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美食餐桌 :【巴黎塞夫爾國家製造廠】用餐也要講究藝術美感的法式饕味展

Esther H
三餐四季
Published in
Apr 11, 2021

民以食為天,餐桌的美學不只是限定於富貴階層,再平凡的草芥也有自己獨特的用膳文化。想起曾經流行的台灣人初級檢定,雙雙排開的杯子連連看,有霧狀塑膠杯、玻璃杯和紙杯,必須搭配到正確的場合才能算是正港台灣人,看到的當下不禁莞爾一笑,飲食習慣殘留在我們身上早成了特殊印記,當然,對法國人也是。不同的只是法國有別他國「懂得生活」的品味。

吃不僅僅只是吃,不管是和自家人或外人,用餐的過程該有社交和娛樂享受價值,法國人是不會屈從的。從如何擺放餐具和餐巾、安排用餐者的座位到什麼餐點該配什麼器皿,種種細節都被視作一項重要禮儀長期培養,也因此在2010年時,法國美食學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之中,證明了文化內涵的特殊性。

由巴黎塞夫爾國家製造廠(Manufacture nationale de Sèvres)引領策劃的展覽 【入座吧!滿是藝術的筵席】選擇以「法式美食學」為核心展出藏品,作為營運280週年兼入選UNESCO 十週年的特企。展間囊括了各式材質的杯盤刀叉、甜點模具,以及法國各時期的食譜書和影像紀錄,一應俱全。並以節慶、場合等主題佈置的方式,展示詳盡豐富的「餐桌史」。

千萬別認為餐具的浮華不過是無意義的矯飾,設計之所以持續轉變就在於其不斷配合使用者而昇華的便利性,因此無論是形狀、大小、材質都能揭露出每個時代的特色,小至用餐人物間的關係、大至環境生態的情況,這些正是這場展覽最引人入勝的看點。

從高盧人還只屬於貴族才能享有的傳統宴席,沒有固定的餐桌,食物愛擺哪就擺哪,叉子的發明也還在路上,一路延展到中世紀、文藝復興的婚喪喜慶中宴會桌上畫著神話或預言的細膩圖樣。

而十七世紀迎來的烹飪革命,即是奠定我們日前對於法式料理認知的時代,帶出由路易十四制定的餐桌禮儀,一頓合格的上菜必須分類成濃湯、肉和甜點,主菜後還要有點心,法國人骨子裡堅持的吃飯順序和餐桌禮儀,就是從這一刻開始承襲的精神。

(Source)

隨著時序走越後端的時間軸,可以看到美好時代中上流社會餐桌上熠熠生輝的經典香檳水晶杯,接續一連串創意大爆發的造型設計獨領風騷。

最後是現存於千禧年後的星級餐廳、旅遊飛機餐擺設、尋常家庭的週末餐桌、國家級外交餐佈置,讓你在欣賞新舊物件的同時,也能一覽裝飾材質一路上的精益求精,還有文化隨著時光輾轉下變化的美感風氣。然而不管流行如何更迭,法國餐桌上的視覺及味覺都是難以爭列的藝術筵席。

À Table ! Le repas, tout un art/入座吧!滿是藝術的筵席

地點:塞夫爾國家製造廠 Manufacture nationale de Sèvres (2 place de la Manufacture 92310 Sèvres)

展期:2020/12/16~2021/06/06

資料參考: SÈVRESFrance Fine ArtParisienneries

--

--

Esther H
三餐四季

空閒時寫寫藝術雜文心得,半吊子的書迷、偶爾看看偏頗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