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藝術#1]別再看成功人士的故事啦,他們成功的原因不是他們說的那樣…

Kerwin
做你自己的產品經理
3 min readApr 12, 2020
(圖片來源)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不論在電視、雜誌或網路上,都可以一直看到各行各業中成功人士的故事,千篇一律的部分往往是他們十分努力,日以繼夜的不停工作,最後克服萬難,讓公司成功上市…
此時你的心中也許也產生了這樣的念頭:「只要努力,我一定也可以成功!」,但真的是這樣嗎?

千萬要注意別犯下 倖存者偏誤的錯誤

倖存者偏誤,是一種邏輯謬誤,選擇偏差的一種。過度關注「倖存了某些經歷」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沒有倖存的(可能因為無法觀察到),造成錯誤的結論。

這會導致我們一般大眾高估了自己成功的機會,但事實上每一個成功人背後,可能都有10萬人失敗,舉例來說,一位成功作家背後,可能有100位失敗的作家,他們的作品滯銷賣不出去,而100位失敗的作家背後,可能各自又有100位連出版社都不願意幫他們出書的創作者,而在他們背後,不知道又有多少開始創作,但卻無法持之以恆的人…

如果你就是那批成功的人,也可以去看看其他失敗者是否真的就沒有做到你覺得成功者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往往你會發現他們和你做的事情可能沒有很大差異,那為什麼你卻成功了? 最常的原因是大家不願意承認自己運氣好,但實際上成功本來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真正成功的秘訣反而是少犯錯,多多嘗試,等到時機成熟喔!

反向思考,找成功者沒有做的事情

先來聽個小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亞伯拉罕·沃德教授接受美國海軍要求,運用他在統計方面的專業知識給出關於『飛機應該如何加強防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機率』的建議。沃德教授針對盟軍的轟炸機遭受攻擊後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後發現:機翼是整個飛機中最容易遭受攻擊的位置,但是發動機則是最少被攻擊的位置。因此沃德教授給出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強化發動機的防護』,但是美國海軍指揮官認為『應該加強機翼的防護,因為這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提出以下其加強機身防護意見的依據:

  • 本次統計的樣本,僅包含沒有因敵火射擊而墜毀並安全返航的轟炸機。
  • 沃德教授假設所有中彈的彈著點應該會平均分布在機身各處,而能安全返航的轟炸機機身中彈數量較多的區域,是即使被擊中也比較不會導致墜機的部位。
  • 機翼被擊中很多次的轟炸機,大多數仍然能夠安全返航。
  • 發動機彈孔較少的原因並非真的不容易中彈,而是一旦中彈,其安全返航並生還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軍方最終採取了教授提出的增加發動機防護的建議,後來證實該決策是完全正確的。這項研究對當時仍在發展初期的作業研究領域具有深遠的影響。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到,我們應該去看看那些成功人士不做的事情,可能更可以避免失敗,畢竟不失敗是成功的先決條件,而能不能成功,就更要依靠運氣與時機啦! 天助自助者,共勉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給我1~10個掌聲,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值得跟你的朋友分享,請不吝於幫我轉發分享,
如果你想繼續看到我的文章,歡迎你按下follow來追蹤我的最新文章。

--

--

Kerwin
Kerwin

Written by Kerwin

在1間公司任職超過10年的產品經理,對外都戲稱每3年公司的轉變就像是換了1間公司,經歷超過100個產品開發、迭代的心路歷程,過程中的副產品是開設PM的培訓營隊,培訓超過30+位想轉職、剛畢業的人成為產品經理,期待能把這些經歷寫下來,分享給更多產品經理,減少不必要走的的彎路,替台灣數位產品經理的環境做出一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