樣等值等量的東西呢?

我想那是因為我們發明了”時鐘”這個東西,因此時間就變成了可以度量的”財產”、”貨幣”。

我們不再在乎,所花費的是”哪兩個小時”、”哪個三十分鐘”,因為那對我們來說似乎都一樣。

這個十年與下個十年,是相同的十年嗎?

人們是否有意識到、或是曾經想過,每一個時間點的自己其實是不同於過往的存在?這些存在的”常態”,其實只存在於天地間的幾個年間。

這篇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事情,想通後也更願意投資在以前忽略的事物,像是生活體驗、好好整理衣櫃、更好的日用品,更多地留意在「當下」。

買了土屋鞄的皮革鉛筆盒每天摸好開心呢。

怎樣才算是一個充實的人生? — Tim Minchin

智慧麵包是這陣子注意到的粉絲團,會貼一下勵志的影片。

管理者篇

總經理的心聲(Betty Huang)

我也曾經以為,總經理人前人後,總有人陪著簇擁著。
但事實上,在被老闆罵了以後,想抱怨,想吐苦水,才發現,全公司上下,沒有一個人能說,只能一個人默默的出去買杯果茶,轉換心境。

我也曾經以為,總經理操持生殺大權,愛誰來誰來,想誰走誰走。
但事實上,想留的人留不住,想趕走的人趕不走,這些無奈,連想找個人商量討論都要小心翼翼,避免團隊老是透過蛛絲馬跡胡思亂想。

業績的壓力,團隊的磨合,
老闆的督促,都要自己吞下來。

我當行銷總監的時候,很羨慕總經理。
卻從沒想過總經理這麼寂寞,有這麼多無奈,扛這麼多挑戰。

你沒有能升上去的時候,只能憋屈,以為上面的位子不會有委屈,但等你爬上去,才發現有新的憋屈,是還沒升上去的時候不會懂的。

作者的書《下個十年,你在哪?》推薦給大家。

寫給想創業或是即將創業的你(織田紀香)

在公司上班時,你覺得同事不配合,專業能力不夠,事情做不好,你得多花點心力去做,來補強對方的不足,反覆幾次下來,還是感覺很受傷。

可是創業,你同事沒能力,你頂多開除他,叫他回家吃自己。但是事情依然得繼續做,你只有硬著頭皮上,想盡辦法去克服,結果事情依舊做不好,你花費無數心力,事事還在原地打轉,你有誰能抱怨?你有誰能責怪?你有誰能夠幫你承擔?誰會是你的擋箭牌?

沒有,一個都沒有,只有你一個人才知道箇中冷暖。

聽說你在創業(林育聖)

還沒到過年,幾個員工提離職了。

原因是覺得公司對他們不好,不只最近沒有獎金,連年終都只有一點點而已。

不看好公司的前景,想去其他大公司發展。

但當初都說不喜歡大公司的制度啊。

而我,當初也說不喜歡大公司的制度啊……

貼文的兩年後,年初作者有以這個主題出書:《聽說你在創業》

不管是員工、主管、創業者都能從中得到一些心理神會的內容,推薦。

公司的暗黑群組(李忠儒)

私底下講的話,有可能很真,但也有可能只是發洩,你無法求證也無法分辨,不如不要看。

如果你當老闆有一段時間了,一定曾經在某些私下的場合,不小心聽到或看到員工毫不留情甚至苛薄的批評,可能在茶水間、廁所、沒有登出的電腦對話框。

朋友,你還記得你看到或聽到這些話的時候,那種心痛與心碎的感覺嗎?

但別忘了,你是老闆,你永遠也不會是他心中無私分享所有情感與資訊的那個人。所以,你必須要把自己的內心訓練到很強壯。

因為,會陪你在創業路上走到最後的,永遠只會是你自己。

而如果你能有幸遇到股東、夥伴,或是員工願意陪你一路走著,那就是一件很棒很棒的事情了。

追蹤臉書和我一起閱讀如果文章有所幫助,歡迎鼓掌灌溉、手指留香喔! ✧*。٩(ˊᗜˋ*)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