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 北馬雙城遊(上):檳城有條Beach Street

世界的私語
世界的私語
Published in
15 min readNov 30, 2023

喬治城

在檳城的第一夜,住進一家位於喬治敦(Georgetown)市中心,Beach Street 的小旅館。

倒不是貪它便宜,而是看到網上介紹,旅館頂樓的天台酒吧,可以近距離俯瞰老城區的Rooftop View。

哪知道Check in時,櫃檯人員竟說屋頂酒吧永久停業了,不能上去。大概也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吧。

飯店頂樓所見的喬治城天際線
喬治城市中心鳥瞰,對岸是北海(Butterworth)

帶著點懊惱走出旅館,漫無目的在附近閒晃。沒走多遠,想想覺得不甘心,又折返回旅館,悄悄爬上頂樓,推開「Staff Only」的大門,一個馬來阿桑,有點訝異的探出頭來,原來頂樓已經變成洗滌場。

我不好意思的笑說想上來拍照,她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理睬我。

從頂樓望下去,成片古樸的南洋街屋,間中夾雜著閩南式寺廟,乍看有點像大型的台北迪化街。其實整座喬治敦可說都是老街,不愧是聯合國登錄在案的世界遺產。

英國聖公會教堂 (聖喬治教堂)
甲必丹吉靈清真寺
閩南式的觀音廟

但穿插其中的清真寺宣禮塔、西洋樓房,及遠處高聳的光大大廈,又透露著這個古老港埠混雜的身世,同樣屬於從果亞、加勒、仰光、新加坡、西貢、香港、澳門、上海、以至長崎各港串連起來的,介於東西之間的曖昧世界。

從機場到市區的計程車司機是馬來人,似乎頗了解台灣,還問我是不是搭星宇航空來的,「現在年輕人都搭星宇,老人才搭China Airline!」他哈哈笑說。

司機說喬治敦是「華人的」,馬來人則住在郊區,「台灣話這邊的華人也可通,但不叫台灣話,叫福建話」,他有一些華人朋友,所以也「淡薄啊淡薄」會說個幾句。

嶺南風格的廣東新會會館
韓江家廟與潮州會館
中西合併的廣東暨汀州會館

在昔日英國統治之下,本土馬來人住在鄉間,客居的華人、印度人住在城中,城鄉之間,其實是操不同語言的族群。

即使華人之間,族群也非常混雜,檳城一帶以閩南人(福建人)為大宗,從廟宇建築、民情風俗,到夜市小吃,都與台灣非常相似,但市內也不時可聽見廣東話或其他方言,Chulia Street ( 牛干冬)據說就是廣東人的世界。

司機又說,馬來西亞各民族、宗教之內的糾紛無所謂,但涉及不同民族、宗教之間的紛爭,可就很敏感了,政府也極力避免。

這個建國不滿百年的新國家,面對境內多元族群與宗教,走起來想必也是巍巍顫顫吧。

海濱街東段,至今仍是銀行林立的「土庫街」

土庫街

「海濱街」(Beach Street )是一條狹長的老街,貫穿檳島上的喬治敦老城區。Beach Street是英屬時期的舊名, 至今仍與馬來語新街名Lebuh Pantai 並行不悖,其實馬來名一樣是「海邊」的意思。

諷刺的是,經過百年滄海桑田、填海造地,Beach Street 卻早已不臨海。

這條街可說是「一條街道,各自表述」,除了兩種官方名稱,對當地華人來說,Beach Street由東到西更各有俗名,分別被稱為土庫街、港仔口、中街、緞羅申街、打鐵街、社尾街,都按傳統華人習慣,以地形、行業等來命名,比起英馬兩個官方名稱,更有濃厚鄉土氣。

海濱街口對峙的匯豐銀行(左)與渣打銀行(右)
舊華僑銀行(OCBC) 大樓

其中最東段的「土庫街」,據說得名於閩南話的「倉庫」,衍伸有商館、洋行之意。顧名思義,這小小一段街道,是檳城的華爾街,至今仍然銀行林立。老牌的匯豐、渣打、華僑(OCBC)、中國銀行,在這裡都不缺席,只是規模相較滬港、新加坡,顯得袖珍得多。

從上海外灘、香港中環、新加坡萊佛士坊、乃至仰光的Strand街、可倫坡的FORT區,南亞到東亞沿岸這一系列舊殖民口岸,似乎都有這種港邊的「金融特區」,緊湊的街區中,聚集海關、銀行、洋行、航運公司、飯店等機構,為昔日大英帝國的往來商貿,提供一條龍式的便捷服務。

原喬治敦藥房 (George Town Dispensary) 與萬興利銀行(Ban Hin Lee Bank)
「印度行」(India House) 大樓上有個小象鼻
喬治城消防局大樓

這裡也像昔日的香港尖沙嘴,既有通往對岸的渡輪碼頭,也有「火車站」 – 其實是位在渡輪碼頭對面的舊海關大廈(Customs House),據說從前也充作「馬來亞鐵道」的售票處。

但乘客在此買了車票,卻是過街搭上渡輪,前往海對岸的Butterworth 火車站上車。

檳城近年以「文創老街」為觀光賣點,不過檳城雖然老街處處,「文創」的活力畢竟不比台灣,個人風格的小店,比起迪化街、赤峰街,算是小巫見大巫。

馬來亞鐵道大樓 (Malayan Railway Building)
開在老倉庫的 Norm Micro Roastery

開在舊海關大厦附近老倉庫的Norm Micro Roastery,大概是檳島此刻人氣最旺的咖啡店,擠滿當地年輕人,要候位才能進入。

像這種拍照打卡地點,其實我倒沒有太多期待,不過一進店內,竟然播放著輕快的日本City Pop 旋律,頓時讓人有好感,管他咖啡好不好喝。

喬治城沿岸的水上棚屋,就是俗稱的「姓氏橋」

姓氏橋

離開銀行區,再往下沒走多遠,Beach Street 就蛻去了洋化外觀,回復樸拙的南洋小城面貌。檳城開埠比新加坡、香港都早,喬治城在戰後又沒有大拆建,整片城區基本維持古早風貌,有點民初電影的感覺,也像台灣中南部一些老街。

沿街商家店名,仍用繁體正楷書寫在亭仔腳上,騎樓外的竹簾不止遮陽,還充作商店廣告,看起來像港澳或越南西貢的老照片。

其實不止街景,某些港台早已消失的古早習慣,也仍保留在檳城,像是食店翻台時直接抽換桌巾,外帶用自家帶來的鐵蒸鍋等,都讓人想到兒時的台灣,「禮失而求諸野」。

海濱街中段古樸的南洋小城風貌
騎樓外的竹簾不止遮陽,還充作商店廣告

但如果不是發展遲緩,及時被指定爲世界遺產,Beach Street 上很多舊樓,可能都要被改建成沒什麼特色的新樓。像新加坡一樣,整治得煥然一新,反而少了一點味道。

除了不同街名,Beach Street 路上,還有不同族群的世界。英國大行盤據在東段,中段則是「小印度」的範圍,沿街都是印度商店,南亞香料香味四溢。

過了小印度,Beach Street 更加狹窄蜿蜒,進入傳統華人的商業世界,南北貨、批發行,彷彿來到迪化街或香港德輔道西,甚至還要更古老。雖然如今都已水靜河飛,如果沒有改成紀念品商店,大都鐵門深鎖。

海濱街中段,屬於「小印度」的範圍
海濱街西段,進入傳統華人的商業世界

日頭赤焱焱,烈日下的老街,像整個被遺棄了一樣,人影寥寥,連小印度都像是空城。但海風吹進古老的騎樓,又頓時覺得舒暢。

檳城一如港台、新加坡,新建的高樓大廈都不設騎樓,不只無法遮日頭,驟雨也無處可躲,更顯得這老城騎樓的宜人。

Beach Street 與打鐵街的街口,華人俗稱「緞羅申街」,據說這位「緞羅申」,並非華人或英美商人,而是來自亞齊的阿拉伯裔馬來富商TUAN HUSSIEN,因為建設發展當地有功,被華人所感念。

姓氏橋像華南「蜑戶」與馬來水上屋的混合
觀光化後,像把台灣夜市搬到海上
「鄉下魚頭米粉」的古早風味

Beach Street 尾段,轉個彎就到「海墘新路」,其實這裡才是正港的「海濱路」,直接面對大海。海濱雜亂無章、建在木棧上的木屋區,就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姓氏橋」,姓周橋、姓陳橋、姓李橋⋯ ,感覺是華南沿海「蜑戶」與馬來水上屋混合的結果,觀光化後沿著木棧小道,開著各式賺觀光財的紀念品店、冰店、飲料店,像把台灣夜市搬到海上。

吃了姓氏橋一旁的「鄉下魚頭米粉」,日正當中,但室外座位區卻高朋滿座,還有很多Grab外送員在等候,可見是當地名店。

魚頭米粉可以自己選料,加上炸魚肉、鮮魚頭、豆皮、魚丸、花枝丸等,湯頭鮮濃但清爽,不算讓人驚艷,卻是簡單不花俏的好味道。

或許也就是所謂的古早味。

東南亞歷史最悠久的升旗山纜車

升旗山纜車

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想到島城、海港、渡輪、山頂纜車、殖民飯店⋯這些特色,想必立刻聯想到香港。然而在馬來西亞的檳城,卻也擁有類似風貌,猶如異卵雙生的姐妹城。

眾所皆知,太平山是香港島最著名的地標之一。無獨有偶,檳島上也有座海拔750公尺的檳城山(Penang Hill) ,比太平山還要略高。

太平山舊稱「扯旗山」,檳城山也常被稱為「升旗山」,「扯旗」在粵語是「升旗」之意(所以也有些男性「自然反應」的聯想),兩座山的中文名字其實完全一樣,大概都得名自英國殖民者在山上升起米字旗,以昭示領土主權。

從升旗山頂俯瞰喬治城與對岸的北海
與香港太平山一樣,都曾是專屬洋人的高級住宅區

除了名字相同,這裡跟太平山一樣,也有一條建於1923年的「檳城山纜車」,號稱是東南亞歷史最悠久的纜車。

不過比起香港太平山緊鄰市區,搭乘纜車上山,滿城高樓大廈,彷彿觸手可及。檳城山則遠離喬治城市區,沿途風景更具山野氣息。

山上自然不乏招攬觀光客的設施,有印度廟、伊斯蘭教堂,也有美食廣場,還可以買票進入The Habitat 生態公園,參觀熱帶雨林等。

其實不必花錢,檳城山上規劃有多條森林小徑,雖然山勢起伏,走起來倒不算吃力,可以免費一訪山林之美。走在小徑時,還巧遇一群毛色黑亮的長尾猴,在樹林間擺盪飛竄。

山上仍留有殖民時期的Bungalow 別墅區

後來才知道這是瀕危的鬱烏葉猴(Dusky Leaf Monkey) ,雖然棲息在馬來半島一帶,但並不常見。

檳城山上海拔較高,氣溫比山下涼爽,與香港太平山一樣,曾是專屬洋人的高級住宅區,至今仍可見一幢幢英式的”Bungalow”,低調隱藏在樹林中,然而很多都看似荒廢,人去樓空。

在殖民時期,檳城與新加坡、麻六甲同是英國直轄的「海峽殖民地」,1957年併入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同樣以華人居多的新加坡獨立,檳城倒仍留在聯邦內。

1969年馬來西亞政府取消檳城的自由港地位,對經濟造成很大打擊,其後轉型製造業,才逐漸恢復元氣。

經典的「伊恩奧酒店」(Eastern & Oriental Hotel, E&O)
至今仍是檳城最具代表性的飯店
寬敞的房間,正對著檳島海畔

老飯店

雖然檳城山上的殖民風情早已消逝,但矗立在喬治城海濱的「東方酒店」(Eastern & Oriental Hotel, E&O),倒仍延續著舊時代的輝煌。

過往從倫敦到遠東,所謂「帝國航路」沿線的各港,總有一、二間代表性的著名飯店,為大英帝國治下的往來商旅服務。

在上海是匯中(Palace) 或華懋(Cathay,兩者今天併為和平飯店),在香港是半島,在新加坡是萊佛士(Raffles),在可倫坡是加勒菲斯(Galle Face) ⋯ ,在檳城,就是E&O。

喬治城市政廳
喬治城市內的Armenia Street

E&O酒店的古典外觀,與新加坡的萊佛士酒店非常相似,原來兩者果真系出同門,都是由薩奇絲兄弟 (Sarkies Brothers)創立,當時還擁有仰光的Strand Hotel,與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團的嘉道理家族(Kadoorie Family) ,都是戰前遠東的酒店大亨。

不論薩奇絲、嘉道理,或是上海的沙遜(Sassoon)、哈同(Hardoon) 家族,這些在英殖民口岸風生水起的商業大亨,其實都非歐裔,而是來自中東印度、伴隨英國勢力而來的猶太人或亞美尼亞人。

但比起猶太人,亞美尼亞人似乎更常被忽略,事實上在東南亞自成一系,至今新加坡和檳城市中心,都有一條”Armenia Street”,為這個曾在帝國商業扮演要角的族群,留下些許紀念。

雖然經過改建,仍延續著舊時代的輝煌
飯店前的海濱棧道與開闊海景

然而檳城的Armenia Street,早已找不到亞美尼亞人的蹤跡。

E&O 酒店的創辦人薩奇絲兄弟,也是亞美尼亞裔的波斯人,據說後人仍寓居新加坡,但旗下的萊佛士、仰光Strand 酒店已先後出售,僅保留檳城這處起家厝。

E&O 酒店位於喬治城海傍,擁有檳城的無敵海景,房間窗外碧海藍天,椰影搖曳,可見檳島北部新開發區的現代高樓群。

2013年大整修之後,擴建了現代大樓的側翼,但整體仍維持著優雅世故的情調,奢華而不炫富,一切恰到好處,絕非大而無當的土豪,住起來相當舒服。

尤其檳城物價水準較低,房費不到港星同級飯店的一半,相當划算。

檳島與大陸之間的渡輪
波光瀲灧的檳城海港
喬治城港邊碼頭區

過港渡輪

檳城一如香港或威尼斯,也有島嶼(檳島/喬治敦)和大陸(北海 /Butterworth)兩部分,渡輪曾是連結兩岸的唯一方式。

即使今天建有跨海大橋,渡輪仍是往來喬治敦與北海最快捷的交通工具,過海只要十餘分鐘,比起搭車繞行跨海大橋,時間上更為簡省。

然而相較班次頻仍的香港天星小輪,檳城渡輪大概一個小時只有一班船。儘管如此,乘客仍然不少。

這短短一段過港之旅,坦白說頗為平淡,檳城港闊,兩岸建築卻壓不住場,不見香港維多利亞港天際線的壯闊,只有波光瀲灧的海港本身,讓人留下印象。

東南亞系列文章

--

--

世界的私語
世界的私語

我很喜歡一句話,世界不是The World,而是不同的Worlds。 旅行,是從自己的世界,走到不同的世界。 那裡有別人的日常,卻是我的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