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 尋找淨化前的舊日色彩

世界的私語
世界的私語
Published in
Sep 10, 2020

到異地旅行之前,我常會搜尋一下當地的老照片,總覺得要認識一個地方,不能不粗淺了解一下它的過去。任何地方都不能脫離過去而存在,從時間的刻度來「旅遊」一座城市,往往會有跳脫刻板印象之外的驚艷。

Raffles Place

眾所皆知,「萊佛士坊」(Raffles Place) 是新加坡的商業中心,與香港中環一樣,都是超高層建築林立的國際金融重鎮。然而不看老照片,還真不知道,晚近到1980年代初期,這裡竟然都還維持著一個歐陸城市的市面,幾乎沒有高層大樓。

1960、70年代的萊佛士廣場,仍有歐洲小城風貌

台灣第一代電視主播周嘉川,回憶1972年初訪新加坡時,「烏節路上樓層不高,來往的人和車都不太多,二十層的高樓只在金融區出現幾棟」,「那時候城裡還隨處可見一排排殖民時代兩層樓老屋,相當古老破舊。」

對比同時期老照片中的市景,確實也相差不遠。

1970年代的中國銀行大廈。來源: 網路圖片
1970年代初的珠烈街與華僑銀行。來源: 網路圖片

六、七十年代的新加坡,似乎仍未有大拆建,從萊佛士坊到紅燈碼頭(克里福碼頭)一帶,除了中國銀行、亞洲保險、蜆殼大廈,勉強算是周嘉川印象中「金融區的少數高樓」。其他如郵政總局(浮爾頓大廈)、匯豐銀行、海事大廈(Maritime Bldg) ⋯ ,仍一派古色古香的戰前風貌,像可倫坡或舊上海。

今天的玻璃之城,光鮮之外似乎少了點個性

老照片中的萊佛士坊,渣打銀行、有利銀行、大華銀行的古典巨廈,與樸拙的南洋街屋比鄰,華麗中略帶鄉氣,不知道為什麼,比今天更有歐陸「廣場」的情調。

在‪烏節路的商業‬未興起之前,萊佛士坊也是新加坡首要的購物區,集中了幾家老牌英資百貨「羅敏申」(Robinson & Co )、「然利直」(John Little)、惠羅(Whiteaway),與香港連卡佛類似,都是針對外僑及富人的高級百貨,一般人難得進入。

John Little 百貨舊貌,如今已煙消雲散。來源: 網路圖片

據說當時Robinson的年底清倉,一大清早就大排長龍,搶購便宜貨,這樣的情景也一如歐洲名店,如倫敦Selfridges。

對照今天的玻璃帷幕之城,渣打、匯豐、大華銀行早已陸續改建新廈,光鮮亮麗之餘,卻似乎少了一點個性。惠羅結業,John Little 在1955年被對手Robinson收購,歷史建物被拆除,卻諷刺地複製了一座贗品,作為地鐵站出入口,聊表迪士尼式的媚俗紀念。

Robinson 老店毀於1972年的大火,今日雖然仍是新加坡連鎖巨擘,新店已搬到烏節路上的購物中心了。

1960年代末香港《今日世界》雜誌中的獅城名勝介紹
1970年代大發展之前,新加坡萊佛士坊一帶的手繪地圖 (大圖連結)

隨著舊日地標建築與商店全面消失,當代的萊佛士坊,歷史感已十分薄弱,從過去的中心廣場,變成頗為平庸的普通公園,就連周邊零售商業也不大吸引人。「進化」後的市中心,「中心感」反而不強,反成為一個沈悶地帶,給人的印象不如舊照片來得生猛奪目。

甚至連著名的「紅燈碼頭」,隨著濱海灣填海區的發展,似乎也逐漸淡出當代新加坡的記憶了。老照片中五方雜沓的碼頭風情,隨著新加坡的日益「淨化」,早洗脫野性,已不多人記得這裡在七、八十年代,一如其名,也真是泰籍流鶯雲集的紅燈區。

似乎是拆卸前後的 Alkaff Arcade。來源: 網路圖片

被時代遺忘的,還有紅燈碼頭旁的Alkaff Arcade(也稱The Arcade),1909年建成時是新加坡第一座室內拱廊商場,因為是中東富商家族投資,外觀充滿阿拉伯色彩。

從老照片中看來,這裡類似香港重慶大廈,都是南亞客商雲集的商場,反映新加坡作為印度商貿勢力節點的歷史,如果能保存下來,絕對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景點,可惜在1978年被拆除重建,重建成一棟平淡無趣的商廈,底座的商場倒還保留The Arcade的舊名。

The Arcade的庶民風情
相較其他遊客景點,更接地氣

除了這些歐美、印度的大商業勢力,舊時萊佛士坊也有庶民的一面。位於小巷中的Change Alley(真直里),曾是小商販摩肩擦踵、充滿便宜貨的攤商市場。因為地處紅燈碼頭,往來商旅眾多,過去這裡也以外匯找換店著名,據說匯率是獅城最划算。

今天,Change Alley 倒還在,只是搬到新建商廈的天橋,與鄰近的The Arcade,組成了新加坡CBD充滿庶民風情的角落,裡面有外匯找換店(據說匯率仍是獅城最划算)、有修鞋匠、算命攤、美甲鋪,也有自助餐、咖啡店、果汁店,中午時擠滿忙裡用餐的上班族。

這不會是旅行書介紹的景點,但比起活像迪士尼樂園的Clarke Quay,我覺得有趣得多。

Civic District 英國古典建築與摩天大樓輝映
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

Civic District

相較其他亞洲城市,新加坡其實已算頗重視歷史保存,與一向給人發展至上的印象不大一樣。這個「鼻屎大」、很少以歷史感著稱的國家,境內卻仍保留相當比例、完整成‪片的老街區‬,與招牌的現代天際線互相暉映。

我覺得新加坡市景其實有頗多層次,充滿不同時代與文化的拼貼,既有英國殖民建築、也有南洋風味的騎樓街屋(shophouse)、三十年代的Art Deco公寓、五、六十年代的戰後建築,乃至當代的玻璃帷幕森林,其實相當可觀,比起它一向營造、充滿銅臭味的金錢城市印象,實際更為多元豐富。

恭錫路( Keong Saik Road)上的戰前街屋
牛車水謐靜的安祥山 (Ann Siang Rd)

新加坡河右岸,從殖民時期就是「海峽殖民地」的行政中心(Civic District),與對岸萊佛士坊的金融商貿區、牛車水的華人商住區涇渭分明,也是小印度、阿拉伯街與華人區的緩衝地帶。

這一區的英國古典式樣公共建築,如舊高等法院(Supreme Court)、舊政府大廈(City Hall)、維多利亞劇院(Victoria Theatre and Concert Hall)等,從規模上來看,比香港、上海的同類建築更宏偉,在亞洲殖民地可算佼佼者,可見當時英國對新加坡耕耘之深,也並不只及於商業布局。

這附近也有素負盛名的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從歷史與定位來說,堪稱新加坡版的半島酒店,不過充滿熱帶風情的廊窗與中庭,又讓人想起越南西貢的Hotel Continental,也像可倫坡入住過的Galle Face Hotel。

古老街區的青春一瞥

其實不只上述三家飯店,從仰光Strand、曼谷Oriental (文華東方前身)、檳城 Eastern & Oriental、香港半島,乃至上海匯中(Palace)、華懋(Cathay,後易名和平飯店),這一系列風格相近的姐妹飯店,可說是戰前亞洲殖民歷史的活化石,都為舊日殖民世界的外國商旅,提供安全舒適的文明飛地。

這些飯定的經營者,多是伴隨英國勢力東來的亞美尼亞人、中東猶太人。然而殖民政權撤退之後,卻各有不同命運,有的向下沈淪、變質走味,有的則延續傳奇,成為一城一地的代表。

從「政府大廈大草場」(The Padang) 望去,國家美術館(前最高法院)的穹頂、維多利亞劇院的尖塔、以及背景金融區的當代玻璃帷幕大廈,構成了層次豐富的天際線。

政府大廈大草場 (The Padang)的天際線
孤獨巴士開往何方?

燦爛的熱帶夕陽下,草地上不時傳來牛糞般的熱腥味,幾個印巴裔人在踢足球。破爛陳舊、不知開往馬來半島上何處的巴士,低調地停在一旁⋯ ,這是我心中難忘的新加坡印象,覺得比它所有官方宣傳更具個性。

這是一個跨文化、族群與地域的交界城市,五方雜處,百味雜陳,理應充滿多元的包容力與創造力。

然而在威權體制與單一價值觀下,新加坡雖然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功神話,但只把自己定位爲純粹功能導向的銅臭味都市,似乎有點自己侷限自己。

中峇魯屋邨,堪稱新加坡的民生社區

中峇魯的下午茶

中峇魯(Tiong Bahru)離新加坡市中心不遠,原本是一個沒什麼遊客景點的住宅區,低矮的老公寓掩蔭在綠樹之間,充滿寧靜平實的生活氣息。但近年在老房子中,開起一些咖啡店、Brunch、書店等,成為新加坡少數充滿「文青風」的打卡熱點,有點像新加坡版的台北民生社區。

本來想找網路上介紹的「中峇魯Bakery」吃下午茶,半路卻走進了Plain Vanilla,沒想到這裡的Cupcake相當好吃,難怪生意座無虛席!

吃完想說走走路,卻又不知不覺繞進中峇魯市場,二樓有新加坡市場常見的美食大排檔,庶民小吃雲集。點了「楗伯水粿」,外觀有點像台灣碗粿,但搭配微辣的油蔥頭一起吃,又比想像中美味!

中峇魯既有大排檔的「楗伯水粿」,也有文青潮店

只是一甜一鹹,一西一中,這下午茶組合也真是不倫不類,或許這就是新加坡的滋味。

台北民生社區開發於六十年代,號稱是台灣第一個美式現代社區,至今仍是很多台北人心目中理想的住宅環境。中峇魯的老公寓,歷史比民生社區更老,最早是戰前英殖民政府轄下「新加坡改良信託局」(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SIT)規劃的現代住宅社區,十幾排三、四層樓公寓,都採用現代風格,配置綠地、市場與學校,規模之大,在當時亞洲並不多見,也是日後新加坡國宅新城的濫觴。

「茂源台」公寓老照片。來源: 網路圖片
中峇魯「茂源台」公寓今貌

中峇魯(Tiong Bahru)之名,據說是由閩南話「塚」(Tiong)加上馬來語Bahru(新)組成,也就是「新墳場」的意思。從這混血拼貼的地名,也可以一窺新加坡開埠初期多元化、百無禁忌的風貌。

1925年墓地遷移,這裡隨著牛車水華埠的擴展,人口逐漸湧入、違章棚戶林立。為了改善居住條件,也配合市民對現代生活的要求,「新加坡改良信託局」(SIT)開始在此規劃租賃的集合住宅,有點類似同時期東京的同潤會公寓。

1966年新加坡獨立建國後,SIT由建屋發展局(HDB)所取代。

小印度的White House Hotel 舊影。老照片來源: 網路圖片
White House Hotel 今貌,彷彿來到邁阿密

中峇魯屋邨大量採用流線型摩登(Streamline Moderne)式樣,這種強調灑落線條與弧型的風格,靈感據說來自現代飛機、汽車的流線型造型,在三、四十年代頗為流行,代表者為美國的邁阿密海灘建築群。中峇魯的「茂源台」(Moh Guan Terrace,俗稱為「五樓」,是當地的地標建築)、「飛機樓」(Aeroplane Flats),都屬於這種風格,為當日的新城鎮,營造出洗鍊時髦的氛圍,直到今天看來也不過時。

可能因為同屬熱帶,這種邁阿密式風格似乎在舊時新加坡頗為流行。除了中峇魯,從市中區的亞洲保險大廈(五十年代落成時號稱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牛車水的華人街屋、再到小印度的White House Hotel,到處都可以發現流線型摩登的元素。就像老台北的老街屋,‪從迪化街到中山北路‬,最常見到柯林斯式柱子,因為普遍,比大型地標建築,更能反映一個時代的審美觀。

中峇魯的戰前流線型公寓
漢彌爾敦路(Hamilton Rd) 上的裝飾藝術戰前街屋

據網路上查到的早期居民回憶,中峇魯一帶傳統以福建、潮州裔居民為主,但行雲街(Eng Hoon Street)上則是廣東人的世界。雖是公營住宅,戰前中峇魯住宅也不是一般平民可負擔,許多名流在此居住,如新加坡早期諧星王沙(其與拍檔野峰一瘦一胖,類似台灣的王哥柳哥)。除此之外,據說很多有錢人也在此金屋藏嬌,大概往來淡薄的公寓比較避人耳目吧。

1966年後,更多族裔遷入中峇魯原來的SIT公寓。晚近除華人之外,住民還包括在鄰近新加坡中央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工作的菲律賓護士、南亞裔工作者,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在此居住、開店,一掃垂垂暮年的老區印象。

德威路上的各幫公會
惹蘭勿剎路(Jalan Besar)的金陵大旅店
中華聖公會與一旁的Art Deco街屋

德威路

德威路(Tyrwhitt road)離小印度不遠,是惹蘭勿剎路(Jalan Besar)旁一條安靜的小巷。開在老屋裡的Tiramisu Hero,應該是當地名店,除了招牌的Tiramisu,也有Brunch,都蠻好吃。

這附近街景大致維持1930、40年代的戰前風格,有大片南洋式街屋(shophouse)、30年代的流線型摩登(Streamline Moderne)公寓、乃至中西合併的中華聖公會,其實相當可觀,完全不是印象中毫無歷史感的新加坡。

新加坡城市中的小村落 — 荷蘭村

Holland Village,荷蘭村

想說Monocle Shop還真裝模作樣,開在這麼遠的郊外住宅區。沒想到出了地鐵站,沿著山路一排五十年代的白色公寓,底下都是看起來蠻有型的店家。

感覺這裡大概是熱帶版的東京代官山+中目黑吧。

原來荷蘭村最早是英國駐軍的宿舍區,有公寓也有花園別墅,就像早期的天母美軍宿舍,但天母「白屋」早已拆除大半。

比起台灣,新加坡的傳統住宅其實相當多元,受英國影響很大,除了東西合併的街屋(shophouse),也有英式排屋(terraced house)、 早期現代公寓,加上保存得宜,可說是遠東的西式住宅博物館,可惜觀光客不大注意。

新加坡的邊陲 — 牙籠
牙籠的早期現代風格街屋

Geylang,牙籠

為了想看看不一樣的新加坡,特地繞來牙籠(Geylang)逛逛。

看當地電視節目介紹,牙籠似乎是個庶民風味的老社區,沒想到這裡至今仍是新加坡的「紅燈區」,大白天的街上除了網咖、按摩店遍佈,倒也不至於艷旗高張。只是不時可見濃妝艷抹、操大陸口音的女子結伴而過。

除此之外,也就是些修車廠、五金行、雜貨店,與新加坡給人光潔的印象迥異。街角常見「搭房」招租的廣告,可見除了紅燈區,這裡也是初來乍到的新移民落腳處。

街上的招租廣告

這裡廟多,也有清真寺,有肉骨茶、廣東煲飯、永和豆漿,也有東北餃子王。沿街街屋的建築年份,多寫戰前的‪1939–1941‬,和市中心牛車水的風格不同,有一種新拓展地區的簡單直接。

或許,牙籠是最原始的新加坡,還保留了生猛的殖民大港風情,很地痞、很雜遢,也很不新加坡。

從小印度旅館洋台往外看

Little India的早晨

下榻在小印度區的某間小旅館,房間外有個大洋台。早上從飯店醒來,耳邊竟然傳來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推開百葉窗,猛烈晨光下老房子色彩斑斕,彷彿是哪個悠然無爭的南國小鎮。

新加坡一直給人「公式化」的感覺,本來想小印度大概也是那種過度粉飾的老街。沒想到夾在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惹蘭勿剎路(Jalan Besar)之間的小印度,規模其實不小,橫跨幾個街區,清一色是二、三層高的戰前騎樓街屋(shop house)。

小印度的模其實不小
色彩繽紛的小印度

雜亂的街道、刺鼻的味道、滿坑滿谷的南亞客商、豔陽下奪目的熱帶色彩,這裡彷彿還殘留有「淨化」前的新加坡,是五方雜處的殖民大港,充滿生猛的野性活力,就像現代新加坡的城中之城。

小印度附近的英式排屋

這間小旅館大概是印度人經營。張愛玲有篇小說「浮花浪蕊」,裡面有個住上海虹口的李查遜先生,被形容是「灰撲撲」的印度混血。讀的時候很難想像,今天看到飯店櫃檯的先生時,總算具象化了,也不知道是哪裡混哪裡的混血兒。

他聽我說想吃印度菜,馬上推薦離飯店不遠的Banana leaf,裡面從夥計到顧客,幾乎全都是印度老鄉。印度料理有南北之分,據說北邊重咖哩,南方蔬菜較多,小印度這邊因為多是南印度的泰米爾人(Tamils),菜式偏南方口味。點了印度香飯(Biryani rice),果然爽口好吃。

飯店的馬來廚師

飯店的馬來廚師是退役的新加坡軍人,曾經來台灣受訓七次。到過屏東,跟我說覺得台灣東西很好吃。

其實我覺得小印度的印度菜更好吃,臨別前夕,決定捨棄天天海南雞飯,再吃一頓Biryani rice!

( 寫於2016年 )

--

--

世界的私語
世界的私語

我很喜歡一句話,世界不是The World,而是不同的Worlds。 旅行,是從自己的世界,走到不同的世界。 那裡有別人的日常,卻是我的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