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的中國生鮮電商

圈內人
中國牆內的圈內人
5 min readSep 18, 2019

在中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則是巨額虧損。

喧囂過後一地雞毛的現象,在中國似乎已是見怪不怪了!但,我們能否從中借鏡台灣生鮮市場呢?

生鮮電商行業迎來洗牌期,市場遇冷

近年來,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猛,而在近年出現了大量生鮮電商倒閉或被並購的現像。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2017年間,就有14家生鮮電商企業倒閉,其中包括:吉哆生鮮、菜管家、鮮品會、青年菜君、果食幫、美味七七等。

如今,生鮮電商市場如今形成了四種商業模式:『傳統B2C模式』、『到家模式』、『到店+到家』、『社區拼團模式』以及其他中小電商並存的行業格局。

無『快』不破,以『冷』致勝

為什麼生鮮電商為何如此難做?

1、生鮮標准化難

仔細回想下,若你在商店挑選蔬果,你可以決定你要買的蔬果的品相,買單完後自己將這些蔬果搬回家。

所以消費者是自己承擔了品質控制與物流的責任,這對商家來說這是成本最低的銷售方式。

換言之,在線上消費時,一開始消費者可能會被平台的優惠所吸引,

但一旦無優惠復購時,消費者付出更多資金,而且得到的產品與自己的期望值極容易發生偏離,消費體驗難以提升。

既然如此,那生鮮產品能不能進行標准化生產呢,不是不可能,而是生產方(農家)不願意。

主要是考慮到成本、產量、銷路等問題,需要產品多樣化才能最大化分散各種風險;而面對善變的消費者,農戶對標准化的產品需求並不強烈。結果就是電商平台在中間兩頭不討好。

2、供應鏈成本高

如大家印像所知道的,為了保持產品的新鮮,除了運輸成本外,配送、損耗都是無法避免的。而且生鮮受到地域的影響,建倉庫、配送的成本都很高。

3、風險不斷增加

在被各方質疑非標准化的問題後,部分電商平台為了解決問題選擇了不斷走向上游,盡管看上去減少了中間環節,但卻因此承擔了更多的風險。

從農產品本身的角度來說,只有極少數可以直接作為商品銷售給終端,大多數都需要經過分揀、加工、包裝、運輸等環節。

而電商平台最終了解到,中間商已經把每個動作的成本都降到了最低了…

這就好比制作輪胎的企業轉而去生產整車,能不能因減少中間商而獲利更多是待商確的,能確定的是為生鮮電商平台增加了更多的風險與資金成本。

4、市場滲透率低,獲客難

采用不斷的補貼或許是慣用的手段,但不能一味補貼用戶,必須思考如何持續獲客。

從中國人的家庭結構來看,年輕人雖然是網購的主體,但購買家庭生鮮產品的決策權仍然掌握在媽媽輩的手中。

從獲客的角度來看,商品品類非常關鍵,要挑選普通的果蔬類產品,還是擁有高毛利的進口產品,這兩者就有很大的差別。

一遍狼藉的生鮮電商,為何還要不斷投入?

京東加入生鮮戰局

1. 市場規模潛力大,看好中高端消費者

2019年生鮮市場規模將超過3500億元,再者很多人希望買到好品質的生鮮蔬果,但中國自產的蔬果品質不好,即使有好品質的產品,價格反而比國外還貴。例如:中國有機菜的價格基本上是普通菜的20多倍,國外有機菜價格是普通菜的3倍,2倍也有。

中高端生鮮產品的品質最終會穩定,價格會隨著需求量的增加不斷下降,市場份額事必會擴大,替代升級原來的消費市場。

這一趨勢讓做生鮮電商具有一個趨勢性的市場機會。據了解,整個中高端生鮮食材的增長非常強勁,每年增長在80%以上,主要以海鮮為主。

2.零售本質的賺錢方式就是金融。

幾乎所有做大的電商平台都開始做金融服務,而事實上這是所有零售的本質!

以小米有品為例(小米有品是小米旗下精品生活電商平台)除了透過電商平台販售商品之外,他還通過金融賺錢。

小米旗下精品生活電商平台

小米有品通過渠道優勢用很低的價格向採購商採購產品,同時給一些現金流緊張的優質企業貸款,利用供應鏈金融來獲得利潤。

生鮮電商平台的未來商業模式,也是相同的套路,平台抓住大趨勢中的消費機會,做大市場規模,通過金融再實現真正的利潤變現。

未來:生鮮電商歸於巨頭?

生鮮電商行業賽道的競爭,不僅僅是資本、人力、品類的競爭,更是供應鏈管理能力的競爭。

供應鏈管理是生鮮電商最重要的一環,是企業在未來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企業如何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深度挖掘用戶消費行為,調整產品品類和數量,把握生鮮產品的質量。

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現在不僅重金押注生鮮,積極推動生鮮上游標准化,完善生鮮電商的基礎設施,如加快冷鏈物流建設等,而且紛紛開出自己的線下門店:盒馬鮮生、7FRESH。

不可否認,垂直類生鮮電商平台已逐漸淡出人們視眼,社區團購、社交電商、盒馬鮮生等新物種,正在成為萬億生鮮市場新的解決方案。

— — — — -

喜歡我的文章?

請追蹤我的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ehindfirewallchina/

更多我在Medium.com的文章,請點選下面連結:

中國互聯網薪資!這才知道原來是海峡限制了我的想像

我得了一種病叫Work in China後遺症

中國經驗看蝦皮與PcHome兩虎之戰

--

--

圈內人
中國牆內的圈內人

世界已經悄悄地分成兩部分:『自由中參雜混亂,或是安定中帶著恐懼』 我們是否明白兩個世界的報酬與代價?是誰在當中掌控著透鏡? 我們是一群住在牆內的牆外人,隨筆記錄一些各領域的心得與觀察。 從廣告行銷、社會觀察、教育醫療,甚至到抖音網紅、非洲豬瘟、馬雲退休、華為奮起…等。而這些資訊,也只能選擇在牆外發布。原因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