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華人、hybridity、認同,與ZAAP Taipei

這不是普通的辣炒海鮮,是辣到阿斯嘉辣到雷神噴火辣到鋼鐵人復活的無敵辣青胡椒炒海鮮XD⋯⋯吃不完帶回家,中午專心吃這一道菜配白飯甚好,一來沒有被別的菜填太飽,二來沒有別的味道干擾,可以一心應付它的辣度(但我還是在最後一口被嗆到了)。專心的好處是,一邊吃一邊跟太太解釋這幾天讀的華語語系理論,解釋克里奧化,比如這道菜就是華人菜系克里奧化的好實例。

這兩天用泰國華人研究配著上課,正好也刺激一些想法。泰國華人論述受到Skinner同化框架影響很深,許多後繼研究學者或多或少都會與這個理論做對話,而發展出Double identity、Alternated identity或是像史書美的學生Bernards用creolization來談泰國的華人認同;此外,還有Bao用婚禮中的儒家符號實踐來談華人認同再現、Walwipha與Amara兩人從務實的經濟角度看國家與華人關係等等。

但華人是一個族群嗎?或者這麼說,當我們身處21世紀、當資本主義影響泰跟華的談法已經是在講將近半世紀前的事,社會學已經從破碎、流動、短暫的後現代主體來到人與非人的行動者網絡,「華人」為何還能作為一個族群被討論?以泰國的背景來說,華人是否同化,充滿了曖昧矛盾、模稜兩可的狀況,不管在語言、宗教、飲食各種文化面向,我們都可以看到泰中有華、華中有泰、既泰且華,甚至也可能不華不泰。這端看研究視角,就算同一時期,Skinner看到同化,Coughlin看到的是看狀況的認同,Golomb卻說菁英階級萬萬不可同化,同化會破壞經濟利基的平衡。

在Hall著名的那篇〈誰需要身份認同〉提到認同的論述取徑跟心理分析取徑,他的觀點應該是目前普遍說法的最大公約數:It accepts that identities are never unified and, in late modern times, increasingly fragmented and fractured; never singular but multiply constructed across different, often intersecting and antagonistic,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positions. 我們要談的並非何者為真(being)或是溯源尋根(the root),而是為何會成為這樣(becoming)的過程,是路徑(the route)。這呼應到那天楊豐銘的講座中談到飲食寫手偏向尋找飲食根源這個盲點。

飲食的尋根是一種認同的尋根,這毋庸置疑,它可以正當化、合法化身份,可以凝聚共同體、可以召喚文化民族主義,就像泰國政府一直在做、而且正在做的那樣。但楊豐銘講到一個我想往前再追的點(有在心裡登愣了一下):族裔料理存在的必要。若要說同化或融合,馬來西亞華人跟泰國華人表現出的姿態大概是在光譜的兩端(當然這種說法有非常矛盾的本質論成分,就是以外貌來說華人跟泰族、華人跟馬來人,相似度真的有差,可是相似度也是連續性的概念而非一刀兩斷的),不論同不同化,我們可以看到大馬華人在特定歷史條件跟政治因素下,堅持維持一種華人性與共同體的認同感,包括飲食論述。

我要說的是,就算不是馬來西亞,對官方或與官方相對的群體來說,鞏固族裔、形構出族裔料理,從治理的角度看,也許是比較方便的。把華人或任何群體收斂到被召喚的同一主體位置中,給他們一個同質的文化特徵,這就可以當作政治謀略的工具,畢竟一個認同比多樣認同還要容易掌握得多。

華人/華語語系/華人菜系來到東南亞,在當地經過交流、通婚、收編或涵化(屠殺就不說了),實踐出在所謂的源頭(中國或中心)不會有的種種新菜色。炒類料理在台灣是台式熱炒攤用醬油九層塔的炒菜,在美國出現炒雜碎,在泰國變化更多,有加醬油豉油打拋葉的炒打拋,加魚露的炒海鮮,有加綠胡椒甲猜檸檬葉的這道ผัดฉ่า,也有加蔬菜的炒醉鬼。現在誰會說ผัดฉ่า是中菜?絕對不是。但它是泰菜嗎?它也不在所謂Authentic Thai cuisine的討論裡。它是in-between,是華人不再望支那,也是反離散。

所以為什麼要做飲食研究,飲食研究並非去比較誰對粿條知道得多(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只有吃得多)、爭論肉骨茶來源正不正統、哪一家泰國菜最好吃(當然是大推 Zaaptaipei XD)或什麼料理屬於誰,而是去洞察與穿透這些爭論背後的言外之意。用社會學關懷來說,去打破那些築在我們周圍、視為理所當然的高牆,看到視野接軌後的牆外、諸多政經權力在全球網絡中的鬥爭多精彩,這才是我期待的飲食研究的意義。

--

--

平子/Ping /ผิง
八百萬種食法

美食圈角落生物,社會學門徒。正在對泰國進行一個瞎子摸象的動作。Former Journalist. PhD candidate in Sociology. วารสารศาสตร์และนักเขียนในไต้หวัน นักศึกษาปริญญาเอกทางด้านสังคมศาสต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