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之下的無所限制|侯智薰講座逐字稿

你常常抱怨的「沒有機會、沒有選擇」的根本原因是?

侯智薰(Raymond Hou)
侯智薰演講與作品集
17 min readMar 4, 2018

--

侯智薰的 2020 年後的最新文章,將會發佈在新的網站:

此篇是 2018 年「限制之下的無所限制」講座大綱逐字稿,主要有兩個用途:1. 用於講座結束後,參與者能閱讀此大綱,加深印象,拿走認為有用的內容。
2. 將講座內容用文字紀錄,更方便傳播外,也能使得分享時更為紮實。
此篇將自動省去開場自我介紹、結尾招呼、Slido 問答系統,以及當天會進行的互動遊戲部分。另外,如果少了一些舉例與故事,是因為通常我的演講都會脫稿演出,有時候用了A故事舉例,有時候用了朋友B的案例說明,所以基本上我每次的演講的例子都會有所不同,這也是為什麼真實演講本身,會比文字閱讀還有有感受度,歡迎到個人網站上邀約(笑)。

理性的樂觀主義者?

大家好,我是侯智薰,自許是個「理性的樂觀主義者」。我認為樂觀是種天性,但必須用理性加以限制。

為什麼呢?讓我們先看看下面這張圖:

如果把書本換成人生歷練來看

孩童時期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我們所認知的世界,都是由珍視我們的人給的。

像是爸媽或兄弟姊妹,因為他們會想要保護我們,給我們生活最美好的那一面——選擇不在你的面前爆粗口、把八卦血腥的新聞關掉,或者說著那已經被改編成溫馨美麗的格林故事集。

讓我們以為生活就是,充滿美好、燦爛與溫暖。

青春期:生活的真相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我們長大了。
映入眼簾的,是我們沒意料到,沒有被教導的社會面貌。

付出做好事不一定有好報,還可能被利用?
愛情也不是如此單純,更多的是猜忌懷疑?
原來深刻友誼也會被誤會,甚至說斷就斷?

我們佇立在這新的世界中,嚇呆了…。

原來小時候的美好,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現實的醜陋面,才是更加社會的真實面貌?

這時候的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是這樣說:

「你的厭世不是對生活所知甚少,而是知道得太多了。」

我想,我們現在都處於這個階段。

往往會懷念起孩提時期的美好生活,排斥再去那個會排擠我的班級,討厭那個說自己閒話、造謠的同學,漸漸不敢去面對一切未知的挑戰與風險。因此,我們開始對現實不滿,覺得社會就像個深不見底的陰溝。這個世界好不公平,好令人討厭。

正如魯迅在《吶喊》中鐵屋子,清醒過來的人,會因絕望而痛苦;不過,也有了突破這鐵屋子的希望。反觀仍然在沉睡的人,則沒有這種可能。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自省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

不過,我們人很犯賤,通常都要經歷過苦難才會自省。相信我,沒有人會在 KTV 唱歌很嗨的時候,突然思考人生的。

樂觀主義,是我刻意想要去保留,那些童年時期的天真與快樂,這些會引發我的好奇心;至於理性呢?就是提醒自己要常常去「思考」,希望藉由對生活的發現,體驗自己的生活,並且去突破自己生活真相的鐵屋子,往第三個階段前進。

我也相信,當我們發現生活是外在的,「體驗生活」的目的是向內的時候,那些殘酷的事實、不公平的現象,以及與期望有落差的失望,才能被我們理解與接受,也才能夠成為我們人生體驗的一部分。

因此,羅曼羅蘭的這一句話,就是「理性的樂觀主義」的最佳寫照,我也把它一直放在我的電腦桌面,提醒著我:

我的電腦桌布,Sense 8 這部影集,也傳達了這個精神。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三個問題,開始試著突破所謂限制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我會希望跟大家一起來聊聊三個問題:

  • 沒機會與沒選擇的根本原因?
  • 朋友的組成與選擇缺陷?
  • 兩年之後,你會在哪?

我會藉由自己的生命歷程與個案故事,試著去回答這三個問題。當然,最後你可以把我的過程與答案拿去參考,但我不會是你的方向,更不會是你的答案,頂多就只是一盞燈,協助你知道你還有哪些道路可以去選擇與前行。然而,當你選擇點亮的燈越來越多,到最後,還是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去找到自己突破限制的方法吧!

沒機會與沒選擇的根本原因?

保持好奇,生活就充滿驚喜與機會

不曉得大家是幾歲開始,「自己」搭乘公車的?

因為我們家是藍領階級,從小就屬於「放養」的形式,沒太多時間與資源去給小孩,所以我在幼稚園時,就開始自己一個人搭乘公車。而搭乘公車這件平凡不過的事,對我來說,卻是一個很深刻的啟發。

第一次搭乘時,我媽告訴我:

「出了家門的巷子後,會遇到一條大馬路,然後去『遠一點』的公車站,不是很近的這個,搭乘 505 號或 214 號路線。」

當時我就點了點頭。出了巷子後,馬上就看到一輛 505 路線要準備進站。我當時一個念頭:「明明就有近的公車站,幹嘛跑去遠的阿,神經病。」所以我就搭上近的公車站了。

聽到這,你應該能猜到,待會會出什麼事了?

沒錯,我搭了快一個小時,卻都還沒有到達我幼稚園的站牌,公車上也漸漸沒人,只剩下我一個小鬼頭。我緊張得不得了,除了已經大遲到之外,還有那一片空寂的公車。

我趕緊跑去問司機:

「請問OOO站到了嗎?我要去XX幼稚園!」

「疑?小朋友你搭反了喔,要去對面搭乘。這是反方向的」司機說

當時真的就是一個晴天霹靂,我才弄懂當時媽媽說的意思。(雖然也很生氣為什麼司機明明看到我穿幼稚園的制服,卻完全沒有在上車時告訴我這個小鬼頭我坐反了……)

當時的我,得知了一件事情:

任何事都去問「為什麼要這樣做?」
當一個想法被阻止的時候,要去問
「為什麼不行?」

我不會去討厭我的過去與曾經,既然犯錯是必然,那反省與成長則是選擇。

小學時的我,在一次的機緣下,到了唱片行聽到了 Blue 的專輯《All Rise》,聽的當下就愛上這個旋律,因為聽不懂英文,所以想買回家,最後卻因為家裡經濟狀況不允許只好做罷。

然而,這個想買專輯,以及自己想要東西的念頭一直存在我心中。

小時候最愛的英國 Blue 男團,已經從男孩變成男人了。

後來,藉著不斷發問、尋找賺錢機會的衝勁,在我國小與國中時,真的找到了數份零工與賺錢的方式:賣光碟、擺攤、工地、小吃店、網咖、打線上遊戲賣金幣賣裝備道具…等等

(部分故事過長,所以文字上省略大部分,講座版本才會講細節。)

這些打工經驗,的確累積了自己一些金錢上的資源,更重要的是,這些經驗也讓我遇到了啟蒙我的工作同事與老闆。雖然我的年紀比他們小了一大截,有的比我大一輪生肖,甚至超過三輪生肖(都能當我爸媽了),但他們不怎麼會把我當作小孩般看待,反而願意跟我溝通、瞭解我的動機,而非用表面行為判斷。

我想我的自信與嘗試的動機,可能就是從那時候累積起來的吧。也正是因為這群明明比我年長很多的朋友,願意不用帶有標籤的眼光對待我,我現在也秉持著這樣的態度,不用「資格論」去看待一個人。

當然,這個階段也因為做了很多社會上不認同的事,無論是打工,還是賺錢等等,全都是「這個社會覺得不該是學生、不該是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因為不符合社會的道德期待,不符合傳統儒家禮教的長幼有序。我也因此犯了很多錯、弄糟了許多與學長姐們,或是長輩們的關係。

《小孩不笨2》是部新加坡的教育類電影,這裡面講述了我好多的心聲,看了好幾遍,也哭了好多次。

很慶幸地,我在國中後期,真的遇到了《小孩不笨2》裡面的那位符老師,願意去聆聽學生的狀況,瞭解背景與困難痛楚。我也開始試著讀書,每天苦讀,雖然身體真的弄壞了,滿臉痘痘,但國中基測模擬考也從 PR 38,到最後的 PR 98。

(部分故事過長,所以文字上省略大部分,講座版本才會講細節。)

成績是個社會給你的毒品

因為我的成績突飛猛進,我慢慢發現,似乎只要靠著成績好,就能成為社會上的乖寶寶好榜樣。一開始享受了各種福利的我,其實也沈浸在這毒品的幻覺中:老師與同學開始喜歡我跟我聊天,爸媽也開始鼓勵認同我,連爸媽的朋友、老師的朋友,甚至陌生人都會認為我很棒……

但在這些「讚美」與「肯定」之後,我反而覺得恐懼。
因為他們欣賞的是我的「成績本身」,而非我這個人。

如果我拿掉表面的成績與分數,那麼我還剩下什麼?
他們還會想進一步跟我聊天、瞭解我嗎?

所以,我一直很想放下台灣的一切,去異地旅行一陣子,去找尋這個答案。這一直到了大學一年級,十八歲那年,我才找到了相關的計畫,可以讓我用少少的金錢支出,到印度旅行一個多月。

這是我旅行中最喜歡的一張照片,由上方看以為女孩是微笑的,但鏡裡的她卻是面無表情的無奈。

這趟印度之旅,讓我瞭解了「紀錄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時常將自己的思緒與事件紀錄下來,那麼未來就很難追朔,我們也就很難知道自己的變化,以及自己是誰了。透過文字與影像跟自己對話,是我在這趟旅行中,學會的其中一件事。

而且紀錄下來的文字與信息,不只是對自己的對話,也才會有影響力。

讀書再多如果不寫出來,就不能成為自己的;
如果不能向別人說出來,就不能獲得到反饋,
也就無法知道自己的觀點是處於什樣水平。

「你,為什麼永遠不可能討好所有人?」

因為「沒機會沒選擇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太常去把「不得罪人、不出風頭、不要與別人不同」當成自己行動的侷限條件。

如果你已經處於一個天生沒有資源的模型機制(mechanism)下,你還不試著用不一樣的方式去打破這機制,反而選擇去順從了這個機制——說你是男生就該OOO、是女生就不該OOO,是學生就要OOO,是個小孩就應該OOO,窮人就不要去想OOO……這種資格論言論。(我是個典型的反資格論者…所以國高中時很容易被學長姐霸凌,就太沒有學弟的樣子XDD)

那你就真的只能待在這個機制下,過著最一般且穩定的生活。

這種生活沒有不好,因為是你自己選擇的,那就不要天天怨天尤人。也就不要一直掛在嘴上說:「為什麼我不能怎樣怎樣?」因為你只有嘴吧想,但心理上與行動上卻不敢去得罪人、不敢去出風頭、不敢去與別人不一樣。

如果你真的想改變,第一步就是:「別把自己,只當作學生」

如果失敗不起,就無從學習。

那些看似成功的人,只不過是嘗試的次數,都比你失敗的次數還多罷了。

你可以試著從生活上,「多做一點小事」開始。

大一那年,我參加了將近 20 場的校內講座。圖中是 IOH 創辦人莊智超

其實生活上有很多事情,只要我們多做一點點,就能夠很不一樣。就像你現在正在聽一場講座,不過有多少人有在事前查過我的資料呢?又有多少人查完資料有做一些筆記呢?或者有多少 人目前正在做筆記呢?

大一時,我知道自己缺乏見識與知識,所以只要有空就會去參加校內的免費講座,但參與講座不只是去聽講座,就像剛剛講的「當學生不要只是當個學生」,所以當時的我,會多做三件事:

  1. 事前準備:查閱該講座的「講者背景」與「主題相關的資訊」
  2. 交個朋友:會參加同場的人,必定跟自己會有某種程度的連結與共鳴,你都做了事前功課,還擔心跟他聊天會沒話題嗎?把握機會,相信你能交到一位很棒的朋友!找個旁邊有空位的人坐下來,直接搭個話吧!
  3. 事後聯繫:講座結束後,我會上前跟講者要名片與合照,事後寫篇心得回饋,加上合照回寄給他。相信我,沒多少人會做這些事,你一定會成為另講者印象深刻,連結也就加強了。

到目前為止,雖然沒有全部的朋友與講者都有持續聯絡,但這些弱連結一定持續在彼此身上,也的確有數位朋友與講者在這幾年幫助了我很大的忙,幫助我的計畫、給了我舞台,或者特別引薦了資源與機會給我,謝謝這些朋友。

行動,不只是去做。
而是你能不能把一件事情做出差異化。

朋友的組成與選擇缺陷?

這一部分,在我 TEDxTKU 年會分享的「分享的力量」,也有提及相同的模型。
可以點此觀看
基本上朋友的組成,可以歸納為四個因素:個性、價值觀、目標、金錢(社會資源與地位)

但在學校內,金錢的影響幅度比較小,所以這邊先不討論。但畢業與開始工作後,你會感受到社會資源與地位的影響將會大幅提高,到時候朋友,也就越來越複雜化了。

如果只有單項因素相同,組成的朋友類型。
如果將因素交集後,產生的朋友類型。

我們在大學時期,可以玩在一起的朋友非常多(外顯個性相同,畢竟我們都是人類,動物性還是存在的:貪玩貪吃貪睡貪娛樂,又趨吉避凶),但能跟你討論共同目標,分享內在想法與觀點的朋友,卻是少之又少。

基本上,在台灣的狀況,因為高中之前都在關在牢籠中讀書,到了大學後才擁有較多的自由,所以就像把獅子關進鐵籠中,我們關越久,打開鐵籠後,牠將會越凶猛,更渴望著自由。所以不免地,大學前期的我們,很容易結交了一堆「外顯個性相同」的(酒肉)朋友。

順序,決定了轉化率。

另外,你也將會發現:

「能跟你分享觀點有共同目標的朋友,通常能跟你一起出去娛樂;但能跟你一起娛樂的朋友們,只有很少能跟你談論理想與共同行動。」

所以我建議所有同學,在大學階段先去尋找共同「價值觀」與「目標」的朋友,有一個方法,就是常去「分享」。

透過「分享」,找尋「目標」與「價值觀」相似的長期夥伴。

如果你不時就跟大家分享自己喜歡攝影,那你一定會漸漸地吸引到相同興趣的朋友;如果你不時就跟大家說,你未來三年後想去非洲工作,那麼你也將會吸引未來想去非洲的人。那如果你什麼都不說,都不去跟其他人分享你在意的價值觀、你的未來目標與方向,那怎麼會有人知道呢?

我玻璃心怎麼辦?害怕說出來別人批評我的價值觀與目標。

這大概是我在講這朋友模型後,收到的最頻繁問題了。

玻璃心要改善的一定是自己,不是去封住他人的嘴,因為

批評必有其道理,
但只有很少的批評有其價值。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歷程,不同的曾經,所以會形成看世界的不同角度,也就對於事件有不同的好惡。所以某些人會不喜歡你是正常的,因為他的成長過程中,就是對於你所表達的東西沒有好感,所以我們不能去怪他人,他們的批評一定都有某種道理的,每個人的好惡都一樣這世界才可怕。

但為什麼只有很少的批評才有其價值?

因為如果我們聽完每個建議,都去做修正自己時,你將會成為一個四不像,只是隨著群眾的口味而變化的人,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本質,這時損失的反而更多。

舉個例來說,如果你今天賣一個設計感很好的桌子,的確獲得了一些好評與購買量,然而,這時有一些人反映說:「哪有人只單賣桌子不賣椅子的,你不賣椅子我就不買!」你聽完很焦急,也認為有道理,所以立刻設計了椅子重新出貨。

你認為這時候的狀況會是什麼呢?

大概會有兩種風險:

  1. 那些抱怨沒椅子的人,很有可能並不是椅子的問題,而是討厭桌子本身,或者整個材質與品牌,只是找了一個藉口來抱怨。如同亨利福特說的:「顧客往往不知道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所以我沒有去養一匹更快的馬,我製造了汽車。」所以你賣了椅子,他們不一定就會買單。
  2. 更可怕的是,原本喜歡你本質(只單賣有設計感的桌子)的那些顧客,有更大的概率,會因為你一起賣了之後,整個本質都改變了,而離去。

這告訴我們,批評與建議要聽,要去做小幅度的嘗試與修正,而不是大幅度調整,把你的本質都刪去了,這樣原本支持與喜歡你的人們,也會因為你的改變而離去,那些討厭你的人就會因此喜歡你嗎?我可說不定。

分享就像投資,有其風險。
那就是有人會認同你,也就有人會討厭你。

不過既然真心朋友不需要太多,三四個足矣。
社群經營也不需要太多人,重點是讓需要且適合的人,真正地達到觀點上的交流,方法上的累積,行動上的產生。

兩年之後,你會在哪?

現在有兩個按鈕,你會選哪一個?

如果現在你有個機會,可以從這兩個按鈕中選一個。

綠色的會立刻給你 500 萬;
紅色的則是一半機會給你1 億,但一半機會什麼都沒有。

「你會選擇那個?」

你可能覺得這個答案是看大家的「願意冒險」的程度,但並不是,這一個狀況有一個「絕對標準答案」。

答案是:「選紅色的。」

你一定會問為什麼?

如果你學過「期望值」,就知道紅色的期望值會是:

100,000,000 * 0.5 = 50,000,000(五千萬)

比綠色的五百萬多了十倍,也就是說紅色按鈕的「市場價值」有五千萬,我們大可以選擇不去按,反而去拋售這個機會,把這個紅色按鈕用低於市場價值的五千萬去市場上賣,賣個三千萬,都會有人搶購。

那麼,我們不就直接多賺了「三千萬-五百萬」=「兩千五百萬」嗎?

這邊並不是要叫你延遲享樂,而是

給予大家相同的機會,
但算法不同,結果就不同。

如果我們做一個決定,都只想到自己,沒有用整體的角度,或者外在市場的角度去判斷的話,那麼我們真的就會喪失了許多機會與選擇。

最後,分享一個羅輯思維,羅振宇在 2017 跨年演講提到的人生算法

成就 = 原則 * (重複的行動)^2

他認為這個算法,就是大概率的成功原則。找到自己的生命原則(我的就是保持好奇、持續分享),搭配重複的行動,一直去做一直去累積(我的就是文字部落格、實體講座與課程,還有語音節目),那麼你一定會有所成就。

沒錯,這聽起來就是老方法,但就是「堅持與累積」是本質,把行動做出差異化的創新,只是提升概率,本質還是重複的行動,還有瞭解自己的原則。

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的原則,沒關係。這邊提供給你一些問問題的方法,讓你慢慢去找到你生命的核心,+下面影片是來自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詹姆斯萊恩給畢業生的,人生最重要的 5+1 問題

我翻譯成更口語化的版本,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多運用吧!

回到主題:限制之下的無所限制

希望大家聽完我的這些故事,以及從生命歷程中歸納出來的模型,能夠找到你自己可以參考並運用的方法,最後修正成自己的一套模式,讓我們最後在回頭看看一開始提出來的三個問題:

  1. 「沒機會沒選擇的根本原因?」
    是我們太常去把「不得罪人、不出風頭、不要與別人不同」當成自己行動的侷限條件,你不可能去討好所有人。
  2. 「朋友的組成與選擇缺陷?」
    重點在於順序,長期朋友關鍵在於分享,找尋共同價值觀與目標的人。
  3. 「兩年之後,你會在哪?」
    找到自己的人生算法,若有原則,就重複去做;若還沒有原則,那就去問去找尋。

最後再分享一段:

原則性是簡單的,靈活性是複雜的;
價值觀是簡單的,大目標是複雜的;
理論模型是簡單的,真實世界是複雜的;
討好觀眾是簡單的,把事情做好是複雜的;

個人的成長,有些是知識與技能的完善,
有些是性格的磨練,以及變得更加複雜。

如果覺得玻璃心,就聽聽這首歌吧,或許哭過之後會好過一些。
「限制之下的無所限制」講座,過往合作單位:(學員回饋請點擊單位名)
台南長榮女中、輔英科技大學、私立復興實驗高中、朝陽科技大學、高雄中山高中、台北安康高中、成功大學、台北師大附中、基隆海洋大學……
謝謝這些單位與工作同仁!

此講座時間長度為 2~3 小時
含有互動與思考辯論遊戲,如需邀約,請至個人網站,謝謝!

--

--

侯智薰(Raymond Hou)
侯智薰演講與作品集

探索現代人需要的數位工作術、聰明工作和生活品質方案,也分享一人公司故事|18 歲印度自助旅行,22 歲全遠距工作者,24 歲結婚到北京做互聯網產品運營,26 歲回到台灣和老婆打造智能工作宅,保持任性熱愛生活|▲ 最新內容在個人網站:raymondh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