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看東協:半世紀的人口與經濟趨勢

人口和 GDP資料,透露了東南亞的多元與複雜。

亞細安 asean now
亞細安 asean now
10 min readOct 20, 2017

--

前言

二十世紀是一個屬於「發展」的世紀,儘管戰爭衝突不斷,而且殺傷力能達到人類史上空前的滅絕性規模,但如此殘酷的事實也同時奠基在科學技術與資本積累共構的現代文明快速推進的事實之上。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愈來愈複雜,而我們也同時有愈來愈多的方法,透過標準化的方式來計算、評估甚至預測,以試圖說明這些複雜活動的面貌。人口與GDP(國內生產毛額)就是兩個很典型的基礎資料。

統計人口數這種數人頭的動作當然不是一件新鮮事,但二戰結束後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人口成長幅度達到了史上新高,要建立一套方法讓不同的國家可以大致在同一個腳步上計算人口,其實是一套不容易的治理技術。

GDP則正是二十世紀的產物,以一組概化的數學算式來計算經濟活動總體產出的規模與價值,無論如何都是極為大膽的事,而如今已廣為採納做為描述經濟狀況的基礎數據。它當然有其不足,但仍不失為認識總體性概況的一項參考。

以長時段來說,不論世界整體或個別國家,到目前為止,這兩項資料的數值在絕大多數狀況下都會呈現持續增長,但從不同尺度、單位來做水平比較,仍然可以觀察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這是一個與世界為支點來呈現東協十國從1967至2016年間整體發展概況的故事,我們從原始數據中整理出了幾幅簡明的數據圖表,希望能為「起飛中的東南亞」這樣的整體印象勾勒出一些具體而有所本的輪廓。

企劃|角石編輯室
製圖|賴羽彤

首先來看東協總體的人口變化。

人口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世界人口從二戰結束後至今短短70年之間,已經翻漲了三倍有餘。儘管增加的最高峰期落在戰後頭20年的「嬰兒潮」世代,但平均人口成長的壓力究竟需不需要人為加以干預控制,或者能夠隨著社會發展狀態自然調節放緩,是一個已經爭論了數十年的大哉問。影響人口增長幅度的變因很多,但一般來說,人口基數大的地區通常會被認為人口增長的加乘效果也比較明顯,也就是幅度可能會更大一些。

處於亞洲季風帶的東南亞,原本就是世界上人口相對稠密的地區。東南亞陸地總面積僅佔地球的1%,但東協十國的總人口卻佔了世界人口的7–8%。

不過,即便如此,過去半世紀以來東協十國人口成長其實大致與世界人口成長的速度同步。以1967年和2017年兩個端點直接比較,50年間東協十國人口成長為2.47倍,僅稍高於世界人口成長的2.14倍,而且以十年做為一個區間來觀察,人口增長的速度並沒有加快的趨勢。

其次來看東協總體的經濟規模。

GDP當然是一個基礎但有爭議的經濟指標,它僅能展現生產活動的總體產出與價值,但常常無法更準確地反映人的實際生活水平與社會整體的景氣狀態。因此GDP也衍生出許多變形的換算方式,嘗試想要納入一些比較好掌握的變因以增加說明力。

比方說,我們在這一系列討論中採用的是統計以2010年美元水平為計算基準的實質GDP(Real GDP)數據,來源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開放資料。按理說,經過如此調整過的數字至少能去除掉各國物價波動的影響,更貼近地反映經濟活動規模的實質消長。

一般來說,GDP總額與人口數會呈現一定程度的正相關。在1967年時,東協十國不論政治或經濟都還處在不穩定的狀態,該年十個國家的實質GDP總額還不到2000億,只佔全球實質GDP總額的1.03%,相較於人口比例明顯偏低了。

不過,接下來在50年之間GDP成長趨勢逐步拉高,尤其在1980年代末期以後,成長速度已明顯超過世界整體的腳步,雖然在1990年代末期一度因為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而放緩,但接下來又很快又回復到先前的水準以上。

到了2016年,十國的實質GDP總額已達到全球實質GDP總額的3.4%。整體來說,50年之間東協的實質GDP成長了15.9倍,遠高於全球的4.79倍,儘管份額仍很小,但可以說這個地區的經濟活動活絡度是以高於世界平均的三至四倍速在發展。

既然GDP總額跟人口多寡通常會呈現正相關,在進一步指出經濟發展的狀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東協十國的人口分布狀況。

很明顯地,東南亞這個地理區域以人口分布的情況來看,國家的大小落差是非常大的。

群島之國印尼,在1967年是全球人口第五大國(僅次於中國、印度、蘇聯和美國);在2016年則是第四大(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無論如何,它是東南亞一枝獨秀的人口大國,一直都佔區域內總人口的40%。

接下來是越南、泰國和菲律賓三國,也都是全球人口排名前二十的大國,但與印尼就有一段不小的差距。這三國之間的消長是東南亞這50年之間唯一比較明顯的人口變化。1967年時,菲律賓人口尚少於越、泰兩國,但相較於越南持續受到戰爭影響、泰國則是東協之中生育率比較低的國家,菲律賓的人口成長率一直都穩定偏高,因此2000年以後已經接連超越、泰,成為東南亞人口第二大國。

其他國家則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大致與區域整體的人口增長同步。

不過,人口最少的三個國家倒是充分反映了十國的差異性。多山內陸國寮國與海島城邦國家新加坡,人口規模非常相近,但地理環境和發展經驗卻呈現極大的反差。迷你型的汶萊,則更是很難跟其他國家擺在一起比較的特例。在加入經濟數據之後,我們可以更明顯地看出發展的距離。

同樣是實質GDP,以「人均」方式來呈現數據,會比「總額」更適合用來觀察人民的生活水平與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態。

從人均GDP的變化曲線可以很清楚地看出,1967年東協十國只有原本就是跨洋貿易重要節點的城邦國家新加坡,經濟水平達到了全球平均,而且此後的成長曲線世明顯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1980年代以後人均GDP就已經超越15,000美元(2016年已經達到了52,600美元,與人口規模相近的寮國大約是33倍的差距)。

其他東協老成員,這半世紀的表現不一。馬來西亞是經濟發展相對有成的國家,一路追趕全球平均,到了近幾年已經正式超越,但能不能持續還有待觀察。相較之下,泰國顯得較為中庸;印尼、菲律賓的腳步則走得更緩一些。

至於東協新成員四國(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因為與世界經濟整合是更晚近的事情,無論現階段追趕發展的速度如何,都還有比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剩下最後一個國家,汶萊,則是一個極端的異例,身為一個僅數十萬人口的迷你國家,以石油經濟為主的發展經驗相較於東協其他國家都有一定程度的差異,人均GDP也因此從來就沒有低於30,000美元,甚至無法跟各國擺在同一組圖表上呈現。

然而,也正因如此,汶萊的經濟波動會隨著世界石油的價格而變得非常地大,這部分我們在後續的作品中會有進一步的討論。

從前一張圖50年的長時段來看,東協新舊成員之間有一個明顯的落差,新成員(CLMV)四國單從數據來說,都還是典型的中低發展國家(事實上,柬埔寨甚至一直到近兩年才正式脫離聯合國所定義的「最低度發展國家」行列)。然而,如果換個角度看逐年的GDP成長率,卻會是非常不同的光景。

整體來說,東協十國從1990年代起的GDP成長率普遍都高於全球平均。而新成員比起老成員(ASEAN 6)又普遍都還更高一些,即使碰上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經濟波動,新成員受影響的程度也往往比老成員要來得輕許多。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長期以來,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成長都非常仰賴國際資本從外部挹注,因此泡沫化的潛在危機一直都存在。因此當1997年下半年從泰國開始因為國際熱錢流出引發一連串嚴重的貨幣波動,以東南亞為首當其衝,亞洲各國就紛紛都面臨了一波國際金融炒家禿鷹式的掠奪。

結果,1998年東協十國的實質GDP成長率呈現明顯兩極。老成員六國全部負成長,其中當時最依賴國際借款與外國投資的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相較之下,新成員四國卻都還能保持高於當年世界平均成長率以上的經濟表現。

誠然,亞洲金融風暴帶來的衝擊並沒有持續太久,1999年以後各國又逐漸回復到原本的發展腳步。但對於當時受最深的三國來說,這波衝擊卻對後來的國家發展都產生了更長期的影響。

印尼當時選擇了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的金融援助與配套經濟改革計畫,但初期效果並不明顯,國內動盪最終造成執政三十餘年的強人蘇哈托(Suharto)政府倒台。接下來的十多年,先天條件格外良好的印尼,其經濟發展並沒有因為向國際結構性接軌而一飛沖天,反而維持起起伏伏,直至近年才逐漸發揮了優勢。

馬來西亞當時選擇不理西方國家反對進行外匯管制,短期經濟恢復得最快,但並未修正反而還助長了該國政商裙帶壟斷的結構性問題,後來經濟成長腳步也逐漸放緩。此外,強勢的總理馬哈迪(Mahathir bin Mohamad)對時任財政部長、主張配合國際進行更大規模經濟結構改革的副手安華(Anwar Ibrahim)進行的殘酷政治鬥爭,也埋下了後來馬來西亞反對陣營整合的種子,深刻影響了馬來西亞晚近的政治格局。

泰國在金融風暴後也經歷了政府倒台的不穩定局勢。這段期間,商界出身、在內閣任職的塔克辛(Thaksin Chinnawat)建立了泰愛泰黨(Phak Thai Rak Thai)並且勢力迅速壯大,後來在2001年成為泰國首相。塔克莘上任後宣稱要記取金融風暴的教訓,嘗試推動一系列有別於以往的實業發展計畫,帶動經濟轉型,但政治上與傳統勢力無法共容的矛盾,卻也造成後來他遭到政變鬥垮之後,泰國進入了近十年來紅黃衫軍長期對立的政治僵局。

從這些例子可以明顯地看出,東協十國的政治與經濟發展呈現互為因果的高度交纏。我們不可能單純以與世界經濟的接軌程度,或者政治民主化的程度,來介定國家發展的表現好壞,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特殊的議題框架,「進步」與「開放」在特定的社會、特定的時間點上常常是互相矛盾的一組形容詞。

呈現數據圖表的目的,也就不是用來給每個國家打分數、貼標籤或排順序,而是提供觀察整體狀態的參考線索。到頭來,我們還是必須進一步辨識、討論這些國家社會經濟現象背後具體的脈絡,才可能真正認識東南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