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讀】 為什麼愛了 | 為什麼不愛了 | 戀愛就像購物,我們都是商品,提供給每個寂寞的人類 | 這就是 #現代人的愛情 | 消極關係的終極自由 | 讀《#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與《#愛的終結》 // 💔

李長潔
偽學術 | weixuesu
13 min readJul 12, 2022

「如果你愛著我,而我也愛著你,結果還是有段跨不過的距離,這時離開還依然美麗;如果說我愛著你,而你卻比較愛自己,我想那就不是我的問題,那不過是現代人的愛情。」每次提到「愛情現代性」,都會忍不住唱出蔡健雅的《#如果你愛我》。很有深刻地,蔡健雅的詞曲全然地描寫了Antony Giddens、Ulrich Beck、Zygmunt Bauman、Eva Illouz所關注的「#當代之愛」。
.
最近聽到一些愛與不愛的故事,對於「為甚麼愛了」與「為甚麼不愛了」稍有感觸,尤其是社會學家Illouz,她由「#感情政體」入手,從《浪漫烏托邦的消費》、《冷親密》、《愛為甚麼讓人受傷》、《情感即交易》、《愛情的終結》等大量論述建構,細索現代資本主義力量在人們的情感上所起得作用。
.
有時候我們在愛戀裡快樂痴狂、瘋癲迷惘,然後重重摔一跤,受了傷。別難過,別緊張。在愛裡受傷不是你的錯,這只是現代社會的結果而已。
.
📌 #今天的內容有
.
▶這不過是現代人的愛情
▶社會學裡的戀愛課題
▶古典社會學中的愛情
▶在愛情裡看見現代性
▶為甚麼愛總是讓人受傷
▶情感的表演體制
▶情感的真實體制
▶兩種愛情中的現代文化
▶我愛我恨我矛盾我掙扎
▶消極關係是一種自由
▶炮友是一種消極紐帶
▶以性作為消費
▶以情感作為消費
▶以消費作為情感
▶情感的商品化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5aqog5200v0013119h9d6yt/platforms
.
📣#kkbox 聽這裡: 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q0mdjGESJ0Gzxy7v3?t=0#view_and_play
.
📣#spotify 聽這裡: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FxBlvfeHUSN8ranykFFgP?si=ONkJEpz8RW-hXva-4HzwDA&utm_source=copy-link
.
📣#apple 聽這裡: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p-83-%E7%82%BA%E4%BB%80%E9%BA%BC%E6%84%9B%E4%BA%86-%E7%82%BA%E4%BB%80%E9%BA%BC%E4%B8%8D%E6%84%9B%E4%BA%86-%E6%88%80%E6%84%9B%E5%B0%B1%E5%83%8F%E8%B3%BC%E7%89%A9-%E6%88%91%E5%80%91%E9%83%BD%E6%98%AF%E5%95%86%E5%93%81-%E6%8F%90%E4%BE%9B%E7%B5%A6%E6%AF%8F%E5%80%8B%E5%AF%82%E5%AF%9E%E7%9A%84%E4%BA%BA%E9%A1%9E-%E9%80%99%E5%B0%B1%E6%98%AF%E7%8F%BE%E4%BB%A3%E4%BA%BA%E7%9A%84%E6%84%9B%E6%83%85/id1516956557?i=1000569116157
.
📲#完整論述: 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2078150582372556/

/// 完整論述 ///

▓ #親密關係做為一種現代
.
愛情,對社會學來說其實有極為重要的意義。19世紀開始的社會學,幾乎是專門在處理「現代性」的社會問題 — 社會秩序如何可能、分工制度帶來什麼影響、都市生活興起對人際互動的形塑等。在古典社會學大師們的思考裡,似乎沒有很常見到愛情的蹤跡。但是其實,涂爾幹、韋伯、馬克思都曾對愛情有興趣,例如涂爾幹談社會紐帶中的「單身」,韋伯談性愛場面,馬克思談婚姻關係中的利益關係,如果你仔細找尋,你可以在社會學的字裡行間裡看見愛情的蛛絲馬跡。
.
親密關係的社會學分析,最適合被理解為現代性理論的經驗、體驗範例。雖然各種論述特定術語及其立場殊異,但是如Antony Giddens、Ulrich Beck、Zygmunt Bauman等,一致在證成上世紀末的西方社會正從第一現代性朝向第二現代性的階段變遷。他們藉由「愛情」,探討「個人」的誕生,而個人化就是現代性出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Eva Illouz談「愛為什麼讓人受傷」的核心。
.
▓ #為甚麼愛讓人受傷
.
Illouz在2012年的《愛為甚麼讓人受傷》針對情感資本主義的探討,大量地進入一個通俗問題「愛為何讓人受傷」。先說,這不是一本「戀人分手指南」,而是難到爆炸的愛情社會學理論,作者運用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學鋪天蓋地地建構這個歷史性的經典討論。
.
Illouz在現代性問題裡,找到主體自由的理想題材,愛情屬於私人、自我的議題,非常深刻地描繪出個人主義化在近代、現代社會的變化。而這本書的名字「愛為何讓人受傷」,就是直指,當人們開始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我與他者的關係,以不同的方式判斷關係帶來的價值,「受傷」的感覺就浮現出來,那是因為,我們「越來越在乎自己」,而愛情的市場化使得戀人行動者們,因為愛情能力標準被否定,所以痛苦無比。這個愛情市場化,是怎麼來的呢?
.
▓ #情感的表演體制
.
Illouz認為,若想要認識「愛情之痛」,那必須要先區分出現代之愛是如何誕生,其中時期斷代與其機制為何。她先從珍奧斯丁的《理性與感性》小說切入,說明了18世紀的情感體制:「情感表演體制」(regime of performativity of emotions),也就是說,人要借助儀式化行動和表達才能激發和引誘情感。
.
浪漫互動還要考慮互惠(reciprocity)的問題,人表露了情感,多少就得承擔付出情感卻無法獲得回報的風險。在情感表演體制下,人不只表露感情,還要表演一系列行為儀式,並解讀其中的涵義,才會感受到對方的感情。
.
▓ #情感的真實體制
.
進入到「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其普遍見於現代的性別關係中,恰與情感表演性體制形成強烈對比。「真實性」要求行動者應先了解內心真實感受,再據此採取行動,內在感受日後必定成為兩性關係的基石;要坦然接受自己的感覺;應根據內心感受來決定要不要許下承諾,進入一段關係。
.
所以,感情主體便在體制要求下,採取了兩條可能感情路線:
.
透過大量自我審視來確認。對主體而言,當務之急是了解感情的本質,釐清「真實」的源頭;
.
或是反過來,透過排山倒海而來的啟示來確認,其強烈之程度足以令人意識到感情的存在;
.
這兩種斷定浪漫情感真實性的方法並存於當代文化,由此產生的愛情紐帶也比較仰賴內在情感,而非儀式規則。所以,如果當代的我們在愛情裡感到困境,那便會直接對「內在自我」產生無止盡的拷問,這些拷問很鮮明地展現在各種流行情歌、電影、戲劇的文本之上。
.
▓ #兩種情感文化革命與掙扎的我
.
情感的真實體制歷經兩大文化革命,成為現代性的機制。第一個是「追求個人化的生活風格」,第二個則是「從經濟的角度審視關係、衡量自我、診斷情緒」。
.
前者如Giddens的論述,浪漫愛情將性愛與性傾向撤地從傳統的道德中解開束縛,人們開始積極地追求親密的冒險,透過愛戀追求證成自我的存在,同時也大量地檢視自己在親密感上的表現,進行「密集的情緒管理」,像是追求幸福、正常快樂、富有情調、積極樂觀等等。
.
後者則是資本主義邏輯入侵,為情感設下各種標準,透過外在、內涵、家事、工作、薪水、休閒、甚至未來,來審視感情是否值得投入,同時也衡量自己已沒有資格投入。浪漫幸福的愛情關係,被要求為一個人生成功的基礎。
.
這樣的結果,就是形成了一個「矛盾的自我」,我們又為所欲為又精於計算,又浪漫又理性。沒日沒夜地投入在這個矛盾,自我主體深陷自由坦白的掙扎中。其結果是,「一個容易受傷的現代主體」誕生,市場化的情感,讓人們又計較又脆弱,戀人們的所有情感行動,都被作為一種對自我的評斷,斷定你在愛情裡是否值得被愛,若我們失敗了,就是直接對自我主體進行積極的否定。
.
▓ #為什麼不愛了
.
上面這樣在個人主義化情況下,對愛情世界探索的自由企圖,以及飽受摧殘的愛欲苦痛,將現代人的愛情推向「消極關係」(negative relations)(Illouz, 2019)。Illouz在《愛情的終結》中,透過「選擇消極」闡述自由的另一種可能,就是「消極」。消極不是什麼恐怖的心理狀態,而是「自我肯定的自由」。消極關係,可能將是我們人際關係形式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
▓ #消極紐帶的成形
.
對於社會紐帶的討論絕對是豐富的,那是涂爾幹發展出來的概念,也是社會學的基本命題。而Illouz截然相反地關注在「消極的社會性」上,她認為像是「逢場作戲」、「釣人約炮」、「隨意性愛」、「多重性關係」、「網路性愛」是現代性社會中消極紐帶的典型形式,其拒絕任何真正的連結與互動,透過「寧可不要選擇」,來迴避投資風險,隨時調整個人偏好,消極紐帶被當作是一種真正的自由。
.
這些資本主義的邏輯,包含對自由與獨立的道德命令,對改變、優化、自我實現的命令,對享樂、健康、生產力極大化的命令。積極的道德命令卻展現在消極選擇的力量上,例如「無過錯離婚」(強調主觀的感情關係)、「避孕藥」(無須投入情感的性)、「享樂型消費市場」、「約會網站」(源源不絕的性),尤其到了當今的平台社會,平台助長了人際關係,同時也可在彈指間取消友誼。
.
我們透過市場、技術、消費者力量的結合,可以輕鬆常態地克服在《愛為何讓人受傷》中的痛苦嫌惡、損失懊悔,「消極選擇」起了強大的社會情感轉型作用。為了追求主體的自由,大量的「性」與「性感」全面展開。性的社交關係即成為了一種「消極」的機制。
.
▓ #消費的性與性欲
.
自由的性作為一種消極機制,性與性感便反映了自我生產與自我呈現。其標誌著資本主義與「性」的緊密。性欲相關的商品,接露了消費類型背後的性邂逅風格,它是性的落實。像是更加陽剛的肌肉、皮革、短髮(健身房、高蛋白、服飾、美容、攝影),這些審美的消費,將性欲銘刻在日常生活中。
.
Illouz(2019)將性/性慾區分出五種經濟價值。「討人喜歡的魅力」、「性自我」(sexual selves)、「性身體的表現能力」、「身體的資本化」、「性人格的視覺化」。於是,我們可以明顯發現,在當代資本主義中,情感與消費竟是這樣的接近、纏繞、混淆不清。
.
▓ #愛情就像消費
.
Illouz(2009)認為,愛情就像消費。在Jean Baudrillard的許多消費社會學中,鎖定「慾望」(desir)做為情感結構的關鍵概念,即「慾望的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of desire)。慾望是消費的文化特徵,也是消費的基礎,因為「我們想要」所以「我們購物」。用慾望的概念取代理性,點名「性慾」與「無意識」對人類行為的理解有更精準的詮釋。消費文化的核心就是「匱乏」(lack),對周遭商品的「渴望」永遠無法滿足。消費文化的特徵有:慾望是無差別的、慾望是無序的、慾望是無意識。
.
Illouz(2009)逆轉了這個邏輯,並認為「愛情就像消費」。相反地,情感更適合解釋消費是甚麼,其一方面根植於認知與文化,另一方面則奠定於驅力與動機的身體結構。
.
因此,情感與其說是心理狀態,不如說是社會與文化實體。透過情感,我們制定了個人在社會網絡中的位置。對Illouz(2009)來說,「情感」(emotion)比起「慾望」更加具有可塑性與複雜性:情緒可能有助於闡明至少三種消費特性:多數商品都是經驗性商品;品味(taste)和區分(distinction)的動態樣貌;以及社會和商品之間非常深度的關係。商品與情感互相交織,透過「情感」,「商品」可以走出「市場」成為人際關係的一部分。
.
▓ #情感的商品化
.
這樣看來,資本主義除了運用「理性」計算來運作外,同時也驅動著「情感」來創造消費,調動人們的情感,「情感商品化」的結果,意味著在前述感情豐沛的當代,「情感體驗」將成為自我判準的唯一標準,被囚牢在「情感的正義」當中。這也是為何我們這麼迷戀,在社群媒體巨大的資訊流中,猛烈地想要呈現「真正自我」的情感政體,因為社群媒體本身,就是一種情感的消費。
.
▓ #感情資本主義的運作
.
感情商品創造出所有浪漫的時刻,是一種性感的、色情的、奢華的、放鬆的混合體。越來越性感的頭貼照,越來越撩人的音樂,越來越精緻的菜餚,越來越美麗的空間,強大繁瑣的社交機制鑲嵌其中,打造著我們的愛情與性愛。無論你嚮往的是液態、快速的性愛交手,或是沉浸其中的浪漫幸福,都正在將我們推向個人主義的極致:超級無敵深度的浪漫體驗。
.
我的朋友說,唐國師說,獅子座8月會有一個大變動,因而雀躍與擔憂。這正是情感商品的運作,如果說過去將「自我」制度化的機制是宗教(教會),那麼今天則是消費市場,以及其中包含大量精神分析科學與非科學的各種心靈調節機制。當今的我們已然混淆不清,「甚麼是感情的真相」,資本主義的運作,只要讓這個問題沒有答案,這個情感的市場就是可以持續營利謀生。
.
當我們執著於幸福,我們就會永遠被困在這個「感情正義」的困局當中。

|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2. Illouz, E. (2007). Cold intimacies: The making of emotional capitalism. Polity.

3.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4. Illouz, E. (2008). Saving the modern soul. In Saving the Modern Sou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 Illouz, E. (2009). Emotions, imagination and consumption: A new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9(3), 377–413.

6. Illouz, E. (1998). The lost innocence of love: Romance as a postmodern condition.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5(3–4), 161–186.

7. Illouz, E. (2019). The end of love: A sociology of negative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Illouz, E. (Ed.). (2017). Emotions as commodities: Capitalism, consumption and authenticity. Routledge.

9. Illouz, E. (2009). Emotions, imagination and consumption: A new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9(3), 377–413.

--

--

李長潔
偽學術 | weixuesu

偽學術臉書專頁創辦人、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助理教授、世新大學口傳系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通傳智庫顧問、CIDI Lab 執行長。專長是自己有興趣的文化研究。FB請查「偽學術」,IG、Youtube、podcast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