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群及黑客松臥底實錄

Sofia Yan
中文人的科技新創臥底筆記
8 min readApr 1, 2020

2020 第一季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產業受到衝擊,身為小新創,在多數公開活動都被迫取消、產品可曝光度大受影響的狀況下,多少有一些坐困愁城的感覺。小新創資源有限,活動受限,但生產力可不能這樣白白浪費,突然多了一些時間與資源,反正疫情哪裡都不能去,乾脆把公司創新的服務跟技術都投入病毒戰役,推不了產品,我們就跟社群一起來做點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於是... 我一介中文人又誤打誤撞地有機會探索科技社群,臥底黑客松了 XD。(在此特別感謝投資人們支持我們做些不賺錢但有意義的任性事 XD)

特此感謝投資人 XD (真心誠意,絕對不是狗腿語調!!

緣起

Numbers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發起成立國際社群 MyData Global 的台灣分支,今年年初正式成立 MyData Taiwan hub。我們的點子是,號召所有坐困愁城 (欸... 還是其實只有我們坐困愁城 XD?!) 的新創們一起來做點有趣、兼具實用,同時又能保護使用者數據隱私、喚起大家拿回數據控制權的事,於是 MyLog14 就這麼誕生了。

想號召所有坐困愁城的新創們,結果發現好像只有我們坐困愁城 ^^"

我們在 3/19 上午發想了點子,下午就開始在各新創社群、MyData 社群、g0v 社群中揪 RD 揪新創,快速集結了學研人、法律人各路人馬,在 HackMD 上開了共筆,3/20 上午就開了第一場專案 kickoff,然後登登登,3 天內就蒐集到了 15 位使用者需求訪問,還包括第一線疫調人員的需求,最後收斂出了 MyLog14 的原型。(感恩社群,讚嘆社群~)

疫情期間加上有國外的朋友加入,所有社群成員們都視訊見面,每次會議都超熱鬧

關於 MyLog14:一場防疫與人權的論戰

台灣從新冠肺炎流行之初即超前部署,除了公民主動參與協助建立口罩地圖外,政府透過三階段的預防病毒擴散機制 (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 在疫情擴散之初獲得有效的控制,但隨著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增加,三階段預防擴散機制的人口大增,政府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與時間資源追蹤確診及曾與確診病患接觸者。

在追蹤病患與接觸者的過程中,政府可能必須透過數據監視的方式來獲取病患與接觸者的生活史與旅遊史,有一些數據監視方式會令一些重視數據隱私的公民感到不舒服,這些公民想要幫助與預防病毒擴散,也擔心自己是否是感染的高危險群,但是目前並沒有一個在維護公民數據隱私權的前提下,能夠協助這些公民紀錄自己的生活史與紀錄史的工具

三月初疫情蔓延到歐美等國家後,一些防疫觀念的不同處漸漸浮現,在以歐美人口為大宗的 MyData 社群開始有了一些「防疫 v.s 人權(人身自由權、個人資料權)」的討論,也讓我們開始思考,究竟有沒有什麼方式能夠在協助控制疫情的情況下,保留一般民眾對自身數據的基本控制權?

身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的公民,我可以自主紀錄、對自己負責任,就像我投下選票表達立場一樣,是權益,同時也是義務。

政府或許必須為了公共健康利益,調出我的通聯記錄、監視我的行蹤,像追捕通緝犯一樣用盡手段追蹤我,但,是不是可以在我蓄意造假、刻意逃避,違反公共健康利益、不履行公民義務時才這麼做?

在這場病毒戰役下,我們看似只有兩種消極的選擇,一是「放棄公民權益交給政府阻止疫情」,二是「維護公民權益任由疫情蔓延」;向來以群體利益為優先的亞洲社會很容易地就接受了第一個選項,崇尚個人主義的歐美各國無可避免地選擇了第二個選項,但,難道我們沒有第三個選項可以選了嗎?

「放棄公民權益交給政府阻止疫情」,「維護公民權益任由疫情蔓延」,怎麼選?

MyLog14,就是我們想創造的第三個選項

「為了守護我身為公民的自由權益(人身自由權、個人資料權),我願意自主紀錄、自我管理,在政府需要的時候主動配合」。

MyLog14 的目標是協助使用者紀錄並管理自己的生活史,同時「自己的資料自己管 (own and control your data)」,除了分擔政府管理資料的風險,也希望能夠透過公民主動參與,降低防疫追蹤的人力成本

發想與討論過程中,我們透過社群的力量探訪了疾管局的疫調人員、第一線地方衛生所以及許多正在孤單隔離、檢疫的人們,他們正面的回應讓我們相信,MyLog14 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中文人的黑客松初體驗

身為一介中文人,「hackathon」原本是一個大概跟強子對撞機一樣遙遠的名字 (好啦強子對撞機可能更遙遠一點 XD),我第一次聽到「hackathon」這個名詞大概是三年前,曾經陪同宅宅工程師前男友參加了一次 g0v 開放資料黑客松,然後在會場覺得非常無助 XDD,帶著強烈「我好沒用啊」的感覺結束了 "類" 黑客松體驗,所以當 MyLog14 的參與人們決定要參加黑客松時,我當下的心境十分複雜啊,雖然臥底科技新創一陣子了,已經不算是 "純" 麻瓜,但仍然是一行 code 都不會寫啊啊 XD

我當時真的是這個表情無誤,可惜螢幕那頭的眾人們都看不見 XD

就這麼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報名了 HackZurich 舉辦的 CodevsCovid19 hackathon ... 修但幾勒!還不是在台灣的中文黑客松,是在瑞士的英文黑客松?!

我真的常常開箱驚嚇包...

為什麼選擇參加瑞士的 Hackathon?

選擇參加瑞士的 Hackathon,因為我們希望一開始就闖入最在乎安全性、最在乎資料隱私、最難搞的那些工程師大本營,果不其然,開始的前幾個小時就收到海量挑戰 XD,這些挑戰都化為養分,成為 MyLog14 的承諾,或是架構設計的一部份。

Hackathon 期間很多人對 MyLog14 感到好奇,一是一群東方面孔混在瑞士時區,二是大家都好奇,有優秀防疫紀錄、但同時被質疑是否過度監控公民的台灣,打算如何在個人資料權與防疫間找到平衡?我們也非常開心在 hackathon 開始的前兩個小時,就在一片瑞士人的社群裡,找到了幾個認同 MyLog14 的理念,並願意一同協作的瑞士工程師。

再度感恩社群,讚嘆社群~

文組人在科技社群裡的價值 XD

經過了 72 小時的奇幻臥底旅程後,我覺得我重新找回了身為文組人在黑客松的價值! (好啦也沒有那麼嚴重 XD)。72 小時裡,我跟著工程師們一起熬夜,聽一些聽不懂的技術討論;跟著 UI/UX 設計師們熬夜,聽一些聽不懂的設計討論,然後試圖將這些像外星語的技術與設計討論翻譯成凡人語 (呃,一般人聽得懂的話 XD),然後再翻成英文,請社群裡的高手們協助潤稿,然後在最後的 8 小時裡,生出了一支專案介紹影片。中文人在科技社群跟黑客松裡還是很有用的 (挺)!

Together, We Log.

奇異的 72 小時過後,社群夥伴們共同建立了 MyLog14 的 prototype,這個 10 天前才成型的點子,正朝著第一個測試版本釋出光速前進!

Hackathon,然後呢?

社群裡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完全是出於對公民意識的重視、對個人資料權的熱忱主動參與幫忙,有一個週末的 hackathon 讓整個點子推動得更快速,我們預計在 4/10 釋出 alpha 測試版供參與需求調查的訪談人測試,希望能在四月中釋出 beta 讓一般大眾都能測試使用。

MyLog14 是一個完全由社群發起、設計、建構與開發的非營利 app,所有的共筆、source code 都將開源回饋社群,後續也將由社群運作與維護。

我們希望在新冠肺炎期間,MyLog14 可以作為一個公民自主健康管理的工具;在疫情結束後 (我們希望很快就能結束 QQ),也能透過開源的底層架構資源,鼓勵社群做更多的應用推廣,產生更多「自己的資料自己管 (own and control your data)」的工具,提供一般大眾能維護數據隱私的生活紀錄工具,讓「個人數據權」真正回歸個人。

如果你對 MyLog14 有興趣... 極度歡迎你:
1. 入坑:
-想幫技術的忙:在 g0v 的 slack 裡加入 #mylog14
-想幫一般的忙:在 MyData Global 的 slack 裡加入 #hub-taiwan

2. 追蹤:
-MyData Taiwan 臉書粉絲專頁
-MyData Taiwan Twitter
-MyData Taiwan 電子報訂閱

MyData Taiwan 工商時間
我們在 app 開發完成後,預計在四月底會辦一場主題為「防疫 v.s 人權」的線上 meetup,如果有興趣參與討論或發表想法,歡迎追蹤 MyData Taiwan臉書粉專、Twitter 或訂閱電子報,獲得最新活動資訊唷❤

充當結語的 hashtag 們
#感恩社群,讚嘆社群
#臥底做了一件好事覺得滿足
#中文人在科技圈也能混得很好的(這句無誤

--

--

Sofia Yan
中文人的科技新創臥底筆記

討厭數學的純種文組人,中文/教育背景但反骨地不甘於教書與編輯,從來沒思考過什麼是跨域但默默做了很多跨域的選擇。陰錯陽差進了科技新創,在理工學霸環伺的環境裡居然生存了下來,又陰錯陽差成為 co-founder,不設限人生驚喜(嚇)包開箱中。環境友善支持者,貓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