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人生的背後原理:邊界與緩衝

你也跟我一樣是愛好高效能做事、喜歡事事都按部就班進行的人嗎?又或是總喜歡掐著準點搭上捷運,剛剛好地奔赴和朋友的聚會?

我們好像應該追求更快、更好的生活,不斷優化自己的生活與系統。電影這樣告訴我們,書本這樣告訴我們,名人這樣告訴我們。

因為效率可以被衡量與觀察到,因此常被拿來當作改善的目標。反之,生活品質因為較難記錄與量化而容易被忽視。

好像花了很多心力在提升做事效率,但效率提升後,一股空虛焦慮的感覺襲來,又不禁加入更多行程。

每單位任務的耗時降低了,對整體生活的影響卻是更加繁重。

最 tricky 的地方在於,我們對生活的感悟與心情其實很難被追蹤,可能在某個當下你會覺得很痛苦,後悔為什麼自己要接那麼多任務,經過一個禮拜後你就忘記了,只有等到下一次的後悔到來時,才會喚回這些記憶。

近年有些人開始分享少即是多、停止追求完美的生活態度,這種態度也被稱作是減法思維。

我認為減法思維的確有其道理,但減法不應該是一昧地減少,也不一定越少越好,少只是最終的結果。

這個思維背後其實有兩個變量改變最終的生活品質,第一是邊界,第二是緩衝器。

邊界變量

首先來看邊界,沒有邊界,事情永遠做不完,有了邊界,事情一樣做不完,但你會知道哪些事不做也沒關係,可能是不急於現在完成或有其他人可以完成。

邊界是認清自己的能力極限,也是認清自己的資源極限。

在設定自己的行事曆時,每天先做完最重要的 3 個首要任務,這個判斷依據是和年度目標的相關性或是急迫性,當你做完這 3 項之後,你今天就沒有白過了,剩下完成的都是「多做的」,是超出期待的。

你可以透過目標管理築起你的邊界,有了邊界,你的成就感就會跟著被建立起來

Link to other articles

緩衝變量

再來是緩衝,這是我最近在劉潤的《商業洞察力》中看到的概念,我認為他也同樣適用於生活。

豐田提出的 just-in-time 機制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這是追求效率的極端,每件事都是剛剛好,沒有一分一秒被浪費掉。

這種極致雖然帶來高效益,但卻犧牲掉了緩衝的餘裕,只要一有突發意外,後面的排程就會被打亂。

相反的,人類之所以建造水庫,既是為了在豐水期儲水,也是為了在枯水期放水,在雨量的波動下,有水庫這個緩衝器可以減少影響程度。

對個人來說也是如此,生活是不可控的,有時你會突然空虛,做什麼都感到無力,有時你會突然爆忙,完全沒有思考的時間。

針對時間過剩型波動,起因往往是有任務被臨時轉移取消或手邊各種專案都接近尾聲,我認為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個「生活體驗清單」。

畢竟,我們除了生存,更是要生活。但我們卻鮮少真的撥出一塊完整的時間去體驗。插花?茶藝?書法?泡咖啡?禪繞畫?塔羅牌?運動?

找些自己好奇的活動,一部分應該要列入本來的行事曆,一部分可以先儲存在體驗清單,然後認真地去完成。去拓展自己的不同面向也是增添生活豐滿度。

針對缺乏型活動,起因往往是源頭沒有做好管理,排入過多的目標或是錯誤估計完成時間。

我認為應該要適時進行降載,哪些是自己想做的?哪些是別人期待你做的?哪些是可以延後的?

如果沒有做好應對時間過剩型或是缺乏型波動的緩衝準備,那就是讓自己的生活處在一個脆弱的情況下。

將整個系統拆解之後你會看到,所謂減法思維,正是從目標管理下手,建築起自己的邊界,同時利用緩衝器減少時間波動造成的焦慮,最終達到提升生活品質的目的。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 可以拍個手(不用付任何錢,但卻能幫助到我)按住不放可以連續拍喔!覺得要登入太麻煩也沒關係,在Medium上追蹤我也很高興!

--

--

賴澤霖
二十一世紀教育現場

教育/終身學習者/初出茅廬的寫作者/嘗試當個給予者。期許自己能在這分化、矛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如果對我的文章有任何想法或是有任何疑惑,歡迎寄信到s1035518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