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式茶餐廳風味

solstice
人生下半場
Published in
Nov 26, 2013

每當講起一些港式的茶餐廳,一般人總會想起「絲襪」奶茶、咖啡、三文治、西多士等街坊小食,然而過往茶餐廳其實還有一個地道特色--舖內附設麵包工場,每日製作各式麵包、方包、蛋撻等食物供應茶餐廳所需,同時也在舖前售賣。

記得昔日讀書的年代,每天早上總會匆匆忙忙地趕返學校,而我有時也會以極速在茶餐廳門前買個火腿蛋包或腸仔包,然後又再趕上路去。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加上成本的上漲和食物製作的分工,今天很多茶餐廳已經不再自設麵包工場,只會使用供應商的麵包或方包,甚至全部以方包代替自家製作。就是那些熱飲的杯子也是為了方便而改用不銹鋼杯--總之熱到你死為止!

若然想在茶餐廳再次品嚐那些自家製作的蛋撻、雞尾包或菠蘿油,再加上闊邊瓦杯盛載的咖啡奶茶,大概只有一些舊區(西環、觀塘及長沙灣等)才會找到。並且這種港式地道風味絕對不是那些連鎖式的茶餐廳或快餐店可以媲美的。難得的是這些新鮮出爐的蛋撻,不論堂食或外買,只需三數元而已。好食程度絕不下於當年末代港督推介的中環老字號。

隨著日子的過去,加上租金成本的上升,這些身在舊區或舊屋邨的舊式茶餐廳卻又「執得一間少一間」,或逐漸被新式的食肆所取代。只怕再過幾年,這些令人懷緬的香江地道特色將會不再復見。

--

--

solstice
人生下半場

中年大叔一名,土生土長香港人。斷斷續續寫文已有30年。從最初個人的信仰反思,再到昔日的香港以至今日南深圳的時事評論,還有零星的書影視歌評。現在的我很想早點退休,多些時間睇書、寫文。而我仍會繼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