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是怎樣煉成的?(上)

回到1967,好好認識東南亞的戰後二十年。

亞細安 asean now
亞細安 asean now
8 min readOct 20, 2017

--

前言

眾所周知,現今東南亞的11個國家(包括2002年正式獨立的東帝汶)在近現代歷史上只有泰國沒有成為西方列強殖民地的經驗,其他國家都在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先後走向獨立建國的道路。

二戰對東南亞的政治發展有關鍵的影響力,因為整個地區在1941至1945年間隨著太平洋戰爭的演進,都曾經成為日本帝國的控制範圍,當時日軍擊退了各地原本的殖民政權,跟爭取獨立的民族運動力量甚至可以形成合作關係,直到日本戰敗離開,仍然對各國政治勢力如何與預備重返的西方殖民者對抗留下了餘波。

因此,1945年以後東南亞還持續了好一陣子的動盪,部分局勢的變化也形成了1967年東協之所以成立的重要原因。接下來,我們用一系列的圖文來解說這一段歷史。

企劃|角石編輯室
製圖|賴羽彤

二戰前原本就是獨立王國的泰國,在日本人離開後繼續維持君主立憲的政體,1949年將國名從「暹羅」(Siam)改成了「泰」(Thai)。

二戰前已有名義上自治權的菲律賓,戰後一年則在美國同意下建立了第三共和,正式獨立。

族群組成複雜的群島國家印尼,終戰後兩天就率先宣布獨立,但後來跟意圖重返的荷蘭持續數年的軍事衝突,直到1949年底才大局抵定。

在泰國、菲律賓與印尼之間的土地則是原本英國的勢力範圍,地理上包括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印尼稱加里曼丹)北部,政治上則有多種不同的行政地位。

二戰結束後,這些原本並不完全互相隸屬的土地,開始為了該怎麼形成新的國家而陷入紛爭,其中除了內部問題,也包括英國殖民者希望繼續維持控制力的政治算計,還有剛剛獨立的鄰國對這個地區的主權立場與利益衝突,情勢因此複雜而微妙。

這些紛爭在進入1960年代以後加速白熱化,最終在馬來西亞這個新國家的誕生過程中,留下了一些區域武裝衝突、外交合縱連橫的歷史,也間接造成了新加坡以及後來的汶萊為什麼各自變成了一個國家。

1967年東協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這幾個國家達成穩定區域局勢的和解共識所形成的成果。

直到今天,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創始成員國,再加上以及1984年獨立後隨即加入的汶萊,仍然經常性地被歸類為「東協老成員」,統稱「ASEAN 6」。

相較於前六個國家,後四個國家分布在中南半島的東西兩側,戰後的命運則異常多舛。

位於中南半島西側的緬甸是東南亞與南亞的接壤門戶,從英國殖民時期起就與印度半島的局勢牽連較深,不同於馬來群島的持續紛爭,二戰結束後緬甸緊接著印度的腳步在1948年就正式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但盤根錯節的族群問題卻讓它在1960年代以後陷入長期的軍事獨裁與鎖國狀態。

中南半島東側的印度支那地區,戰後則因為北越成功建立了共產政權,而成為世界最主要的火藥庫之一。即使法國殖民者在1950年代中期離開,柬埔寨與寮國獨立建國,但整個地區一直到1975年都受越南內戰影響,持續處於全面動盪的狀態,即便越戰結束,共產主義發展路線的矛盾仍造成柬埔寨繼續混亂,政權幾度更迭,一直到1990年代初才漸漸穩定下來。

因此在1967年東協成立時,緬甸、越南、柬埔寨和寮國這四個國家,其實是促成其他國家願意合作以確保集體安全的不安定因子。它們本身要一直到了1990年代才陸續加入東協。

由於經濟與政治發展的狀況與前六個國家有比較明顯的差異,直到今天仍然習慣性被視為「東協新四國」,統稱「CMLV」。

1945年以後東南亞的整體狀況,一定程度上就像是世界歷史發展的縮影。大部分地區在擺脫帝國主義殖民地身份、試圖建立自主政治實體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資本主義與社會/共產主義對抗的冷戰格局影響。

東協,可以說是冷戰在東南亞國際政治留下的制度遺產,但冷戰對東南亞的影響是更全面的,不只反映在國家發展的路徑、外顯的國際對抗或軍事衝突上,也反映在意識形態的層面,深入各國當代社會、文化的每一個細微之處。

介紹東協誕生的史前史,要從不是創始成員國的地區開始講起。

1945年9月,越南獨立同盟會(越盟)於二戰結束後不到一個月就在河內宣布獨立建國,但隨後因法國意圖重回印度支那導致法越戰爭開打,戰事持續了將近十年,直到1954年5月法軍在奠邊府戰役失利後進入國際協商的和談狀態。

1954年7月,國際間透過日內瓦會議決議法國必須全撤出印度支那,越南、柬埔寨、寮國的獨立地位都獲得承認,而越南的南北分立狀態則應該透過選舉來完成統一。

然而,1949年中共建立政權後國際政治的冷戰格局加溫,曾經在1945年支持越盟建國的美國,此時決定介入南越政局與北越進行軍事對抗,日內瓦協定形同失效,接下來延宕超過20年的越戰,也造成東南亞地區的持續緊張與動盪。

把視野放大一些來看,介入南北越問題只是美國在冷戰中圍堵共產政權擴張的一部分行動。就在反悔拒絕日內瓦協定後不久,美國隨即在1954年9月主導成立了「東南亞公約組織」(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SEATO)來牽制亞洲的共產勢力發展。

另一方面,世界上仍有許多國家(尤其是新近獨立的國家)並不想在美、蘇爲首對抗的冷戰中直接選邊站,因此國際間也形成了另一種對於結盟、互助的討論,1955年4月於印尼萬隆召開的第一次亞非會議(萬隆會議)即是一個代表性的例子。

兩種不同的國際結盟思維,在東南亞交會,可以清楚看出這個區域在當時世界局勢下的戰略位置十分敏感。

從1954到1977年存續了超過20年的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因為美國最終單獨介入越戰而且挫敗,通常被認為不是一個成功的國際防衛組織。

此外,它表面上看起來名實不符,不但只有8個成員國,其中更只有2個東南亞國家:菲律賓和泰國。

但實際上,若進一步了解1950年代東南亞各地的狀況,很容易就能明白SEATO圍堵共產勢力的戰略布局效果仍然存在。

菲律賓和泰國當時都高度親美,南越礙於中立國的國際共識不能直接加入,但美國的影響力昭然若揭,再加上南邊的馬來亞、婆羅洲北部都尚未獨立,仍是英國的殖民勢力範圍。整體而言,SEATO已對中國與北越形成了圍堵之勢。

此外,同樣應做為中立國的寮國和柬埔寨,當時局勢都還極度不穩定,被動受到波及的情況頻仍。到頭來,整個東南亞只剩下印尼和緬甸比較明確地站在反對SEATO的立場。

日內瓦會議決議被毀棄、東南亞公約組織成立背後的國際局勢,是美蘇之間的科技與軍備競賽正逐漸加溫。在此情況下,許多國家開始尋求自保的另類出路。

1955年4月在印尼萬隆(Bandung)召開的亞非會議,是亞洲與非洲新興國家首次在沒有前殖民國的參與下自行舉行國際會議。會議中幾位比較活躍的人物,包括最早提出泛亞洲合作想法的印度總理尼赫魯(Pandit Jawaharlal Nehru)、代表中國第一次參與正式國際會議的中國總理周恩來,以及東道主印尼的總統蘇卡諾(Sukarno)等人。

這場會議將「不偏不倚」、「求同存異」、「反殖民」、「反帝國主義」等高昂的口號喊得很響亮,但實際上參與國家差異頗大,彼此之間不乏立場甚至利益上的衝突,因此最終並未形成具體的結盟行動,亦無後續會議。不過它做為亞非團結的代表性歷史事件,仍然被認為是1960年代以後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成形的重要基礎。

至於對東南亞地區來說,這場會議的最大影響或許是讓印尼總統蘇卡諾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國際聲望。蘇卡諾一直以來認為馬來群島應該組成單一馬來民族國家的「大印度尼西」主義,在1960年代變成影響區域局勢的重要因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