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et Howell 開啟我對服飾的探索

更理想的閱讀體驗,完整版《Margaret Howell 與我》放在部落格,以更優美的字體呈現,以下為部分段落。

前言

Margaret Howell 對我而言有特別的意義。

在此之前,我接觸的衣服大多是快時尚,同樣很喜歡,

只是 MH 更多了那份雋永質感。

這篇整理自我去年的 IG,說是分享,更像是我對於服飾世界探索的記錄。

那些質感的細節,被縮小成 IG 貼文覺得有些可惜,有幸有個小小個人網站,呈現較貼近原始尺寸的風貌。

或許會因為載入關係,要等一段時間,如同底片顯影一般,點擊可以靠得更近。

圍巾

2020 年 11 月。

圍巾乾洗回來了。

過往我的衣服,可能價格區間因素,比較少看到混絲的布料。

拆開乾洗包裝袋,看到眼前的光澤,有種難以言喻的感動。

「啊,是好東西。」

對我來說就像新的一樣。

當時還特地拍了影片,可能也是我第一次特地為衣服錄影,影片上半部可以看到變色的光澤。

除了實用性外,獲得一些以往沒有從布料感受到的衝擊。

真好。

亞麻西裝外套

2020 年 9 月。

關於布料的刻板印象。

以前一直認為羊毛就是秋冬的衣服布料,說到羊毛,直覺想到的就是保暖訴求:羊毛毛衣、羊毛針織衫、羊毛大衣等等。

直到有次逛街,發現夏季款式有些會混羊毛,覺得奇怪了?

夏天穿羊毛不是很熱嗎、但是拿在手上的觸感卻覺得是輕薄涼爽的,起了認知衝突。

回家 Google 才知道,羊毛的特點是「調節體溫」,所以有些登山者夏季也會穿羊毛衣爬山。

才意識到,材質歸材質,要穿的涼爽或是穿的保暖,主要還是看厚薄,或者說是織法。

像是食材之於廚師的烹飪方式,依照需求會有不一樣的樣貌。

再舉一個例子。

提到夏天的代表布料,我第一個會想到亞麻。

輕薄透氣的襯衫、短褲,甚至有文章以行動空調來稱呼。

但讓人有點小煩惱的,就是皺褶,就算燙好好的,活動個半天就全皺了;更別提薄亞麻,洗衣機洗完曬乾,那個大自然綻放在多重褶皺上的美麗。

然而前些日子購入的亞麻外套,同樣改變了我的想法。

這件是人字紋織法,可以看出是有厚度的,適合在秋天或是還不那麼冷的冬天穿,夏天穿不住的。

因為織法的關係,不太會有因為薄產生的自然褶皺;如果不看衣標的話,我第一眼不會想到這件是百分之百亞麻。

拿在手上有種很微妙的感覺,「啊,原來亞麻還有這種的啊。」

這件二手外套保存的很好,衣服的邊緣已經自然褪色,有種懷舊的老物感,像是木頭桌椅呀底片相機這類的。

如果以衣服的視角,在這個年代能被穿到褪色、還繼續活躍著被穿出去,應該會有種小小的幸福感吧:

「謝謝這樣的珍惜我。」

乾洗回來的衣服,看起來好像在發光,儘管衣服本身並沒有變。

就好像下班回家洗完澡,知覺又被重新開機。

說來也覺得有趣,在冷氣房內同樣的溫度,忙碌的一天回來後,邊吃飯邊吹冷氣總覺得有某種隔閡,可能是乾凅的汗水還粘膩在皮膚上。

但是洗完澡後,同樣的溫度卻讓人非常涼爽舒服,可能是因為疲勞感被水帶走,身體感官又重新打開了吧。

有時候看椅子上堆疊的衣服,可能只是穿出去買個飯還沒有髒到要洗、也沒有皺的亂七八糟。

但是穿過幾次後,感覺衣服就有種疲勞感,希望你能趕快把它洗洗乾淨,或是掛著吹吹風、曬曬太陽。

可能自己的小劇場太多,但喜歡這樣感同身受地對待身邊用品。

未完待續

前往部落格閱讀完整版《Margaret Howell 與我》

我喜歡透過分享幫助更多朋友,文章回饋、或是任何想法,歡迎透過臉書訊息與我聯繫。如果文章有所幫助,別忘了鼓掌灌溉、手指留香喔! ✧*。٩(ˊᗜˋ*)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