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愛的距離: 愛的感受可以被製造嗎?

Ching Su
人機共生你我它
7 min readAug 3, 2019
Photo by Kristina Litvjak on Unsplash

愛就是充實的生命, 正如盛滿的酒杯。 — — 泰戈爾

數位時代的生活最為人詬病的地方,或許就是科技產品的沉浸與成癮。許多人直觀地認為,這些科技產品排擠了人與人相處的時間與親密,但,儘管它們成為生活中新的必需品,生活中心的普世價值卻不曾被改變 — 愛仍然是人類的普世價值,我們聽著哼著跟歌詠愛的旋律,我們為了 #lovewins 的畫面激動流淚,我們因為所愛的人而認真生活。在「時間被手機吃掉了嗎?社群媒體架構起的新時空」一文中,作者已討論過網路與社交媒體的使用和生活的其他面向不必然互相排擠的原因,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是從(或只能從)科技產品中感受到來自他人的愛,即便那個人是個小孩子、即便那個人已逝。

實用主義的浪漫 : 業餘科學家的導航裝置如何賺走千百人熱淚?

在中國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裡 (引用情節不代表推薦觀看),主角有個愛拆解電器的maker宅男表弟茅十八,和白百合飾演的女警荔枝在經歷一連串的(狗血)事件後成為歡喜冤家,其後在電影中象徵理想的稻城求婚成功,但,隨即又為了保護未婚妻,在街上被小混混捅死。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宣傳照

因為荔枝的工作需要穿梭在大街小巷,所以,茅十八曾送給荔枝一副導航裝置作為禮物。他用自己的聲音錄製了所有的語音訊息,再加上許多屬於情人間的囉哩叭縮噓寒問暖,以時時刻刻陪伴著荔枝。在茅十八死後的不知道多久,荔枝與她的導航裝置又回到了稻城,雖然早已物是人非,但導航裝置不會知道,於是,它說出了這部電影裡的經典台詞:

“荔枝,你又到稻城了嗎?這裡的定位是沖古寺,我向你求婚的地方。抵達這個目的地,我就會對你說:因為是最藍的天,所以你是天使。…荔枝,我在想,當你聽到這段話的時候,是我們結婚一周年呢,還是帶著小寶寶自駕遊呢?我站在那一天的天空下,和今天的自己,一起對你說,荔枝,我愛你。”

明知道這是挑撥情感的狗血套路,我還是起了雞皮疙瘩。

科技傳遞愛的六種機制

為什麼前段的導航裝置可以帶給被愛的感覺? 德國研究者Marc Hassenzahl和他的研究團隊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Marc Hassenzahl的研究團隊首先辨識了143個可以傳遞愛與親密感的設計,並從中歸納出這些設計使用的六種機制,整理如下圖。

參考論文內圖表自行整理

這六個機制個個讀起來像白開水一樣自然,應用起來卻又各有無窮學問與千秋。例如,Marc Hassenzahl強調「認知」這個機制的原則是 模糊性,用模糊的方式傳達訊息、讓接收訊息者主動賦予訊息意義,如此不會佔據另一半太多的注意力或是帶來被監視行蹤的感覺,例如SyncDector的設計是一對可調整明暗的檯燈,分別由分隔兩地的伴侶的二人持有,當其中一人調整檯燈的照明時,另一人的檯燈也會自動顯現伴侶調整後的模式,創造一種了解、參與彼此生活的感覺。

一項科技產品可以同時利用其中的多種機制讓人感到愛與親密感,例如,茅十八的導航裝置,就闡釋了「情緒表達」、「送禮物」、再加上現在與過去「共同行動」機制的實務應用。像是「生理感受」機制的部分,Marc Hassenzahl團隊引用的設計叫作United-Pulse(連動的脈搏),由穿戴式裝置及兩個中間有空隙的圓環組成,使用者可以用兩根手指讓這兩個圓環觸碰,一旦如此,使用者就可以透過這兩個圓環的震動,感受到伴侶此時此刻的心跳。其他應用「生理感受」機制的案例,還有如「遠端抱抱Tshirts」、「遠端親親機器人」也都是非常有趣的設計。在Marc Hassenzahl團隊的論文中也舉了很多應用這六個機制的案例,推薦大家閱讀原文以進一步了解。

創意X科技應用 : 兩歲小孩用Line創造的「女孩の下午茶」體驗

愛與親密感不會總是依照「預先設計好」的套路傳達,人們無窮的創造力,可以利用簡單的科技來實現前段各個傳遞愛的機制。

我的姪女現年兩歲九個月,我每週固定會帶她去公園玩。台灣的溫度使人瘋狂,因為想吹冷氣,每次在公園玩一會後我便會連哄帶騙的帶她到便利商店,我們會買兩罐養樂多(通常都是一罐草莓、一罐牛奶口味)一起喝。為了讓她覺得有趣、可以好好地坐著不滿店裡亂跑,整個喝養樂多的過程,我們會不斷地乾杯,久而久之,這也成為了我們之間的傳統。有一個週末,我因故無法過去而只能透過Line和她視訊,姪女挑選著各個卡通濾鏡切換使用,突然她看到了一個有草莓圖案的飲料的選項。我們便很有默契的雙雙切換到那個濾鏡、假裝手握那杯飲料、乾杯。即使她不在我身邊,那個時刻我依然感受到我們平常一起坐在便利商店的感覺。我的姪女讓Line實現了「共同行動」的機制,雖然她話不一定講得流暢、全然不會打字,但她用Line讓傳遞了真實的愛與溫暖。

姪女與我

結語

在透過科技產品和與重要他人溝通的過程中,愛被解構、傳遞、重構,隨著以上六個機制被應用的爐火純青,從科技產品中感受到來自重要他人的愛已不是問題。也許,科技與愛之間的距離,在人與人之間的用心之外,便是取決於使用者心中的愛,創造力,和感受力:科技產品的價值終歸還是回到人的生活,作為一個開發者、設計師,我們可以從生活的細節中找到靈感,和保存、擴大、分享我們體會到的美好;而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也可以善用手上的科技產品,時不時地,為重要的人製造愛的感受。回頭再看一眼六種機制的圖表,我們還可以發現,這六種機制絕非只能透過科技產品實現,生活本身就是實踐愛的場域。

參考資料

Hassenzahl, Marc & Heidecker, Stephanie & Eckoldt, Kai & Diefenbach, Sarah & Hillmann, Uwe. (2012). All You Need is Love: Current Strategies of Mediat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through Technology.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TOCHI). 19. 30. 10.1145/2395131.2395137.

Tsujita, Hitomi & Siio, Itiro & Tsukada, Koji. (2007). SyncDecor: Appliances for sharing mutual awareness between lovers separated by distance.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 Proceedings. 2699–2704. 10.1145/1240866.1241065.

感謝劉淨、張可人協助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