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天賦自由》心得:給自己一次機會,為自己也為眾人而活

賴澤霖
二十一世紀教育現場
6 min readJul 13, 2020

最近一直在蒐集尋找熱情、探索人生之類的資料,就找到這本《讓天賦自由》,或許因為已經是十幾年前出版的書了,整本讀完後,感覺有些東西已經被講過很多遍,所以我就只挑三個比較有感覺的地方來做分享。

最下面附加一個bonus,是分享尋找熱情的行動方案!

天命天命你在哪?

第一個是關於天命,書中認為天命=自己喜歡做的+自己擅長做的,並且列出兩大元素與兩種先決條件:

天資

熱情

天資與熱情是作者認為天命具備的兩大成分。天資自然意味著一個人的天賦,書中闡述「你要先了解自己有能力做什麼,才能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對我來說,有時是要先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才去訓練自己需要具備的能力,或許這是兩個極端。

假設某一種型態的人需要A、B、C、D四種能力,我了解我擅長A、B、C,似乎很符合某一型態的人,因此我感覺只要在訓練自己D能力,就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時自己擅長的不見得是自己喜歡或是想當作一生志向的,像是可能有人很擅長打籃球,但並不打算成為一位職業籃球員。

因此,單單只靠天資不一定能找到天命,還需要熱情。我認為其中一個判斷的準則是這件事是在消耗你的能量還是在補充你的能量?能量並不等於體力,或許打籃球很耗體力,但當完全投入時,可以點燃你對生命的更高的追求。

態度

機會

態度與機會是作者提出的兩個先決條件。態度就是你是如何看待自己與社會,而我認為也包括了自已與社會的連結。重新詮釋生命中大大小小、或喜或悲的起伏。作者提出一個檢驗標準來判斷:

你認為運氣在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

機會意味著客觀的環境,一個擅長游泳的人如果出生在撒哈拉沙漠地帶,那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他其實擅長游泳。進一步來說,也遇不到其他游泳的同伴、前輩。

不過,機會雖然是客觀環境,但有時也要靠自己創造出來,是帶有主動性質、有人為的成分存在的。如果他願意探索不同機會,或許終有一天會發現,游泳是他的天命。

前面提過,天命=自己喜歡做的+自己擅長做的,但其實有另一個概念,更全面地探討這件事,這個概念叫做IKIGAI,中文可以翻作「生之意義」,它由四個面向組成。

本書提及的天命,其實就存在於 IKIGAI 中的passion。但這樣或許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生存,也就是需要一技之長能夠讓我們賺取收入,更長遠來看,我們對於這世界的貢獻又是什麼?

一個可能會讓你困惑的是profession vs vocation,profession與vocation之間的差別在於,profession更偏向在學校習得的技能,vocation則不那麼強調要在學校學習到。

下面這支影片會帶你一步一步走完這四部分,也會示範要如何操作IKIGAI。

為了天命你要付出的代價

個人層面

書中以一位殘疾藝術家為例子,從小就深受身體疾病與閱讀障礙所苦,好不容易靠著天資與熱情開始發光發熱,又一夜之間失去握筆的能力,他有無盡的理由可以放棄藝術生涯,但堅守他的天命,用牙齒咬住畫筆重拾創作生涯。

他突顯出的正是前述提及的態度,用不同的視角重新解讀不幸。個人層面上遇到的障礙除了生理上,更頻繁的是來自內心,像是對自己的懷疑、恐懼失敗、恐懼未知、恐懼不完美。

這大概也是為何心理勵志書籍總能牢牢抓住許多人的心,這些書不見得需要在黑夜中為讀者指明一條道路,只要讓讀者爽到、感覺找到知音就行。

社會層面

剛剛提到的恐懼不完美、恐懼失敗等,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我們承受的這社會的眼光,更具體來說,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多少個「我是為你好」剪斷多少人本要翱翔的翅膀。

人本來就有從眾的傾向,這是型塑社會一股巨大的力量,在學校是如此、在職場上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從眾現象,端看自身對於自己的了解有多深,當然還有機會與環境的影響。

良師益友

在尋找天命的路上,只靠自己一人的力量稍嫌單薄,我們還需要能看到我們潛力的伯樂,書中認為,一個良師伯樂有以下四個功能。

識別

能看出一個人天賦與才能的多樣,區分出一個人興趣與熱情的差別,並識別出他的熱情屬於哪個範疇哪個領域,而這通常是標準化考試測驗不出來的。

鼓勵

當你在自我懷疑時,良師會幫助你更認識你的能力,建立起自信心。

輔助

良師能夠分享自己的經驗、建議與技巧,當你失敗時,他會幫助你學到更多。

督促

良師會在你覺得OK時,再推你一把,從A到A+,超越你本以為的限制。

除了良師,益友也是不可或缺的,這也是一開始提到的環境,益友提供了下面三個幫助。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就會塑造出什麼樣的人,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身邊最親近的五位朋友的平均。

認同感

你是否曾有一種「為什麼別人都不懂你的感受」呢?這是因為只有那些跟你相似的人才能了解你。這不一定代表你們個性很契合、彼此欣賞,只是你們共享相同的熱情。

啟發

被同樣領域的人環繞,彼此督促、切磋,這就是靈感啟發的源泉。看到前輩的人生也是在想像自己的未來,出發尋找志向契合的人也是在尋找自己。

綜合效益

族群的力量是龐大的,當彼此有個共同執著,但又具備相異卻互補的個性、才華,一個偉大的作品因而誕生。

尋找熱情的行動方案

最重要的就是如此樸實無華、被講到爛的「多方探索」,不過,探索也是要有方向的去探索,是有意識、有目標的去驗證假設,而不是到處參加活動就叫多方探索,那只是在自我安慰而已。先列出:

你有哪些興趣(寫作、做簡報、聽人講故事、分享...)

自己的特質(會自省反思、重視目的、想為社會創造價值)

自己的長處短處(善於聆聽、給建議。可參考朋友意見、自省、或是做MBTI參考)

有興趣的的職業&為什麼有興趣&能力需求(管理顧問,錢多、能力提升快,善於邏輯分析、表達)

在最上方列出使命,也就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為何出生在這世上、你希望死後別人如何記住你。

接著,依照IKIGAI做分類,找到自己的passion、mission、profession、 vocation,這時你還不一定能找到自己的IKIGAI,但不用擔心。開始實踐你的passion(做就對了)、磨練你的profession(買書上課接案)、接著檢驗你的vocation(這個職業真的是你想要的嗎?)、為mission設立目標(幾年內你要做到什麼程度)。

以上完成後,才開始找機會參賽、參加活動,你原本寫下的這些紀錄,要跟著你每場活動的收穫迭代、找到釐清那個Why,再制定新的行動方案。

小提醒:這個框架是邊打邊想的(原本沒有要寫),所以還在進化中,有任何建議歡迎交流!

Photo by Fuu J on Unsplash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 可以拍個手(不用付任何錢,但卻能幫助到我)按住不放可以連續拍喔!覺得要登入太麻煩也沒關係,在Medium上追蹤我也很高興!

--

--

賴澤霖
二十一世紀教育現場

教育/終身學習者/初出茅廬的寫作者/嘗試當個給予者。期許自己能在這分化、矛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如果對我的文章有任何想法或是有任何疑惑,歡迎寄信到s1035518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