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拜「求同」得進展 中美「存異」仍顯著

社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飛往三藩市,與美國總統拜登再次舉行元首會晤。近年來處於緊張狀態的中美關係見到緩和跡象,兩國元首同意推動和加強各領域對話合作,包括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恢復兩軍高層溝通、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開展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此外,中美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打擊毒害美國甚深的類鴉片藥物芬太尼供應鏈。

舉世矚目的「習拜會」除了正襟危坐討論國家大事,在幽美莊園內也不乏語調輕鬆的溫馨場面。拜登掏出手機展示舊照問習近平:「你認識這位年輕人嗎?」對方回應:「認識啊,這是我三十八年前。」舊照是一九八五年習近平擔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之時訪問三藩市,拜登說:「你一點都沒變!」哄堂大笑,賓主盡歡。

「習拜會」確實使得中美關係減少戾氣,增添和氣,朝着求同存異的方向踏出富積極意義的一步。雙方最重要的共識是避免衝突,習近平表示,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衝突對抗的後果是不能承受的。他又稱,中共建政以來,中國沒有主動挑起過任何一場戰爭和衝突,沒有侵佔過別國一寸土地。拜登的講法是兩國之間的競爭不能走向衝突,過去與習近平的會面都是坦率、直接和有益的,面對面討論無可取代,兩國領導人皆有責任為其人民共同努力。在去年峇里島元首會晤當中,美方已明言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透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

儘管如此,避免衝突並不意味着中美關係回復到奧巴馬時代的和平共處。如今的情況是中美「求同」得到有限度的進展,「存異」方面的鴻溝卻仍然十分顯著,尤其關於敏感的台灣問題,中美無法達成共識。

中央電視台報道:「習近平深入闡述了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指出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中方重視美方在峇里島會晤中所作出的有關正面表態。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外媒引述匿名美方官員指出,習近平向拜登否認「將在二〇二七或二〇三五年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傳言,但提到對台動武的條件。

拜登的講法比峇里島會晤之時更模糊,僅僅強調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重申美國維持一個中國政策,希望北京不要干預台灣選舉。

不但台灣問題無法達成共識,拜登依舊執着於人權問題提出詰難。白宮表示,拜登就中國在新疆、西藏和香港的侵犯人權行為,向習近平表達擔憂。尚有一事反映拜登「笑裏藏刀」,記者問他是否仍然認為習近平是「獨裁者」,拜登答道:「在某種意義上他是獨裁者,他統治着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其政府形式與我們的政府截然不同。」

就是因為人權問題,美國國會議員提案要求制裁四十九名香港官員、法官和檢控官,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一而再、再而三地公開猛烈抨擊美國的行徑猶如「黑社會」。儘管鄧炳強的鷹派措詞在「習拜會」尋求改善關係之際顯得不符主旋律,但他的言論折射出中美和港美是何等的矛盾難解。

恰恰由於在台灣問題、人權問題和高科技競爭問題之上立場分歧,所以中美關係需要透過對話溝通避免衝突,而這次「習拜會」可謂成功了。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所言,今次會晤有三個特點,包括戰略性、歷史性和引領性,必將成為中美關係史上里程碑,雙方就樹立彼此正確認知、妥善管控分歧、推進對話合作等最突出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王毅又表示,中美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軍事安全等領域達成二十多項共識,其中一些在元首會晤前成熟落地,一些是在此次會晤期間協商達成。

戾氣可減當減,和氣可增該增,中美關係雖未徹底回暖,但起碼鬥而不破,有助於兩國貿易往來,全球經濟亦受惠。

拍手(Clap)讓我們知道你看過/喜歡這篇文章吧 : )
原文載於2023年11月17日信報財經新聞。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