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翻身兼高息 三桶油份外吸引

信析

恒指昨天收報18860點,全日窄幅波動,是今年以來第八次高低位差距不足200點;主板成交金額連續16個交易日維持千億元之下,在買賣轉旺前,港股難言突破。螞蟻集團整改進展刺激一眾平台經濟股份造好,恒生科指成功收復250天線,儘管如此,科技板塊表現仍不及油股亮麗。

石油化工板塊跑出,部分歸因於東岳集團(00189)單日勁飆10.4%帶動,中石化(00386)、中石油(00857)及中海油(00883)也進賬1.4%至2.4%,相信是受惠國際油價上揚。附【圖】所見,紐約期油2022年由高峰急滑,今年轉入橫行格局,6月徘徊每桶65至75美元區間,但踏入下半年即回勇,截至周二(11日),7月累漲5.9%,且10天線攀越50天線,呈「小型黃金交叉」,技術上有望挑戰一年來兩度受制的200天線阻力,大概是本輪跌浪反彈黃金比率23.6%位置。

油價反彈,與沙特阿拉伯及俄羅斯減產似乎脫不了關係。沙特在6月宣稱從7月開始自願削產量每日100萬桶,到本月初決定把行動延長至8月份。與此同時,不久前經歷兵變的俄羅斯亦表示,8月將減少出口50萬桶原油。

然而,美國產量增加,其供應會否完全抵消OPEC+削產的效果,並給予機會讓美國補充已降至40年低谷的戰略石油儲備,估計也會左右油價。美國能源資訊局(EIA)最新預測,全球庫存未來5個季度都會下跌,意味供不應求。油價由高位累挫四成後,再顯著向下的可能性不大。

至於油價何時開展升浪,關鍵仍看中國這個「耗油大戶」。2023年初,內地全面解除新冠封控措施,可惜復常不似預期,需求不振,相信要待中央推出重磅振經濟政策,能源消耗才會明顯上升,對「國際油價」的影響有待觀察。

中國成為俄羅斯原油的「大客」,據了解雙方已少用美元報價,石油買賣以本幣結算亦正在世界多個地方加速「試驗」。不過,這些交易透明度有限,分析普遍估計非以「市價」進行,若規模持續擴大,目前的國際油價能否反映環球供求實況,便值得商榷。

如果想尋找非美元交易價格的線索,中資油企業績內的「平均實現價格」或許能透露一點端倪。當然,油股成績表的最重要訊息並非該數據,而是盈利好壞及股息多寡。

「三桶油」近年積極增加派息,回饋股東正是「中特估」標榜的重點之一,此概念暫未如早前般熱炒,卻屬中長線選股的核心考量。EJFQ系統資料顯示,「三桶油」預測股息率達7.17厘至10.78厘,屬「高息一族」,考慮到盈利穩定性,即使估值稍貴,若油價無大跌風險,應為目前市況下的吸納對象。

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進賬1.4%至2.4%,相信是受惠國際油價上揚。(路透資料圖片)

拍手(Clap)讓我們知道你看過/喜歡這篇文章吧 : )

原文載於2023年7月13日信報財經新聞。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