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克桑山西稜 (2020.09.13~17) (上)

YuYu
兔兔探險
Published in
24 min readMar 29, 2021

--

前言

幾年前走過一趟新康橫斷,但由於行程第二天下大雨,領隊果斷放棄單攻布拉克桑山,於是這座山便成為我的遺珠之憾。我一直在想到底要怎麼把它補回來,某天,意外在地圖產生器看到一條從戒茂斯登頂布拉克桑山的路線—布拉克桑山西稜,這是一條新路線,瞬間熱血沸騰!然後我找到蚯蚓的行程記錄,從記錄中得知布拉克桑山的另一個名字 —舞樂山,舞樂山這三個字莫名的吸引我。

想去很久的戒茂斯,竟然也可以通往布拉克桑山,靈光一閃,我在地圖上畫出一個O,傳給棟哥看,我們就來個O形縱走吧~(棟:😑)

這趟行程我從2018年年底就開始計劃,最後因為各種因素拖到2020年才正式踏上旅程。原定出發日期是9/9-13,因工作關係,臨時延後至9/13-17 (幸好入山證算很好申請)。雖然出發前就發生小插曲,但就結果來說,延後是最好的安排,因為原定日期天氣太爛⛈。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當非傳統路線的領隊,而且還硬塞了輕裝單攻舞樂山的行程 (到底哪來的勇氣?)。關於舞樂山的記錄,最近期的已經是2013年,地圖上短短兩公里的路看似簡單,實際暗藏困難地形。另外,還有戒茂斯東稜的稜尾,聽說也是不好惹。記錄看得越多越是焦慮,心中不禁疑惑,我真的能夠完成這趟行程嗎?出發的前一天,我整晚失眠,已經分不清興奮和焦慮的差別。

行程概要

行程:戒布嘉O形縱走
日期:2020.09.13~2020.09.17
成員:yuyu(領隊/醫護/記錄)、棟哥(嚮導/通聯)
留守:宜家
接駁:池上至戒茂斯登山口,蔡先生(0965–391436),單趟$2000
伙食:自理
個裝:6米扁帶、鉤環*2、普魯士繩、岩盔、露宿袋、地布、水袋、攻頂包、森林指北針、地圖、手套、頭燈、保暖衣物、備用衣物、備用糧、備用襪、快乾毛巾、緊急避難包
公裝:山刀、鋸子、3x3外帳(含營釘營繩)、20米7mm普魯士繩、醫藥包(含抗組織胺和EpiPen)、硬蜱拔除器、無線電、GPS、過濾器、貓鏟、火種
地圖:魯地圖、2015年版上河文化HM18新康橫斷*
*上河文化的舞樂山位置標示錯誤,以魯地圖為主。

預定行程

D0:台北車站→池上南瓜民宿
D1:南瓜民宿→戒茂斯登山口→戒茂斯山岔路→戒茂斯山→戒茂斯山營地
D2:戒茂斯山營地→新武呂溪→羊頭營地→布拉克桑山
D3:布拉克桑山→舞樂山→布拉克桑山→布新營地
D4:布新營地→南二段岔路→三叉山→嘉明湖→嘉明妹池→排球場營地
D5:排球場營地→新武呂溪→戒茂斯山岔路→戒茂斯登山口→池上→台北

實際行程

D0:台北車站→池上南瓜民宿
D1:南瓜民宿→戒茂斯登山口→戒茂斯山岔路→戒茂斯山→2270營地
D2:2270營地→新武呂溪→羊頭營地
D3:羊頭營地→布拉克桑山→最低鞍部→2880營地
D4:2880營地→布新營地→南二段岔路→三叉山→嘉明湖→嘉明妹池
D5:嘉明妹池→排球場營地→戒茂斯山岔路→戒茂斯登山口→池上→台北

參考航跡

2018:2018跨年 — 布拉克桑(舞樂山)單攻
2019:戒茂斯上嘉明湖
*戒茂斯上嘉明湖的路徑跟魯地圖標示的不一樣,建議參考健行筆記的gpx

實際航跡

手機訊號 (中華電信)

戒茂斯山:戒茂斯山岔路有訊號,戒茂斯東稜某一小山頭有微弱訊號。
新武呂溪:完全沒訊號。
布拉克桑山:布拉克桑西稜整段沒訊號,西稜接傳統路的岔路口有訊號,2880營地訊號微弱。聽說布新營地附近有訊號,但我沒有測試。
嘉明湖:四岔路口往三叉山的路上有訊號,其餘沒有。
嘉明妹池:嘉明湖下戒茂斯整段沒訊號。

行程記錄

9/13 晴 午後起霧

這趟行程總共要渡溪六次,戒茂斯東稜接布拉克桑西稜三次,嘉明湖下戒茂斯三次。雖然走這條路線的人大部分會在第一天抵達西稜的稜尾紮營,但考慮到夏季的山區通常會有午後雷雨,擔心溪水暴漲會進退兩難,所以我們把溪渡的時間安排在早上。由於戒茂斯東稜沒有已知的營地,我們打算邊走邊找營地,盡可能靠近稜尾,但會以蚯蚓在地圖上標記的平坦地為主要參考。

05:15 起床
第一天不會經過水源地,先用水袋裝好1.2L的水備用。

06:00 上接駁車
司機大哥很準時的出現在民宿外,途中我們在利稻部落稍作休息。由於最近天氣很不穩定,路上我一直查看最新的天氣預報,原本預報說每天都會有午後雨,不過今天好像翻盤了。

07:35 戒茂斯山登山口 (H1919m)
司機大哥把車停在南橫156.5k處,說已經到了,我說登山口不是在160.5k嗎?司機大哥說因為修路的關係,公里數有改變,牌子早就改了,但我們登山客寫的記錄卻沒有改。現在立刻更正,戒茂斯登山口在156.5k!

08:10 出發

棟哥一副被逼爬山的臉

08:45 戒茂斯山前峰圖根點 (H2081m)

09:08 崩塌,展望點 (H2092m)

左側有一個崩塌,但路已經被踏得很平,下方有人員正在修路。

09:34 平坦地 (H2153m)
09:57 可紮營平坦地 (H2224m)
遇到從嘉明湖下山的人,向對方詢問昨天的天氣,他們說下午下了一場大雨,難怪昨天下山的人全都濕透。

10:40 休息點 (H2364m)
11:18 小碎石坡 (H2467m)
很短的一段碎石坡,通過後很快就會到越嶺點。

11:25 戒茂斯山岔路/越嶺點 (H2495m)

看到這塊牌子我以為藍天隊有來走布拉克桑西稜,結果這是我當天最後看到的藍天布條。

11:38 戒茂斯山 (H2506m)
抵達今天的最高點,休息午餐。原本以為山頂應該會有手機訊號,結果沒有,最後的通訊點是在剛剛的岔路口。

戒茂斯山,三等三角點7215號

12:00 起霧
中午時分非常準時的飄起薄霧,幸運的是沒有下雨。

12:30 出發
正式進入人跡罕至的路段,除了剛開始看到一些衛生紙外,後面的路跡越來越不明顯,越後面布條也越來越稀疏。越過兩個小山頭後,我們順著寬稜下到一條谷。

13:04 谷線 (H2451m)
原本我覺得應該是要下到鞍部,但我們跟著路跡走是走到谷,打開手機確認路線,蚯蚓的航跡的確是下到谷。棟哥說他覺得從這裡硬切上稜有點太陡,往上游走到鞍部再上可能會比較好,所以我們往上游找路。這邊的路跡和布條都有點亂,但其實只要往高的地方走就對了。

往谷線的上游方向看

13:38 凹谷山頭 (H2510m)
離開谷地上稜後,山頂中間是一個凹谷,這裡是一片鐵杉和箭竹的混生林,樹還算高大。

13:45 平坦地 (H2492m)
過凹谷山頭後會經過一塊平坦地,接著要靠右側走,路上會經過倒木,順著稜線下坡。下到寬稜後,路很亂,左邊有路,右邊也有路,我們是跟著華崗登山社的布條走。

華岡登山社的布條比較新,可以跟著走。

14:19 可紮營平坦地 (H2409m)
這塊地比較潮濕,有發現營火的痕跡,可能曾經有人在這邊紮營。旁邊有一棵大倒木,路在倒木的後方。

14:35 有訊號小山頭 (H2429m)
意外發現這個有展望的小小山頭有微弱的手機訊號,趕緊聯絡留守人,告知目前位置。在這裡可以聽到爆破聲,應該是道路工程,估計距離南橫不遠。

14:59 松針山頭1 (H2440m)

15:06 有水倒木 (H2427m)
經過有水的倒木後,來到一處右側有崩塌的地方,不危險,靠左行走即可。

15:15 松針山頭2 (H2431m)
這裡是蚯蚓在地圖上標示的「松針鋪地」,山頂旁有一塊鋪著厚厚松針的平坦地,感覺很好躺,但晚上可能會有風。越過這個山頭後要下寬稜,比較容易迷路,要盡量靠左側走。

16:20 找營地
這時開始起濃霧,視線不佳,不好找路,棟哥建議趕快找地方紮營。我們走到地圖上看起來比較平緩的肩稜處,但地上樹根很多,不算非常平坦。我卸包往前探路,發現前方是石頭瘦稜,有點陡峭,所以原路退回。

16:28 紮營 (H2289m)
這塊地只有在靠近邊緣的地方相對平坦,有一點點會滾下坡的風險,但也真的只有這邊可以躺了。棟哥找的營地,就把它命名為棟哥營地好了~

棟哥營地

紮營後天還沒變黑,在附近撿了一些木柴,順便清理一下路障,在外帳旁的空地升起營火暖身,也燻燻蟲子。話說夏季的蟲子真是神煩,我真不知道我吃的是飯還是蟲,害我後面幾天都不敢把頭燈戴在頭上…

棟哥也在地布上發現非常迷你的紅色八腳怪,幸好我們下山後都沒有出現發燒等狀況,夏季登山還是要多注意蟲蟲危機。

晚上聽著營火的聲音入睡,森林的夜晚有動物和昆蟲的叫聲,但卻顯得格外寧靜。睡前在心裡默默禱告,感謝山神的眷顧,也請求祂繼續眷顧我們接下來的行程。

9/14 晴 午後起霧,雨下整晚

雖然地不算很平,但還算好眠,離開前把營火澆熄,消滅痕跡。

06:33 出發 (H2289m)
離開營地後是一段陡下的路,走約15分鐘後來到一處寬稜,植被雜亂,突然迷失方向。打開GPS確認路線,這裡的稜線轉到右側,所以要靠右而行。我們往右一看,果然有路跡,但布條指示非常不明顯,我在比較顯眼的轉彎處補上一條布條。

布條的後方就是路,夠明顯了吧。

07:07 松針瘦稜 (H2228m)
07:11 可紮營松針瘦稜 (H2210m)

前方的松針地可以紮營,但晚上可能會有風。

07:17 倒木群 (H2173m)
越接近溪谷,水鹿出沒的痕跡也越來越多,不時發現地上的新鮮腳印,而且有一隻母水鹿一直走在我們的前面,發出嗶~的叫聲,是我們嚇到牠了嗎?

路上的倒木群,跨過去就好,不難纏。
通過倒木群後有一個可以看到向陽三叉的展望點,右圖裡遠方的那個山頭應該是向陽北峰,從這角度看好帥。

07:28 平坦地 (H2150m)

這塊地比較大,但不算很平。

07:34 平坦地 (H2132m)

小塊的平地,適合像我們一樣的兩人隊伍。

07:44 小鞍部 (H2088m)
過鞍部後上到一個小山頭,在這裡休息片刻,這時水鹿再次出現。上小山頭後稜線會轉向,順著稜線走到盡頭就會到達稜尾。

08:10 稜尾 (H2042m)
剛到稜尾的時候,我誤往右側探路,走到一處危險的碎石坡,登山杖差點滑落,好不易容才撿回來…

棟哥說正確的路在左側,走過去會看到羊頭前輩架設的靜力繩,繩子狀況還算不錯。下坡的路非常陡峭,而且土質鬆軟,這邊只能拉繩下攀,兩側的芒草可以輔助。

盡是芒草的稜尾,要往左側下切,走過去就會看到下圖的靜力繩。
這裡很陡,登山杖要收起來。

第一段靜力繩結束後,還有第二段,是拉扁帶下攀,這處的芒草比較茂密,路更為陡峭,幾乎是垂直下攀,有時候還會被芒草推出去,手需要抓緊。

第二段黃色扁帶

我沒記錯的話扁帶下攀好像有兩段,但不需要下到扁帶的尾巴,因為下方是碎石坡,下太下面的話還要往上爬回去。當時我卸包往下探路,發現無路可走,還弄得全身都是山螞蝗… (崩潰)

發現下方沒路以後,我抬頭一看,碎石坡的上方有路可以走到右前方的樹林裡,但走過去的路沒有植被,而且土質鬆軟,只能靠自己踏出踩點,用腿力走過去,幸好這段路很短,走過去以後進入樹林就是準備下切溪谷的鞍部。

從稜尾到鞍部的這段路,就是整個行程裡最困難的路段。

照片的上方有一片樹林,那邊是鞍部,要從碎石坡橫切過去。

08:40 鞍部 (H2004m)
鞍部有一棵紅檜,紅檜的旁邊就是下切點。我們在鞍部卸包休息,然後把我身上的山螞蝗一顆一顆拔掉,我不知道我拔了多久……

鞍部檜木

下切溪谷的路整段都是鬆軟的土,分不清是人徑還是獸徑,布條斷斷續續不好找。走的時候要盡量靠右側走,因為布條都綁在右側。

我自認是腳程不快的人,但每次都走在我前面的棟哥竟然從鞍部開始一直落後,還要拿出扁帶輔助下攀,邊走邊罵說我衝太快。我心想,真有這麼難走嗎?還是我腎上腺素大爆發?所以只好整路走走停停。

在快要到達溪底前,我們在地上發現一塊動物骨頭,學識淺薄的我們誤以為是水鹿的頭骨,但回去查資料才發現原來這是水鹿的屁股,這誤會太大了!另外,溪邊也發現幾根動物的腿骨,應該是同一隻水鹿的骨骸。

水鹿的髖骨,兩側凹槽是髖臼。

我在鞍部才剛把衣服上的山螞蝗全部清除,下到溪底時發現脖子上黏著一隻螞蝗,今天跟螞蝗也太有緣,立即拔掉彈走。

10:00 新武呂溪溪底 (H1840m)
我們剛下到溪底的時候,溪的對岸有一隻山羊正在第一支流溯溪,就好像在指引我們方向一樣,真可惜來不及拍溯溪的山羊,走路的樣子真可愛❤。

溪底,下溪點的正對面就是第一支流。
左圖上游,右圖下游。

出發前我曾幻想過各種略過第一支流,直接溯溪到第二支流的想法,來到現場後我非常確定不可能!這個地方不只是峽谷,而且下游是瀑布,下溯的難度太高。

下游的水流急速,渡溪必需要往上游走,上游的水流緩慢,水裡的石頭清晰可見,而且水位比較淺,大概到膝蓋,穿雨鞋是一定會濕的。我在這裡把鞋子脫掉,穿上預先準備好的厚襪子,利用襪子的摩擦力渡溪,渡溪後還要爬過濕滑的石壁才會到達第一支流的匯流口。

渡溪後正在擦腳的棟哥

10:45 第一支流上稜點 (H1850m)
第一支流的上稜點不在匯流口,沿溪上溯一小段後,會看到右側的布條,布條的位置就是上稜點。

上稜後布條稀少,有時候根本找不到,這個小山頭是滿滿的蕨類植被,滿山的獸徑。因為看不到布條,所以我跟著獸徑往上走,我覺得抓對方向應該就沒問題了,這時棟哥在後面瘋狂抱怨,說我沒在找布條,自己亂走,然後走的路又靠北難走…

11:15 蚯蚓營地 (H1922m)
走到接近高點的時候,終於看到布條,代表我沒走錯~而且眼前的這個地方似乎有為人的痕跡,應該就是蚯蚓紮營的地點,這附近有很多動物的排遺,像是山豬、水鹿、山羊,看起來應該也是動物的營地,但個人覺得不太優就是了。

棟哥在稜上休息,我去找第二支流的下稜點,確定方向後回頭。下去的第二支流的路真是有夠陡,感覺是走free style風格,我不太確定大家是從哪邊下到溪底的,所以我在一處土質鬆軟的碎石坡走之字路下切,最後當然也是被靠北路很難走 😅。

下第二支流前的鬆軟碎石坡

11:55 第二支流溪底 (H1832m)
從碎石坡下來剛好就是第二支流的渡溪點,石頭很大塊,可以用跳石的方式走過去。棟哥渡溪時不小心滑倒,登山鞋進水,所以我們就在這裡休息了一個多小時,吃午餐,曬鞋子,曬襪子,曬到臉覺得有點痛。

第二支流渡溪點

因為不太確定上稜點在哪,我往上游去探路。第二支流的上游有一個深潭,深潭的上方是三層瀑布,瀑布附近還有很多小樹蛙跳來跳去,這地方很美,負離子吸到飽,真可惜不是個很好的營地。第二支流的源頭是布拉克桑山,相較於新武呂溪上游有向陽山屋,乾淨很多,我們在這裡每人揹水3L,另外再把行動水補滿。

第二支流的三層瀑布
瀑布旁的梭德氏樹蛙

13:10 出發
在上游沒有找到上稜點,我折返回去休息的地方,抬頭一看發現上稜點就在我們背後,我在上切的地方疊石為記。但這裡並不是布拉克桑西稜的稜尾,是邊坡,所以上稜後要慢慢往右邊切過去,走約15分鐘就會接上真正的西稜。

因為進度落後太多,我跟棟哥說要趕一下路,分些零食給他吃,可是被拒絕,他說他不餓QQ。

第二支流的渡溪點就是上稜點

13:30 接上西稜 (H1884m),下起太陽霧雨
13:50 攀爬瘦稜 (H1946m),右側很陡

14:05 展望點 (H1966m),休息
左側是崩壁,可以看到下方的瀑布

第二支流瀑布的上游

14:30 緩稜 (H2028m),休息
這時我們處於一個走30分休30分的狀態,棟哥的速度越來越緩慢,步伐也變得越來越沉重,我每走一段路就必須停下來等他,跟平常那個咚咚咚的山羊棟完全判若兩人。

平常爬山棟哥都走在我的前面,今天一直頻頻落後。

14:50 出發,下起小雨
15:19 2100m緩稜

走到約海拔2170m的地方,我們再次卸下背包休息。原本我希望可以盡量往前推進,至少推到2600m再找營地,但現在已經不允許再繼續往前走,棟哥明顯出現狀況。

我真的很想繼續走,很想去舞樂山,但現在要怎麼走下去?經過幾番掙扎,我跟棟哥說,2300m有一個營地,我們在那裡紮營,明天不去舞樂山。

16:30 羊頭營地 (H2291m)
抵達羊頭營地後,四周飄起濃霧,視線不佳,我卸下背包,先去探明天的路。探路回來,棟哥也剛好抵達營地。

羊頭營地是一片寬葉林,相當避風,缺點就是地面比較潮濕,最平的地方有多次燒營火的痕跡,而且下雨的話可能會積水。棟哥覺得我們應該在地勢比較高的地方紮營,這樣才不用擔心晚上會淹水,於是我們紮營在一個有點擠的小平台上。

羊頭營地,左圖棟哥的位置是我們紮營的地點。
又是個有點擠的兩人營位,雨傘幫忙擋一下雨。

18:00 下雨
今天紮營的時間也算早,所以我同樣也在附近撿木柴,順便清一下路障,營火才剛升起來就下雨了,我們趕快回去外帳躲雨,想說吃過晚餐再來處理,結果雨下一整晚,火也被淋熄了…

吃飯的時候棟哥說,他今天只吃了4支能量棒 ,4支SOYJOY熱量加起來連600大卡都沒有,看看背面的成份表,寫著「難消化性糊精」,難怪他說一點都不餓。爬山不要吃減肥餐好嗎!!!!!!中午還敢拒絕吃我的沒營養美祿穀物棒!!行動糧就是要吃沒營養的好嗎 !!#&%$@%&$@%##%!以後不准再吃這種東西😡!

黑名單:沒有能量的SOYJOY營養棒

9/15 晴 早上有霧氣,午後下雨

雨下到清晨就停了,營地的樹幫我們擋住了大部分的雨水,也幸好我們紮營在比較高的地方,完全沒有被淋濕或淹水。羊頭營地位處背光面,天亮的時間比較晚,昨天累到的棟哥拖了很久才把背包整理好,但因為取消了單攻舞樂山的行程,時間上就沒那麼趕了。由於今天未必能夠到達確定有水的布新營地,所以也預留了1.5L的水備用。

07:50 出發 (H2291m)
西稜上2300m至2700m間的林相非常優美,我們休閒的慢慢往上爬,也很慶幸沒有因為趕路而錯過最美的這一段。

離開營地後是一段陡上

08:19 稜線左側有大塊平坦地 (H2380m)

這塊空地很大,但不確定地面會不會很潮濕。

08:30 小山頭 (H2406m)
08:48 分叉稜 (H2452m),休10分
我們走在一段漂亮的松針瘦稜上,陽光穿透樹葉間的空隙照射在厚厚的針葉地毯上,這樣的林間光影,很是美麗。這時有一隻水鹿在我們的前方發出嗶~的叫聲,一直嗶了好一段路,就像在幫我們指引方向一樣。

09:20 水鹿的營地 (H2497)
我們在松針瘦稜上發現一塊有趣的小空地,地上的針葉被躺出一隻鹿的形狀,而且還不只一隻,原來是水鹿的營地啊~真是個曬太陽的好地方!看來剛剛的嗶嗶叫是水鹿在說我們打擾到牠了。

水鹿睡覺的地方

09:38 轉稜,平坦地 (H2533m)

光線很美❤❤
這段路走到盡頭後需要往右下切到鞍部

09:53 往右下切鞍部 (H2548m)
09:59 小鞍部 (H2532m),旁邊有松針平地

看起來是個不錯的營地
過鞍部後要爬上一條小小的瘦稜,順稜而上會看到山頂上有直躺的巨大倒木。

10:10 小山頭 (H2562m),山頂上有巨型倒木
10:20 巨木林 (H2554m)
過小山頭後會來到一片巨木林,不確定是什麼樹種,可能是針葉樹,我只確定樹非常高大。

巨木林裡高大的樹

10:36 獵人營地 (H2584m)
經過巨木林後,是一片小小的箭竹林,接著會來到針葉樹和箭竹的交界處,我們在這邊休息片刻。由於箭竹配上為數眾多的水鹿便便,讓我想要找個比較舒服的地方來坐,然後就意外在分叉稜上發現了疑似獵人留下來的營火,營火的附近有一處幽靜的谷地,宛如人間仙境。

疑似獵人留下的營火
獵人營地旁的幽靜谷地

在這處水鹿的快樂天堂補充能量後,我們揹起行囊繼續往前推進。2300m至2700m間的林相真的非常優美,真讓人捨不得離開。

11:15 緩稜 (H2659m)
11:24 小山頭 (H2674m)
從獵人營地開始,越往上爬箭竹越茂密,在到達最後營地前要先爬一段落差約100米的箭竹陡坡,舉步難行。可能走這條稜線的人真的很少,這裡的水鹿非常多,多到我覺得自己每走一步都一定會踩到水鹿便便,而且都是新鮮的那種,走到最後我已經不想知道自己踩到什麼…

12:05 轉稜處/最後營地 (H2774m)
這塊空地明顯有人清理過,是登頂前最後一塊面積比較大的營地。這地方是箭竹和鐵杉的混生林,我們在這裡休息30分鐘。吃午餐的時候忽然下起霧雨,雲也已經把太陽完全遮蔽,預報很準,看來快要下雨了。

登頂前最後一塊比較大的空地
很多樹被水鹿環狀剝皮

13:20 小山頭 (H2901m)
13:29 小山頭 (H2936m)

假山頭

13:31 拉繩,最後的陡上 (H2944m)
有點意外這邊的路跡比較明顯,不過就如前人的記錄一樣,登頂前的這一段非常硬陡。

只是一條普通的絞繩,其實抓箭竹也是可以上去。

13:40 下雨,穿雨衣
本以為在樹林裡有樹幫忙擋一下雨水,應該還不用穿雨衣,但雨越來越大,最後只好乖乖把雨衣穿上,而且我們接上主稜時還是雨最大的時候。

13:55 接上主稜/岔路 (H3009m)
終於接上傳統路,這時雨有點大,所以我們就站在原地撐傘等雨變小,大概等了5~10分鐘,雨好像快要停了,於是我們卸包,把雨傘留給背包,自己去登頂。

西稜的下切點,可能怕有人誤闖,完全沒綁布條。

14:09 布拉克桑山 (H3025m)
登頂的時候剛好雨停,雖然景都看不到了,但還是來拍個登頂照。絕大部分來布拉克桑山的人都是輕裝單攻,像我們一樣重裝登頂的人很少,其實很值得來拍一張重裝登頂照~

除了西稜和主稜(北稜),布拉克桑山還有東稜和南稜,相關記錄很少,感覺頗具挑戰性,而舞樂山位於東稜的稜線上,今年無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再來了。

棟:我最討厭爬中級山了。yu:這是百岳。

14:29 小營地 (H3021m)
山頂附近有一塊整理過的小營地,應該是走東稜的人會睡的地方,也是我原本的預定營地。回程路上出現短暫的陽光,而且難得有手機訊號,趕緊拍照打卡,告知留守人我們已經登頂。

感謝棟哥陪我完成布拉克桑山西稜❤

14:35 回到岔路 (H3009m)

回到傳統路的棟哥瞬間變了一個人,走得飛快。

15:29 綠谷 (H2870m)
在前往營地的路上,已經沒有再繼續下雨,雖然我們仍然穿著雨衣,但沒走多遠就發現褲子濕透了,而且還濕到鞋子裡面去。我們忘記箭竹是濕的,走過去根本跟洗澡差不多啊!!但現在穿雨褲已經太晚,我把褲管拉到雨鞋外,減輕災情,接著趕快找營地!

15:52 最低鞍部 (H2847m)
我原本提議到草原營地紮營,但棟哥說下雨後的箭竹一定很濕,他不想睡在箭竹上,然後邊走邊嚷著:「我要睡松針營地!」

有揹水就是任性

16:30 紮營 (H2887m)
過最低鞍部後我們便開始找營地,在進入樹林前,海拔約2880m的地方有一處平坦的松針地,正合棟哥意,所以我們就在這裡紮營。整理營地的時候發現這裡也有水鹿躺過的痕跡,我們竟然看上水鹿的家,那就叫水鹿營地吧~

水鹿營地

這地方有微弱的訊號,我傳訊息告知留守紮營位置,留守也回傳天氣資訊,得知明天會是個大晴天。吃晚餐的時候發現背後涼風陣陣,忽然驚覺我們的外帳拉錯方向了,這裡剛好是個鞍部地形,西邊的谷線有風吹上來,但現在重搭有點麻煩,只好把有風的那一邊關門,再用雨傘擋一下。

晚上果真有水鹿走到我們的外帳旁嗶嗶叫,可能在說我們睡了牠的床鋪。拜託讓我們睡一晚,明天還你❤~

D4-D5 銀河下的嘉明妹池

未完待續

--

--

YuYu
兔兔探險

自從2014年踏進台灣的山林,便無法自拔的愛上,雲端之上,沒有煩惱的立足之地,只有屬於自己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