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Guide

美國學生的數理能力真的不如亞洲學生嗎?

談談中美教育的差異

Charlene Wang
LivingOS

--

我在來美國之前,經常聽到大家說美國人的數理能力很差,很多高中生、甚至大學生的水平都比不上亞洲這邊的國中生 。

Photo by Bùi Thanh Tâm on Unsplash

以美國大學入學考試來說,SAT和ACT上的數學問題更是亞洲的小學、初中程度,因此我們難免會認為美國學生的數理能力不好。

然而,每年舉行的學術奧林匹亞競賽,美國總是拿下非常多的金牌。我們也知道美國有世界水平最高的大學,以及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

這些看似互相矛盾的觀點似乎很難解釋,我想跟你分享我的觀點以及在美國的親身經驗。

我的亞洲教育

我在台灣讀過私立小學、公立國中、以及公立高中,感覺這些體制的教育水平其實沒有差很多。可能是因為有統一的課綱,所以大家教的東西都差別不大。唯一不同的是,私立學校喜歡超前進度,在有限的時間內塞給學生更多的內容,以為這種國一上完國二、國二上完國三的短期超越能把學生培養的更厲害。

以我的經驗而言,我從小就開始“超修”課程,被安排超前學習比我高兩、三個年級的課程,因此我可以在學校裡免修一些科目。然而,我並不覺得這樣的超前學習對我有什麼實際能力的提升。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這些知識我不會馬上用到,因此學的時候會抱著“聽過就好”的輕鬆心態,而不像其他學長姐一樣因為有考試的壓力會重複演練。這樣的結果導致我對所有看過的知識都沒有深入了解,因此免修考試前我都還要再花上幾週時間拼命練習,強記下解題模式,一旦考完試通常也就不太記得了。

雖然我可能是比較極端的例子,但這個現象點出了亞洲教育潛在的問題。我們花非常長的時間做題目演練,埋頭苦讀背下一堆東西。然而,我們可能連一個完整的證明都寫不好,公式背後的原理也講不清楚,更不能夠把知識點串連起來。多年下來這樣的教育就會導致我們腦子裡記了很多東西,考試時反應敏捷,但論及創造力就遠不及細解慢嚥、扎實打基礎的美國學生。

有趣的是,當我高中開始忙著做許多活動時,讀書的時間硬是被縮的很少,根本沒時間刷題。這個限制迫使我去尋找更有效率的方式去吸收知識,這才使得我開始從知識的源頭下手,透過自行推演來理解各學科,因為這樣我不需要做什麼題目,就可以從幾個大原則推出解題方法了。

美國基本教育

在和你聊美國的教育前,我必須點出一個大家通常不會想到的點。美國其實不只貧富差距大,教育水平也相差非常大。上流的中小學校師資媲美長春藤名校,而最差的學校只要求學生不犯罪就好。這次的新冠疫情也凸顯了這個問題。我們驚訝的發現,學校其實是許多學生賴以吃飯的地方,當學校關閉了,很多學生在家是吃不飽飯的。

就如我前面所說,亞洲學校的資源分配是比較平均的,大多數學校的分數可能集中在60分到90分之間。然而,美國的學校資源分配卻是從10分到100分都有。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因為美國並不像台灣有所謂的十二年義務教育。這邊的學校是由家長支助的。這邊的私立學校學費非常昂貴,而公立學校則是用學區內房屋的地稅和各方捐贈支撐的。這樣就會導致好學校所在的區域房價非常高,學生的資源充裕,家庭背景也比較好。

以矽谷為例,這邊最著名的私立學校叫Harker,他們每年的高中基本學費是5萬美金,而且由於競爭激烈,連幼稚園入學都需要面試家長。除了私立學校之外,這邊南灣幾所著名的公立高中不僅入學有限制特定Zip Code,許多學校甚至會把沒有擁有房子(住apartment或是condo)的家庭排開,讓他們去其他學校。因此,不管是私立還是公立,好學校都會要求家裡有一定的水平。

以我的大學朋友為例,他們在高中時就已經讀過了半數以上我們哲學系的經典了,在課上自然答辯如流,寫作涵養也非常高。我高二時的暑假有去美國東岸一所著名的Phillips Academy上暑期課程,上了他們演說和寫作的課程,對我寫作和口頭表達有了顯著的提升。

除了人文素養的培訓,好的學校也會適性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能挖掘自己的長處。因此,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年紀輕輕的音樂、運動、辯論、科研的天才,這都是美國教育長期投資的結果。

所以,美國看似平均數理水平不高,其實是因為最好的資源都集中在少數的人身上。而這些長年被培育的菁英,也成為了未來諾貝爾獎得主的候選人。

最後,亞洲的學生雖然數理考試水平高,但寫作和口語表達真的不好。而在未來工作上,你可能不需要每天解題,但你卻需要每天與人溝通。

因此,在未來的學習中,重視科學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將會是關鍵!

今天先聊到這裏,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Subscribe to my newsletter

--

--

Charlene Wang
LivingOS

Founder, Distillable; Ex-Google Product Manager, Health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