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dir. Luca Guadagnino):短褲.杏桃.七日談

等了好一會才看這部作品,因為身邊每個女生都說Timothée Chalamet超級無敵帥,基於對優秀同性的妒忌心,我讓自己敵意稍退時才回復理性地看這部戲,結果發現Timothée真的可愛,而且佩服像戲名如此老套的對白,在戲中出現時竟然顯得並不落俗套,兩男在床上互捧臉龐,肯定讓各位女影迷大叫不要。

“Call me by your name” Poster

從名字談起:Oliver的「橄欖枝」與Elio的「太陽神」形象

電影中Elio的父親是考古學家,專研古希臘歷史,我不期然會把兩位主角的名字把古希臘角色聯繫起來。Oliver的名字比較呼之欲出,立刻讓人想起智慧女神雅典娜送給希臘的禮物 — — 橄欖枝(Olive)。傳說雅典娜與海神波塞冬為爭奪雅典城,各出法寶。海神送來三叉戟武器,又打通井水,卻沒有智慧女神種下的橄欖樹令人民歡心(有說是其他神決定的),於是橄欖枝除了有和平(來自聖經故事)與生氣之意,也同時代表了雅典娜激情與自由的形象。

的雅,來自美國的猶太男Oliver高大威猛,激情洋溢,也非常自信自我,又瀟灑爽朗,與內斂的義大利小子Elio恰恰相反。但就是這樣的比對,就激出來自內心深處的同性愛火。尤其Elio懷有「太陽神」的浪漫情愫。

大家比較熟悉的希臘太陽神大概是阿波羅(Apollo),但其實早期是由赫利奧斯(Helios)擔任。相信Elio的名字,就是父親一邊想著Helios一邊寫出來的。小時候看漫畫或卡通,都可以看見太陽神留著一頭飄逸秀髮,掛著俊俏的臉孔,有事沒事就在樹蔭下彈豎琴,唸詩作對,浪漫至極,回想一下,Elio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於是我們看見Elio的心思細膩對上Oliver的豪邁率直,內斂碰上積極,喜愛音樂閱讀與鍾情運動舞蹈,生活規律與處事即興,安靜與活潑,一開始的碰撞,卻逃不過愛神的箭,一箭雙鵰。

談談短褲與內褲:衣物的訊息與作為身體與情感的暗示工具

兩位主角的字典裡幾乎沒有長褲的存在,當然在北義風和日麗的夏日,誰又會想起這樣過份保護身體的東西?然而美術為兩位角色選擇的短褲服裝,實在太精準,太引人入「性」了!尤其在亞洲地區,這樣的短褲所發放的訊息實在太令人痕癢著迷了!不論觀眾動察到關於「性」還是「慾」,還是「同志」的資訊,那個Oliver斑瓓短褲們的近鏡與他們經常穿短褲的功能已經奏效了-它們讓觀眾進入了「一種情緒」之中,讓觀眾心癢後來即將要發生的「巨大」的事情。

當然在北義風和日麗的夏日,誰又會想起這樣過份保護身體的東西?

當然衣物在故事裡作為了一種曖昧的電影語言,也用作宣洩角色身體慾望的工具。Elio套上Oliver紅彤彤的小內褲在頭上,自然地擺出蠢蠢欲動又讓人暇想無限的屁股後翹姿態,非常「成人」又非常「少年」。他按奈不住,開始想得到回應了。

但內褲大概不及Oliver的恤衫來得更為神聖,如果必須留下Oliver的一樣東西的話,Elio在戲中就選了那件他第一眼看見他時所穿的一件淺藍薄襯衣。男性的恤衫比起T-shirt、Polo Shirt,本就是比較正式之衣著(不論是正式的還是休閒款的),Oliver偏愛把恤衫的鈕扣開至胸口,嚴肅中見狂野,這樣自信的魅力很快就勾住了Elio的心。Oliver散發的陽剛之氣雖然一開始讓Elio欲拒還迎,但同時吸引Elio要撥開他裝作認真的簾門,讓他赤裸地正視自己。

Oliver偏愛把恤衫的鈕扣開至胸口,嚴肅中見狂野

到底這道簾門是何物?導演也不打算暪大家,很早就給了Oliver的六芒星項鏈一個近鏡。六芒星是猶大教的圖騰,提醒著Oliver他是一個猶太人,所以要跟隨上帝的旨意,不能隨便亂來喔。Elio其實也有這條項鏈,但他說他的母親認為他是一個自由人,也就不需他一直戴著。這裡已經可以點出兩人價值觀的分野。Elio在電影中後段重新戴上項鏈,向Oliver表明心意,真是對宗教枷鎖與人生束縛的一次大反攻,解放了保守克制的Oliver。

六芒星是猶大教的圖騰,提醒著Oliver他是一個猶太人

在童貞消失之前:杏桃的「早熟」與「異端」

猶記得電影開始,Oliver與Elio父親的辯論嗎?那裡可是第一次出現「杏桃」(Apricot)的地方。父親說這字來自拉丁文的「異端」(Heterogeneous),後來又解作「早熟」(premature),看似學術討論,卻成了預言式的啟示,導演的安排很是精彩。

當然後來的一場「與桃共舞」拍得驚為天人,而且導演絲亳不願剪掉,讓Elio隨意發揮,然後Oliver加入戰團。我觀影時的初感是突兀的,因為這段逗留的時間很長,加上場面露骨,我一直思考到底導演為何如此處理。我想答案就是電影沒有拍出來的東西-Elio的內心獨白。這一場是Elio的內心大解放,也導引為何他在Oliver的吃掉杏桃時哭個不停。因為,這杏核就是17歲的他的童貞。

禁不住慾望,用精液灌進杏桃的一刻,他的童年時期已經逝去,他無法回到那個美好,無拘無束的自由時期,他會明暸牽掛的煎熬,他的人生必須要為那得到與得不到之間的愛受苦。直到Oliver來到,他欲吃下這禁果,加深提醒了Elio他這段曇花似的戀戀時光也終將逝去。

用精液灌進杏桃的一刻,他的童年時期已經逝去,他無法回到那個美好

男男之愛的推手:朗讀«七日談»的他們

除了描寫兩位主角的相處,導演也不時加入Elio父母的對話,他們看似明暸兩子關係,又不願直指兩人,話語間以「友誼」取代那禁忌之愛,饒有趣味。

後來見為情所困的兒子飽受苦思煎熬,終於拿出法國短篇小說集《七日談》(Heptaméron),將騎士與公主的故事告訴兒子,間接讀出兒子心中的疑問:「請告訴我,是說出來還是死去更好?」Elio說,他沒有這樣的勇氣。父親這時候的回應就很重要了:「我不這麼認為。」母親接力:「如果你有甚麼煩惱,可以跟我們傾訴。」

然後就出現了我認為是電影中最動人的情節。Elio與Oliver來到皮亞韋戰役的雕像前,Elio按捺不住,但想試探Oliver,又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在這冷靜與熱情之間,有了以下的告白:

Oliver:「你有甚麼是不懂的嗎?」(Is there anything you don’t know?)
Elio:「Oliver,我甚麼也不知道。」(I know nothing, Oliver.)
Oliver:「你懂得的,比這裡所有人都多。」(Well, you seem to know more than anyone else around here.)
Elio:「哈,關於其他重要的事情,我比誰都懂得少。」(Well, if you only knew how little I really know about the things that matter.)
Oliver:「什麼重要的事?」)What “things that matter?”)
Elio:「你知道是甚麼。」(You know what things.)
Oliver:「你為甚麼要告訴我這些?」(Why are you telling me this?)
Elio:「因為我認為你應該知道。」(Because I thought you should know.)
Oliver:「因為你認為我應該知道?」(Because you thought I should know?)
Elio:「因為我要你知道⋯因為我要你知道⋯因為我要你知道⋯」(Because I wanted you to know. Because I wanted you to know. Because I wanted you to know.)

「因為我要你知道」,多麼強大的告白宣言!這一場演員的走位、編劇寫的對白、導演的冷靜處理,都恰到好處,讓這一場戲內斂得非常精彩。可惜鏡頭最後運向教堂的十字架,宣告這一場告白以失敗收場了。

以我的名字呼喚你,但你也會同樣回應我嗎?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拍得似順手拈來,隨性即興,但其實滿佈隱喻象徵,成功融於故事之中,多得原著小說本身的細膩,相信給予導演不少想法,遺憾是某些部份始終只有小說才能表現,「杏桃」一場就屬如此;但同時,告白一場戲,有了演員的演繹,力量又強大了不少。

電影美術與配樂也是極為出色,達到你好像不覺它們存在,只是因為它們已經徹底化成了故事本身,既美化了電影,又昇華了故事。不過第一次看可能仍然會忽略不少地方,有機會必須再看一遍呢。

不少朋友很愛電影結尾,Elio在話筒裡呼喚自己的名字,也呼喚自己的戀人、愛情與回憶。他到底在想著甚麼呢?他眼望著火焰,還是看着自己的這些追憶在焰火中化成燒燼呢?

他眼望著火焰,還是看着自己的這些追憶在焰火中化成燒燼呢?

--

--

顏東尼(Ngantonioni)
一個禮拜三齣戲 Thrice A Week

全職廢青.兼職拍拍片、影影相、寫寫字.Facebook Page〈一個禮拜三齣戲〉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