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兩步,你的梗才會有深度

你分的出來好梗與爛梗的差異嗎?

傑瑞
傑瑞的敏捷小路
10 min readMar 27, 2019

--

第一件事先來正名一下,其實『梗』的正式名稱應該是 『哏』(ㄍㄣˊ),源自於相聲,小時候傑瑞睡前都是聽魏龍豪與吳兆南的相聲錄音帶聽到睡著的(扯遠了~),不過因為現在大家已經習慣用『梗』這個字,所以我們就將錯就錯吧~

回到主題上,當日常例行工作做久了,總會遇到需要找一些新梗來包裝主題的時刻,情境可能是發專案相關的戰報(產品介紹、業績追蹤、行銷推廣)、製作輕鬆性質的簡報(教育訓練、組織介紹、獎勵活動)、辦公室活動的通知等等(福委會、老闆壽辰)。

漫威系列電影=產品生態系

有人可能會問,梗與主題的差異在哪裡?以下用漫威的電影來舉例,每一集漫威的電影都是完整的獨立故事(雷神索爾、美國隊長),而很多個獨立故事集合起來就會變成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漫威自稱為宇宙觀),而為了方便帶出不同故事支線,漫威會在每集電影最後放上彩蛋,以達成預告下一個故事的目的。

行銷、產品、生態圈三重奏,漫威講故事跟PM做產品的原理其實殊途同歸

如果套用到公司戰略層面,梗=行銷手法、故事=產品portfolio、世界觀=品牌識別;而如果套用到單一產品管理(product management)層面,梗=行銷切入點、故事=產品生命週期、世界觀=生態圈經營。

所以梗應該是故事的鋪陳,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它有兩個關鍵特質:

一、它必須要能引起別人興趣

二、它必須跟故事主題有關聯

回到漫威電影,『絕對拿不動的鎚子』以及『冰封七呎的神秘盾牌』目的就是要引起你的興趣,而鎚子與盾牌也是後續故事情節中的關鍵道具。

一般人在找新梗時(情境可能是發戰報、做簡報、發通知),多數人的做法頂多是找目前流行的東西(當紅影劇、二次元產物)直接套圖+文字說明,運氣好一點的能引起大家共鳴,如果運氣不好還會被人家嫌品味不夠(總之流行這檔事很吃個人偏好的~)。就算找的梗能引起大家興趣,但如果梗本身跟故事主題沒有進一步連結或關聯度過低,受眾在閱讀主題正文時就容易感到黑人問號,內心會納悶究竟這個梗跟主題有何關聯(梗不對題),那好不容易勾起的好奇心就白費了。

好梗的關鍵 →新奇有趣+連結主題

已故行銷大師James Young曾經提到創意生成的兩大原理,第一:創意不過是舊元素的重新組合,第二:創意是尋找事物之間的關聯性。換句話說,如果能找到一個新的主題與舊有主題相關,利用新主題的元素來重新包裝舊有元素,那就是創意(也就是好梗)。

大師講的話總是很深奧&言簡意賅

創意生成五步驟

大師的話聽起來好簡單,那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這類學派的顧問專家通常會建議透過以下五個步驟有效產出創意,分別是:

  1. Immersion(蒐集素材):除了要很熟自己專業的領域之外,平時也要廣泛涉略其他領域的知識與概念,創意其實就是發掘專業領域與其他領域之間關聯性的過程。
  2. Digestion(消化素材):每次涉略不同領域的概念後,還要多方嘗試去連連看兩個領域不同元素的相關性(跟讀書會概念很像,不是把書念完就好,還要想想如何應用到平常工作上),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完整的小靈感。
  3. Incubation(創意孵化):接著放下手上的工作,去做能刺激想像力或放鬆大腦的活動,例如:看電影、去慢跑。讓大腦的潛意識接手幫你繼續孵化上一階段的靈感。
  4. Illumination(創意誕生): 當潛意識完成整合與孵化的工作,通常在不經意的時刻,就會靈光乍現出現創意泉湧現象(也就是啊哈~),傑瑞也發現到每次洗澡或上廁所時點子真的特別多。
  5. Reality testing(創意評估):創意也要考量現實,總不能天馬行空無限上綱,這時候要把產生的創意進一步評估、修正以滿足現實執行需求。
不要被五步驟給迷惑了,其實關鍵點在第二步

創意生成的關鍵在於『怎麼消化素材』

上述的五大步驟看起來好像很炫很有道理,但其實關鍵點只有一個:如何有效地消化素材(第一步因為範圍太廣無法教、第三步不用教平常就會去做、第四步只能看老天爺臉色肯不肯賞飯吃、第五步在執行時本來就會考量),所以傑瑞就要來分享自己是如何系統性消化素材(前面這麼多廢話終於講到重點),其實很簡單,只要做兩個動作就好:拆元素+連連看。

第一步:拆解元素

傑瑞過往找梗時會先把專案主題的元素拆解開來,架構其實有點類似專案管理中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通常拆到第三層就可以了(含專案主題),因為一般主題都是跟產品或活動相關,所以拆解的元素內容大部分會是名詞或動名詞,這邊有一個關鍵動作,傑瑞會順便把第三層內容所代表的特質(也就是核心精神,可能是形容詞或是動詞)也寫下來。例如第一個案例當時是要介紹我們單位在做什麼,主要的業務分成兩塊:在台灣是找新科技導入(特質就是搜尋或孵育),在東南亞要擴大既有金融市佔率(特質就是突破或佔領)。

找梗的第一步要先拆解好專案主題的內容與特質

將元素內容(名詞)轉成特質(形容詞或動詞)有兩個好處:

1.特質更能幫助聯想到其他領域的主題

2.特質也方便串不同主題之間的關聯性

第二步:連連看

通常元素內容在轉換特質的過程中,就可能會有新的想法跑進來,傑瑞當時一看到搜尋與孵育的特質就連想到當時火紅的神奇寶貝手遊,發現這個特質跟手遊中的抓寶特質很像(這時就產生了第一個連結),而下一步就要嘗試拆解神奇寶貝手遊的WBS架構,看看是否還有其他元素內容可以拿來跟專案主題做連結,就進一步發現遊戲中的孵化特質以及道館相關特質都能跟單位介紹的不同元素相結合(就進一步找出其他連結)。因為發現了至少兩個以上的連結,所以傑瑞就會放心地用神奇寶貝手遊做為單位介紹簡報的新梗

新舊主題至少要找到兩個連結以上,梗與故事的關聯度才有一定的說服力

等新梗與專案主題的關聯度確定夠強了,剩下的就是個人美編功力了,以下是根據上面架構圖所做簡報的其中一頁範例。

當時感覺結合熱門手遊與單位組織是如此的言之有物啊~

只要按照兩個關鍵步驟(拆解元素+連連看),未來當你在用新梗做切入點時就能兼顧娛樂性與關聯性。

同一招也可以用關鍵字(諧音)來操作

多數人在第一時間聯想新梗時會用的技巧可能是關鍵字聯想法(通常是諧音,範圍涵蓋中英文或台語),過去傑瑞在當福委會美編的時候就很常用這個招式,舉例來說:

  1. 在設計二手物品拍賣通知信時,傑瑞想到喊價的英文為Bid,與小時候當紅偶像歌手Michael Jackson的經典歌曲Beat it唸起來很像(不小心又透露年紀了),所以設計主軸就會往Michael Jackson的相關事務發想。
  2. 在設計中秋節部門聯歡餐會通知信時,傑瑞想到一般人對中 『秋』節的印象就是 『烤』肉,所以那時不知哪來的勇氣神來一筆,主標就決定使用 『烤秋情』了。(好孩子不要學喔,這是一句台語雙關語,台灣有個獨立樂團名稱也是類似諧音)

用關鍵字聯想新梗會讓人覺得新奇有趣,但最大風險可能就是與主題內容的關聯度不深,但是因為設計物規格為福委會通知又需要搶快,兩利相權取其重的考量下傑瑞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做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的那段美好歲月

傑瑞覺得做PM最有趣的地方 — 除了負責產品生命週期中間大大小小的事以及過程中一拖拉庫需要與別單位溝通的事之外 — 就是偶爾為之的推廣戰報設計了,在這邊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找梗功力與美學素養,想辦法化腐朽為神奇將大家習以為常的 『產品主題宣導』轉化成有創意的 『產品特色發表會』。

當時負責的產品是債券,所以也曾經使用過關鍵字諧音聯想法來設計產品戰報,而且考量產品戰報的受眾對於新梗的規格要求(有趣+關聯)一定會比福委會通知的受眾要求來的高(有趣已足夠),傑瑞就會按照正統作法拆解主題元素尋找關聯性,下面是用關鍵字拆解的範例,在第一層時就先聯想到債券Bond與詹姆士龐德Bond唸法相同,而在第三層的特質聯想中,產品內容的特質關鍵字諧音( 『利』率、『風』險)又剛好能連結情報員給人第一印象的特質( 『厲』害 、危『險』)。

關鍵字也可以應用在WBS聯想拆解

確認有兩個連結以上,傑瑞就開始設計簡報,以下為當時所設計:

腦中是否已想起經典的開場音樂
甚至連龐德的老闆也被傑瑞給請出來了

而且這種聯想工作方式只要融會貫通了,其實就可以無限複製出不同的新梗主題(專家只是訓練有素的狗這句話是真的),因為一但你拆解好專案主題的WBS元素圖,同一個內容的特質就可以串不同的新梗主題,或者同樣的元素內容可能有不同的特質,舉例剛才債券產品內容的特質是強調有利可圖與風險可控,我們也可以用新的產品特質(低波動度、定期收入、穩健報酬)去連結鄰家女孩的特質(好脾氣、噓寒問暖、走中間路線),最後才會決定用當時流行電影『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來重新包裝債券內容。

債券推廣可以結合青春愛情的連結也是腦洞不小

等產品內容沒有新的特質想法了(沒梗了),就換別的元素內容去發想,所以銷售流程的特質(一關過一關、客戶常見問答)就可以跟韓綜Running man(闖關)與電影Jigsaw(解謎)做連結啦。

平常真的要多看電視,這樣手邊隨時才有新素材可以用連結

而輔銷工具的特質(不同客群菜單)就可以跟日綜料理東西軍的特質(特選料理)做連結囉~

可能一不小心又透露出年紀了(設計業績戰報時也很想套用電視冠軍大胃王比賽啊~)

製作WBS架構聯想地圖,最基本的好處是方便大家如何系統性找新梗,但真正最大的優點是 — 透過規律性產出 『有深度』的行銷內容建立起自己的說故事品牌,終有一天就能成為同事心目中的梗王。

我要成為好梗王~

--

--

傑瑞
傑瑞的敏捷小路

過去當了六年敏捷教練,非科班出身,卻中途愛上Design thinking、Scrum這類團隊工作法,隨筆記下日常的工作心得,希望自己的敏捷小路,有一天也能通往條條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