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 現代世界

陳鍾誠
世界歷史
Published in
39 min readAug 2, 2018

20世紀初屬於「不列顛治世」後期,是工業革命大爆發的年代,識字率大量提升,科學研究一日千里,人類學會了製造太空飛行器與各種電器、開發出了各種新材料等,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該世紀有全球戰爭與軍事對峙(兩次世界大戰冷戰);此外,共產主義資本主義的對立影響人們深遠,並卻促使後者在經濟社會上多重的修正與省思,最終取得了勝利;該世紀的殖民主義也曾發展到極致,卻在1960年代後因為美蘇的介入迅速瓦解,然而殖民地獨立後的矛盾卻讓戰爭遍布。環境因為人類過度開發造成全球暖化與生態滅絕、臭氧層破壞等,也促進了環保主義的發展,帶動了新世紀文化。資本驅動傳媒技術的普及,引領了現代大眾文化的形成,形成了與傳統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景象,宗教也逐漸式微。

二十世紀初,由英法為首的20多個新帝國主義領導著全世界,1914年,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由於不滿自身地位而挑戰大英帝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1921年,根據巴黎和會託管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成為了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到20世紀中期,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日本等軸心國企圖在世界建立新秩序,導致二次大戰爆發,歐洲的破壞造成大英帝國與歐洲殖民國家逐漸瓦解,但該世紀廣布歐洲的民族主義風潮傳到亞洲非洲大洋洲,導致戰後民族革命獨立的風氣,大量第三世界新國家出現。

殖民地資本主義的不公造成社會主義國家陸續獨立,引發了美蘇強權的代理人戰爭直到世紀末,經濟的重心也由歐洲向西邊轉移至美洲與東亞。而知識爆炸與教育的系統化普及,則使前所未有的人們能接受知識,讓民主制度被廣泛採用,並質疑與檢討各學科的發展和研究與更好的生活品質,部分華人遷到北美東南亞澳洲,許多土耳其北非地區人民移居西歐,歐洲則通過歐盟整合為一,不少的西班牙裔透過合法或非法的方式進入美國。這些人口的流動打破過去以種族劃分的地理概念,這場全球化使得國界變得模糊,卻也造成許多工業國家內部的社會問題。文化衝突使得恐怖主義在全球盛行,尤其透過網路等資訊媒體,造成美國與小數其他西方國家的恐慌,並使下個世紀初蒙上恐懼的陰影。

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工業技術開始擴散到全世界,後來隨著第二工業革命《電的技術》引入,技術更是擴張到影響了每一個層面的生活。

《美國、德國、俄國、日本》等國家一個接著一個崛起,發展出可和英法抗衡的技術,甚至超越英法成為新一代的國際霸權。但是在這樣的國際霸權發展過程下,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

要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 的原因,必須回溯到《德奧義》三國同盟的歷史。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引至德國兩面受敵,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以孤立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沙俄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羅斯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在奧俄無法相容的情況下,1879年10月德國選擇與奧匈在維也納締結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義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義大利、德國和奧匈帝國於1882年5月在維也納簽訂了《同盟條約》,是為三國同盟

俄羅斯得知德奧兩國簽訂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羅斯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匈為盟。法國為打破外交上的孤立,趁德俄關係惡化時向俄羅斯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於是歐陸出現德奧與法俄兩個敵對陣營。

英國拿破崙戰爭勝利後,恢復其稱為「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不與歐陸國家建立長期的聯盟關係。至十九世紀末,英國鑑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幹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前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義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證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黑海的現狀,而義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義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羅斯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政策。

直至踏入二十世紀,德國海軍日擴,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1904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但此協定並非軍事同盟,而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對於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法國之後鼓勵英國與俄羅斯結盟,但英國對俄羅斯戒心不亞於德國,直至日俄戰爭俄羅斯被英國盟友日本打敗,英國才放下對俄的戒心,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協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鄂圖曼帝國鄂圖曼土耳其語: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國,創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斯洛維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蘇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4]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直至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5]。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列強的衝擊,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國民運動,放棄了大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積較小、僅控制色雷斯小亞細亞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遭到暗殺而引起的。

奧匈帝國有三個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奧地利政府和一個位於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奧地利各有各自的議會和自己的首相。1867年2月建立奧匈帝國的原因是一種和解。在此之前,奧地利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1804年—1867年),而且是淩駕於普魯士之上、能左右德意志統一義大利統一步伐的中歐霸主。但19世紀中葉,這個帝國的國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奧薩戰爭使它喪失了在義大利的所有非奧地利歷史領土、1866年的普奧戰爭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聯之外,雖然德國地區和義大利地區從來就不是奧地利的領土、但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透過王室聯姻和佔據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邦聯的主導地位的方法(作為永久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德意志邦聯主席國)來控制非本國領土地區並把她們加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隨著德國和義大利的統一,奧地利失去了全部在中歐的勢力範圍,因為自己和德國俄國是盟友而義大利王國和法國德國亦是盟友關係、所以奧地利已經不能再插手已經被層層聯盟關係所捆綁住的自己原本的勢力範圍(除普魯士外的整個德國,尤其是南德、義大利倫巴地-米蘭威尼斯地區、俄國的小波蘭地區、被法國保證中立的瑞士),進而只能轉向由孱弱不堪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控制的巴爾幹地區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自十八世紀起,工業革命引致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此舉觸犯老牌殖民大國英國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法國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同盟國》與《協約國》兩大集團在戰前進行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

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1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47萬擴張至85萬,步兵質素一般,但重炮部隊質素全球第一;義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而無論步兵和炮兵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響應歐洲局勢緊張而把軍隊數由34,000人擴張至16萬。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法國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圖將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國侵略的壓力,欲援引德國抗衡法國。但當時德國對摩洛哥虎視眈眈,懷有野心,法國士氣不振,德國又欲試探英法協約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時國際環境對其有利。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德國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係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並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得以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藉機派兵攻佔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剛果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藉口,出動豹號砲艦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忌憚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援法國,態度強硬。7月9日法德兩國開始談判,最後在11月4日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地位,並把喀麥隆北部部分領土讓與法國(今查德南部);法國則把法屬赤道非洲轄下的法屬剛果中南部(今剛果共和國北部)及鄰近地區轉讓給德國,以作賠償。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國之同意後,法國與摩洛哥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被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裡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波士尼亞危機

鄂圖曼帝國在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統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輕軍官以「團結進步委員會」的名義組織起來,提倡君主立憲,他們的活動又被人稱為「青年土耳其運動」;1908年駐馬其頓土耳其軍隊兵變,要求哈米德立即推行憲政及改革,最終蘇丹被迫下臺,使土耳其局勢出現不穩。加上巴爾幹各國早對土耳其剩餘的歐洲領土存有擴張的野心,局勢危急,於是奧匈與俄國達成協議,透過召開會議商討吞併波赫二省的問題,奧匈則承諾協助俄國修改柏林條約,讓俄國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魯斯-達達尼爾海峽,但最終奧匈單方面採取吞併行動,將與俄國的協議廢棄。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吞併她從1878年開始託管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這激起想獲得這兩地的塞爾維亞之強烈反奧情緒。塞爾維亞渴望統治全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國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然而,其他歐洲大國並未協助塞爾維亞。塞爾維亞視吞併一事為屈辱,但俄國未有實質支援,塞亦唯有接受;卻種下兩次巴爾幹半島戰爭的禍根,塞爾維亞西進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奧匈公然吞併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後各國組成巴爾幹同盟,參與侵佔土耳其領土。此次危機也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蒙特尼哥羅(蒙特內哥羅)組成巴爾幹同盟,聯合攻打鄂圖曼土耳其帝國。10月18日巴爾幹同盟與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果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附近領土以外所有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

塞爾維亞原先可取得阿爾巴尼亞,從而取得通往亞德里亞海的出海口,但由於奧匈不希望它實力大增,威脅其多民族帝國之安全,遂在會議上鼓吹在該處建立一獨立國家,阿爾巴尼亞因而立國。但奧塞兩國之間的嫌隙卻因此事而擴大,以致巴爾幹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保加利亞表示被不公平對待,所以攻打塞爾維亞,開始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門特尼哥羅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鄂圖曼帝國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戰敗。8月10日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加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發達河馬其頓(其邊界與今馬其頓共和國相若)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Aegean Macedonia劃歸希臘。這引來奧匈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幹戰爭中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塞拉耶佛暗殺事件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太子弗朗茨·費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的波士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並列出一些違反其憲法,干涉其主權的要求(塞爾維亞政府要和奧匈政府合作,壓制一切的反奧行動及檢控塞拉耶佛事件的涉案人士)。儘管塞爾維亞表示,除了兩條違反憲法及影響主權的條款,將接受其他所有條款。然而,奧匈帝國執意開戰,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這件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導火線。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7月31日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在12小時內取消總動員,俄國對此通牒置之不理,德國進而向俄國宣戰;並向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德俄發生戰爭時保持中立,但法國並沒有回覆。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為避開德法邊境的法國守軍,入侵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施里芬計劃),以取道比利時進攻法國;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

開戰之後

德國兩面進行戰鬥,勇猛異常,但是畢竟腹背受敵,更糟的是因為使用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美國與德國斷交。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獲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墨西哥取回美墨戰爭後割讓給美國的失地,於是美國以此為根據,於4月6日向德國宣戰。

俄國一開始與德國大戰,並沒有輸太多,但是1916年冬季,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俄國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發,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亞歷山大·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

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無止盡的戰爭和貧困,在1917年11月(儒略曆10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承諾再次舉行全國大選,並領導十月革命武裝起義,推翻臨時政府,然後在大選失利之後,使用暴力手段決議建立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即蘇維埃俄國。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蘇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對俄國是一大傷害,該條約簽訂的大致過程如下:

1917年12月3日,談判開始,德國提出了把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的局部和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的全部割讓給德國並賠款30億盧布的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列寧主張接受德國的條件,簽訂和約,為新生政權爭得喘息機會,季諾維也夫索柯里尼柯夫史達林阿爾喬姆斯塔索娃斯維爾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員支持列寧;布哈林為代表的「左派共產主義者」反對簽訂和約,主張對帝國主義繼續世界大戰,中央委員布勃諾夫烏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則主張停戰,復員軍隊,但不與德國簽約(即「不戰不和」),中央委員克列斯廷斯基捷爾任斯基越飛支持托洛茨基。1918年1月2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和地方負責人會議。60人出席的會議上,贊成布哈林主張的32人,贊成托洛茨基主張的16人,贊成列寧主張的僅15人。最終,列寧的主張因處於少數而未能被通過。1918年1月24日,蘇俄政府召開中央會議,重新表決簽約的問題。托洛茨基的主張以9票對7票的多數通過,列寧的主張仍然沒有被多數所接受。1月30日,布列斯特談判恢復。作為外交人民委員(即外交部長)、談判代表團團長,托洛茨基臨行前與列寧約定:如果德國下了最後通牒就讓步簽約。結果德國果然向蘇俄下了最後通牒,托洛茨基列寧電報詢問對策,列寧立即覆電堅持:接受德國條件,立即簽約。但是托洛茨基沒有接受列寧的建議,而是發表了拒絕簽約的聲明,率團離開布列斯特。結果,德國開始對蘇俄大舉進攻。2月18日,在十分緊急的情況下,蘇俄中央委員會召開了緊急會議。會上,列寧的主張又被以6:7的票數否決。隨後,中央又連夜開會,經過激烈的爭論,托洛茨基轉而支持列寧,會議結果以7票贊成、5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列寧的提案。蘇俄政府連夜通知德國方面,同意簽約。但是,德國在得到通知後沒有停止進攻,並於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條件。蘇俄黨中央又召開有15名委員參加的緊急會議。會議中,大多數委員表示不贊成列寧的主張。列寧只得提出,如果這種空談繼續下去,他就要辭職,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員會。布哈林對此毫不在乎,史達林也未發生動搖。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寧的意見,但為了防止列寧辭職和黨的分裂,他的態度發生變化。在他的影響下,出現了4票棄權。結果列寧的主張以7票贊成、4票棄權、4票反對獲得通過。同日在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上再以116:85(26票棄權)之多數通過。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員的職務,改由格奧爾基·契切林接任。2月24日,蘇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談判代表團與德國進行談判。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的內容如下:

3月3日,布列斯特和約正式簽訂。條約包括下列文件:1. 蘇俄和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鄂圖曼土耳其的和約及附件
2. 蘇俄和德國的法律政治條約
3. 蘇俄和奧匈帝國的法律政治條約
4. 蘇俄和保加利亞的法律政治條約
5. 蘇俄和鄂圖曼土耳其的法律政治條約
6. 蘇俄和德國關於若干政治問題的附加條約#蘇俄和德國的財政協定
7. 蘇俄和德國的私法協定
上述條約(一)至(五)項於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簽訂,3月29日在柏林互換批准書之後生效。(六)至(八)項於1918年8月27日在柏林簽訂,9月6日在柏林互換批准書生效。條約主要內容如下:1. 蘇俄終止與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和鄂圖曼土耳其的戰爭狀態;
2. 蘇俄軍隊全面復員,海軍軍艦駛回海港並解除武裝;
3. 蘇俄承認芬蘭、烏克蘭、白俄羅斯之獨立,並有義務同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立即締結和約;
4. 蘇俄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庫爾蘭(今拉脫維亞西部)、俄屬波蘭等地割與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上述各地今後之政治狀態,僅德奧二國有權決定;
蘇俄將沙皇俄國於1877-1878年俄土戰爭中占領的阿達罕、卡爾斯、巴統等地區歸還給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5. 蘇俄拆除阿蘭群島上所有防禦工事,其未來地位由德奧瑞芬四國共同決定。
此外,在8月27日時於柏林所簽訂之補充條款中尚規定蘇俄需給付德國60億馬克賠款,分五期償還,但最後付款日期不得超過1918年底。

後來德國敗於英法美聯軍之手,於是俄國 戰後60億馬克的賠免付,也因為德軍的崩潰,蘇軍在四年之內收回了部分被割讓的領土,包括過半數的烏克蘭與白俄羅斯領土,但蘇軍於波蘇戰爭(1919–1921年)中受阻於波蘭第二共和國,故大部分的失土(包含波羅的海三小國、波蘭)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才由史達林擊敗德軍而佔領(史達林唯一沒攻下的失土為芬蘭)。

但是德國雖戰勝了東線的俄國,卻無法在西線的戰事上取得優勢。

雖然俄羅斯在1917年11月退出戰爭,德國再不用東西兩面受敵,但德國的各盟國鄂圖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在1918年9月開始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初與協約國達成停戰協議的是保加利亞,在協約國於瓦爾達爾馬其頓的成功推進後,保加利亞於1918年9月29日簽訂停戰條約。鄂圖曼土耳其受英國及其阿拉伯盟友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勝勢所迫,亦於1918年10月30日簽訂停戰條約。11月首周,在義大利於維托里奧·維內托取勝及奧匈帝國解體之後,奧地利匈牙利分別簽訂停戰條約。

1918年8月至11月間,協約國發動所謂「百日攻勢」,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連續的軍事失利使德國國內動盪加劇。1918年9月興登堡元帥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利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譁變,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發生德國十一月革命社會民主黨領袖菲利普·謝德曼宣布建立共和國、宰相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為了維持國內穩定,宣布廢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與普魯士國王封號,威廉二世本人則於11月10日流亡荷蘭

由於國內情勢混亂,德軍在11月11日與法國求和,與法國簽訂康邊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戰後各國於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主持。威爾遜總統主張寬大對待德國,在英國立場方面,他亦主張公平和不太苛刻的對待德國。原因是德國和英國之間有不少經濟活動交流,站在利益方面,英美都主張不嚴懲德國。受創最重的法國則急於復仇,主張嚴懲德國。最後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強加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處置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決策者。 而賠款過重的凡爾賽合約反而為20年後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火種。

戰勝國與其他戰敗國亦分別簽署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分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訥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鄂圖曼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徹底瓜分鄂圖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堡、其附近小部分領土及安那托利亞的部分。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他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新體系,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系,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係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一次大戰的經濟原因

一戰最本質的原因不是表面上的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遇刺,但是這是一個戰爭正當性的藉口,一次大戰前英國壟斷原材料市場,當時的印度、澳大利亞甚至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國殖民地貿易體系之內,而美國有一個龐大的內需市場而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當時德國和日本國內市場狹小而無法發展,最終選擇擴張。自由貿易理論的觀點認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實行無條件的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取消管制和關稅就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一戰前當時處於古典金本位制,英鎊是當時世界貨幣到一戰結束後英國因為巨大戰爭開支而黃金外流,最終英鎊遭到擠兌而無法兌換黃金,而美元逐漸取代英鎊的霸權。1922年熱那亞協議英國試圖建立外匯儲備,進入虛金本位制也就是金閱匯本位,紙幣的數量遠遠高過黃金,最終引發的信貸擴張引發1929年大蕭條,而在這之前美國透過道威斯計畫楊計畫將德國央行資產轉換成美元。

20世紀的科學發展

科學無疑是二十世紀最令人矚目的成就,自從《文藝復興=>英國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火藥、蒸汽機、電動機等工業技術大幅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戰爭的方式。

安全 矽藻土炸藥的發明人諾貝爾於 1896年逝世後,用他的遺產成立了諾貝爾獎。

由於英國劍橋大學校長威廉·卡文迪許私人捐款,在電磁學泰斗馬克士威的手上於1874年建成卡文迪許實驗室,以紀念威廉·卡文迪許的科學家親戚亨利·卡文迪許。(亨利·卡文迪許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都沒發表,後來在馬克士威手上逐漸整理出來而為人所知)

後來卡文迪許實驗室總共出了 29 個諾貝爾獎得主,可以說是科學世界最強大的實驗室。

原子彈的發明也和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研究成果脫離不了關係,但追溯到其源頭,可以回溯至 在1643年的托里切利真空實驗。關於這段科學史的發展,請參考下列投影片:

這些科學發展,讓第二次世界大戰出現更可怕的《核武器》,還好當時沒有全面性發展出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徹底改變了協約國同盟國的政治版圖,其中作為戰勝國的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希臘羅馬尼亞獲得領土作為賠償,並且立即於這些領土上設立新的地方行政區劃以進行有效的管理,而戰敗的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則紛紛宣告瓦解。另外一方面在1917年時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黨成功自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奪取了俄羅斯帝國的政權,也讓原本作為參戰國之一的俄羅斯帝國跟著宣告結束。

儘管在戰爭結束後社會開始出現追求和平主義的聲音,許多歐洲國家仍充斥著民族統一主義復仇主義的民族情節且越來越深化。特別是德國在簽署《凡爾賽條約》後喪失大量領土、殖民地以及其自身的經濟優勢,使得德國社會對於領土收復以及復仇的思想更趨強化。然而由於《凡爾賽條約》的種種限制,德國仍然失去包括德國自身13%的領土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過去德國在戰爭期間吞併的他國領土也被迫允許獨立,並以戰爭開銷與賠償為由徵收巨額賠款。條約中更進一步限制德國軍事力量的規模以及配備,包括了撤除空軍以及撤銷參謀部。而與此同時俄國內戰漸趨緩和,並且另外成立蘇聯掌管政權。

1918年到1919年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導致德意志帝國瓦解並由另外建立的民主政府取代,新成立的德國政府後來又稱威瑪共和國。然而在戰間期的這段時間,剛剛成立的威瑪共和國便面臨了國內右派左派各自支持者的權力爭奪衝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與英國和法國簽署1915年倫敦條約的義大利以獲得領土為條件決定轉而投靠協約國集團,但是義大利的民族主義者不滿在戰爭結束後兩國並沒有遵守領土轉移的承諾,隨後因為這次領土擴展事件反而讓義大利社會爆發衝突。而從1922年到1925年開始,以本尼托·墨索里尼為首的法西斯黨成功於義大利獲得執政權力,並且以民族主義極權主義廢除了原本的代議制民主結構,不斷打壓義大利當地的社會主義、左派和自由主義的的活動;同時義大利政府也積極展開許多外交策略,期望能夠將義大利發展成為世界大國之一,而成為「新羅馬帝國」。

另一方面在德國,以阿道夫·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則開始嘗試在德國建立一個法西斯政府。伴隨著經濟大恐慌爆發之後,德國社會開始支持納粹黨執政,到了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在國會縱火案發生後希特勒開始大力提拔納粹黨成員擔任政府重要官員,並開始將德國塑造成法西斯極權的一黨制國家。

希特勒宣布廢除民主制度,同時藉由民族主義的風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並很快便開始大規模地重整軍備。與此同時法國為了​​確保義大利仍然與其同一陣線,允許義大利將衣索比亞列為自己的殖民地。然而在希特勒的主導下,德國於1935年再度合併原本作為德國領土的薩爾盆地地區,而在獲得民意支持的情況下德國隨後《撕毀凡爾賽條約》,拒絕再進行任何賠償,並且開始擴充部隊兵力,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火苗已然被點燃了!

1938年1月,德國為因應其歐洲擴張侵略的需求,認為原有簽訂的「防共協定」並不足夠,而期望與日本、義大利簽訂使關係更強化、密切的「三國軍事同盟」,並等待另二國的回應。

1938年3月德國併吞了奧地利,然而這件事只自其他歐洲列強中得到一點反應。這鼓舞希特勒希望能夠將過去作為索賠的對蘇台德地區重新納為德國領土,並且以該塊土地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內作為少數民族的德意志族群主要生活地區而要求合併。法國和英國在不詢問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情形下,很快就在慕尼黑協定中承認蘇台德地區應該歸德國所有,在種種壓力之下使得捷克斯洛伐克只能接受領土移交的要求。

1939年3月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尚未統一的部分,隨後在德國安排之下將捷克斯洛伐克分成德國管轄的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和和親近德國的附屬國斯洛伐克共和國

英國和法國對於德國的舉動感到震驚,但是希特勒仍進一步要求但澤自由市與其合併,這促使法國和英國向波蘭保證支持其獨立。而當義大利在1939年4月攻佔阿爾巴尼亞後,英國和法國同樣保證會支持羅馬尼亞和希臘[53]。稍後不久英法與波蘭陸陸續續結為同盟,而德國也與義大利正式簽署了交互合作的《鋼鐵條約》。希特勒控訴英國和波蘭試圖「包圍」德國,並宣布廢除《英德海軍協定》和《德波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8月,德國和蘇聯秘密簽署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同時雙方也秘密於條約簽署時分配各方之後在「領土與政治重新安排」中所獲得的利益,也對之後如何處理波蘭問題上達成了協議。雙方約定由德國佔領波蘭立陶宛西部地區,而蘇聯則是佔領波蘭東部領土、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比薩拉比亞等地。這一協議對希特勒來說相當重要,因為它保證了德國在擊敗波蘭之後不必如在一戰中一樣兩面作戰。

8月末德國繼續向波蘭邊境進行動員,局面逐漸演化為全面危機。在與義大利外長齊亞諾伯爵的私人會談中,希特勒表示波蘭是一個「不穩健的中立國」,必須服從德國的要求,否則就應當予以「清算」以免日後在同西方國家的戰爭中消耗德國的兵源。同時他不認為英國和法國會介入這一衝突。8月23日希特勒下令於8月26日進攻波蘭,但在聽說英國與波蘭達成了正式的互助協定以及義大利將保持中立之後,決定延遲進攻。作為對英國希望直接談判的回應,德國於8月29日要求波蘭派出代表來到柏林,商討關於割讓但澤波蘭走廊以及保護波蘭境內德意志族裔的事宜。波蘭拒絕了這一要求,於是在8月31日晚間,德國宣布談判破裂。

1939年9月1日德國和其附屬國斯洛伐克一同進攻波蘭。9月3日法國、英國和大英國協成員國紛紛正式向德國宣戰,但實質上給予波蘭的支援則十分少,只有在法國薩爾當地發起薩爾攻勢。不過9月3日時英國和法國也派遣海軍部隊封鎖德國外海,期望能夠破壞德國的經濟發展並給予戰況有些許支援。9月17日蘇聯在與日本就日蘇國界戰爭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後也緊接著入侵波蘭,波蘭領土隨即落入德國蘇聯瓜分,而立陶宛斯洛伐克也獲得一部分土地。但儘管如此波蘭政府始終沒有宣布投降,相反地另外組織了波蘭地下國(Polish Underground State)和波蘭家鄉軍,繼續在之後連同布署在波蘭周遭各條戰線的盟軍部隊一同作戰。此外大約有100,000名波蘭軍事人員則撤退到羅馬尼亞波羅的海國家,這些士兵後來也加入抵禦德國部隊進攻的行列,而著名的波蘭軍情處密碼局(Biuro Szyfrów)則帶著有關破解密碼的資料撤離到法國。

1940年4月德國為了避免盟軍藉由威爾弗瑞德行動(Operation Wilfred)來阻擋瑞典鐵礦運往德國的路線,決定入侵丹麥和挪威以確保原料的運輸。丹麥立即宣告投降,而儘管盟軍提供協助德軍仍然在2個月內攻佔挪威。1940年5月為了避免德國搶先攻占,英國隨即入侵冰島以實施軍事管制。同時因為挪威戰役的失敗,溫斯頓·邱吉爾於1940年5月10日取代了內維爾·張伯倫,成為英國新任首相。

1940年5月10日,德國開始策劃入侵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在幾天內德軍便以閃電戰戰術成功攻下荷蘭比利時。法國所設下的馬奇諾防線使得法軍認為透過天然屏障能讓德軍裝甲車輛無法突破,然而德軍則先攻佔防禦較為薄弱的阿登後隨即攻擊位在比利時的盟軍側翼。最終到了同年6月初時,英國軍隊放棄其運到歐洲大陸的重型裝備並自敦刻爾克緊急撤離。而6月10日時義大利也跟著德軍入侵法國,並且向法國和英國宣戰,12天過後法國政府便宣布投降。向軸心國投降的法國一部分領土很快便被納入德國義大利佔領區,而法國本土則是由殘存國家身分的維琪法國所管理著。7月3日英軍則襲擊停泊在法屬阿爾及利亞的法國艦隊,以防止德國將法軍艦隊納入自己的海軍中。

同年6月在法國戰役即將結束的最後幾天,蘇聯也強行併吞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國家,同時也吞併了羅馬尼亞具有爭議性的巴撒拉比亞地區。與此同時,納粹德國也和蘇聯在政治與經濟合作上逐漸陷入僵局,這使得德國和蘇聯開始為彼此交戰進行準備

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義日三國同盟條約》(即:三國公約),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的軍事集團。這個軍事集團的成員被稱為「軸心國」。

後來的戰史應該很多人都清楚,《德國、義大利、日本》所形成的軸心國,對抗《英美法俄》為主的《同盟國》,並且在最後由《同盟國》獲得勝利,美國最後還向日本投遞了兩顆原子彈,導致《廣島與長崎》兩個城市死傷慘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同盟國陸續在奧地利德國實施統治。其中同盟國在1955年允許奧地利成為永久中立國家,將不會與任何政治集團有所密切交流。而同盟國則將德國領土分成數塊,其中西部由西方盟國所統治、東部則由蘇聯所管轄。同盟國也強烈要求德國社會必須去納粹化,同時開始起訴納粹戰犯以及前納粹黨成員進行審判,不過在政權轉交給西德之後大多是安排赦免,並且嘗試將這些成員重新融入社會環境中。同時德國也被要求歸還自1937年戰爭爆發以來所佔領的四分之一領土,其中位在東部地區的西利西亞諾伊馬爾克波美拉尼亞歸屬波蘭統轄,不過東普魯士的領土分配則引起波蘭與蘇聯的爭執。隨後有將近900萬名德國居民紛紛自歸還區中撤出,同樣在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則有300萬名德國民眾也被迫搬回德國居住。

參戰雙方不論戰勝或戰敗皆為戰爭已經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同盟國集團為了能夠真正維持之後世界秩序的和平,於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聯合國,並在1948年通過《世界人權宣言》來作為各個會員國的共同標準。不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勝利的國家在聯合國獲得龐大權力,其中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

在亞洲地區方面同盟國則達成協議蘇聯能夠吞併庫頁島千島群島,而由美國領導戰後日本的發展以及統轄過去日本所佔領的西太平洋島嶼。但另一方面過去由日本統治朝鮮,則在盟軍託管時期以38度線劃分成蘇聯管轄的北部地區和美國統轄的南部地區。之後在1948年時這兩個以38度線劃分的地區紛紛宣布自己為朝鮮的合法政府,最終導致了韓戰的爆發。而在中國自1946年開始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再度引發國共內戰,最終由中國共產黨贏得內戰並於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政府則於1949年時撤遷到台灣

以色列 — 猶太復國運動

而在中東方面,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將巴勒斯坦英帝國託管地分成兩個國家的方案:一個《猶太國家》和一個《阿拉伯國家》。每個國家都由3個主要的地區組成,由領土之外的交叉路口連接,再加上一個位於雅法的阿拉伯飛地。大耶路撒冷地區將處在國際組織的控制下。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批評這個方案的一些方面,猶太民眾大部分都歡迎這個方案,而阿拉伯領袖和一些猶太反抗組織則抵制這個方案。

這個方案讓《以色列》這個猶太國家復國成功了。這個《猶太復國》的方案起源,得回溯到一次大戰末期1917年的《貝爾福宣言》。

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務大臣亞瑟·貝爾福致英國猶太人領袖第二代羅斯柴爾德男爵沃爾特·羅斯柴爾德的一封信形式出現。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猶太超級富豪,關於這個家族有很多傳說,在《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一系列的書籍裡有詳細的描述。

《貝爾福宣言》全文除去抬頭和落款只有三句,英文一共125個單字。但其對中東歷史的影響卻很深遠。翻譯成中文如下:

親愛的羅斯柴爾德勛爵:

我很榮幸能代表英皇陛下政府向您傳達,下面有關同情猶太錫安主義者的宣言,已經呈交內閣,並已得到了內閣的支持。

「英皇陛下政府贊成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內建立一個民族之家,並會盡力促成此目標的實現,但要清楚明白的是,不得有任何行為,是可能會傷害已經存在於巴勒斯坦的非猶太社群的公民和宗教權利,以及猶太人在其他國家享有的各項權利和政治地位。」

若您能把宣言的內容轉送到錫安主義聯盟,我將感到十分欣喜。

亞瑟.詹姆士.貝爾福謹啟 外務部 1917年11月2日

該宣言得到協約國諸政府的確認,成為1920年國際聯盟委任英國統治巴勒斯坦的主要依據。

《錫安主義》(猶太復國主義) 者將此理解為英國對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正式支持。從此,進入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急劇增加;

埃德蒙·詹姆士·羅斯柴爾德資助建立了位於巴勒斯坦里雄萊錫安的第一個定居點,他從土耳其人手中購買的土地組成了今天以色列的一部分。1924年,埃德蒙·羅斯柴爾德成立了巴勒斯坦猶太移民協會(英語: Palestine Jewish Colonisation Association,簡稱PICA)。

該協會收購了超過12.5萬英畝(50,586公頃)的土地,並建立了投資企業。埃德蒙·羅斯柴爾德資助建立的聚居地遍布以色列各地。

後來許多地點以埃德蒙·羅斯柴爾德的名字命名,例如位於特拉維夫羅斯柴爾德大道。此外,位於巴黎布洛涅比揚古的埃德蒙·羅斯柴爾德公園(法語:Parc Edmond de Rothschild)亦是得名於它的建立者。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資助以色列政府公共設施的建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詹姆士·羅斯柴爾德(英語:James Armand Edmond de Rothschild)斥資建造了議會大廈,並將它作為禮物送給了以色列政府。以色列最高法院大廈由桃樂茜·羅斯柴爾德(英語:Dorothy Mathilde de Rothschild)捐贈。總統辦公室外展覽著桃樂茜寫給當時總理希蒙·佩雷斯的信,信中桃樂茜表示她希望為最高法院捐贈一棟辦公樓。

美蘇冷戰

冷戰(英語: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國英國為首的傳統西方列強、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之間長達半世紀的政治對抗。一般認為,冷戰始於1947年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結束於1989年蘇東劇變。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員國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華約成員國則為社會主義陣營,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子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 — 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 — 1949年)、韓戰(1950年 — 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戰爭(1959年 — 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 — 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布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子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會主義陣營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蘇聯解體

1991年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軟禁了當時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由於保守派向來視人權、法律如無物的印象,手段過於粗暴而引起反感,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政變僅僅維持三天便宣告失敗。

雖然戈巴契夫在政變結束後恢復了職務,但蘇共聯盟中央已經無法控制在平息政變的過程中,大大加強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勢力。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蘇共喪失最大加盟國的控制權,其他加盟國也陸續脫離蘇聯,中央政府已名存實亡。戈巴契夫辭去了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並「建議」蘇共中央委員會自行解散,讓下屬各黨組織自尋出路。很多加盟共和國的共產黨或自行解散,或更改黨名為「人民民主黨」、「社會黨」或「社會民主黨」等,蘇聯共產黨就此正式解體。

在蘇聯解體之前,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獨立,其他共和國也紛紛加以仿效,先後發表了宣布恢復或收復主權的聲明,並開始制訂實現獨立的步驟和措施。八月政變後,除俄羅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國全部宣布獨立,在俄羅斯境內的韃靼斯坦車臣西伯利亞等地也出現了要求獨立的主張。

1991年12月8日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舒什克維奇葉爾欽克拉夫丘克,在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北方五十公里的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會談,簽署別洛韋日協議,宣布蘇聯解散,建立一個類似大英國協的架構來取代舊蘇聯,其國家繼承獨立國家國協。除波羅的海三國和喬治亞以外的其他蘇聯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並加入獨立國協,蘇聯在此時已名存實亡。隨後葉爾欽在1991年12月24日的信中告知聯合國秘書長蘇聯在安理會及其他聯合國機構中的成員國資格將由俄羅斯聯邦及其他獨立國協11個成員國繼承。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爾欽。19時38分,蘇聯國旗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取而代之的就是俄羅斯國旗

第二天,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最後一項決議,就蘇聯停止存在和建立獨立國家國協一事發表宣言,並通過議會關於蘇聯及聯盟國家政權機構和管理機構的法律繼承問題的決議,蘇聯就此正式解體。

電腦時代

1977年蘋果公司推出 Apple II 家用電腦以來,電腦就開始進入家庭,並且逐漸開始影響每個人的生活。1980 年 IBM 釋出 PC 規格之後,形成了 Microsoft + Intel + Taiwan 的 MIT 生產架構。

1960年代日本在電子產業的優勢,逐漸因為在電腦時代沒有跟上,而導致後來日本《弱電系》產業的衰退,雖然在 2000 年左右因日本提早發展出上網手機而一度有領先世界之態勢,但後來在 2007 年 iPhone + Android 手機系統出現後,日本的電子產業又被擊敗而逐漸衰退,倒是韓國的三星電子逐漸崛起,在 Android 手機上成為國際品牌。

1990 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逐漸進入電腦與手機市場,接著中國透過 金盾工程所形成的牆,將美國的勢力檔在外面,結果培養出了《淘寶、百度、騰訊、華為、聯想 …》等可以和美國抗衡的企業,並且透過《世界工廠》的角色,逐漸往更高技術延伸,未來或許有機會成為行銷全球的重要品牌也說不定。

但是中國這樣的大國崛起,也造成了美國一些不安,尤其是在智慧財產權上的衝突,讓美國在《川普總統》任內開始對中國採取了《貿易報復》手段,這樣的衝突後續會有甚麼發展,還需要持續觀察。

結語

兩次大戰的結果奠定了現今的世界格局,今日很多國家的疆界也都在二次大戰後被決定。

但是其中一些決定,也埋下了後續的種族紛爭,今日很多世界上的紛爭,都來自二次大戰後的疆界劃分問題。

--

--

陳鍾誠
世界歷史

程式人、說書人、雜誌編輯、網站經營、金門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