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新歌可以玩多少花樣?韓國音樂內容佈局觀察

YuLing Chiu
主婦的碎念日常
9 min readJun 4, 2020

--

趁著今天精神比較好,趕緊下筆。

Twice最新專輯《More & More》取自官方Youtube社群

這個題目放在心裡很久,因為知道寫完會是很長一篇,所以遲遲提不起勁,但看到很多內容創作者天天都花很多時間經營自己的平台,相較之下,我真的付出太少了,因此趁著今天精神比較好,趕緊下筆。

我不敢說自己是一個很懂韓國娛樂跟文化的人,因為有一段時間曾經沒有密切關注,所以有一些內容可能不是很精準,請大家多多包容。

會開始關注韓國娛樂,是源自於高中的時候,看了李準基的代表作《王的男人》,因為他實在太美了,所以我開始以他為基準,開始認識韓國娛樂。當時最紅的團體是5人時期的東方神起(我同學超級迷戀),後來帶韓流走出亞洲的Super Junior跟少女時代,則是在我的大學時代發生的,所以算一算,我關注韓國娛樂,也已經超過12年了,時光飛逝真的好可怕。

這一篇之所以誕生,是因為我在逛Youtube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一些新的頻道,也會發現韓國娛樂經紀公司逐年改變宣傳的作法,進化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境界,身為一個有涉略內容行銷的人,才想記錄一下自己的觀察。韓國娛樂非常廣,韓劇跟電影我現在涉略的比較少,因此本篇只會聚焦在歌曲,進行非常微觀的觀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新歌推出可以玩出多少花樣?

一首新歌,配一部MV,應該是大家對於新歌宣傳的想像,最基本的內容搭配。這一點,韓國也不例外,可是到後來,除了MV本體之外,他們也像其他國家一樣,會推出MV花絮及相關的採訪內容。

甚至開始電影化,但他們電影化的方法,並不是像台灣的周格泰導演那樣,拍出超級無敵長,當作微電影拍(然後害大家唱歌都要等很久)的那種,而是會推出預告,從一支預告,到三支以上的預告都有,這點要看經紀公司的預算,跟團體的知名度,通常擁有越多的粉絲,就會有越多的前期宣傳內容。

除此之外,新歌推出之後,緊接著還會釋出練舞影片,因為韓國團體的舞蹈也很受關注。

不過這個文化有點算是無心插柳,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個潛規則應該是從韓國最大經紀公司SM旗下的男團Shinee開始的。當時他們練習《Lucifer》的舞蹈影片,在Youtube爆紅,才讓公司發現,原來這個也可以變成吸引觀眾目光的內容之一。後來他們的前輩少女時代、Super Junior,跟後輩都開始固定推出練習舞蹈影片,或是有更早的練習影片流出。

看他們的練舞室越來越豪華,以前真的超級簡陋XD

緊接著其他公司,不僅開始模仿SM推出女團男團,也都會在新歌發表後上架舞蹈練習影片,但演化到現在的舞蹈練習影片,就沒有以前那麼自然。多半都有化妝打扮,統一規定休閒服裝的dresscode,如果是新出道的團體,舞蹈練習影片還會要求成員在衣服上貼名字,方便大家認識。

而在運鏡方面,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從以前的單一角度,到現在還會有各種特寫特效,簡直就是把練習影片當作是正片在拍了。

像金請夏最近的新歌《Stay Tonight》就是如此。我大概重播了50次以上吧,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又不小心重播2次。(那位紅髮舞者真的有夠會跳)

以Twice《More & More》為例看韓國經紀公司的內容策略

但除了MV、預告跟跳舞影片之外,經紀公司就沒別招了嗎?不,這次Twice推出新歌《More & More》的前期宣傳,又顛覆了我的三觀,我每天接收到通知的時候,第一個反應都是「挖靠這樣也行!?」

她們這次新歌是訂在6/1推出,經紀公司從專輯開放預購第一天的5/11至今(寫稿當天為6/4凌晨),光是在Youtube就一共推出了25部宣傳影片

下面截錄頻道清單的GIF,我發現有一些影片是重複的,那些影片就沒有算。

內容分別為9位成員的形象影片,讓粉絲可以清楚看到偶像這次嘗試了怎樣的新風格跟造型,隨後就是專輯封面的拍攝花絮影片、MV預告、專輯內每首收錄取的搶先聽,甚至還有MV釋出前一天及前一小時的問候影片,新歌推出之後,還有成員親自示範應援口號,跟開箱專輯的影片。為了與粉絲互動而無所不用其極。

而在開放預購並釋出前導影片之前,Twice的宣傳慣例是連頭貼、專輯LOGO設計跟實體專輯設計都可以大作文章。JYP(Twice的經紀公司)會先換頭圖,然後粉絲就會開始大肆討論並臆測本次的專輯風格跟內容,一點一點地釋出,就是為了把熱度炒得又旺又久。

當然除了Youtube之外,他們在IG、FB、Youtube社群、韓國知名入口網站naver跟明星直播平台vlive也都有其他的宣傳內容,但主要內容都在Youtube,所以就不贅述。

Twice在新歌推除前半個月左右就上傳了20多部宣傳影片

電視台經營Youtube功力也不遑多讓

以上說的都還只是新歌推出之前經紀公司做的內容。新歌推出之後,大概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打歌行程:去上綜藝節目,跟最重要的四大音樂節目:SBS인기가요人氣歌謠、KBS뮤직뱅크音樂銀行、MBC音樂中心쇼!음악중심、Mnet-M ! Countdown엠카운트다운韓國流行音樂榜。

本來韓國最重要的音樂節目是前三者,後來CJ E&M旗下的頻道Mnet強勢崛起,變成四強鼎立的狀態。原則上經紀公司會讓剛推出新歌的團體,在一個月內到這四個音樂節目走一遭。

研究了一下四個音樂節目的Youtube頻道,基本上每一組偶像團體上節目打歌,都至少會有一部拍攝全員的影片(Full Cam),搭配上每一個成員的Fancam,給支持某位成員的粉絲欣賞。其餘的就是看該節目還有什麼特別的企劃創意,我覺得最值得拿出來研究的,就是Mnet的Kpop頻道系列。

Mnet除了自己的主頻道之外,還有專門放各種Fancam跟接力舞(Relay Dance)的頻道M2,最近又新開了以舞蹈為主的頻道Studio Choom。這些影片基本都會提供4k的影像品質,但遇到BTS這種國際級的團體,電視台還會拉高規格,推出8k的畫質(嚇屎人)

而主頻道還有一種內容形式也很讓人驚豔,那就是會在打歌期尾聲,把不同天的表演畫面剪接在一起,變成Stage Mix。早期Stage Mix的剪輯比較細緻,切換畫面的轉場會給人一種神奇的感覺,但我猜後來可能是工作負荷量太大了,就沒有那種精準感。

另外,特別要提的還有接力舞(Relay Dance),就是手機尺寸的跳舞影片,可以給人一種收藏偶像的感覺。

再來就是Studio Choom(Choom是韓文「舞」的意思),這頻道真的很新,2018年才創立。也是看上了偶像跳舞的影片市場極大,因此特地再砸錢設立超大攝影棚,配上華麗光影,邀請偶像炫技,這裡一樣除了Full Cam之外,還會有每個成員的Fancam、幕後花絮、訪問等內容。等於再做一個網路節目的意思。每次推新歌都這樣搞,你說能不紅嗎?

結論:韓國娛樂強勢輸出至少走了20年

寫這篇文章,某種程度是基於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同時也是因為經常會看到一些聲浪,質疑「為什麼別人行,台灣不行?」這種質疑很常出現,幾乎在每一個產業都看得到。

但我想表達的是,韓國娛樂文化之所以可以輸出到全世界,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們從培養出BOA、Rain開始,野心就一直是「進軍美國」,失敗的次數也是很多。像BOA、Wander Girls都沒有成功,可是卻累積了很多經驗,為後輩鋪路,讓外國人進入KPOP的門檻大幅降低,現在的團體才能有這般亮眼的成績。

以前還會看到一些討論,說台灣的音樂多以中文為主,所以註定只能在華語市場發展。但南韓的官方語言使用範圍比中文小得多,全世界只有南韓跟北韓在使用,北韓還不允許人民吸收任何有關南韓的資訊,人口也沒比台灣多多少,某種程度市場跟台灣差不多,可是人家的作法是讓自己去配合別人:吸納國外人才、要求旗下藝人去學多國語言,努力讓藝人強起來。

早期國外很多Youtuber拍攝「看韓國MV的Reaction」之類的影片,也是會嘲笑他們的舞蹈跟發音,不過該做的事就是繼續堅持,而現在BTS的成績證明,只要作品夠好,國外的人甚至會為了看懂偶像在說什麼而去學語言,這就是文化輸出的開始。

再來也很常看到關於「資金不夠,所以沒辦法把品質做好」的說法。看了上面的練舞影片,應該也不難發現,那些藝人最開始也都是在很簡陋的環境下練習,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擁有這麼多資源,一切都是仔細研究網路生態變化跟粉絲動向,一步一步慢慢來的,而且他們賺到的資源,大多也都再投入下一次的作品。很賺錢的前提是,也要有相應的投資,無論是錢,還是時間

但是反觀台灣,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有哪個經紀公司願意花錢投資培養藝人一年以上,不要說十年,一年就好,絕大多數都是撿現成的流量、炒短線,所以我在娘娘那裏看到最近某D選秀節目,宣傳文案寫「史上最大規模偶像造星行動」,明顯抄襲韓國的《Produce》選秀系列,還強調自己「原創」,差點沒笑出來。更不用說,人家韓國的選秀節目,是從已經訓練多年的練習生當中選,而不是什麼基礎都沒有的素人。

雖然以台灣人的特質,要走韓國這種軍隊化的經營模式,應該是很難,但我覺得以台灣的創意實力一點也不輸別人,總是差那麼臨門一腳,畢竟台灣戲劇都開始轉型了,樂壇怎麼可能不行呢?

全球化加上Youtube盛行的時代,國家與區域的藩籬早就越來越模糊了,拜託不要再拘泥於原有的市場想像了。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幫我點擊5下讚賞公民,讓我分到一點摳摳。也可以訂閱我的Newsletter,這裡除了部落格的精選文章外,還會有其他的驚喜內容。不過對你的人生不一定會有實質的幫助就是了。

--

--

YuLing Chiu
主婦的碎念日常

INFJ-T人格。曾是時尚編輯、男裝精品行銷,還做過到府收納。現在主要以內容行銷維生。2023年,誤打誤撞完成了小時候的夢想,成為了自由作家。https://portaly.cc/contentlab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