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 東京久別新遊:日比谷OKUROJI、宮下PARK、小石川植物園

世界的私語
世界的私語
Published in
Jul 27, 2023

東京,お久しぶり。

真的,好久不見。

睽違三年,終於再次踏上東京,從登機那刻開始,感覺彷如隔世,連機艙座位都差點坐錯。然而一到東京,穿梭在山手線月台之間,聽著叮叮噹噹的列車進站旋律,又好像不過是昨日情景,閉著眼睛都能認得路。

東京,久別重逢之間,有多少的念念不忘?

再度回到熟悉的東京車站

疫後東京,市面乍看沒什麼改變,然而細節的變化又不可謂不大。

街頭雖然都帶口罩,人潮仍然眾多,肉眼觀察大概只比疫前少一點,最明顯的差別,是少了中國遊客。2022年底的東京,如果聽到說中文的,十之八九是台灣同胞。

2022年,八重洲口矗立的「Midtown八重洲」
2019年時,原址曾是期間限定的美食市集 Farm TOKYO

走出東京車站,八重洲中央口前,2020年初還是期間限定的美食市集 Farm TOKYO ,今天卻已矗立嶄新完工的「東京ミッドタウン八重洲」( Midtown八重洲 )。

連對面少數存留的戰前舊樓「東京建物ビル」,也被剷平準備再開發,疫情似乎也無法阻止東京前進的動力。

有樂町站與新橋站之間的大眾酒場文化
百年歷史的赤煉瓦(紅磚)鐵道高架橋

久別重遊,卻沒打算去新宿、池袋等鬧區,還是喜歡待在銀座、京橋一帶,整齊的街道、不那麼擁擠的人潮,逛起來覺得最沒壓力。

JR有樂町站與新橋站之間,建於明治年間的赤煉瓦(紅磚)鐵道高架橋下方,本來就多大眾酒場,是附近上班族下班後的歡樂街,最近更被重新開發為線狀的商業空間「日比谷OKUROJI」。

據說 OKUROJI的寓意,是「奧」(OKU)+「路地」(ROJI)。廣告宣傳把這裡定位是「日比谷的深處,隱藏著通往大人之道」( 日比谷の奥にひそむ。通な大人の通り道)。

在鐵道高架下的室內通道
匯集了一系列精選商店

在鐵道高架下的室內通道,匯集了一系列精選商店,走起來有點像後工業風格的歐洲拱廊商場。

雖然這種鐵道高架橋的活化概念,與十年前的「mAAch ecute萬世橋」、「御徙町 2K540」模式差不多,在東京已經不算新鮮。但「日比谷OKUROJI」畢竟屬於銀座的大人世界,感覺氛圍更高檔,開了很多時尚的餐廳酒館。

日比谷OKUROJI的大人之道
「炭燒 うな富士」的鰻肝雙拼

裏面的「炭燒 うな富士」,據說是首次上京的名古屋鰻魚名店,招牌鰻魚飯的份量頗大,還有鰻魚飯與鰻魚肝「雙拼」,算是近期的話題店,店內座無虛席,看不出受疫情的影響。

從地點看來,這裡明明介於新橋與有樂町,氣氛也接近這兩地的大眾酒場文化,與日比谷給人肅穆的辦公區不大一樣,不知為何被冠上「日比谷」之名?

京橋的高島屋本店與新館
Ginza Six 的蔦屋書店

疫情前每到東京,總是習慣到銀座的三越、高島屋這些傳統百貨,裡面的男士部,常能用實惠的價錢,買到Armani、Paul Smith 等名牌的內褲或襪子。睽違三年,總算能再補貨了。

Ginza Six樓上的蔦屋書店,也是疫前東京必到的地點,但疫後回訪,坦白說書店的新書量變得更少,得靠企劃選書功力,把舊書、舊雜誌重新包裝。即使如此,還是感覺大同小異,沒什麼新意。

雖然與台灣相比,日本仍是紙媒大國,出版媒體的頹勢卻依舊很明顯,尤其經歷 Covid-19打擊,現在連便利店的雜誌櫃都大幅縮水,只剩下漫畫跟色情刊物,甚至連這兩類的種類也大不如前。

走出剛落成的新原宿車站,竟有點認不出是原宿
2013年的原宿站前,右方仍可見第一Mansions的身影

去了渋谷、原宿,倒不是為了購物,而是那裏跌宕起伏的坂道,實在太讓人想念,殘留著青春的味道。

走出剛落成的新原宿車站,卻突然有點失去方向感。

或許並非因為熟悉的老原宿車站已被拆除,而是站前建於七十年代的「原宿第一マンションズ」( 原宿第一Mansions),如今已改建成龐大的新商場「ウィズ原宿」(WITH HARAJUKU),在冬日金黃色的銀杏樹掩映之下,洋溢著大人感的洗練都會色彩。

原宿,似乎也在一夕之間「長大」了。

從原宿經神南走到渋谷
「宮下PARK」,渋谷版的中山捷運站帶狀公園

從原宿往南,經神南走向渋谷,途中經過渋谷的最新名所「宮下パーク」(MIYASHITA PARK) ,是沿著鐵道規劃的帶狀低層建築,底層設有商場與飯店,屋頂則規劃為公園綠帶,概念有點像紐約High Line 「高架公園」,算是跟上永續發展的潮流。

但老實說,宮下公園很像把台北中山捷運站的帶狀公園,搬上購物商場的頂樓,並沒有什麼「公園」的感覺,還不如「目黒天空庭園」(Meguro Sky Garden)的停車場屋頂花園綠意盎然,商店也不大吸引我。

隨著渋谷車站周邊的再開發計劃,渋谷的面貌已急速改變

比起原宿,渋谷車站周邊的變化不惶多讓,到處都在大興土木,連屹立超過半世紀、見證戰後渋谷崛起的「東急百貨東橫店」,也在2020年解體,帶走不少集體回憶。

隨著渋谷車站周邊的再開發計劃,渋谷的面貌已急速改變,尤其當經過東口的渋谷SCRAMBLE SQUARE、渋谷Hikarie一帶,摩天高廈聳立的未來都會景觀,幾乎完全認不出是渋谷。

至少不是我印象中,那個有坂道、小店、109、和東急百貨的渋谷了。

楓紅季節的小石川植物園,簡直過分美麗。

小石川植物園,是我每次到東京都想去,但始終錯過的地點。這次疫後重回東京,就想去走走看看。

小石川植物園的歷史可上溯至江戶幕府的「小石川御藥園」,是因應江戶人口激增,對貧苦大眾施藥救濟的公益組織,明治後才改為隸屬東京帝國大學(後來的東京大學)的組織。

小石川植物園本館,是流線型的ART DECO建築經典

除了滿園花草樹木,小石川植物園裡還有古雅的東京醫學校本館、近代風格的小石川植物園本館,此刻正好趕上楓紅的季節,雖然位在都心,卻有世外之感,我覺得簡直過分美麗。

對我來說,到東京還有一個必到之處,就是到位於八重洲大丸百貨美食街的「西洋銀座」,買幾盒招牌的「銀座マカロン」(馬卡龍)。

這款東京限定美食,滑潤酥鬆的外皮,配上夾心的奶油與萊姆酒漬葡萄乾,洋溢著高雅的大人之味,讓人吃得意猶未盡。

雖然是買來當伴手禮,結果到了最後,都是被我自己吃光了。

相關文章

--

--

世界的私語
世界的私語

我很喜歡一句話,世界不是The World,而是不同的Worlds。 旅行,是從自己的世界,走到不同的世界。 那裡有別人的日常,卻是我的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