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8分 化學肥佬 港大生物教授梁美儀:人生如長跑
--
訪談錄│譚淑美
考試月快將完結了,成績有感未如理想的同學仔,不妨細讀以下故事 — —
梁美儀,童年家境不富裕,會考曾經只得8分,其中一科「化學」還肥佬,輾轉讀過夜校又讀過工業學院……但他今天卻成為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副院長。這條路是怎樣走出來的?
「人生就如一場長跑,後生仔只是行了10多年,來日方長。你如果問後生仔,你幼稚園考成點?誰還會記得呢?到你50歲,別人問你會考成績?還重要嗎?只要有上進心,不怕失敗,一直堅持,就會成功。」他寄語等待放榜的學生:「後生仔,大把世界啦!」
梁美儀,辦事效率迅速。訪問完當天的晚上,在5個小時內,他就把各種相片(包括數十年前的黑白舊照片)及補充資料傳來,一直忙到凌晨。到早上約7時半,再收到他的訊息,原來他還要早起呢!動作之快,冠絕記者生平採訪紀錄!
他肯定是個十分勤力的人。但在第一次中學會考,他還沒有開竅,「我是臨急抱佛腳,考試來到先讀書的。」結果,1986年他考獲2D、5E、1F,會考只有8分。(編按:此8分是根據1991年才施行的最佳6科成績制度計算:A得5分,B得4分,C得3分,D得2分,E得1分。)
這8分,已令他成為全家十一口最高學歷的一人,「那時我花很多時間打籃球和參加民安隊。」由此,他更一度想投考消防員,但因有400度近視而放棄。
但他想試多次會考,於是到夜校重讀,愈讀下去愈令他珍惜學習機會。尤其是他遇到兩個好老師,「他們令我覺得上課充滿樂趣」,舉例說,生物科老師常常帶學生到野外考察,「令我對生物科產生興趣,就在那時。」
夜校畢業後,他轉到工業學院繼續升學。籮底橙變靚橙,他多次在校內考第一,本來已在打工,沒想過讀大學,卻因成績優異被校方推薦到英國進修學士學位。於是全家集資支持他,父親拿出退休金4萬元,家人額外夾了8萬元,押注在這名小弟身上。就這樣,他衝出香港。
申請獎學金常碰壁
英國本科畢業回港,他說一下機就直奔勞工處。
「在英國求學時,老師已說有獎學金讓我繼續進修,但我覺得我讀夠了,我要回港賺錢。我沒有想過做教授這回事。」他道。「我記得勞工處那份工作是環保署的臨時工,去海灘量度大腸桿菌,按日薪計算。」不久,工業學院的老師說校內不夠老師,叫他回去教書,他自此踏入作育英才之路。
「今天回看,我覺得是自己有點符符碌碌的。」他謙虛道。
他說,即使讀完博士那一刻,也沒有想過做大學教授,因他到處申請獎學金常常碰壁,身心疲累的他不甘心又試「裘槎獎學金」,「評審委員都是諾貝爾獎得主,其實機會好微,但都試吓啦!」居然這個獎學金選中他。
他說,最初到港大教書也不順利,「面試不成功,但系主任說有教授在兩年後退休,他建議我先做研究助理教授,表現良好的話,就會升正助理教授。」承諾在1年8個月後兌現。在港大教書16年,他今天成為生物科學學院副院長。
實驗室海螺看人性
他的研究範圍是海洋污染。以身作則,他日常生活也盡量環保,如他用手帕取代紙巾,不買膠樽裝的水,洗澡用的梘液是台灣天然品牌阿原,每樽250毫升要250元。
「化學物質的洗手液,流入海洋會令魚由雄性變雌性。」他認真地說,LUSH的番梘成分也天然,但每塊要80元。
「環保要花很多錢的,正如你的房間很亂,若要執拾整齊,你是要付出的。」
最新的研究發現,愈暖的海洋,金屬污染情況愈嚴重。「當污染物進入生物體內,牠們需要更多能量去解毒。而海洋太暖,牠們吸氧受限制。」當兩件事同時發生,就令牠們更辛苦。
那麼,金屬污染有什麼源頭?
「在香港來說,我們的食水用銅喉,它會甩啲銅出來。譬如當你去完旅行回來,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偏綠藍色,那些就是銅離子。每年香港單計由水喉甩出來的銅,就等於扔了幾架雙層巴士入海。」他解釋。
「此外,開發礦場,金屬會隨雨水沖落河;金屬加工場也會令微粒周圍飛。天然源頭也有,如火山爆發。」此外,船為了避免海洋生物依附船底,其保護層也含有金屬,污染海洋。
金屬污染的禍害有多嚴重,以螺為例,他的研究發現,雌螺由此變性,「雌螺子宮生出輸精管,胎兒變成黑色癌細胞。香港避風塘的水域就有這情況。」
大眾通常着眼塑膠污染,那麼塑膠污染還是金屬污染更嚴重?「嗯,金屬污染始終集中在排放點,且它能隨時間而稀釋。但塑膠不會稀釋的,有科學家更發現,病菌會依附塑膠,隨水傳播疾病。因此,塑膠污染更嚴重。」
有預測指,在2050年大海裏的塑膠較魚還要多,有可能嗎?他點頭道:「現時全球每年拋棄到海洋的塑膠垃圾達800萬噸。與此同時,過度捕魚的問題也未見改善。此消彼長下,塑膠較魚還要多,我不覺得奇怪。」
研究海洋生物,有時他更看出人性。
「我試過在英國研究螺,類似響螺,好大隻的。我在實驗室幫牠們度高磅重之際,誰知牠們突然衝前交配。牠們的雄性生殖器官很長,『飛』過去就交配了。」從中,他悟出一件事,就是「螺在受壓力下,牠覺得死前要留種」!至於他的反應,「咁我都唔好意思,唔打擾佢哋啦!」
但記者更想知道牠們的下場,「噢,牠們要用來做研究。」死了?「為科學而犧牲了……」那該名「死士」最後有沒有留種?「在這個情況下……是沒有的。」他帶點尷尬地笑道。
瀨尿蝦媽媽見母性
本周日是母親節,他十分應節地談及瀨尿蝦的母性。「瀨尿蝦的蛋,躺在一塊像布的組織,媽咪要不斷搖這塊組織,令牠的BB有足夠氧氣。這動作要維持很多天,期間牠要不停搖動,甚至不能進食。」牠的老公哪裏去?「不在了。」交配後便不顧而去?「牠們不是一夫一妻制的。」
他想一想後補充,「也有些生物是一夫一妻制,如馬蹄蟹(即鱟),夫婦結合後,雄性會騎在雌性的身體上,雙雙在海裏暢泳,形影不離。考古發現,古時雌性原本有6至7條刺,但為免傷害honey,這些刺在進化過程中消失了。」他又悟出一個道理,「就像人類夫婦,如果要和諧生活,就要互相遷就。」
至於他的honey,名叫江雪儀,也來自教育界。兩人在2007年於首次開放作婚禮場地的鯉魚門度假村舉行婚禮。兩人當年接受記者訪問。梁太說:「自己有很多追求者,不過愛丈夫為人孝順、有愛心,加上其獨家拿手好菜──臘腸意大利粉非常好食,故決定選他為終身伴侶。」
這下,梁美儀聽到「臘腸意大利粉」6個字,低頭一笑,尷尬回應道:「佢咁講即係話我係亂煮啦!」臘腸意大利粉是中西合璧,由中國臘腸配意大利粉煮成。他又說弄過「芥蘭藍芝士薄餅」。他似乎甚有下廚天分……「哦,我只是就地取材,雪櫃有乜就用乜。」
從身形看得出他是喜歡吃的人,他更希望退休後開一間餐館,專門賣海鮮湯或海鮮粥。「我去過芬蘭教書,赫爾辛基有個古老市場,其中一檔只賣海鮮湯,每天開檔只約4小時,但很多客人排隊。這碗湯用三文魚、藍青口、蝦仔及番茄煮成,真是令人回味。」
梁美儀小檔案
年齡:48歲
職業: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副院長
學歷: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海洋生態毒理學(Marine Ecotoxicology)博士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一女
撰文:譚淑美 marentam@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