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
三角地帶
Published in
7 min readJun 26, 2021

--

Tom and Summer first talked in the elevator.

“I love the Smiths.”

“What?”

“I said I love the Smiths.”

《戀夏(500日)》((500) Days of Summer,2009)中Summer和Tom相識的起點在電梯裡,她聽到從Tom耳機傳來的〈There is a light never goes out〉,於是他們對彼此講了第一句話。從這一幕起Tom的內心就有什麼流進裡頭,而這也是我認識 the Smiths 的起點。

這張照片是 the Smiths 雙CD《Sound Of The Smiths》(2008)的專輯照片,從左到右分別是貝斯手安迪洛克(Andy Rourke)、主唱莫里斯(Morrissey)、鼓手麥可喬伊斯(Mike Joyce)以及吉他手強尼‧馬爾(Johnny Marr)。

《The Queen Is Dead》(1986)專輯封面。

〈There is a light never goes out〉收錄在 the Smiths 推出的第三張專輯《The Queen Is Dead》(1986)中,以法國明星亞蘭德倫(Alain Delon)在電影《不屈之人》(L’Insoumis)的劇照為封面

2013年,英國音樂雜誌《新音樂快遞》(New Musical Express,NME)歷年記者票選這張專輯為史上500大專輯的第一名;同時也是《滾石雜誌》史上500大專輯的第113名(之前是218名)。

近日在重讀《鱷魚手記》(1994)的進度中,雖是一本小書,但也是慢慢讀比較有味。當中總有些東西可以追尋,但也要分清楚小說和現實的差別。

當然,會始人混淆界線的,從來不是資訊而是情節。情節的既視感根植夢中、現實裡,最後自己活成了誰,很容易搞不清楚。

小說是小說,人生是人生,所幸資訊可以查明。

「『吞吞,彈那首……叫〈Cherry Come To〉嘛,給我聽。』」

「『不可以彈這首,我會受不了!以前我和至柔最喜歡的是一個樂團,叫The Smith,裡面五個都是男的,主唱和吉他手是一對戀人,吉他手是爸爸,主唱是媽媽,他們可以笑著唱『我要打落你的牙齒』,有一首歌說「曼徹斯特要負責」,他們長在曼徹斯特,所以用幸災樂禍的口吻說曼徹斯特要為造成他們而負責……還有一首歌描寫他走在沙灘上看到女孩子要勾搭他,他唱著『She is so rough, I am so delicate』,她如此粗糙而我如此細緻……』她邊哼給我聽,表情陶醉在甜蜜之中」

(邱妙津,鱷魚手記,頁170)

主角拉子要吞吞再唱〈Cherry Come To〉重回美好時光,然而吞吞已經沒法再彈那首跟舊情人一起唱的歌,只能一個人繼續保有對樂團的回憶。

什麼?原來《鱷魚手記》裡早有 the Smiths 的痕跡?

過去幾年讀過多次,沒想過自己竟然沒有一次認真考古,音樂的現場最能把人拉回不曾經歷的1990年代。查來查去,找不到 the Smiths 有〈Cherry Come To〉這首歌。他們是曼徹斯特出身的樂團沒錯,但也沒有什麼曼徹斯特的歌……

再仔細看,才知道邱是借1982年成立的樂團 the Smiths 虛構一個樂團「The Smith」,大寫「T」、沒有「s」。所以the Smiths當然也沒有叫做〈Cherry Come To〉或〈Manchester〉的歌。邱妙津在1991年,22歲從台大畢業,the Smiths 是他高中前就成立的樂團,1987年解散。

虛構在文學作品中很常見,小說尤其。

費茲傑羅《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中有一段描寫大亨蓋茲比(Jay Gatsby)對賓客大方,便送了件「卡瑞亞(Croirier’s)晚禮服」給在晚宴上勾破禮服的女士。「卡瑞亞(Croirier’s)」是虛構的服飾店名,很可能是模仿同年代發跡的珠寶名牌卡地亞(Cartier’s)而來。(大亨小傳,頁80–81)

不過話說回來,主唱Morrisey是男同志嗎?他是否如小說中所言與吉他手Marr有過一段?

Morrisey在個人回憶錄「自傳」(Autobiography 2013)中,公開他與攝影師Jake Owen Walter的關係:「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永恆的『我』變成了『我們』,因為終於,我可以和某人共處」。

面對外界對性向的好奇,Morrisey回應:

「不幸的是,我不是同性戀者。技術上,我是人性戀者(humasexual)」

「我被人類所吸引,但當然不是很多……」

衛報則提到,素來對個人生活和獨身身份而聞名的Morrisey在開始第一次認真的戀愛前,已經三十多歲。

另外,1986年一場與滾石雜誌的訪談中,Morrisey則解釋,在他為the Smiths所寫的歌詞主題中,性別模糊是刻意的。

「我發現當人和事物以太過明顯的方式完全揭露時,它會凍結觀察者的想像力。沒有什麼可探索的,也沒有什麼可深究或試圖解開的。對 the Smiths 來說,沒有事物是永遠開放或緊閉(的狀態)」

Morrissey並非男同志,跟Marr也沒什麼。

如果說 the Smiths 的歌曲,因其細緻而複雜的詞和疏離又強烈曲子,具有某種不同於其他樂團的性感與模糊美感,那麼絕對與Morrisey超脫性別框架的情感以及對生命的開放性有關。如今他們早已解散,四人團體或許也只能活在後進歌迷的心裡,不過這同時意味著歌曲的恆久與常在 — — 「There is a light NEVER GOES OUT」。

後記

  1.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倒是有首〈Cherry Came To〉收錄在Darklands專輯。
  2. 看到一個很炫炮的網站。三人共筆介紹 the Smiths,說介紹有點太含糊,事實上,他們將 the Smiths 五六年間出過的 72首歌曲排名。第一名也是「There is a light Never Goes out」。
  3. 曾有人整理邱妙津作品中出現的電影、音樂、書等,提到同樣收錄在《The Queen Is Dead》(1986)專輯中的〈Big mouth strikes again〉曾出現過,不過翻過《鱷魚手記》(1994)、《蒙馬特遺書》(2006)跟兩本《邱妙津日記》(2007)沒見到。可能是我漏看了。
  4. 除了邱在《鱷魚手記》有意無意提到的曼徹斯特樂團「The Smith」令人聯想到 the Smiths之外,《邱妙津日記》下中,一段他也這麼說:「⋯⋯但不知怎的,反是發瘋買一堆古典和新音樂的錄音帶,然後看了陳玉慧的法國留學筆記,又看了『水晶』的新音樂訊⋯⋯」(邱妙津,2007b: 230)。文中的「水晶」是指水晶唱片1987年創刊的《搖滾客》(The Rocker),目的是將國外獨立音樂、地下樂團風潮引進台灣。當時的創刊號封面就是Morrissey抱住自己的墓碑。可惜在1987年,《搖滾客》做到第五期時 the Smiths 便宣告解散。何穎怡在文章中提到,the Smiths最後一次登上《搖滾客》封面是1988年4月,創刊一週年。
圖/翻攝自何穎怡「《The Queen is Dead》掀起的回憶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