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偷走很多用戶隱私?老實說,很多人根本不在乎

陳美伶 Meiling Chen
人機共生你我它
8 min readApr 26, 2019
看完這篇文章後,你可以了解:
1. 企業在提供免費服務的背後,有一定的商業利益考量。
2. 人們容易忽視分享個資的潛在風險
3. 你可以有限度的管控你的個人資料,並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服務。
photo credit: Peter John Manlapig

我的隱私就是臉書的商品嗎?

臉書目前最大的獲利來源,就是透過廠商進行廣告收費。

到2018年12月31為止,臉書在全球總共累積了23億的月活躍使用者(Montly Active Users),在台灣也有約1500萬~2000萬的月活躍使用者。從註冊Facebook的那天開始,你在臉書上所有的操作行為都會被記錄下來,包含按哪些專頁讚、對於哪些類型的PO文進行按讚、用文字回應哪些文章,這些都會成為臉書評估你喜好的根據。

當臉書的使用者增長越多,他們能和廠商談判的籌碼就越多,在精準的使用者分類的基礎上,只要點擊幾個按鍵,廠商就可以針對他們想要的族群付費打廣告,將產品呈現在消費者前。看看你現在的動態牆上,是不是每三五個PO文就是一篇廣告、右側欄位塞滿廣告、搞笑影片也被置入了一個以上的廣告呢?

隱私被賣了又怎樣?反正,這服務真的很方便

不只是臉書,幾乎所有的數位產品都會收集你的個人資訊。

透過gmail的免費服務收發個人信件、註冊臉書和全世界的好友進行聯繫、使用Line群組進行公私事聯絡,這些都是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生活場景。大企業推出便利的服務,收集你的行為資訊,優化使用者體驗,藉以吸取更多的人來使用它的產品。但在使用這些服務的同時,你能確定這些企業是否會把資料用在其他地方?或引發什麼其他風險嗎?

「反正我只是一個市井小民,又不是高官大人物,我的資料對於大企業來說有什麼意義。」

世界上都這麼多人在使用了,況且自己也不是什麼大人物,企業有什麼鎖定我的原因?而且,這些服務真的很方便,不使用的話我要怎麼工作、怎麼聯繫家人朋友?以上是大部分的人,面臨個資被企業拿取後所做的反應。

也就是說,人們會權衡「得到的好處」和「潛在風險成本」,來決定是否使用一項服務並進行個人資料的分享 [4]。

舉例來說:在臉書上提供我的個人資料,可以幫助我和朋友聯繫、獲得個人化的推薦,也可以讓我獲得比較好的使用者體驗。雖然偶爾會收到很煩的廣告,或是打卡的時候透露我的地點,但權衡起來,我得到的好處還是比較多吧!

使用者心中的「隱私天平」示意,這裡以使用臉書為例,看不見的潛在風險難以評估。

以上這些推論看似無誤,但其實使用者很有可能沒意識到那些看不見的潛在風險。例如:若臉書出現安全漏洞,被有心人士奪取你的個人資訊,進而從你的塗鴉牆當中,拼湊你出你的生活習性、常出沒的區域。雖然目前尚未發生因企業洩漏個資,而危害到使用者人身安全的事件。但或許以下兩個場景,會讓你更感同深受,並意識到隱私權風險的存在。

壹、互動式微電影:你要吃這根棒棒糖嗎? (Take this Lollipop)

Jason Zada在2011年時,利用臉書的應用程式將觀眾引導到互動式的驚悚短片當中,只要點下同意按鈕,此應用程式就會開始收集你塗鴉牆上的資訊,並將你的個人檔案合成到影片當中。影片當中一位變態跟蹤狂,在陰暗的房間當中窺伺你的臉書個人檔案,於是他知道你的長相、住在哪裡。取得足夠的資訊後,他興奮的露出詭譎的微笑,開著自己的車,前往你的住處……

(備註:因為臉書的隱私權政策改善,此應用程式已無法取得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因此在2018年8月前已被下架)

貳、丹麥大學社會實驗:你有看app的「存取權限要求」嗎?

請跳到1:29秒,直接觀看該紀錄片

丹麥大學的研究團隊做了一項社會實驗,他們請團隊製作了一個app,並能夠存取使用者的相簿、GPS定位、麥克風收音等權限。走在路上,隨機請路人安裝,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想太多就同意安裝了。而這個團隊根據所收集到的資料,直接開車拜訪這群人的家。團隊直接告訴這群人,因為當初他們同意了「存取權限要求」,所以,團隊才得以收集到地理位置、私密相片,甚至是手機的錄音……

我還能做什麼來保護自己?

或許從使用網路服務開始的那天,我們的隱私就不復存在。

俗話說:「免費的最貴」、「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尤其是以商業利益為前提的大企業,提供免費服務的背後一定有其理由 (例如:收集大數據訓練資料、投放廣告…)。雖然身為使用者,我們無法阻止這些企業散播個資,但我們仍可以採取一些行為來保護自己。

1. 停止玩臉書的小遊戲或心理測驗

臉書上面充斥著許多心理小測驗、星座速配指數等網站,常常要求使用者利用臉書登入來進行測試。這些來路不明的應用程式,可能會奪走你在臉書的一些公開資訊。如果你不記得當初授權給誰,現在提供你一個小撇步,讓你管理好臉書的授權資訊!

首先,打開你的臉書,點擊右上角 → 設定。接下來,點擊左側的「應用程式和網站」你會看到以下頁面:

趁這個機會好好的檢視一下,當初同意了這些網站哪些授權,若是不信任的網站就可以勾選並移除。

2. 小心使用實名制登記的產品和服務

若是常使用中國服務的使用者應該會知道,現在要在公開頁面上進行發言評論,都必須要綁定自己的手機門號,進行實名制的控管。如果你不想要讓自己被鎖定的話,就盡量避免使用這些須要綁定個資的網站服務吧!

使用「支付寶」服務,需要進行掃臉認證。(圖片來源)

3. 該品牌的聲譽是否值得信任

再來,你可以思考看看這個品牌的聲譽是否值得信任、背後的掌權者有哪些、位於哪一個國家。例如,Google的服務規模大也具有穩定性,也有相對較清楚的使用者協議、尚未有個資外洩的負面新聞。因此,Google算是個值得信任的數位服務。

但矛盾的是,當這些科技大廠收集了這麼多資訊,換個角度來想,這些資訊也正好被「集中化」了。當這個組織擁有較大權力時,也會受到外界的注目與壓力,因此仍具有洩漏資料的可能性。[5]

4. 留意相關法規的訂定

面臨以上狀況,專家呼籲相關當局應該要儘早做準備,制定隱私人權的相關法律。例如,歐盟提出並在2018年生效的個資保護法GDPR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若歐盟人民的個資遭外洩,企業有義務在72小時內通報,否則將處以1~2千萬歐元或是全球營業額的2%~4%作為罰鍰。

5. 思考:政府是保護你,還是監控你?

隨著數位人權逐漸受到熱議,各國政府也開始擬定相關的法規,來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但是在必要的時候,政府也會扮演「索取個資」的角色。根據台灣人權促進會的報告指出,為了偵辦刑事犯罪,在2015~2016年間,台灣的政府機關至少提出了65884次資料索取請求。

Photo by Matthew Henry on Unsplash

如果你覺得以上這些方法實在太麻煩了,那麼請你至少記得:

從今以後請「小心的」使用這些數位服務吧!在按下同意鍵時多想幾秒,我真的需要使用這個服務嗎?當它要求我分享手機的通訊錄、相簿的存取權限時,是否合理呢?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長按左方 👏 按鈕給我們一些掌聲~鼓勵「人機共生你我它」繼續致力於科普文章的撰寫!

作者:陳美伶

編輯:黃振瑋、楊期蘭

參考資料

  1. 關鍵評論網 — 我曾經每天與祖克柏單獨開會,如今我對Facebook失望至極
  2. udn 2019 數位隱私專題
  3. Pamela Wisniewski, A.K.M. Najmul Islam, Bart P Knijnenburg, and Sameer Patil. 2015. Give social network users the privacy they want.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 Social Computing (CSCW), 1427– 1441. http://doi.org/10.1145/2675133.2675256
  4. Casey Fiesler and Blake Hallinan. 2018. “We Are the Product”: Public Reactions to Online Data Sharing and Privacy Controversies in the Media.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8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18). ACM, New York, NY, USA, Paper 53, 13 pages. DOI: https://doi.org/10.1145/3173574.3173627
  5. 科技導讀 — 臉書挖掘隱私的利潤

--

--

陳美伶 Meiling Chen
人機共生你我它

UX Researcher。熱愛探究科技在個人與社群中扮演的角色。期望科技的力量能支撐起良性溝通的橋樑。📬 聯繫我:mia.meiling.che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