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光環與膨脹 — 水門案與其後續

那滈
戲說媒體
Published in
3 min readMay 29, 2019

討論到美國史上與媒體最相關、最嚴重的政治醜聞,就不得不提水門案。在水門案當中,尼克森總統動用了大量外聘的前國安人員或政治打手企圖干預調查。

而過程中有大量公然扯謊來操縱國會的行為,包括東京灣決議、三級竊盜案、透過國稅局騷擾公民、企圖在行政部門下設置秘密機構⋯⋯。

我國也曾經有所謂的「九月政爭」,各界認定這是馬英九總統在2012尋求連任時發動對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政治整肅,常被稱之為「台版水門案」。然而這起非法監聽案,動用的監聽單位是特偵組,即為公共資源,以納稅錢強迫公務人員公然監聽國會議員與在野黨黨鞭,甚至涉及檢察官(林秀濤);相反的,水門案中尼克森是透過私費雇用私人竊聽。

漢納鄂蘭曾說,問題不在於權力造成腐化,而更在於權力的光環,那令人嚮往的排場,比權力本身更吸引人;而犯罪行動中,把風的要變成共犯,需要的是放任,確保他們也不受法律約束。

除了了解尼克森與其幕僚們在水門案中濫用權力的犯行,我們更因了解權力濫用的背後存在著層層的利益關係與對於責任不同層面的認知,當這個結構中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在一件惡事中扮演無足輕重的地位、甚至認定許多罪名是可以推諉、嫁禍他人時,將使結構中每一個人物都在合理化自身犯行的同時,一齊走向難以挽回的邪惡。

《請問總統先生》一片正是以名主持人David Frost主持的一場世紀談話節目為出發點,讓我們看到這個結構性的邪惡現行的過程。Frost在邀請剛下台的尼克森總統來到自己節目,尼克森亟欲向世人「澄清」自己,所以接受了這次邀請;Frost卻也準備了犀利的問題,讓他在鏡頭前無話可說。

Frost希望在水門案事後,能看到尼克森給全美國的百姓一個道歉。尼克森辭職下台了,但副總統福特卻動用特赦的權力讓他逃過司法的制裁,尼克森甚至每天與幕僚討論自己的東山再起之路,一旦他成功的把水門案中他知情卻縱容屬下監聽對手、煙滅案件相關證據以妨礙司法⋯⋯等行為,他就可以透過自己過去重大的政績(例如:打破冷戰格局會見毛澤東)重塑自己的形象,再投入下一次大選。

Frost在訪問尼克森時,秉持的的邏輯就是:即便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即便尼克森可能沒有「指使」下屬幫他幹一些骯髒活,但尼克森起碼是在「知情」的前提下,「縱容」部分的幕僚與相關人員執行有礙司法、逾越總統權限的行為。

這是一個典型政客與媒體的角力,媒體被稱為第四權、守門人,總是在檢視著政客們的行為,而政客卻也離不開他們,有時必須透過他們當傳聲筒,但媒體又會盡可能的去刨他們的根、讓他們負面形象顯露無遺,甚至斷送他們政治生命。

參考資料:

凱瑟琳葛蘭姆,1998,不可能的任務:孤軍揭發水門案

漢娜.鄂蘭,1975,《責任與判斷》左岸文化

台灣憲法學會,2013,台版水門案?尼克森自掏腰包vs馬英九濫用國家權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