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絕對是寂寞流必看好片

晴耕雨讀
不成熟影評
Published in
4 min readDec 15, 2017

--

「For relaxing times, make it SUNTORY time.」

「CUT CUT CUT!!!」

威士忌廣告現場荒謬的溝通,就像劇情的調性:溝通永遠言不及義,心裡的念頭,就這樣在翻譯的過程中流失、折損。

史家蕾喬韓森在本片飾演耶魯畢業的新婚女子,跟後來的黑寡婦比,清新、嬌嫩欲滴到令人傻眼的地步。

而男主角比爾墨瑞我不太熟,雖然也是老牌演員,但他參一咖的電影我只有看過超愛的提姆波頓喜劇片:艾德伍德(觀後感在這邊)。

先平衡打擊一下,雖然電影內容不錯,但有點刻意醜化東方(日本)文化,是本作一大可惜之處。

(以下有電影雷,請斟酌閱讀)

沒有大團圓happy ending、劇情包含值得思考的現代議題,最重要的是,看完之後讓人感覺非常寂寞。這樣的電影,被我歸類成寂寞流。

那種寂寞通常不是來自於孤獨一人,而是你愛的人近在咫尺卻仍然寂寞--因此格外刻骨銘心。

同樣寂寞流的電影,在我的定義裡還有《藍色情人節》與《雲端情人》。如果有類似的好片,請推薦給我。

有趣的是,《her》的女主角也是由史嘉蕾喬韓森配音。

這類的電影,雖然不乏愛情正好之時的甜蜜,卻也點出現實的力道,比起王子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生活的結局,更能在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畫面也美麗,狂歡夜中在塑膠味頗濃的KTV抽菸唱歌的主角們,近乎電子龐克味道的破敗場景讓我很愛,但就像前面提的,處處可見白豪主義的味道,以主角無奈的表情再再暗示這個國家有多魯莽奇異,個人覺得有點有點過度醜化東方文化。

《愛情,不用翻譯》的舞台在東京,一個為了工作暫歇的美國中年男明星、一個隨著攝影師丈夫來日的年輕新婚女子,乍看蠻芭樂的,但劇情並沒有讓他們落入俗套地陷入熱戀、滾床,而是維持著淡淡的曖昧關係,男主角在一夜狂歡後僅是摸摸喝醉的女主角的頭髮就離開房間。

兩人的互動,幾乎可說是發乎情、止乎禮。

兩人的感情狀況各有問題。男主角陷入與妻子對家庭重心不同的情結,妻子似乎總是執著他不在乎的小事(例如地毯的顏色,還特別寄了樣本到日本讓他選)、愛孩子但對他沒有相等的關心,讓他感受不到愛情;而女主角的老公看來有點玩世不恭,但應該也不至心靈出軌,只是沒有能讓人依靠的穩重感。且稍微帶到他對女主耶魯學歷的酸言酸語,可能暗示兩人在相處上也會因外在條件差異而有摩擦。

男主角渴望一個只凝視著他、讓他再度感到被愛的人,女主角則渴望有人正視她的迷茫、了解她略嫌細膩的困擾。因此兩人一拍即合。

最後的耳語,沒有打出對白也是不錯的一招,讓觀眾能充滿最溫暖的遐想。

本片的原名《Lost in Translation》,是指身處異鄉的兩人迷失在文化隔閡中?或許更多是指雖然講著同樣語言,卻無法傳達自己心情的兩人吧。

不論是對男女主角,或是他們各自的伴侶之間都是這樣,誰又能幫忙轉譯心裡的話給心愛的人了解呢?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為它鼓掌幾下 👏 ,不會有任何營利收入,只是滿足作者的虛榮心。

--

--

晴耕雨讀
不成熟影評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