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奇祭系列 | 東京.高圓寺阿波舞大會

世界的私語
世界的私語
Published in
Sep 12, 2023

八月底匆匆到東京辦點事,剛好有一天的空檔,東京太大,時間太短,正想該怎麼打發,家人突然傳來訊息,說週末剛好有高園寺的阿波舞大會。

日本各地多奇祭,作為首善之都的東京,高圓寺「阿波舞」算是最知名的夏日慶典,在國際也享有盛名。今年適逢疫情停辦三年後,首次恢復舉辦,選日不如撞日,週六傍晚便想到高圓寺一探。

日本今年酷暑,高溫不遜於台灣,幸好傍晚吹起涼風,消散了暑氣,但今天傍晚的高圓寺,絕對熱爆全東京!

被人潮擠爆的高圓寺,場面堪比跨年

從西荻窪坐上中央線電車,車廂內已有不少人扶老攜幼,或穿上傳統浴衣,都是要在高圓寺站下車,專程去參加慶典的。

到了高圓寺站,車站內早已擠滿大批遊客,甚至要出動警察維持秩序,場面堪比跨年的捷運市府站。

走出車站,還分不出街道方位,壓根不知道慶典動線,就被一波波人潮,推擠著不斷往前走,整個高圓寺市區,到處都擠得水泄不通。

除了全城動員的福岡山笠祭,高圓寺阿波舞大會,應該是我見過場面最盛大的日本祭典吧,據說疫情前每年動輒有超過百萬人參加。老實說擠在大量人群當中,真有點擔心會發生推擠意外。

頭帶「編笠」的女舞者,有如天守物語中的精靈
表演人群中赫然發現高舉著「台灣連」的燈籠

看了場邊發放的資料,原來阿波舞的慶典路線,從高圓寺站南口的中央街道,延伸到北口的「純情商店街」,再繞回南口的PAL(パール)商店街,路線穿街走巷,呈現「8」字型,共分為八個演舞場。參加表演的各「連」,便依序在各個演舞場行進熱舞。

今年共有111 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連」參加表演,除了專業的阿波舞團體,也有業餘的學生連、企業連,甚至郵便局都派出了浩浩蕩蕩的隊伍。

阿波舞演舞路線圖

阿波舞的「連」隊,最前面是高舉隊名燈籠的「高張提燈」,其後依序是「女踊り」(女舞者)、「男踊り」(男舞者),最後則是伴奏樂隊「鳴リ物」。現場舞者的吆喝聲、三味線、笛子、太鼓的樂聲,加上現場觀眾的鼓譟聲,淹沒整個高圓寺街道。

不只聽覺上猛鬧,穿著傳統服飾的演舞者們,紅男綠女、鮮豔奪目,視覺更是目不暇給。尤其是頭帶「編笠」(草帽斗笠) 的女舞者,洋溢著東瀛特有的妖美,像「天守物語」中描繪,幻化成人形的自然界精靈。

連隊中演奏三味線、笛子、太鼓的「鳴リ物」
阿波舞的競演場面,像一波波的熱浪襲來

表演人群中赫然發現高舉著「台灣連」的燈籠,原來是台僑也組隊來參加,據報更是高圓寺阿波舞大會的首支外國人連隊!雖然人數相形單薄,但在異鄉看到國旗,仍然讓人動容!

正式表演開始前,各演舞場兩旁街道,早被爆量群眾擠滿,連兩旁大樓的門口、階台都站滿人,樓上的住戶也紛紛探頭觀看,晚到者只能各憑本事,見縫插針看表演。

當聽到現場傳來陣陣太鼓與吆喝聲,卻還擠在人潮中動彈不得,讓人又興奮又懊惱,就像電影已經開場了,自己卻還在摸黑找座位一樣,深怕錯過了精彩場面。

不論表演者、觀眾還是社區居民,大家都一起開懷同樂

沿街商店也看準人潮,紛紛臨時加賣啤酒、飲料,還有各式燒烤小吃,整個高圓寺街頭,彷彿變身超大型(及超擁擠)夜市。有很多街坊商家,像趁著慶典,在街邊開同樂會一樣,氣氛超HIGH。

而阿波舞的競演場面,也確實震撼,像一波波的熱浪襲來,讓觀眾感受極度的狂熱,果然不虛此行,爽快!

阿波舞發源自四國的德島,是日本傳統盂蘭「盆踊」之一,配合傳統日本小調的音節,手腳簡單擺動,所謂「舉手邁開腿,那就是阿波舞」,就像微醺後的手舞足蹈。

所謂「舉手邁開腿,那就是阿波舞」
整個高圓寺街巷,都淹沒在阿波舞的熱情之中

或許正因不大需要高深的體能技巧,是男女老幼都可以參與的舞蹈,阿波舞文化可謂淵源流長,影響日本常民文化甚深。

特別是那「點到為止」、體操般重複的手部動作,帶點自娛娛人的滑稽感,讓人想到志村大爆笑中的搞笑身段,或九十年代風行的PARA PARA舞,乃至情色意味的野球拳,都有著阿波舞的影子。

雖然阿波舞歷史悠久,「高圓寺阿波舞祭」卻是戰後的產物,據說1957年才由當地商家發起(難怪動線都沿著商店街)。最初只是搶熱鬧的噱頭,誰知道歪打正著闖出名號,規模越演越大,甚至從高圓寺一隅的社區活動,演變成全東京的年度盛事。

表演連隊走到車站前的中央演舞場
正因男女老幼都可以參與,阿波舞文化可謂淵源流長

高圓寺所在的中央線沿線,是東京都市文化中獨樹一格的區域。中央線從中野、高圓寺、荻窪到西荻窪,雖然乍看地元性強烈,充滿下町風情,其實位在武藏野的台地,與淺草等江戶以來的市町相比,歷史相對短淺,是東京大震災以後,下町居民避禍西遷,而漸次發展起來的新區。

最初因為郊外的環境,中央線沿線主要是企業家、軍人、中產階級的住宅區,尤其荻窪一帶,更是聚集了名人雅士的別莊,戰前與鎌倉別墅區齊名,號稱「西の鎌倉、東の荻窪」。

高圓寺阿波舞祭,最早是由當地商店街所發起
比起其他傳統祭典,高圓寺阿波舞更充滿浮世的樂趣

然而震災後從東部遷入的居民,又延續了下町的老舖、職人傳統,乃至街坊人情等,讓中央線沿線兼具郊外高級住宅區與下町兩種基因。比起後起的世田谷等郊區,曾經接收過大量難民的中央線,始終更多了點包容性。

新井一二三在「東京迷上車:從橙色中央線出發 」書中說,中野以西的中央線沿線,是戰前東京的「新大陸」,充滿無拘無束的自由氣息。郊區生活費可能也較低廉,所以吸引了自由不羈,口袋空空又亟欲擺脫舊體制的新文化青年。

流風影響至今,據說高園寺、荻窪、西荻窪一帶,仍然是東京文青、藝術家最愛居住的區域之一。

確實不愧為全東京的年度盛事

戰後中央線諸區的「郊區性」逐漸淡化,郊外高級住宅區的代表,轉移到世田谷、二子玉川等地,中央線的「下町性」反倒日益鮮明。大概因為下町的社區凝結與動員力,從而推生了高圓寺的阿波舞祭。

然而相比東京傳統下町,這個「新下町」所舉辦的阿波舞大會,沒有古老的歷史,又是借用其他地方的傳統,但卻更自由奔放,比起其他由神社、寺廟舉辦的傳統祭典,更充滿浮世樂趣,不論表演者、社區居民或現場觀眾,都像在一起開懷同樂。

其中最感動人的,或許始終是那自娛娛人的熱血與熱情吧。

日本奇祭系列

--

--

世界的私語
世界的私語

我很喜歡一句話,世界不是The World,而是不同的Worlds。 旅行,是從自己的世界,走到不同的世界。 那裡有別人的日常,卻是我的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