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看】嘴平伊之助為何是「一隻豬」| #豬神信仰與無意識 | 兼論鬼滅聖地 — 京都護王神社等等 // 李長潔 🐗

李長潔
偽學術 | weixuesu
Dec 13, 2020

--

蠻喜歡《鬼滅之刃》中 #嘴平伊之助 這個角色,尤其是帶著豬豬頭套時,後來突然驚覺:我根本就是喜歡「山豬頭套」啊(X)。的確,伊之助的純樸衝動十分討喜,猶如山豬般的「動物性」(這個字最近還真敏感),讓他在作品裡成為一種反差萌的存在。可是為何伊之助要扮作山豬的模樣呢?

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伊之助被山豬養大的故事,所以他才會認為自己是一隻豬,並且無時無刻帶著山豬頭套。我們不講這個角色設定的故事,另從一個精神分析的敘事角度出發,設置一個詮釋觀點:介紹日本的山豬信仰,且由森林哲學與「猪突猛進」的動物性,來看《鬼滅之刃》中的精神世界。

日本的山豬信仰

第一次發現日本神話敘事裡居然有山豬,是宮崎駿的動畫《魔法公主》(もののけ姫)裡的「乙事主」,憤怒的豬神。在《日本沉沒2020》裡,則有主角被野豬攻擊而後殺豬取肉維生的情節。可以看得出,山豬在自然生態中的角色性格,也看出諸敘事透過山豬構連人與自然的共生,以及其中的衝動、暴力、不穩定的特性(堀郁,2008)。

森林裡的哲學

在許多的文本裡,也在實際的生態環境中,山豬常常被視為與人產生界線衝突的動物,因為其龐大的數量(分布廣大)、生理特質(嗅覺靈敏)與生活的習性(適應力強),算是一群在生存有著優勢的動物。也因此,山豬與人類的衝突不斷,時常被象徵或標誌為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的拉扯。

人類學家Lucien Lévy-Bruhl從原始神話學中揭示著,狩獵時代的生活經驗,在人類的心靈世界雜存了這種野性的思維,而日本的物語中,時常出現的人獸關係,像是動物說話、動物變成人、人變成動物,諸類荒誕無稽的敘事,是人類無意識世界的反映(田中史子,2014)。這包含了我們的動物性,和與動物共處的經驗。

伊之助作為一種搗蛋鬼

在各神話敘事中,反道德性、破壞性的「搗蛋鬼」(trickster),總是一種令人發噱、帶來意外、有強烈生命力的角色。嘴平伊之助就是這樣的角色:粗魯、衝動、不按牌理出牌。河合隼雄(2016)認為,搗蛋鬼展現了人類意識還未成型的時候,並不具備個體性與統合性,而是破碎、剎那、衝動的。

很多時候,搗蛋鬼是人類動物性的一面,他們依賴著某些突出的本能而行動,例如伊之助的靈敏身體感,那比起炭治郎與善逸的特質都來的更加本能。我認為《鬼滅之刃》中三位主角的角色設定,有一種「對稱性」的作用,這是許多神話與民間故事中常見的敘事策略。

個體化的英雄之旅

從河合隼雄詮釋日本神話的「三元結構」來看,炭治郎、善逸、伊之助正好呈現一個個體化(individuation)的拉扯場面。善逸的天真懦弱代表了道德人性的意識世界,而伊之助的狂暴粗魯則是動物性的無意識世界,炭治郎則為於中間作為促進、阻礙、拉扯、平衡的個體化過程本身,企圖在冒險故事中,完成一趟人類的英雄之旅。這個三元結構的特質,讓角色敘事中清晰的互動,大大地增加了讀者的認同感。

山豬的鬼滅聖地

還是不免俗地要牽拖一下「鬼滅聖地」,一些跟山豬相關宗教空間,或許,可以符合前面解釋的「豬的神聖性」。與豬相關的鬼滅聖地,當然不是真的有故事場景上的直接關係,但就是突然一堆「鬼滅粉」跑去參拜www

京都護王神社

首先就是京都的「護王神社」,護王神社,是位於京都御所旁神社,你甚至不用進門,就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護王神社的神獸,是的~ 一隻豬。主祭的神明是平安京時代時的歷史人物:和氣清麻呂,與他妹妹和氣廣蟲。豬在和氣清麻呂與弓削道鏡的政爭中,作為一個破壞道鏡詭計的「搗蛋意外」,拯救了清麻呂,因此成為護王神社的神獸。

此外,和氣清麻呂在愛宕山上設置愛宕神社,作為京都的鎮守。愛宕山原有的火靈信仰,有「火廼要慎」的靈符主攻防火抗災,也因為清麻呂的故事、風水方位的觀念與山中本來就有很多山豬,山豬也成為愛宕神社的神獸。而後在神佛習合下,出現「愛宕權現」,其坐騎是馬,有時候可愛版的愛宕權現,還蠻像騎豬的,是勝軍將軍變形而來。(感謝網友指正,那真的是馬XD 但是有些愛宕權現的社堂外,也是有神豬的雕像)

南禪寺聽松院

另一個與豬相關的聖地,則是京都南禪寺的「聽松院」。聽松院祭祀「大聖摩利支尊天」,摩利支天的形象即乘坐七頭豬所拉著的車,或者騎在一隻豬背上。在某些摩利支天尊像中,三面之中的左面呈現豬首。這裡的豬,奠基在豬的動物性本能特徵上,化現為菩薩的智慧,吸食有情身上一切病菌,為有情解決病苦。在聽松院裡,你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山豬神獸像喔!

雖然這些關於「山豬」的鬼滅聖地,並非作品中的場景,卻可以帶給我們一空間與作品詮釋上的樂趣,甚至思考精神世界的意義。 雖然寫這篇文章只是想要蹭鄭雋立的流量,大家可以去下面連結看看喔~

|

鬼滅聖地資

.

護王神社:http://www.gooujinja.or.jp/

聽松院:https://kyotofukoh.jp/report1432.html

愛宕神社:http://atagojinjya.jp/

|

#延伸閱讀

.

#鄭雋立寫鬼滅文化導覽

.

第一集回顧: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3622909825328

第二集回顧: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10903412430611

第三集回顧: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16436315210654

第四集完結: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23894044464881

.

#李長潔寫鬼滅聖地巡禮

.

太宰府市竈門神社: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4343393086613

在淺草遇見無慘: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11075655746720

台灣也有的無限列車: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17242968463322

|

#參考文獻

.

1. 堀郁. (2008). 私たちは自然と共生できるのか?:『もののけ姫』 の哲学的考察. 総合政策研究, (28), 99–107.

2. 田中史子. (2014). 矛盾, 曖昧さ, 荒唐無稽さを含んだ物語について―Levy-Bruhl の『原始神話学』 と臨床心理学的視点―. 臨床心理学部研究報告, 6, 103–116.

3. 河合隼雄. (2016). 神話の心理学: 現代人の生き方のヒント. Iwanami Shoten.

--

--

李長潔
偽學術 | weixuesu

偽學術臉書專頁創辦人、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助理教授、世新大學口傳系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通傳智庫顧問、CIDI Lab 執行長。專長是自己有興趣的文化研究。FB請查「偽學術」,IG、Youtube、podcast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