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窗口

觀潮篇│李子衝

近年來,香港出生人數不斷下降,2020年43000人、2021年37000人、2022年32500人。小學、中學都出現學生減少的情況,收生不足,繼而停辦,一些學校合併,實際上是殺校。因此政府甚少撥款興建新學校,以免被批評浪費公帑。

隨着社會不停發展、新社區建立,需要很多教育、醫療、福利等配套,新的學校不再興建,政策上只有搬校。意思是找一些歷史悠久、校舍陳舊,隨着社區改變而收生困難的舊學校,把它們遷到新社區,方便搬入的新人口上學。學校總體數字沒有增加,只是位置上作出調整,符合政府審慎理財原則。

香港經濟表現不理想,最初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作出的年度預測,會有3.5%至5.5%的增長,最近修訂為3.2%,下限中的下限。財政收入在賣地連番流標之後更為悲觀,大眾期望行政長官李家超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會調整資源。香港三大開支教育、醫療、福利,由於人口結構老齡化,醫療、福利需求愈來愈大,不能削減;惟教育因出生率下降,就學人數減少而有機會下調。

出人意料地,新一份《施政報告》大力發展教育,目標在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其中包括: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推進「北部都會區」專上教育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發展應用科學大學、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等等。在專上教育方面,這些都是長遠而龐大的投資,究竟我們的專上教育政策的目標是什麼?有幾多人可以讀大學(大專)?學位數字有多少呢?

香港專上教育是隨着本地經濟而發展。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大約只有1%的可以進入大學,正是「一登龍門,聲價十倍」,大學畢業生個個是天之驕子。八十年代經濟起飛,各方面都需要人才、大學專才,政府在1989年建議把香港的學士學位課學額,到1994年提升至18%。

九七後,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十分着重教育發展,他在2000年《施政報告》宣布要仿效發達國家,在10年內把香港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至高中畢業生60%,配合知識型經濟。由於當時大學學位不足,政府發展副學士學位,以符合數字上的要求。與此同時,政府同意教統會提出,私立專上學院經適當評審後能夠升格為大學課程,現時這類課程學額幾近4.8萬個,而中學畢業生大約4萬人,差不多人人有大學(專)讀,為什麼還要興建「應用科學大學」和「北都大學教育城」?豈不是浪費資源!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增設大學及學位,似乎旨在吸納內地學生。(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了玄機,她說:「在全球少子化情況下,內地每年適齡大學畢業生都過千萬,在全世界而言,內地的留學生其實都多。」言下之意,香港增設大學、增加學位,旨在吸納內地學生,因此《施政報告》同時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由20%提高至40%,明顯地為此服務。

這裏有3個問題要思考:窗口化、本地化、產業化。

香港是國家的特別行政區、歷史悠久的國際城市,為國家培養人才,特別是有國際視野的人才是應該的。作為國家的人才窗口,除了國家任務之外,還有剩餘價值,讓這些人才在香港發亮發光。不過站在本位而言,香港的公帑應該在培養本地人才,所以才有對外來生數額設限。政府應該帶動討論、教育公眾,令市民明白人才愈多愈好,最終香港同樣受惠。政府還可以將專上教育產業化,減輕公共財政壓力,一舉兩得。

拍手(Clap)讓我們知道你看過/喜歡這篇文章吧 : )
原文載於2023年11月16日信報財經新聞。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