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科技與死亡] 在臉書上與死去的親友相遇

Chi-Lan Yang | 楊期蘭
人機共生你我它
9 min readJan 19, 2020

--

“葬禮過後第四天,正當她在打理自己和高登同睡過的雙人床時,她哭了出來,哀慟的啜泣撕裂她的身體,她劇烈扭曲抽搐,淚水從臉上落到床罩上,鼻涕從鼻子裡不停流瀉。她跌坐到地上,像是線被剪斷了的牽線木偶。她哭了將近一個小時,因為她知道,她再也見不到他了。…愛一個已經不存在的人比較悲慘,還是恨一個依然存在的人比較悲慘。” — 《煙與鏡》尼爾.蓋曼

Photo by Rhodi Lopez on Unsplash

“RIP 謝謝你帶給我們的快樂歡笑”

“祝哥哥一路好走😔😢😣😭😫”

“哥哥你這樣真的很毋湯😥謝謝你總是帶給大家歡樂🙂現在你去天上當開心果了🙂一定要當個一個自由自在的人🙂哥哥拜拜👋”…

這是一位YouTuber-光頭葛格離開人世後粉絲們在Youtube影片底下對他的祝福。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WeChat 這些線上社群媒體讓我們對於離開人世間的朋友多了一種追思的方式,我們能夠在任何一個思念他的時刻到線上社群找到過去的他、與他的朋友一起悼念他。除了透過社群媒體追思一個公眾人物外,大家是否曾經歷過認識的親友辭世後,透過臉書來表達對他/她的思念?有沒有想過當自己離開人世時,自己的數位足跡會如何留在世界上?身旁的人會如何透過臉書來悼念自己呢?

今天這篇研究要帶大家了解我們透過哪些方式在社群媒體追憶死去的家人或朋友,並跟大家一起思考:

我們希望社群媒體怎麼幫助我們思念死去的朋友?而又如何讓身邊的人在我們死後透過社群媒體表達他們對亡者的思念?

這篇由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Irvine的研究者們歷經五年的時間,前前後後訪問了67位曾在臉書上遭逢親友去世或是看到朋友的朋友去世的人,並透過分析他們在臉書上分享的內容,深入了解他們藉由哪些不同的方式使用臉書來悼念親友、抒發情緒以及表達關心。

Photo by Josh Rose on Unsplash

在臉書上和逝者的朋友相遇,加深了我與逝者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當得知自己親友逝世時,有些人悼念的作法是在臉書上跟逝者的其他臉書朋友一起懷念她/他,透過其他朋友在逝者臉書上的留言,可以看到跟逝者不同關係的人表達思念的方式、從逝者不同朋友的留言中看到逝者在其他社交圈中不同的面貌,而在與其他朋友留言互動中,也更加深了自己與逝者間的關係,有種因為逝者認識你/妳,現在我們兩個的相遇似乎讓我們都同時更靠近了逝者一些。

逝者的朋友們甚至會為逝者創立一個粉絲頁,讓大家只要在想起她/他的時候,就在粉絲頁分享一些逝者曾經說過的話、曾拍過的合照、曾做過的事,來讓逝者的朋友們有個場所聚集在一起表達對他/她的想念。

Photo by Becca Tapert on Unsplash

我想好好支持那些被留下來的家人

除了表達對逝者的思念外,有些人在意的反而是逝者親近的親友,他們能想像假如是自己親密的親友離開人世,內心想必十分脆弱,因此當他們在臉書上看到有朋友面臨喪親、喪友之痛時,他們會希望能夠給予這些朋友或是被留下來的家人更多關心。有個受訪者便提到:「我對他(逝者)其實沒有太多話想說,他已經死了,但是我真心希望他的家人能夠好好的繼續生活。」除此之外,當人們看到逝者親友在逝者臉書上留的言,有些人會去按讚或留言來表達自己的關心,有位受試者便分享道:「我有時候會針對那些PO文按讚,倒不是因為思念他(逝者),而是想跟PO文的家人說:『我聽到、看到你的痛了,也深有同感』。」

在臉書上看到朋友們哀悼某個逝者,甚至會引發人們對逝者的好奇心,當他們看到身邊朋友的情緒受逝者影響很大的時候,反而會讓他們想更加了解逝者生前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想了解為什麼他/她能帶給這些留下來的人如此大的影響。

Photo by Ryan Stone on Unsplash

因為太痛了,請讓我遠離臉書靜一靜

在臉書上看到別人遭逢喪親、喪友之痛其實對於旁人來說已經是一件不好受的事,更可況是對正在經歷這個痛的當事人。研究發現,有些人在遭遇失親之痛時,會選擇逃離社群媒體;有些人則是因為不想在臉書對朋友談論涉及太多個人隱私的事,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不願再讓朋友們的關心使自己想起已逝的親人。有受訪者提到,當她的姐姐去世的時候,她無法閱讀姐姐臉書上朋友們的任何留言,因為一看到就會想起,而那真的太痛了…

在線上社群中我們互相觀察,共同形塑出悼念逝者的方式

這篇研究帶我們了解人們如何透過社群媒體哀悼某人的死去,發現在社群媒體追思死者,人們不再像以往只是跟自己平時經常遇見的一小群人們共同追憶某個逝去的朋友或家人,在社群網路中,我們可以看到逝者在世時的其他朋友們是如何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悼她/他,而當我們看到不同關係的人表達哀傷的方式,自己表達思念與關心的方式也會受他人影響,不再只是用自己跟逝者的關係來追憶,而可能多了一些管道去關心逝者的家人,或是透過別人的眼睛來重新認識逝者這個人。

Photo by Anoir Chafik on Unsplash

在社群網路中,我們可以看到逝者在世時的其他朋友們是如何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悼她/他,而當我們看到不同關係的人表達哀傷的方式,自己表達思念與關心的方式也會受他人影響。

你希望自己用什麼方式被追憶?

在聽到光頭葛格的死訊之前,我其實不知道他,但從朋友口中聽到他的死訊後在好奇心驅使下看了他過去拍攝的幾個YouTube影片,從底下的留言看到眾多粉絲們表達對他的感謝、想念與祝福,一方面覺得很溫馨,另一方面也發覺跟這篇研究得到的結果一致,我從社群網站透過其他認識光頭葛格的人對他的悼念來認識他,從留言中看到他留在世上的形象跟影響力,也從留言中觀察到大家共同懷念他的方式。這件事也開始讓我思考:當我們離開人世後,自己在社群網站上曾留下的足跡會如何被認識我們的家人、朋友們想起?

照片擷取自臉書個人隱私設定頁面:前往臉書首頁,點選在最上排左右邊的箭頭,找到設定的齒輪,在一般設定的選項中就能看到紀念帳號設定了。

社群媒體承載了人們活著的足跡,當離開人世間後,虛擬世界卻仍保留著那些影像、聲音、文字以供留在人世間的人追憶,或甚至提供了一個虛擬場所讓思念逝者的人聚集,共同表達思念以及對彼此的關心。身為使用社群媒體的個人,我們可以藉由這個機會思考:當自己有天離開人世時,會希望任何人幫我們代理臉書帳號嗎?還是會希望一旦自己在實體世界死去,虛擬世界的自己也跟著死去?有沒有可能透過不死的社群媒體幫自己傳達訊息給留在人世間的親友?又或是當你身旁的親友死去後,會希望社群媒體用什麼方式來讓你追憶他/她?如果你有了答案,歡迎在底下留言跟大家分享,也可以嘗試在臉書的「設定」裡面選擇你離開人世時,希望怎麼處理你的社群媒體帳號。

延伸新科技:線上祭祀、電子掃墓、智慧佛壇近年來開始有越來越多人提倡將掃墓電子化,一來為了環保,減少燒紙錢帶來的污染,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清明時節交通堵塞的問題,也可以讓無法親自掃墓的人有個管道追思。台灣目前推出的線上祭祀服務就能夠讓大家依據自己的宗教選擇不同的場景與祭品祭祀逝者:http://memory.mso.kcg.gov.tw/中國也有網上掃墓的服務,其中「回忆」提供的服務便是藉由墓碑上的QR code讓親友能夠在一個線上空間表達自己的思念。在日本也推出了智慧佛壇,整合臉孔與語音辨識技術,將逝者生前的照片與影像儲存在雲端,讓家人能夠隨時在家中追憶逝去的家人。這些都是十分有趣的創新,如果把這篇研究在社群網站追思的發現與現有的技術整合,相信未來我們對逝去的親友會有更豐富的追憶方式。

作者:楊期蘭

感謝王邦任、沈奕超提供編輯建議

《人機共生你我》它並不想要給讀者「一個答案」、「一個解法」,而是希望透過介紹這些研究,與讀者一起思考新科技如何被我們使用、在不同情境下中性的科技會帶來什麼潛在的好處與破壞、我們可以怎麼主動改變自己運用科技的方式造成好的影響力。我們希望帶給讀者思考的方向與方法,讓每個人在閱讀、沈澱後得到自己的答案,產生自己獨一無二的見解。歡迎透過不同管道訂閱我們,就能在第一時間收到新文章通知,也歡迎留言討論,讓我們有更多互相了解與交流的機會!Medium: https://medium.com/%E4%BA%BA%E6%A9%9F%E5%85%B1%E7%94%9F%E4%BD%A0%E6%88%91%E5%AE%83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CIeverywhere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hcicscw

*本篇是擷取原始論文中部分內容搭配筆者想分享的概念所架構而成,部分研究細節與討論並未完全呈現,鼓勵有興趣的讀者直接參考原文深入了解細節。本篇目的在於讓讀者了解人機互動領域中探討社群網路如何影響人類追憶逝者相關主題。內文並非逐字翻譯,亦不能取代原文 [1]。若要轉載,請標示出處,並以非營利模式開放分享。

參考資料:

  1. Brubaker, J. R., Hayes, G. R., & Mazmanian, M. (2019). Orienting to Networked Grief: Situated Perspectives of Communal Mourning on Facebook.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3(CSCW), 1–19.

--

--

Chi-Lan Yang | 楊期蘭
人機共生你我它

One of the humans who interprets the objective world subjectively just like everyone else. 寫跟讀是為了知道更多不同看世界的方式,沒有好或不好,只有不一樣。website: shorturl.at/bftK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