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聞四則
京師大學堂雕像
古人敬畏皇權或神明﹐鑄造林林總總﹑巧奪天工的工藝品﹐窮一生之力精雕細琢也在所不辭﹐叫博物館參觀者嘖嘖稱奇。
2007年的《走進皇家 — — 大清宮廷珍寶展》曾展出過光緒皇帝的髻塔,是皇帝梳妝更衣時﹐專門照顧起居的太監用來存放皇帝掉落的頭髮。這座金塔頂部有蓋子可以打開,底部一側有兩扇對開小門﹐1980年代打開這座髻塔時,還在塔里發現了一包包光緒的頭髮﹐包得很細緻。
長春偽皇宮博物館也有展出溥儀的眼鏡和剪掉的辮子﹐不同的是他是一整條保留﹐他很注重保留自己的「龍辮」。
留頭髮帶象徵意義﹐但身為人君﹐能為國家和後代留下實質和精神資產才最寶貴﹐有一次看到北京大學網站的一篇文章﹐提議在北大豎立光緒皇帝的雕像﹐理由是他是北大前身京師大學堂的締造者﹐當年光緒帝在兩年間不斷施壓﹐敦促怠慢的清政府﹐排除萬難落實建校事宜﹐否則京師大學堂不會由理想變成事實﹐不過嚴格來說也不應只突出他一個﹐倡議者(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棻上奏請辦學堂)和所有前線監督和教習﹐也功不可沒﹐然而為所有創校者做雕像﹐價錢昂貴﹐偉人卻不顯得「矜貴」﹐所以最好還是找個醒目的地方﹐把光緒和所有朝廷內外的創校功臣的照片放在一起﹐強調大學堂是群策群力的成果。
慈禧以珍寶抵債
說起光緒雕像﹐山西平遙古城蔚盛長銀號就有一尊﹐怎麼看都彆扭﹐之所以有雕像﹐是因庚子清室西逃時光緒曾經留宿﹐並提取醇王載灃匯來的款項。
山西銀號的命運一直和官場緊緊相扣﹐隨著清亡及北洋政府的動蕩,加上來自外國銀行的競爭﹐1921年蔚字五聯號相繼倒台。
平遙蔚盛長銀號﹐後來成了《光緒客棧》﹐光緒塑像面向正門﹐客棧現在已不再經營﹐但仍開放給遊人參觀。
台灣歷史月刊(2007/07/20第157期)劉耿生的一篇文章《從政商關係看山西票號的成敗》敘述了當年慈禧太后與其行宮在山西的情形。雖然大清當時前途未卜﹐但好些銀號都願意報效借出巨款以供清室開銷之用﹐好趁機加強和清政府的關係 — -今時今日說的就是官商勾結﹐其中一家是曹家「三多堂」票號﹐慈禧太后回京﹐無力償還巨額債項,就將清宮珍藏的12件國寶賞賜曹家來抵債:
西周英雄壺、漢代璽盤、三代鼎、郎窯瓶、翡翠玉牛、金沾鑽石花、乾隆皇帝所用九個如意、和尚鍾、九扇景泰藍屏風、玉白菜、金輪船座鐘、金火車頭座鐘。其中前11件已於1937年11月被侵華日軍劫掠,還有其他大量奇珍異寶,日軍動用20輛馬車連續運了兩個月才全部運完,三多堂僅此一次損失即多達300萬兩白銀﹐這些被日軍劫掠的國寶至今下落不明。
國寶物歸「原主」
讓流失了的國寶送回原居地是個美好心願﹐但實行起來相當困難。
先說皇室收藏﹐當中有些確是被侵略者直接盜走﹐但皇室人員運寶藏出宮早已有之﹐除了慈禧用過「家當」來抵債外﹐溥儀溥傑兩兄弟長大後也為了謀出路﹐變賣了不少古董﹐至於內監等僕役的偷竊行為﹐就更不用說了﹐換句話說﹐這些人帶頭把文物變成商品。慈禧抵債的國寶後來成為山西曹家「三多堂」票號的私有財產﹐直到今天,本土農民甚至考古人員挖到寶後私人變賣也不是奇事﹐2005年去過洛陽龍門石窟﹐到處都是被砍掉﹑截肢的佛雕。
這些國寶的擁有權﹑物主身份如何定義﹐存有灰色地帶﹐文物隨著時空輾轉﹐一時要改變其商品性質﹐不合現實﹐無奈之下,為了使「國寶能歸國」﹐不惜在拍賣會義無反顧投天文價﹐志在必得,這種作法是否恰當﹐實在見仁見智。
再者所謂「國寶回歸」﹐嚴格來說是不是要當地政府或博物館收回才算?還是落在本國收藏家的手中就算回歸﹖
這問題很具爭議性﹐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之前﹐只有寄望收藏者能妥善保管及保養他們手中的文物﹐或捐獻給博物館﹐讓世界各國的人都能欣賞這些世界文明遺產。
同治帝戴耳環﹖
在所有清帝中﹐同治帝的朝服圖是唯一側著身的﹐給人一派少不更事的形象﹐一次竟看到一種戴耳環的猜測﹐有其道理,姑且聽之﹕
他(同治帝)是慈禧與咸豐帝的獨子,以民間說法,戴耳環是為了好養活。所以慈禧完全有可能這麼做。其次,耳環是什麼樣式呢?可能是龍型的。至於為何設為龍型,有兩種可能。皇帝向來以龍為代表,所以才選擇龍型耳環。另外,載淳屬相(1856年)是龍,所以選擇龍型耳環。(同治帝側身)是由於他右耳帶有耳環的緣故。古代畫師為了不將此事公諸於天下,而故意選擇了一個角度,巧妙的隱去了同治帝右耳上的耳環。
那看來清室畫師還是很忠於真實,否則他們大可以讓同治正面坐著漏去耳環啊。
同治帝並不好養活﹐18歲就駕崩﹐先任的經歷總會影響下任﹐同治和光緒又是一個例子﹐慈禧太后順從同治帝的意願﹐容許他納阿魯特氏為后﹐但不允許他們親近﹐結果同治帝經常外出尋歡作樂﹐光緒繼位後﹐慈禧嚴格限制他的活動自由﹐選后更是毫無商量餘地﹐相信是前車之鑒吧。
太后把光緒拉來當皇帝﹐最苦的莫過於她不中意的同治皇后了﹐同治帝死後七十多天﹐她也離奇命喪皇宮﹐她可能是被太后逼到牆角自殺﹐慈禧的親兒駕崩﹐不立“溥”字輩為皇帝﹐也不立刻給同治過繼一個兒子﹐卻選了同輩的光緒﹐分明就是要同治皇后等夠20年---直到光緒生下兒子﹐才有機會當皇太后﹐那她怎樣可以在後宮立足﹖要一個舊時代的女人如此蹉跎歲月﹐怎能再活下去﹖可憐同治死得太早﹐她20歲就得守寡了。
還有另一說法﹐就是她當時正懷孕﹐太后不容﹐讓她吃盡苦頭折磨至死。
好一個管家婆在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