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參與觀察法 (p.124)

Peter Tsai
不悶燒工作坊
Published in
3 min readMay 28, 2018

觀察法的其中一種研究方法

觀察法是資料蒐集技術,其中觀察者依據參與的程度可分為下列四類:

  • 局外觀察者(complete observer):
    是與被觀察者角色獨立,並以客觀方式來進行
  • 觀察者參與(observer-as-participant):
    觀察者身分完全暴露,但允許參加觀察
  • 參與者觀察(participant-as-observer):
    觀察者參加部分活動,涉入程度比觀察者參與少
  • 完全參與者(complete participant):
    例如早期原住民部落之生活文化的觀察,均採用此種觀察法

參與觀察法為研究者深入研究對象的生活背景,實際參與研究對象日常社會生活所進行的觀察

需要系統性的觀察與紀錄,記錄的內容包含環境的事物以及參與者的行為、互動,語言,動機與認知。

研究人員必須保持警覺避免旁觀者效應,以保有觀察的客觀性

範例: 派翠西亞‧摩爾(Patricia Moore)

  • 派翠西亞‧摩爾(Patricia Moore)1979年進入美國知名設計公司雷蒙德‧洛威(Raymond Loewy)在針對新型冰箱的腦力激盪會中, 摩爾問了一個簡單問題: 「我們難道不能設計一種讓有關節炎的人也能輕易打開的門嗎?」
  • 上司看著她,一臉不以為然的說: 「我們不為那些人設計。」
https://youtu.be/cpNlBML2FFo?t=1m56s

這場變裝體驗,讓她成為「大眾通用設計」的開創者,作品可以讓5~85歲的人都能使用,像是裝上橡膠把手的削皮器,即使罹患關節炎的雙手也能輕鬆使用,如今幾乎成為每個家庭的標準配備。

參考資料

  1. 參與觀察法 — http://wiki.mbalib.com/zh-tw/参与观察法
  2. How an industrial designer discovered the elderly — https://www.romankrznaric.com/outrospection/2009/11/01/117
  3. 「你懂我,所以我願意支持你!」帶人、銷售、行銷都需要的同理心練習, 經理人 —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27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