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是怎樣煉成的?(下)

回到1967,好好認識東南亞的戰後二十年。

亞細安 asean now
亞細安 asean now
9 min readOct 20, 2017

--

企劃|角石編輯室
製圖|賴羽彤

時序進入1960年代,除了中南半島的上戰事愈演愈烈,南洋/馬來群島也在冷戰格局的影響下出現在重要的政治變化。

在此之前,與東南亞有關的國際或區域組織,都是受更大範圍的國際政治影響而形成。直到了1961年7月,泰國、菲律賓和1957年獲得獨立的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發起的東南亞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ASA)是史上第一個完全由區域內國家組成的東南亞區域組織。

這個組織的壽命並不長,到了1963年就因為馬來西亞建國計畫在北婆羅洲/沙巴(Sabah)與菲律賓形成主權衝突而停止運作。不過,一般仍將其視為東協的前身。

1957年8月,馬來半島(也就是今日所謂的「西馬」)上的9個馬來州屬和2個海峽殖民地,正式從英國殖民政府手上取得獨立的地位。

這個國家既不包括緊鄰著馬來半島尾端的另一個海峽殖民地新加坡,也不包括一海之隔在婆羅洲北部仍由英國控制的砂勞越(Sarawak)、汶萊(Brunei)、北婆羅洲/沙巴等地。

1961年5月,已經先一步獨立的馬來亞開始與新加坡、砂勞越、沙巴、汶萊討論共組一個「大馬來西亞」(Greater Malaysia)的新國家計畫。

當時馬來亞的開國首相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是這項計畫檯面上的重要推手,但背後其實有英國基於自身利益考量的運籌。

大馬來西亞計畫一成形,首先跳出來反對最烈的是菲律賓和印尼兩個鄰國。

菲律賓認為,北婆羅洲(沙巴)雖然是英國殖民地,但最初卻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8世紀從現屬菲律賓南部的蘇祿(Sulu)蘇丹國手上租借出去的,因此當時的菲律賓總統馬嘉柏嘉(Diosdado Macapagal)主張北婆羅洲如果脫離英國殖民,就應該回歸成為菲律賓領土的一部分。

印尼的反應則更為激烈。印尼總統蘇卡諾一直以來都提倡20世紀初萌芽的「大馬來由」(Melayu Raya)民族主義理念,進一步主張「大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Raya),也就是馬來群島範圍內的泛馬來族群應該統合在單一國家之下。

這一方面展現了印尼企圖成為區域內具主導權的國家,一方面也展現了印尼對於加里曼丹(婆羅洲)北部被英國分割有國防與經濟上的焦慮。於是,蘇卡諾非常反對大馬來西亞計畫,直指馬來西亞是英國為了分化馬來民族、鞏固自身利益而推動的傀儡政權,是新殖民主義的產物。

隨著英國積極運作的大馬來西亞計畫談判持續進展,婆羅洲局勢也變得愈來愈緊張。

由於婆羅洲北部的經濟發展較馬來半島落後,擔心加入新國家後降格成為一州會更為不利,砂勞越和汶萊境內都有左派政黨發出反對的聲音。

1962年12月汶萊人民黨(Parti Rakyat Brunei, PRB)甚至在印尼的支持下發動了叛變,雖然失敗,但此舉也促成印尼政府在1963年1月正式宣布與大馬來西亞計畫各邦展開「對抗」(Konfrontasi)。接下來的幾個月,從經濟上的抵制到軍事上的衝突,印、馬對抗為區域帶來了動盪。

1963年7月9日,馬來亞、新加坡、砂勞越、北婆羅洲與英國五方正式在倫敦(London)簽署馬來西亞協議(Malaysia Agreement),同時馬嘉柏嘉也做出了最後一搏,主動邀集馬來亞、印尼結局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會談,希望促成馬、菲、印三國基於「馬來民族」情義而結盟,放棄大馬來西亞計畫。

不過,這個「馬菲印組織」(Maphiindo)整合泛馬來民族的夢想,很快就被政治現實給擊破了。雖然菲律賓和印尼的反對成立引起了聯合國同意派團調查,因此稍稍推遲了馬來西亞成立的日期,但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sia)這個「新」國家仍然正式宣布成立。蘇卡諾隨即決定拉高經濟制裁與軍事準備的強度以為反制,印、馬對抗再加溫,區域整合的可能性也就暫時消失了。

有趣的是,直到今天,馬菲印這個概念仍然常常會被一般人當做有趣的歷史軼聞提起,甚至有不少好事者逕自為未曾發生的馬菲印共和國設計了國旗。

1963年9月16日宣布成立的馬來西亞,並沒有包括原本婆羅洲北部三邦之一的汶萊蘇丹國。

汶萊之所以中途決定退出,一說是因為外海石油天然氣開採的權利無法談妥,另一說則是受到反對加入馬來西亞的境內武裝暴亂影響。無論如何,汶萊先繼續維持了英屬保護國的殖民地身分,1971年開始自治,到了1984年才正式成為獨立國家。

新成立的馬來西亞,內部也很快就再度發生變化。

在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李光耀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經濟上與聯邦政府履次發生政策衝突、政治上又讓執政聯盟無法取得優勢,當族群嫌隙逐漸擴大,又在1965年5月與其他政黨結盟,基於自身政黨的利益算計,要求建立「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反對「馬來人優先」的治國方向。結果造成首相東姑在國會提出將新加坡逐出聯邦的動議,使得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被迫宣布獨立。

從馬來西亞成立到新加坡被迫獨立,短短兩年之間,區域內仍然因為印、馬對抗而呈現緊張詭譎的局勢。新生的小國如新加坡,當時還沒有如今這麼堅強的經濟實力,獨立之初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無法進行貿易,在經濟上被孤立而使得國家立即陷入困境。

沒想到,情況很快就急轉直下。

1965年9月30日印尼爆發930事件,軍方疑似在西方國家的授意下發動政變,動亂中由蘇哈托(Suharto)接管了政局,隨即以「反共」為名對印尼共產黨(Partai Komunis Indonesia, PKI)與泛左翼人士進行大清洗。政治立場相對親共、親社會主義的蘇卡諾被退退出政治舞台。

1965年12月,菲律賓舉行總統選舉,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以「新社會運動」為號召,擊敗尋求連任的馬嘉柏嘉上台,就職後他對沙巴主權爭議的立場相對寬鬆,馬、菲之間的關係也相對緩和。

1966年8月,印、馬完成和談,宣布對抗正式結束。在中南半島上越南戰事愈演愈烈之際,南邊的群島各國開始重新思考建立區域組織的必要性。

經過將近一年的磋商,1967年8月8日,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的外交部長與馬來西亞的副首相在泰國首都曼谷代表五國政府簽署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成立。

新加坡前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在2017年出版的《東協奇蹟》(The ASEAN Miracle,台譯:解讀東協)一書中打趣地描述:簽署宣言的五位代表,泰國的塔納.科曼(Thanat Khoman)是佛教徒、菲律賓的納西索.羅慕斯(Narciso Ramos)是基督徒、印尼的亞當.馬立克(Adam Malik)和馬來西亞的敦拉薩(Tun Abdul Razak)是穆斯林、新加坡的拉惹勒南(S. Rajaratham)則是印度教徒,這充滿表現了東南亞社會文化之複雜,以及促成區域合作之難得。

從亞細安宣言的全文來看,在1960年代讓這五個國家很早就決定要團結在一起的最大原因,仍然是社會穩定和區域和平。東協成立之初,越南戰事正當如火如荼之際,對於也才剛經歷過內部動盪的五國來說,團結或許是尋求自保的最理性決定。

這份宣言當然也試著強化區域內自主自決的立場,因此特別提到拒絕外力干擾、各國應逐步取消境內的外國軍事基地等看似堅定的主張,然而直到今天,外國軍事部署(特別是美國)從來都沒有撤出過東南亞。不難想像,在特定的議題上,東協對各成員國的約束力仍然有限。

從1967年創始五國的規模,經過了近兩個十年,1984年終於獲得獨立的汶萊成為東協的第六個成員國。這六個國家在美蘇冷戰的對峙中選擇了「勝利」的一方,因此比較早接受資本主義的洗禮與世界經濟的連動影響,雖然實際發展的表現不一,腳步走得仍然算是比較快一些。

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後,冷戰步入尾聲,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正式宣告終結。世界的格局起了不小的變化,全球化成為新王道,而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四國也在接下來十年之間,一個一個成為東協的新成員。

千禧年以後,如今人們所熟知的東協十國才正式浮現,而且迅速在世界經濟的板塊變動下成為世人關注的新興經濟體。快速積累的人才與資本流動,讓一切事物發展的腳步都突然間變得快了許多。

剛過50歲生日的東協,中年以後的人生,的確跟前半生在國際政治的僵局中緩慢長成的經歷不可同日而語。然後,若稍微深入探察東協各國當前的狀態,絕對不難看出,過去的歷史仍如鬼魅,影響其實從未消散、遠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