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古羅馬

陳鍾誠
世界歷史
Published in
18 min readAug 2, 2018

古羅馬文明通常是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的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拉丁語:Senātus Populus Que Rōmānus),縮寫為SPQR

王政時代

傳說在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當時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庫里亞會議(羅馬稱胞族為庫里亞,每10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後為百人隊會議取代),後來又出現貴族與平民之分。

王政時代先後有7個王, 第六任君主 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 統治時期進行改革,,通過財產的多少將公民劃分為5個不同等級,取代了傳統血緣部落模式。

後來在 公元前534年 圖利烏斯 被 女兒、女婿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所謀害。

塔克文登基之後暴虐無道,被憤怒的羅馬人趕走 ,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替代 (任期一年),於是在公元前509年王政時代結束, 共和時代從此開始。

共和時代

《共和時代》的權力核心是元老院,但是 《公民大會》也有一定權力,後來貴族和平民之間衝突卻愈來愈深,貴族於是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

公元前451年,羅馬頒布了十二銅表法, 被認為是現今「成文法」的始祖,也是羅馬法的源頭。

十二銅表法的內容分別為:傳喚、審判、求償、家父權、繼承及監護、所有權占有房屋土地、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之補充、後五表之補充等十二篇。十二銅表法頒布之後,就成為共和時期羅馬法律的主要淵源。該法典對於貴族的權力作了一些限制。法典明文規定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和維護私有制,保護羅馬公民的私有財產。此外法典還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

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

接著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克戰爭,在公元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羅馬在公元前215年-前168年連續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大部分伊利里亞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 (於是歐洲歷史就從希臘時代轉為羅馬時代了)。

然後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接著擴張成為橫跨歐洲非洲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

在羅馬擴張的這段時期, 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內戰不斷出現。

當時,羅馬內部的政局並不平靜。由於近百年的連年戰爭,特別是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漢尼拔義大利的肆虐,導致占羅馬兵源主體的自耕農們要麼死於戰火,要麼因長期征戰,無暇顧及自家田地,小農們紛紛破產,變為無地者。

同時,破產者的田地以及被征服地區的土地往往被貴族和大地主兼併或者以很低廉的價格收購。羅馬共和國早期占主體的眾多家庭的小型農場逐漸被擁有大量奴隸的大莊園(拉丁語Latifundia,意為「大地產」)取代。

由於大莊園制的形成,奴隸勞動的廣泛使用,亞平寧半島的農業、工商業和高利貸業興盛,奴隸制經濟得到巨大發展;破產農民大量的淪為遊民,使羅馬社會矛盾激化。

由於當時參軍者必須具有羅馬公民權,且擁有一定數量的財產,當這些人喪失財產,羅馬軍隊的兵源就會逐漸枯竭,公民兵制的基礎遭到嚴重破壞,軍隊實力也大受打擊。

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史稱內戰時代,先後爆發了西西里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形成了破產農民與大地主的鬥爭,無權者與當權者的鬥爭,騎士派與元老派的鬥爭等交織進行,於是引發了保民官 格拉古兄弟進行的改革

公元133年提比略·格拉古當選為保民官,提出土地法案,重新安排公有土地(拉丁語:ager publicus)的所有權,所有在之前戰爭中占領的土地都將屬於國家,但將會被租賃給公民個人。按照這個方案,沒有人可以占有超過500尤格(拉丁語:iugera,約合130公頃或310英畝)的公有土地。所有的超額部分將被收歸國有,但與之前的《李錫尼亞·塞克斯蒂亞法案》相比,措施稍顯溫和:為了安撫這些大地主 (有些可能在數代前就已經擁有了這些土地 ) ,法案允許他們通過一次性購買而擁有這些土地的產權,而不是租用。

此外,《提比略》還要求將這些收歸國有的多餘土地重新分配給羅馬的窮人及無家可歸者。每人可分得30尤格的小塊土地供其餬口與容身,而且這些新得的財產還能使其達到繳稅與服兵役的資格。因而這部法律其實在進行土地改革的同時還能幫助羅馬兵源解決逐漸匱乏的問題。

《提比略》後來被反對派的貴族殺害, 其餘改革派人士也被大肆迫害,或被放逐或被處死,土地改革運動至此中斷。

但是為了安撫眾多支持《提比略》的平民,元老院不得不同意執行《提比略》的法案,《提比略》死後6年的時間裡,先後有8萬平民分到了土地。在下一個十年的人口普查中公民數量的增加,也證實了有大量土地被分配給了無地者。但是,土地改革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及障礙。

被認為是謀害提比略的主要兇手之一的納西卡,事後被眾多支持或同情《提比略》的平民辱罵為羅馬罪人。他被元老院派去小亞細亞,並在不久後死於帕加馬

10年後,《提比略》的弟弟蓋約·格拉古任保民官,繼續第二次改革。

蓋約·格拉古 流放了 執政官《波皮利阿斯》,並宣布他所成立用來處死 格拉古黨人的死刑法庭為非法。

蓋約·格拉古 繼續實施《提比略》的土地法,落實了土地改革的政策。

接著提出了授與騎士司法權的 阿奇利亞(the Lex Acilia)法案,這對騎士階級有利,可以避免受貴族迫害誣陷。

他向普通公民提供了更多福利,使得他們的工資得以降到僱主可以接受的程度。此外並計劃建立更多海外殖民地以安置數以千計的平民。

在他的呼籲下,公民大會通過糧食法(Lex Frumentariato),要求國家從北非和西西里進口並批量儲存糧食,使得所有羅馬公民的以每月以低價購入它們。此外,這位保民官規劃了宏偉的義大利道路系統藍圖以促進交流和貿易的發展,並要求設立監察員來防止稅吏的貪污。

至於政治方面,蓋約·格拉古 最具有遠見的建議就是所謂的特許公民權(’franchise bill’), 這項措施將《把羅馬公民權的範圍推廣到所有拉丁公民》,並且《將拉丁公民權給予所有義大利同盟者》。然而,這項提議被拒絕了。因為那些短視的羅馬平民並不想把來自於公民權的利益,那些廉價的穀物和娛樂,與他人分享。 這一舉措的未被採納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災難性的同盟戰爭

公元前121年,反對改革的元老貴族又殺害了蓋約·格拉古, 隨後三千名改革者的追隨者被抓住處死,鮮血染紅了台伯河。

不過《格拉古兄弟》提出的法案大多保留了下來。

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馬略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實行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無地或少地公民湧入軍隊。

格拉古兄弟改革,衝擊了豪門貴族的統治,打擊了大土地所有制,使羅馬的上地集中現象得到緩和,對於羅馬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公元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拉丁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

公元前82年,貴族派支持的蘇拉率軍占領羅馬。次年迫使公民大會選舉他為終身獨裁官,開創了羅馬歷史上軍事獨裁的先例。

三巨頭時期

公元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 ( 目的是使「這個國家的任何一項措施都不得違反他們三人之一的意願」),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同盟。 (為了鞏固這一政治聯盟,五十歲的龐培還娶了凱撒年僅14歲的獨女茱莉婭)。

三人結盟後,勢力大增。在 執政官《畢布路斯》宣布有不祥徵兆欲終止會議的時候,凱撒竟粗暴地動用武力,將同為執政官的《畢布路斯》趕了出去,而在次日的元老院會議上,竟然無人敢對此提出批評或議論,這是前所未見的。

在完成執政官任期之後,凱撒出任總督五年,管理山南高盧(今阿爾卑斯山南部、義大利北部)、外高盧(今阿爾卑斯山北部、法國南部)和伊利里亞(今巴爾幹半島亞得里亞海沿岸地區)等地區。

凱撒快卸任前他發動了高盧戰爭(前58年-前49年)(不想卸任?),並用了8年時間征服高盧全境(現在的法國),亦襲擊了日耳曼不列顛。西元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並制定了《儒略曆》 ( 凱撒的名字是 Gaius Julius Caesar,其中的Julius音譯之後就是《儒略》,也有人翻成《 朱利葉斯》或《 尤利烏斯》)。

儒略曆,是格里曆的前身,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凱撒採納埃及亞歷山大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索西琴尼計算的曆法,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執行,取代舊羅馬曆曆法的曆法。一年設12個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閏,平年365日,閏年於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由於累積誤差隨著時間越來越大,1582年後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良,變為格里曆,即沿用至今的公曆。但大英帝國北美十三州等直到1752年才從儒略曆改用格里曆。現今儒略曆只有蘇格蘭昔德蘭群島富拉島阿索斯神權共和國和一些北非柏柏爾人使用。由於凱撒生日在八月,後來屋大維死後,元老院其生日的七月應該有 31 天,於是就有了現在陽曆七、八月都是 31 天的情況。七月原名 Quintilis,後改Julius 就是用凱撒的名字。古羅馬曆只有10個月,這是第五月,原名是「第五」的意思,因為凱撒是這月出生的,經元老院一致通過,將此月改為凱撒的名字「儒略」 (因為凱撒出生於這個月,所以應該要有 31 天 ?...)。八月原名Sextilis,後改Augustus。原名是「第六」的意思,因為後來獨裁者屋大維是死於此月,元老院將此月改為他的稱號「奧古斯都」(因為屋大維死於於這個月,所以應該要有 31 天 ?...)。

凱撒戰勝後帶來巨大的聲望, 讓人在羅馬的龐培感到不安。再加上西元前53年,東征帕提亞的《克拉蘇》戰敗身亡,三頭政治不穩,元老院順勢拉攏龐培,對凱撒 發出召還命令。凱撒 回信表示希望延長高盧總督任期,但被元老院拒絕。於是凱撒違反禁令 帶軍越過盧比孔河 ( 羅馬法律規定,沒有元老院的命令,任何指揮官皆不可私自帶著軍隊渡過盧比孔河,否則就是背叛羅馬) ,然後進入羅馬城。

接著,凱撒征討西班牙、希臘,在公元前48年的法薩盧斯戰役中徹底擊敗龐培,並追擊龐培到埃及。埃及人為了討好凱撒,讓他支持現任國王托勒密十三世,刺殺龐培之後,將龐培的人頭獻給凱撒。然而,凱撒卻因為惋惜昔日夥伴龐培不是由自己親手打敗,所以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與他的姐姐(即後來的埃及豔后)克利奧佩脫拉共享。此舉惹惱埃及人,爆發亞歷山大戰役。凱撒帶領的第六軍團艱苦抵抗埃及軍,再加上援軍到達,徹底擊敗埃及軍,托勒密十三世陣亡,克利奧佩脫拉登上埃及王位。

遺憾的是,在會戰期間,凱撒士兵所發射的火箭命中亞歷山大城亞歷山大圖書館,六十多萬本書毀於一旦。羅馬人摧毀了亞歷山大圖書館,但是在《法律》方面卻有不小的貢獻,這些羅馬時期的法律被統稱為《羅馬法》,其中最知名的一部法律是 《民法大全》,也就是《查士丁尼法典》,這部法點是現代歐洲法律的基礎,相比於古代的 漢摩拉比法典 有不少進步之處。

在亞歷山大戰役結束後,凱撒與克利奧佩脫拉(埃及豔后)進行一次為期兩個月的尼羅河之旅,接著征討破壞與羅馬之間協約的本都王國,勝利之後,他給元老院寫一封信,裡面只有三個字 — 「VENI VIDI VICI」(我來、我見、我征服)。

前46年,凱撒回羅馬之後,再次召集軍隊,攻打逃至北非與努米底亞王猶巴結成同盟的龐培餘黨,於塔爾索斯會戰中獲得完全勝利。之後,凱撒回到羅馬,進行長達十天的凱旋式

凱撒其實並沒有稱帝, 最高稱號是終身獨裁官,但是權力等同皇帝,因此也被稱為《凱撒大帝》。

凱撒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公元前44年遭到以布魯圖為首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莎士比亞的劇本《凱撒大帝》有描述這一段)

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隔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力 ,史稱後三頭同盟

屋大維是凱撒的甥孫和養子,亦被正式指定為凱撒的繼承人,一般認為屋大維是最偉大的羅馬皇帝之一。前43年,他與馬克·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打敗了刺殺凱撒的元老院共和派貴族。前36年他剝奪雷必達的軍權,後在亞克興角戰役打敗安東尼,消滅了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回羅馬後開始掌握一切國家大權。前30年,被確認為「終身保民官」,前29年獲得「大元帥」(拉丁語:Imperator,又譯作「皇帝」或「英白拉多」)稱號;前27年獲得「奧古斯都」的稱號,保持羅馬共和的表面形式,作為一位獨裁者統治羅馬長達43年。他結束了一個世紀的內戰,使羅馬帝國進入了相當長一段和平、繁榮的輝煌時期,史稱羅馬和平

屋大維於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制,共和國宣告滅亡,羅馬進入帝國時代。

帝國時代

「奧古斯都」(屋大維) 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積極的改革,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並且對外擴張,使帝國北疆達到萊茵河多瑙河一帶。

奧古斯都 (屋大維) 死後,其養子提比略繼位,從此開創了皇位繼承制。從前27年開始到192年這一時期被稱為前期帝國時期,包括3個王朝: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安東尼王朝。這一時期社會相對穩定,史稱羅馬和平。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98年-117年)在位時,帝國疆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經濟空前繁榮。公元1世紀中葉基督教興起,並在公元2世紀、3世紀迅速傳播 (這造成後來中世紀教會與教皇在歐洲的龐大勢力)。

羅馬帝國在公元117年的疆土範圍

192年,安東尼王朝最後一位皇帝康茂德被短劍刺身亡後,羅馬出現了近百年的混亂時期。史學家將193年塞維魯王朝建立,到235年這段時期稱為後期帝國時期。始於安東尼王朝後期的社會、經濟和軍事危機,在公元3世紀達到空前規模,以致一些史家又劃出一個三世紀危機時期(193年-284年)。這一時期,戰爭頻仍,皇帝更迭頻繁,奴隸和隸農的起義遍及各地,3世紀60年代在高盧開始的巴高達運動,對統治階層的統治造成很大的威脅。

在危機時期,羅馬帝國內亂不斷,外敵也紛紛入侵,而且軍人專政,干預皇帝廢立,後來在西元284年,近衛軍長官戴克里先由軍隊擁立做皇帝,取得帝國政權。

新皇帝戴克里先上任後,自知一人無力應付奴隸起義及異族入侵,於是把羅馬帝國西半部(即義大利西班牙高盧不列顛中歐北非)交由其好友馬克西米安管治,自己則管治羅馬帝國東半部(即巴爾幹半島東南歐小亞細亞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埃及)。兩人也分別設立副職,並由四人合治國家,史稱四帝共治制

戴克里先改元首制為多米那特製(即君主制),正式採用東方君主的統治形式和禮儀。並實行了許多改革,史稱戴克里先改革

戴克里先統治的303年,羅馬帝國開始最後且最大的一次對基督徒的迫害。

戴克里先命令基督徒士兵需要離開軍隊,其後基督教堂的私產被充公,而且基督教的書籍被燒毀。在戴克里先的宮殿被兩次縱火後,其對基督徒採取更強硬的措施:基督徒要麼放棄信仰,要麼被處死。這次對基督徒的逼害行動持續至313年君士坦丁一世頒布米蘭敕令為止。

羅馬帝國的分裂

後繼者君士坦丁一世廢除四帝共治制,於324年成為唯一君主,皇權得到加強。330年建在原拜占庭建城君士坦丁堡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一世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帝國時期,基督教開始發展,教義倡導平等博愛、相互扶持,吸引大批社會底層的人民和奴隸信仰。由於拒絕接納羅馬信奉的諸神明、不願將羅馬在世的皇帝視為神明,故受羅馬政府的打壓與迫害。例如戴克里先皇帝(284~305在位)就大肆迫害基督教(其手段連多神教信徒都難以茍同),然而當時基督教的勢力已非常強大,加上實行的成效不彰,即使用極端的手段也無法把它剷除,。隨著羅馬帝國國勢走下坡,內部與外部危機的出現,不少上流社會的貴族亦改信為基督徒。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頒布的米蘭敕令,宣布羅馬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自由,並且發還了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亦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並且君士坦丁本人在死前皈依了基督教。後來狄奧多西一世在392年頒下詔令,獨尊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結果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裏,基督教就從少數人的宗教變成為地球上最大帝國裏,具政治勢力居支配地位的法定宗教。由此可見,君士坦丁是歐洲史基督教史上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之一。而基督教的政治勢力擴張,發展到後來就造就了十字軍東征的發生。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後,戰爭又起,羅馬帝國受到嚴重打擊。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統一的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兩部分。

在西羅馬帝國,經濟不斷出現危機,人口減少,田地荒蕪,城鄉蕭條,統治亦日益減弱。

持續衰落之中的西羅馬帝國在此期間面臨著歐洲內外發生的極為廣泛的民族遷徙活動。以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匈人為首的外來民族進入了羅馬帝國領地內,帶來了持續的戰爭。外來民族的持續入侵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日耳曼蠻族大遷徙的事件,對羅馬帝國造成打擊,特別是分裂後的西羅馬帝國還因此滅亡。這一系列歷史事件發生於羅馬帝國古典時代晚期(公元4–6世紀),一般認為開始於公元375年來自亞洲的匈人入侵歐洲,結束於公元568年倫巴第人徹底征服義大利。這一廣泛的遷徙現象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許多專家對其中不同單因素的影響做出過大量的闡述研究。公元382年,羅馬帝國與個別部落就在其領土內定居達成協議,日耳曼諸蠻族中的一支 — — 法蘭克人被獲准進入羅馬帝國定居,以衛戍帝國的高盧東北邊境。(這一支民族後來成立了法蘭克王國,這一王國是現代德國、法國的雛形。)隨著以汪達爾人蘇維匯人為首的蠻族部落跨過萊茵河,西羅馬帝國的統治開始被這些入侵行為所不斷動搖。接踵而至的部落間、部落與西羅馬帝國居民間的持續紛爭使得羅馬帝國的權力匯集到日耳曼人以及羅馬人的軍隊當中。

410年8月24日,西哥特人亞拉里克一世攻陷了羅馬城。452年,匈人國王阿提拉進兵亞平寧半島。455年6月2日,汪達爾人攻陷羅馬城,並造成毀滅性破壞。先後建立起西哥特王國汪達爾-阿蘭王國勃艮第王國東哥特王國等蠻族國家。476年9月,西哥特人人軍隊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位君主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宣告結束。

東羅馬帝國

與在長期內亂和蠻族內遷中步入死亡的西羅馬帝國不同,東羅馬帝國倚靠東方穩固的農業經濟體系,仍然保持相當的活力,到了6世紀時,國力重新達到了高峰,在查士丁尼大帝的統治下幾乎光復羅馬全土。然而盛極始衰,此後古老的經濟政治軍事制度再次遭受到南下的斯拉夫人和西進的波斯人阿拉伯穆斯林的挑戰,經歷7世紀的鎮痛後,以喪失了北非近東的大量領土為代價,東羅馬帝國完成了經濟軍事的封建化,政治制度的君主專制化和文化的希臘化以及東正教化,重新綻放活力,並在11世紀初期進入經濟文化上的全盛時期

查士丁尼 統治時間是從527年到565年。由於他收復了許多失土,重建聖索菲亞教堂,並編纂查士丁尼法典,功不可沒,因此也被稱為查士丁尼大帝

然而11世紀末葉面對來自塞爾柱突厥人的入侵,中興之主亞歷克賽一世請求天主教諸國的軍事援助 (也就是十字軍) 的舉動,卻為往後東羅馬滅亡埋下了伏筆。

十字軍東征對東羅馬帝國的破壞是深重的,長期的戰爭和十字軍的瘋狂掠奪摧毀了原本穩固的農業經濟,西方封建騎士的圈地則瓦解了原本的中央集權官僚制度,而更致命的是首都君士坦丁堡在1204年4月13日由威尼斯共和國的總督恩里科·丹多洛率領下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被攻陷和血洗,直到1261年才收復,但光復首都的帝國仍然自此一蹶不振,淪為東地中海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國,苟延殘喘至1453年5月29日,才終為鄂圖曼帝國穆罕默德二世所吞滅。其宗室的另兩支摩里亞在1460年和特拉比松帝國在1461年8月15日被鄂圖曼帝國占領,東羅馬帝國和其遺存政權徹底滅亡。

(滅掉東羅馬的 鄂圖曼帝國 後來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敗於協約國之手,然後才導致滅亡)

結語

有些歐洲人會追問《羅馬帝國為何滅亡?滅亡的原因是甚麼?》,但或許我們更應該問的是:《為何古羅馬從 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之後,可以一直持續發展,直到1453年才被鄂圖曼帝國所滅,這中間整整橫跨了兩千多年?》

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或國家,可以持續兩千年而不墜,但是古羅馬卻做到了。而且當《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的國教《天主教》竟然成為歐洲的權力核心,直到後來 1517年,路德發表的 《九十五條論綱》之後《天主教》才開始遭受挑戰。

於是我們不禁要問,《古羅馬》如此長壽的原因到底是甚麼呢?

(本文衍生自維基百科,採用創作共用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授權)

--

--

陳鍾誠
世界歷史

程式人、說書人、雜誌編輯、網站經營、金門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