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的蓋洛普優勢報告

最近因為決策力思考的課程而進行了蓋洛普測驗,測驗設計者在研究許多成功人士的重要特質後,歸納出四大面向共 34 種優勢。

此測驗旨在幫助受測者找到天賦,天賦是與生俱來的特質,是自然而然就可以運用的能力。認識天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定位自我與找到自己擅長的做事方式、任務內容。

填答一百多個題目後,就會收到屬於自己的優勢報告,我購買的版本包含前五大優勢。

在開始測驗前,我先去了解了這 34 個優勢分別代表的意義,根據描述並選出自認的五大優勢。分別是:

  1. Analytical
  2. Intellection
  3. Belief
  4. Deliberative
  5. Discipline

關於我的優勢報告

報告結果出來後,我的前五大優勢依序分別是:(粗體為預測命中的)

  1. Analytical 分析
  2. Input 收集
  3. Discipline 紀律
  4. Deliberative 審慎
  5. Learner 學習

Analytical 分析

我樂於尋找事件的因果關係,思考不同因子對整體帶來的影響。

Me in Report

「證明它,告訴我為什麼這是真的」。在這種質疑面前,有些人會發現他們的理論不堪一擊。對你來說,這恰恰是重點,你不一定想破壞別人的想法,但的確堅持他們的推論要符合邏輯。

你認為自己是客觀和冷靜的。你喜歡數據,有了這些數據,你就會去尋找模式和聯繫。你想了解某些模式如何相互影響。它們是如何結合的?它們的結果是什麼?這個結果是否符合理論或所面臨的情況?

你將層層剝開挖掘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別人會認為你是有邏輯的、嚴謹的。隨著時間推移,朋友會來找你以驗證想法,希望你的分析不要太過嚴厲,否則,當想法是他們自己時,其他人可能會避開你。

Me in Reallife

我的確相當符合個人報告所說,在生活中會嘗試達到自己立定的目標,在遇到重要決策時也會思考不同維度的影響,是一個頗理性的人。

有趣的是,我並非一直以來都如此理性,國中時需要寫作文,當時我比較喜歡寫的題目其實偏感性訴求,透過一個故事闡述背後的理念。

我自己也有些記不清什麼時候發生這樣的轉變,可能是在接觸到許多商業類的書籍、文章與專案後,發現分析拆解是自己喜歡的思考方式。最近也正學習再處理事情時善用分析的特質,但對待人時回歸同理與真誠。

Photo by Luke Chesser on Unsplash

Input 收集

我有對於求知的渴望,喜歡收集各種類型的資訊。

Me in Report

你富有好奇心,你可能會收集各種資訊 ,包括文字、事實、書籍和語錄,或是有形的物品,如蝴蝶、棒球卡、娃娃和照片。無論你收集什麼,都是因為你對它感興趣,而你常常發現許多事物都很有趣。

世界之所以令人興奮,正是因為它有無限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如果你大量閱讀,是為了增加更多知識。如果你喜歡旅行,那是因為每一個新地點都能提供新的發現。

在收集的時候,往往很難說清楚何時或為何需要它們,但誰知道它們何時會變得有用?考慮到所有這些可能的用途,你不忍心扔掉任何東西。所以你不斷地獲取、彙編和歸檔東西。這很有趣。它使你的頭腦保持新鮮。也許有一天,其中一些東西會被證明是有價值的。

Me in Reallife

我其實有點驚訝「收集」會排名第二,過去看到有感的文章或字句會想要摘錄下來,但其實後來發現,花這個時間收集需要對自己有幫助,所以都會再多問自己:「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仍然希望能不斷保持求知渴望並豐富自我,不管是透過閱讀、旅行、認識新朋友等方式,但資訊永遠消化不完,「收集」本身固然令人欣喜,卻也要避免成為負擔。

Photo by Mika Baumeister on Unsplash

Discipline 紀律

我享受有架構的生活,並創造自己世界中的秩序。

Me in Report

你的世界需要是可預測、有序且經過計劃的,所以你會本能地建立對於世界的架構與原則。你專注於行程表和期限,你把長期項目分解成一系列具體的短期計劃,並勤奮地完成每個計劃。

你不一定要求整齊乾淨,但你確實需要精確。面對生活中固有的混亂,你希望有掌控的感覺。常規、行程表、架構,所有這些都有助於創造這種控制感。

其他人有時可能會反感你對秩序的需求,但這不需要有衝突。你必須明白,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你對可預測性的衝動;他們有其他方式來完成事情。

同樣地,你可以幫助他們理解甚至欣賞你對架構的需求。你不喜歡驚喜,你對錯誤沒有耐心,這些不需要被誤解為控制行為。相反,這些行為可以被理解為你在面對生活中許多干擾時,保持你進步和生產力的本能方法。

Me in Reallife

從以前到現在周遭許多人常說我講話做事看起來很成熟,但我知道,我只是比較喜歡規矩與精準,我喜歡慢條斯理卻又恰如其分的完成任務,這可以帶給我一種莫名的爽感。

如果一天沒有行事曆,我大概就會直接變得無所事事,突然不知道要幹嘛,又如果突然有很臨時的邀約,我很可能不會答應,因為這會讓我覺得失去掌控感。

對掌控感的需求背後也是對安全感的追求,一旦有「意外」就意味著事情不在原本的規劃中。

Deliberative 審慎

我能預期到潛在風險,在做決定時會經過慎重思考與多方比對。

Me in Report

你很小心、警覺,你是一個重視隱私的人。你知道這個世界是一個不可預測的地方。一切可能看起來井然有序,但在表面之下,你感覺到許多風險。

你不否認這些風險,而是把隱藏的風險都帶到檯面上。然後加以識別、評估、減少。因此,你是一個相當嚴肅的人,對待生活有一定的保留。例如,你喜歡提前計劃,以便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

你謹慎地選擇你的朋友,當談話轉到個人事務時,你會保持自己的意見。不會給予過多的讚美和認可以免被誤解。如果有人因為你不像其他人那樣滔滔不絕而不喜歡你,那就這樣吧。

對你來說,生活不是一場人氣王競賽,生活是一個雷區。其他人可以不顧一切地跑過去,但你選擇識別危險,衡量它們的相對影響,然後謹慎前行。

Me in Reallife

審慎代表著我在選擇每日要完成的任務時都會確認這是我想做的、我需要做的,並確認這是當下對我價值最高的事情。

也代表著我在交友待人上重視高質量的人際關係而不是博取眾人眼球,同時也會盡可能保護自己的隱私生活不被侵犯。

當然也意味著很容易出現選擇障礙,像是選擇餐廳時常常看著 Google Map 上的菜單、評價反覆糾結後才挑選其中一間。

Learner 學習

我有強烈的想望持續進步與學習,尤其享受學習的過程。

Me in Report

你喜歡學習,你最感興趣的主題將由你的其他特質和經驗決定,但不管是什麼主題,你總是會被學習的過程所吸引。對你來說,過程比內容或結果更令人興奮。從無知到有能力的旅程使你感到興奮。

最初吸引你的可能是一些事件的刺激、背誦或練習所學知識的努力,掌握技能後不斷增強的信心,這就是吸引你的過程。你的興趣使你參與到成人學習歷程中 — 瑜伽、鋼琴課或研究生課程。

它使你能夠在變動的工作環境中茁壯成長,在這種環境中,你被要求承擔短期的項目任務,並被期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學到很多關於新主題的知識,然後繼續下一個項目。

「學習」並不一定意味著你追求成為專家,或伴隨專業學術而來的尊重,對你來說,學習的「結果」不如 「過程」來得重要。

Me in Reallife

我重視每個可以學習的機會,同樣的,我也希望可以把自己生活周遭打造成一個樂於學習的環境,因此,在專案團隊或實習公司裡,我都期待身邊的人都一樣喜歡學習。

與報告敘述有些不同的地方是,我其實也蠻重視學習的結果,甚至在某些時候勝於過程,我一直相信,學來的東西就要有幫助,可以是幫助我更好地完成任務,也可以是讓我的生活更多采多姿。

我如何解讀這五個優勢

這五個優勢都集中在 thinking and executing,而且可說是一脈相承,不同優勢之間其實都有高度連結互補。像是「審慎」可以幫助「收集」時不會過度失焦,「學習」幫助「分析」時有更多的案例可以參考,從不同的角度來拆解問題,優勢的排列組合創造價值。

這個測驗也讓我想到之前體驗生涯卡的結果,那時列出了十個自己重視的價值觀,包括:

  • 誠實正直
  • 為夢想目標努力
  • 生命的深度與厚度
  • 安全感
  • 幫助別人
  • 自在舒坦的人際關係
  • 擁有健康
  • 接近大自然
  • 持續學習
  • 豐富多彩的生活

可以發現測驗結果與生涯卡的結果有一定程度的重疊,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種結果中,我都發現一個看似矛盾,實則共存的現象。一個喜歡收集各種資訊、接觸各種東西的人,如何維持有架構又審慎的生活?一個嚮往豐富多采生活的人,如何維持對安全感的需求?

在和我的學習規劃師對談的過程,我意識到,我是一個覺得舒適圈很溫暖的人,但有時會因為一些契機而決定嘗試新東西,因此慢慢擴大舒適圈。游走在平衡木上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關於過去、現在與未來

那麼這五個優勢在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又帶來了什麼影響呢?從以前到現在,我認為「學習」與「收集」對我的影響最大,因為讓我養成能夠自主學習的態度,不斷強化自己的思考能力。

「紀律」則幫助我能依靠系統而不是意志力堅持下去,「審慎」及「分析」讓我能判斷現階段最需要的是什麼?我該設定什麼樣的目標才能有更豐富的生涯。

在目前的環境中,不管是實習、社團、學業等等,其實我都在應用我的這些強項去幫助我更好地完成任務,比起補足弱項,強化優勢才是真正能讓自己變得突出的途徑。

未來,職涯上自己有興趣的商業分析師、產品經理或是管理顧問都需要這些優勢輔助,不過,在後兩者有時更需要去同理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與情境,這同時也意味著團隊合作時我需要尋找能跟我互補的夥伴。

生活上我也很享受這種持續學習、持續精進的心態,人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對內更認識自己,對外更了解世界,在內與外的頻率中找到身心平衡。

優勢到底是什麼?

優勢=天賦+結果。

天賦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長才,而結果是人跟環境互動的產物,他會決定你的天賦能否成為優勢。舉例來說,善於記憶是一種天賦,在科舉時代因為善於背誦經典獲得官位是一種優勢,因為既有天賦(特別強的記憶能力),也有結果(社會獎賞會背誦經典的人)。

反之,如果到了一個沒有考試的時代,即便有善於記憶的天賦,也無法取得這樣的優勢,因為外在環境並不會對此作出反應,但有可能發展出其他優勢。

Gallup 測驗中,優勢代表「你使用得有多自然」,排在後面不意味就是弱勢,像是我在預測時 Intellection 與 Belief 都沒有進入前五,但這不代表我就沒有相關的優勢。

優勢只是代表自己使用的頻率,我認為是可以依靠刻意練習去強化,只是需要花上比別人多的時間,畢竟這不是你習慣的思考方式。當我們了解自己擁有哪些優勢後,日後就知道自己擅長如何思考、如何事,也更能有意識地去發揮自己的優勢。

不過也要小心,優勢可能是把雙面刃,在不同的場景中,你以為的優勢可能會造成不好的結果。一個具有「收集」優勢的人,可能不自覺就沈迷在收集無用資訊,一個具有「完美」優勢的人,可能為了追求一個任務的完美而導致整個專案的延宕。

優勢不見得永遠都是好的,重點是能在思考時知道自己為何這樣思考,動用了哪項優勢,不一味用一支鎚子搞定每根釘子。

--

--

賴澤霖
二十一世紀教育現場

教育/終身學習者/初出茅廬的寫作者/嘗試當個給予者。期許自己能在這分化、矛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如果對我的文章有任何想法或是有任何疑惑,歡迎寄信到s1035518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