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先修課:小孩子才做選擇,「當責」讓我可以全都要

賴澤霖
二十一世紀教育現場
5 min readSep 13, 2020

推薦閱讀對象:大學新鮮人或自認大學新鮮人XD

明天就要開學了,結束四個多月、近乎自由無拘束的暑假,將重回校園的心情有點期待但又怕受傷害。期待是對未來的各種挑戰、專案、活動,害怕是對校園內的各種框架,但不管如何,進入大學是我的選擇,對每個選擇負責,我認為是大學生必備的心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當責與自主」!

回到親師座談會的那天,有某位教授在介紹國企系時,用素養三角形說明國企系能帶給學生的東西,分別是知識、技能、態度,其中有一句話讓我思考很久,他說:「知識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資料來源: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我承認有些知識是前輩的累積也是反覆驗證過後的結晶,但它終究是死的,學習的目標最後還是回歸找到問題、解決問題,而問題不會永遠都一樣。

但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是知識的使用者,也就是我們,決定知識的死活。我認為只有在當責的情況下學習,知識才會變得有彈性、目標性。

在學校裡的當責

「當責」這個詞一開始是用在職場上,意味著員工承諾完成被指派的任務、並盡可能讓效益最大化。

在職場,員工對主管負責,主管對更上面的管理者負責,在校園,我們是對自己負責。把自己的生活視為一項產品,而我們是這項產品的負責人。我們對這項產品最後的效益、結果負有完全的責任。

「自己的生活」包括學習、社團、校外活動、感情......等等。過去在學習上或許是老師對父母負責,畢竟學生成績不好時,會責怪老師教學品質的父母應該不在少數。

但現在,生活中的優先順序、最後成果都應該也必須要由自己來負責。正如前面提到的,只有抱持著當責的心態,我們的所學才會有價值,像是有人更想把時間心力花在社團上面,那他就要承擔起學業、校外活動上可能會有的損失。

而在當責背後,驅動著我們的是「主動式學習」與「長線思考」(參考文章:自我學習不是拿高分而是種生活態度:附贈三大自我學習訣竅),在自己的生活中,知道自己現階段想要的是什麼、什麼該放棄,然後盡可能讓效益最大化。

用我最近在商管程式設計課程和TFT學期志工抉擇的艱難過程當個例子,兩個都是我很想要參與但必須選一個。現在有幾個已知的資訊,我要用這些資訊來做出取捨。

已知資訊

  1. 培養程式設計的能力進入教育相關產業磨練都是我今年的目標
  2. 就過去的程式設計學習經驗,我需要一些外界的強制要求才能提升效率
  3. 根據教授說的,初學者的Loading大概是一周10~20小時
  4. 接下來到年底的3個月,再加上現有各種課外活動,可以預期會爆炸
  5. TFT要求志工一周需要投入至多12小時
  6. 我非常喜歡TFT能提供給我的資源

而我最後選擇了程式設計課程,原因如下:

  1. 可以明年再報TFT學期志工
  2. 目前已經在城市浪人大台北區籌備團隊裡了
  3. 如果再有一年的歷練,不管是參加競賽或舉辦活動,能力上的提升能讓我更善用TFT裡的資源並收穫更多
  4. 我很想體驗在高壓的環境下寫程式的感覺
Photo by Luis Villasmil on Unsplash

別再問「請問建議我去OOO嗎?」

這樣思考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當責的表現,我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了解背後的成本並且長遠思考。

你不一定要像我這樣寫出來分析,可以用任何你覺得舒服的方式進行,反正還是回到那句話,只有在當責的情況下學習,知識才會變得有彈性、目標性。

知道自己為何而學、學到了這知識對你的意義與效益、在有限的環境下做出選擇,這就是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一種本質,進一步才會創造有意義的生活。

但可惜的是,別說學生,就連出社會已久的人都不見得有這種意識,舉個大家或許也很熟悉的例子,IG上常會有一些職場內容創作者開放給大家提問,有幾種句型讓我覺得有點刺眼。

我目前是做XXX的,請問建議我去OOO嗎?會不會發生XXX的狀況呢?

請問我該去A公司還是B公司呢?哪個對我未來發展比較好?

請問如果拿到一間大公司的實習機會,不是一開始投遞的但是也不排斥,應該去挑戰嗎?

請問暑假之後去找工作會太晚嗎?

在我看來,這就是缺乏對自己生活當責的能力,因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未來三年五年十年目標,

這麼容易就把對自己未來的選擇權交給別人,未來,會不會太廉價了呢?

給自己的五個檢驗問題

如果你現在對自己的選擇還是沒那麼自信、還是沒那麼清楚,下面我列出五個可以讓你帶著走的問題,下回當你又有這樣的困惑時,不妨寫下自己對每個問題的回答,重新釐清自己的方向。

  1. 為什麼我想要做這個?我的預期收穫是什麼?
  2. 我想要做到什麼什麼程度?
  3. 我目前有的選擇有哪些?
  4. 未來一年裡分別能得到/失去什麼?哪個得到了讓你最爽?哪個失去了讓你最痛?
  5. 我能投入在這個專案的時間心力有多少?

回答完每一個問題後,為每一個選項排出優先順序,最後的答案也就出現了。這邊我想再帶給大家一個想法,那就是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只是不見得是一次同時。

就像我自己的例子,我雖然現在無法同時當TFT志工又上程式設計,但時間拉到一年半後,我還是全都有了呀!(只要TFT繼續提供這樣的機會XD)

小孩子才做選擇,而具備當責精神的你,可以全都要!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 可以拍個手(不用付任何錢,但卻能幫助到我)按住不放可以連續拍喔!覺得要登入太麻煩也沒關係,在Medium上追蹤我也很高興!

--

--

賴澤霖
二十一世紀教育現場

教育/終身學習者/初出茅廬的寫作者/嘗試當個給予者。期許自己能在這分化、矛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如果對我的文章有任何想法或是有任何疑惑,歡迎寄信到s1035518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