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說不出口的話語──《月經不平等:一段女性身體的覺醒之路》

氂牛火鍋
今天也想吃火鍋
May 8, 2018

讓我們來做個簡單的計算,假設一位女性,她的經期一個月有五天,從13歲開始到50歲結束,那她一生中就會有37年的時間,當中的兩千兩百二十個日子是有月經的日子。兩千兩百二十天,這樣的時間,不短吧?

但是當我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覺我成長的這個社會,對於月經的談論和認識並不夠多,所能回想起的,幾乎全是告誡和禁止。月經不是虛假的,但它卻彷彿在社會中隱形。月經是「那個」,是不能道出名字的禁忌與尷尬存在。

作者艾莉絲˙迪艾波是一位記者,也是一位女性主義者,在她更年期停經之後,她回溯自身經驗,追索月經在她的成長經歷,與經血在神話、宗教與人類學扮演的角色,同時,她也關心普世的女性經驗,與月經用品的成分疑慮。

書中引述了《六千萬消費者》的檢驗報告,這份報告指出,在十一種受測的棉條與衛生棉中,有五種具有「工業副產品與殺蟲劑殘留」,可能會影響到女性內分泌;此外,在Nett牌的超級舒適科技,和OB牌的一般正常型樣品當中,檢測出了戴奧辛,在Tampax的清新輕量運動日用型中,則發現有機鹵素化合物,這些物質雖然被WHO認定在微量暴露下可予以忽視,但是戴奧辛已經被認定為是「已證實的人體致癌物」。(p160–161)

艾莉絲˙迪艾波以這樣的事實暴露,提出有力的質問,全球的女性消費者們,應該有權得知這些會接觸皮膚和黏膜兩千多個日子的產品成分,當衛生棉的成分不必詳細公開,我們如何探究它是否會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已有二十六萬名消費者聯署要求廠商公開其成分,然而,直到今日,這些問題都懸而未決。

此外,當我們試圖檢視月經用品的製造過程、造成的垃圾量、它的訂價和稅收等議題,卻由於月經是社會的禁忌,這些議題也都變得很難討論了。

除了月經用品,艾莉絲˙迪艾波也關注那些傑出的倡議者們:有些藝術家以經血創作作品;有些行動者身體力行讓社會「看見月經」,例如奇蘭˙甘地(Kiran Gandhi)──她在2015年四月,參加了倫敦馬拉松,因為當日剛好是月經頭一天,她選擇全程不使用衛生棉和棉條,讓經血自然流下,染紅她的褲子。奇蘭˙甘地藉此呼籲大家正視月經汙名,以及正視因為貧窮,買不起月經用品而受到社會羞辱的女性們的創傷與困境。

我認為,月經禁忌和月經汙名,給女性帶來的困境是,它讓月經被視為渺小、不重要、麻煩的,月經不值得關注,也不需要或是不能夠被討論。社會對於月經的禁忌和汙名,剝奪了女性談論月經、談論自身感覺的「正當性」。

此外,它更可能造成醫療上的偏誤,艾莉絲˙迪艾波寫道:「我在近四十年間苦於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經前症候群與賀爾蒙失調等,沒人真的能正確診斷,症狀也少能獲得治療。」(p20–21)醫療面前本應人人平等,但是卻因為社會對於月經的禁忌,使得這些困擾被忽視了。

而這種忽視,也可能給醫界與人類醫療帶來損失,艾莉絲˙迪艾波尋找那些針對經血內的幹細胞的醫療研究,「這些在經血中的細胞,事實上開啟了前所未有的視野。它們能迅速分裂出大量不同類型的細胞。這當然不至於太過離奇,畢竟它們來自子宮內膜。有鑒於其每月重生的能力,子宮內壁自然會存有許多具有重大潛力的細胞。」(p302–303)不過,雖然幹細胞研究琳瑯滿目,至今仍未取得足夠的進展。

在引言中,艾莉絲˙迪艾波寫道:「至於這段漫長的經驗,我很遺憾地對各位報告,月經既非想像出來的,也跟我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因為,在我們至今尚未完全理解的月經生理事實之上,神話的力量依舊遠較強大。」(p20)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白,我們的社會尚未將月經去除神話的意義,尚未將它從遠古社會中的恐懼中,還原成為一種女性身體必經的週期。我想,若我們想要不帶迷思地去認識月經,便需要更多能夠安心地、日常地講述與討論月經的經驗的場合。若能更加細緻地去討論、檢視與交流這些身體的經驗,或許終有一天,我們能夠將月經還原成一種「只是日常」的經驗。

我們首先能做的事是,敢於談論它、說出它的名字──月經。

以行動支持寫作者!請您登入替我拍手,免費贊助我的寫作,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