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字篇

千
keronScribe
Published in
6 min readSep 1, 2018

這裡我們來討論單字,單字量是決定你能接受和給出多少資訊的關鍵。

只要你有夠多單字量,就算文法很差,你們也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交流。而且同時,足夠的單字量自然會成為你學習的基石。這裡提供幾個學單字的時候去理解日文單字的方案。

“assorted-color lockers” by moren hsu on Unsplash

日文的分類

日文裡面有的字彙可以大致分成三類,和語、漢語、以及外來語(片假名語),當然,也還有他們的混種語。作為一個母語是中文的人,會需要花比較多心思的應該是和語的部分,也就是訓讀的部分。

和語就是日本人自古以來使用的語言。讓我們來進入一個小劇場想像遙遠的日本發生了什麼事吧:

想像漢字尚未傳入日本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阿明的日本男性,然後他有一個叫阿一的朋友。

我不確定遠古的日本人的名字的狀況,但先假定有一個叫阿明的原始日本人男性,然後有一個叫阿一的原始日本人男性。

阿明和阿一一起在遠古的日本生活著,並且說著一堆和語進行他們的生活,他們生活的很好。溝通無礙。

某一天漢字傳進日本了,一些有權有勢的日本人覺得哇這個有美,所以就把和語的意思和相對應的漢字放在一起,阿明和阿一因為想要追求時尚,所以也開始學習漢字,並且把他們平常在用的話,寫成他們知道的漢字。

於是,和語的漢字表記就這麼誕生了

這個故事單然不會這麼單純,但大家可以用這個邏輯去想像日文。

並且,從這個事情我們可以知道,在和語裡面,其實是有記憶的訣竅的,那就是「聲音」。

中文是一種很特殊的有圖像提供額外資訊的語言,但我認為像是日文(和語),以及其他拼音文字的語言,都會透過聲音的變化來提供更多資訊。比方現在式過去式,自動詞他動詞等等。
因此,在學習和語的時候,將注意力放在聲音、語源,以及相關詞上,對於整體的理解會快上許多。因為這一類單字經常互相關聯,所以用聲音的相關聯來思考其實很容易意會。

比如說:

かえりみる
省みる

かえり+みる
往回+看

往裡面看,就是反省的意思。

我覺得在學習和語的時候得要先把漢字拿掉,好好理解聲音,和想像那個聲音帶來的語感,會幫助你融入至個語言。

另外,在寫文章的時候,和語是可以而且比較常直接用平假名表示的,如果明明有漢字但沒寫成漢字,大家完全覺得很正常。但是相反的,如果沒有實際動作,那麼它就不會被寫成漢字。

比如說

いう

いう的漢字寫作言う、云う、謂う。

但比如「~ということ」,因為這裡的いう並沒有實際上言う的動作,所以好像不太會表現成漢字。

不過也有另一種可能是他的表記漢字是其他漢字,但太不常用或用錯機率太高了所以大家不寫。所以初學日文的朋友不要像我一樣一看到有漢字可用就狂用,他們會覺得很怪。

再來,日文的連濁的現象只會出現在和語,像是:

志す
こころざす

こころ+さす
心+指

心所指的方向=立志

這裡就發生了連濁,就是連音時後半的個詞的第一個音變成濁音的現象。這種連濁只會發生在和語裡,猜測是因為和與使用時間夠久到更容易的說法可以成為官方主流吧。
另外,後半如果已經有其他濁音,連濁就不會發生。可以供大家不確定有沒有濁的時候進行準確率更高的猜測。

然後,雖然沒有很一定,但和語的音調比較鬆散,不同地方會用不同音調講和語,相對之下漢語和外來語的音調就比較固定。

是的,我終於要講漢語了。

“person holding black paint brush while painting black text on white paper” by Niketh Vellanki on Unsplash

漢語

漢語就是比較早傳來日本的漢字辭彙,以及日本人自己意會漢字之後,基於這些漢字的意思創造的和製漢語。

對於中文使用人士來說,從和製漢語開始增加漢語量絕對是一個好方案,要說會什麼,得先知道和製漢語的歷史。

就我所知,日本人和外國文化大改變的重大時期有兩個,第一個時期就是大化革新,也就是大量開始嘗試將漢字系統本土化的時期,第二個時期就是明治維新的大量開始接觸西洋文化的時期。

所謂的「和製漢語」就是明治維新時,接觸到西方概念的日本人,將那些西洋傳來的概念用漢字表示,創造出來的漢語詞彙。

在那之後,因為日本強盛了起來,所以和製漢語在漢字圈的地位也取代了一些中文裡原有的漢語詞彙,像是物理就取代了格致,社會就取代了群學。現在我們日常經常使用的許多詞彙,其實本來就是日本人創造出來的。
在這個基礎下,不能想像學習和製漢語有多簡單,意思差不多一樣,只需要把唸法再記起來就好的,簡直超完美!

“woman with black headphones around her neck” by Alphacolor 13 on Unsplash

說到記聲音,漢語的發音要比和與單純許多,一個字基本上就一個音,學習方法就跟學中文的時候一樣把那個音跟那個字對起來就行了。
不過有些字詞因為傳來日本的時間不一樣,所以有一種以上的唸法。比方說中國改朝換代的時候,一些字的唸法也會不同,所以在不同時期傳來的單詞發音就會不同,餃子在日文的歷史裡至少就出現了五種以上的唸法,不過就像你拿一個詞給各地的中國人念大家也會唸的其實不同一樣罷了。大家都還是長很像,稍微記一下就行了。

另外,漢語現在用片假名表示的狀況也在增加,視為外來語所以重表音,或者覺得比寫漢字來的可愛之類的,不過因為漢語的同音字實在太多,所以直接寫出漢字的場合還是比較多。

另外學漢語還要注意像是除了剛剛提的和製漢語之外,他們的漢語的使用常常有和中文有微妙的不同,同一個漢語也是建議大量接觸使用實例會比較好。

外來語

最後終於是日本人也搞不太懂的外來語了。

現在走在日本街上,外來語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超級無敵多,但其實去問日本人那是什麼意思,他們雖然唸的出來,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狀況還是比較多,加上因為外來語是表音形式,而且還表音節,就表到一個爆炸長之後大家切頭切尾切中間的短縮語大量出現,第一次看到的日本人依定跟你一樣大傻眼,所以考試裡應該只有很常見的那些而已。

因為外來語的新語太多,表示方法也各異,所以基本上就是用得上的常見的記一記,小學生字典裡有的話,或者你自己覺得用得上,或是教科書裡面有(表示可能以前有考過)再記就好。

落落長終於把單字講完了。
希望對於各位在學習日文的捧油有帶來新想法。

我是阿千,下次再見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