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史 — 疾病

陳鍾誠
世界歷史
Published in
2 min readAug 3, 2018

鼠疫

瘧疾

歷史上,瘧疾在政治和軍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75]。1910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羅納德·羅斯(他自己就是瘧疾生還者)發表了著作《瘧疾的預防》,其中有一章題為「戰爭中瘧疾的預防」。這章的作者,皇家軍醫學院(Royal Army Medical College)衛生學教授梅爾維爾(Colonel C. H. Melville)這樣描述瘧疾在歷次戰爭中的影響:「瘧疾幾乎貫穿了整個戰爭史,至少是公元後的戰爭史……很多十六至十八世紀戰地軍營中出現的發熱疫情,其元兇可能都是瘧疾。」[176]

二戰期間,瘧疾是美軍在南太平洋面臨的最大健康威脅,約有50萬士兵遭到感染[177]。澳大利亞政治家約瑟夫·派屈克·拜恩說:「非洲和南太平洋戰場上有6萬美軍士兵死於瘧疾。」[178]

購買現有抗瘧藥和研發新藥已花掉了巨額經費。在一戰和二戰中,金雞納樹樹皮和奎寧等天然抗瘧藥的供應無法保證,促使大量經費用於其他藥物和疫苗的研發。美國相應的研究機構有海軍醫學研究中心沃爾特·里德陸軍研究院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179]

另外,1942年美國戰爭地區瘧疾控制辦公室(Malaria Control in War Areas,縮寫MCWA)成立,以控制美國南方地區軍事訓練基地中的瘧疾疫情。該辦公室於1946年變更為傳播疾病中心(Communicable Disease Center),即現在的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180]

屠呦呦因在研製青蒿素等抗瘧藥方面的卓越貢獻[6],與威廉·C·坎貝爾大村智共同被諾獎委員會授予該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

陳鍾誠
世界歷史

程式人、說書人、雜誌編輯、網站經營、金門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