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琪:人生總有難關要過

--

訪談錄|譚淑美

梁嘉琪去年離開工作了13年的無綫電視,她解釋是因為合約已完。(吳楚勤攝)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錢鍾書《圍城》)

但這裏講的不是婚姻,而是無綫在將軍澳的電視廣播城。

梁嘉琪(Ka Ki)大抵是後者,去年離開工作了13年的無綫,雖然她不願詳談「分手」經過,但在後來的訪問亦透露口風說自己「演出機會不多」。《學是學非》裏的「是非精」,是她最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一角,以為她會分享一下往昔拍攝的快樂時光,但她在訪問中亦似乎不願多談這個節目。

現為自由身的她,最新參與主持港台一個關於創業的電視節目。曾經投資失敗現再接再厲跟別人合夥經營網上時裝店的她說:「人生總有難關要過,沒什麼人能一帆風順。」

整個訪問,都有一股無形的壓力 — — 梁嘉琪的經理人Gary一直在旁邊徘徊。由訪問開始至結尾,因為記者和梁嘉琪都是坐着的,而站着的他便有一種心理學的「權力姿勢」,加上他不止一次插嘴「護花」,這樣「緊張」的經理人記者還是首次碰到。

親力親為賣半截裙

梁嘉琪換好了一條花裙子後,嫻熟地擺出了各款甫士拍照後,就坐下來做訪問。這一次接受訪問,是因應她宣傳在港台主持的新節目《創業聯盟Z世代》(詳見另文)。她本身都有做生意的經驗,頭兩次是經營韓式小食店及首飾生意,但她自言兩次的投入度都不多,且都是虧本收場。反而她現在有一間網店是專賣自家設計的服飾,「同伴是設計師,我曾問她借衫出席活動,後來談到搞生意,我倆一拍即合。我們現在叫做收支平衡,能支薪給員工及交到租咁囉!」不過她是日穿的衣服,並不是自家品牌。

她凡事親力親為,有時在市集擺檔,她會充當售貨員。

「幕後人員見到我,他們會大吃一驚,以為我轉行,話:『你?使唔使呀?』又有些客人見到我會話:『吓?點解你幾日都落嚟做sales?』然後我就解釋,這品牌是我的。」她把雙手放在胸口上說,最享受能把貨物介紹給客人,若能賣出,就更有成功感。「做生意是,力不到不為財。」她總結經驗道。「我也希望將來開到實體店!」她說九成貨品都是半截裙,「很多香港女士成日坐在辦公室,她們擔心有肚腩的問題,因此我們設計的裙是可以遮掩肚腩的。」

演藝界好像有好多人,都會走出來做生意?

「這問題有好多人問。我不太清楚,可能藝人的好處是有知名度,因此在創業時會有很多報道,客戶亦會對一個全新的品牌有信心。但這只是創業初期才有的。」她側頭想一想道。

自覺沒女主角樣貌

為什麼離開工作了13年的無綫電視?聽到這問題她謹慎地說:「因為合約完了,而且都做了那麼多年。好簡單的原因,大家毋須揣測那麼多。」

她是演藝學院畢業生,剛升職做無綫電視首席創意官的王祖藍,不單是她當年演藝學院的同學,且兩人早於中學年代已一起玩話劇。很簡單的一個問題,有報道說王祖藍有意斟她回巢幫手。

梁嘉琪(右一)跟王祖藍(左二)是演藝學院同學,她讚對方懂得寫嘢和跟別人建立互信關係。(梁嘉琪Facebook圖片)

但她一聽到「王祖藍」3個字好像有點抗拒,「嗯,其實我已離開咗,但點解我要不斷回應?」

此時Gary開口:「工作上暫時未有(跟王祖藍合作),我哋搞埋手頭上啲嘢先。」那麼,演藝學院的同學,多久會見一次面?

「同班同學以往每年都見一次,但疫情關係已兩年沒見了。不過我們有通話群組,我們不時都在那兒傾吓偈。」她想一想說。那麼談一談鄧智堅,對方也是一個由舞台走進電視台的藝人,在一個訪問中他說他曾認為自己又矮又瘦,未必適合演藝界,是梁嘉琪給予他信心,告訴他演藝界欠缺有個性演員,因此鼓勵他入行。「我當時的意思不是他不能做小生,而是一個劇集裏面不可能全是同一種外形的人。而且鄧智堅是一個非常全面的藝人,他會寫劇本,也能做導演。」她解釋道。

由演藝學院走入有線電視再去到無綫電視工作,跟她同期的有王祖藍,而在有線工作時的同事黃翠如,在跳槽到無綫後擔正女一兼結識了蕭正楠,成為蕭太;她在《學是學非》的拍檔李佳芯亦是觀眾心目中的女神,更早已獲得視后榮銜。

梁嘉琪說不會羨慕別人的發展,因為每一個人的路都不一樣。「我不覺得自己那麼差。因祖藍真是好叻的,在我們讀書的時候,他是first hon(一級榮譽)畢業的,他又懂得寫嘢、作歌填詞。而且,他很懂得跟別人建立互信關係。」她頓了一頓,再道:「我知道我沒有電視女主角的樣貌,演技也未去到那個位置,這樣的我能行到今時今日,已經很幸運。」

問她王祖藍是否在讀書的時候已很有創意?

她尷尬一笑道:「我哋係咪講得太多佢呢?」

一直在旁邊踱來踱去的Gary附和說:「今次我們的主題係呢個節目,唔係祖藍。」

自小喜歡舞台表演

梁嘉琪說自幼已很喜歡在舞台上表演,「小時候報考幼稚園,本來已過了面試時間,但母親很想我入那間學校,於是帶我去到校長室。我即場唱了首歌,校長就取錄我了。此後,所有這些要在台上唱歌、講故事的比賽,我都參加,而且從不怯場。」

到了中五會考,「我的成績麻麻哋,老師就跟我說:『既然你知道自己想行咩路,演藝學院又收你,還在想什麼?』」

她回想年少的時候在舞台上總是以大無畏的姿態演出,「反而現在有很多顧慮,我時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她感慨地說。

快將踏入四字頭,問她有沒有什麼貼士給年輕女孩。

她想了一想才道:「不要怕。因人愈大了,顧慮的事情愈多,容易介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介意自己身處的位置未如理想。但記得不需要這樣看,反而依照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活着。絕大部分的人,一世總有難關要過,沒什麼人能一帆風順的,保持樂觀性格,性格可以改變命運。」

在感情上,有什麼建議給女孩子?

她很快回答:「我不回應了。」

不是講過去的男友,只是想聽一聽她的想法,可以嗎?

「感情與家人,是我最後的一片土地。」她閉口不談。

她曾跟張繼聰拍拖,問她會否願意講吓張繼聰?

Gary代答:「唔講了。」

「更加唔講!哈哈!」她異口同聲,不停揮手笑道。

《學是學非》裏的「是非精」,是梁嘉琪(右二)最令觀眾留下印象的一角。(梁嘉琪Facebook圖片)

尾聲問她過去在無綫拍劇及在《學是學非》的演出,哪些令她感到成就感,她重複地道:「我實際的演出不多,只是《學是學非》很令人記得,仍有些人會叫我以前角色的名字,但我實際拍嘅嘢唔係好多。我很感恩用過我的人,他們都是一些很有心的製作人。我和他們的溝通很好……」

拍《學是學非》是否她最開心的時刻?「我又唔會咁講,因這樣對其他作品唔公平。」

問到未來有什麼大計?

她則說:「我是一個沒大計的人,我是那一種想做就去做的。」

訪問完成,Gary透過安排這次訪問的港台人員發來短訊:「嘉琪經理人提一提報道請寫少啲其他藝人。」

場地:The Wave

撰文:譚淑美

marentam@hkej.com

梁嘉琪(左二)曾在有線電視工作,跟黃翠如(右二)、洪永城(中)份屬老友。(梁嘉琪Facebook圖片)
近日梁嘉琪(右)重返有線「娘家」,為香港開電視擔任節目主持。(梁嘉琪Facebook圖片)
梁嘉琪(右)曾告訴鄧智堅(左)演藝界欠缺有個性演員,鼓勵他入行。(梁嘉琪Facebook圖片)

拍手(Clap)讓我們知道你看過/喜歡這篇文章吧 : )
原文載於2021年6月23日信報財經新聞。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