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醜話說在前頭

組織導入敏捷轉型前要對員工說的三件醜陋事實

傑瑞
傑瑞的敏捷小路
May 8, 2023

--

組織不要因為趨勢而逼員工上車,
員工需要知道的是背後原因與利弊得失,
剩下的他們會自行判斷。
如果一個巴掌拍不響,
那就先打臉把醜話說在前頭吧XD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用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簡單來說,可以從三個層面跟員工解釋組織為何要敏捷轉型:
●為何需要改變(why)
●過程如何改變(how)
●哪些地方改變(what)

分別對應到本篇文章介紹的三件醜陋事實(ugly truths)
1.敏捷是假議題
2.敏捷是照妖鏡
3.敏捷很吃個性

美國職棒廣告帶來的敏捷啟發

傑瑞是個籃球迷,剛好最近正如火如荼進行NBA季後賽,在比賽轉播中場常常會穿插其他體育賽事的廣告,而美國職棒大聯盟針對2023賽季的規則修訂也拍了不少美式幽默的宣導影片,其中針對投手的「投球秒數限制」廣告讓傑瑞看完會心一笑,這不就是組織敏捷轉型的起手式嗎XD(影片如下)

source :圖片節自於MLB官方宣傳影片

傑瑞將影片內容轉成四格漫畫,故事大綱是說:

  1. 投手走向正在跑步機訓練的捕手,說:「嘿,你知道新賽季引進新的投球計時會讓比賽節奏愈來愈快嗎?」,捕手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只回:「嗯哼」
  2. 投手有點生氣的進一步說:「這也會影響到你耶~」
  3. 捕手雙手一攤,說道:「我只是個捕手,我只要負責把球丟回給你就好」
  4. 投手最後落下狠話:「如果我要變得更快,那你也是~」,然後用力調升跑步機的速率XD

這個故事帶到敏捷轉型的第一個醜陋事實(為何需要改變):

回到剛剛的大聯盟廣告,如果把客戶比喻成打擊者,擊出全壘打代表公司產品正中紅心,揮棒落空則是產品不符需求。在VUCA世代下,沒有人能預測未來以及客戶的需求會變就像地心引力一樣無法改變,所以當公司(投手)被逼得要反應愈來愈快,老闆自然而然就會要求員工(捕手)也要動起來,員工自己要看懂目前這個局,你待的產業還適合讓你慢慢來嗎?

Scrum.org用另外一個框架來解釋組織的商業價值(細節可以參考傑瑞之前寫的這篇),它將商業價值區分為市場價值以及組織能力,前者是落後指標而後者才是領先指標,唯有當組織能力先提升(交付變快、創新變多)才有機會獲得對應的市場價值(NPS、市場份額)。所以員工要劃對「敏捷轉型」的真正重點啊,要先有「(員工)轉型」才會有「敏捷(組織)」,老闆其實是在變相喊話(威脅?):「你們這些員工還不給我趕快動起來XD」。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無法代表他人承諾,並期待對方實踐,加上團隊自身能力只有團隊才知道(但它會隨著時間改變),所以主動權其實掌握在員工身上,而好的老闆會善用胡蘿蔔+棒子鼓舞團隊前進。

敏捷轉型的第二個醜陋事實(過程如何改變):

Scrum guide開宗明義就說了:它是經驗主義與精實原則組成的輕量框架,透過三大支柱(透明、檢視、調整)來支援漸進式解決方案,它的最終目的是替複雜問題帶來價值也替團隊成員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Scrum is a lightweight framework that helps people, teams and organizations generate value through adaptive solutions for complex problems.

換句話說,Scrum可以兼容任何實務做法,它只是客觀顯現目前管理、流程、技術的實際成效,以利組織對其進行改善。它把問題全部丟給員工思考,在追求價值的過程中,過去隱藏的問題可能會被放大檢視(擴大器),成員處理事情的態度也將如實反映(照妖鏡),加上看似沒有盡頭的迭代節奏,員工必須要先認清一件事:這樣重複不間斷的辯證做事方法是自己所能承擔的嗎?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NBA球星會自主做好負荷管理XD

敏捷轉型的第三個醜陋事實(哪些地方改變):

或許你也曾經聽過敏捷這條天堂路不好走,但問題不在路上的風景啊(瑞凡~),而是你有沒有在勉強自己?

前面提到Scrum工作法是重複不間斷地實驗辯證,過程中團隊必須要大量的互動與討論,而且成員彼此也沒有階級之分,溝通頻率會比傳統工作方式高出數倍,在準備把頭洗下去之前,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屬於樂於互動還是習慣獨來獨往?

更可怕的地方在於,以前還有一個PM負責盯大家進度,現在任務做多做少隨施主自由樂捐,但是自由的背後其實寫著「責任」兩字啊(不然你以為責任制是怎麼來的XD),有責任的自由叫做自主(自己主動找事做),而有責任的自主叫做自律(自己的產能有規律),在準備把頭洗下去之前,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屬於自動自發還是習慣等人交辦?

傑瑞建議推動員工轉型千萬不要走捷徑(找顧問來上幾堂課、請教練來指導團隊幾下、鼓勵員工舉辦讀書會或考證照…),員工其實不太需要知道怎麼做(或者說是人就會找到變通方式),他們需要知道的是為什麼要做以及做與不做的利弊得失,只要先把醜化說在前頭,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如果喜歡傑瑞的文章,歡迎追蹤(follow)傑瑞並分享(share)給你的朋友。 
👉喜歡這種類型或主題的文章,也別忘了拍手給傑瑞鼓勵唷~

--

--

傑瑞
傑瑞的敏捷小路

過去當了六年敏捷教練,非科班出身,卻中途愛上Design thinking、Scrum這類團隊工作法,隨筆記下日常的工作心得,希望自己的敏捷小路,有一天也能通往條條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