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ty迷霧》愛情與懸疑背後,不忘點出的媒體角色

張如嫻
戲說媒體
Published in
4 min readMay 6, 2019

由金南珠、池珍熙主演的韓劇《Misty迷霧》講述被認為是殺人嫌疑犯的新聞女主播高慧蘭與律師丈夫姜泰旭,在層層迷霧中揭開殺人案真相與尋找愛情真諦的故事,然而,這部劇雖然以愛情和懸疑為主軸,編劇卻也不忘提醒媒體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映襯了過去幾年韓國傳媒如何透過多重行動守護言論自由。

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發人深省的台詞吧!

媒體的角色

女主角高慧蘭的角色設定為JBC新聞台的資深新聞女主播,不僅擁有專屬節目九點新聞,更連年獲獎,優秀的表現被青瓦台相中,成為青瓦台發言人的後補人選,她雖是位一心想爬到權力頂端的人,但面對工作,卻仍堅守新聞的價值。

劇中,當準備入閣的長官試探性地詢問高慧蘭,該如何轉換角色,做一個好的發言人時(言下之意為,媒體監督政治,但媒體是否能為政治發聲),高慧蘭說:

「(新聞倫理)就是原則和信仰,既然是原則和信仰,無論自己是什麼立場都不會改變,請您不要把我們(媒體)當作批評,而是我們不停地質疑質問,畢竟輿論和政權都以為人民服務為原則。」

這番話精確地點出媒體的角色,作為「第四權」,媒體不該傾向任何一種政治權力,而應秉持客觀公正與持續監督的態度,為人民服務。

女主角高慧蘭始終堅守媒體職責與態度。

對媒體亂象的諷刺

劇中高慧蘭被捲入一樁命案,到警局做參考人調查,當記著們追問對於自己被列為犯罪嫌疑人的看法時,高慧蘭諷刺地說:

「目前還沒公佈準確死因,也沒有清晰的案件概要,在沒有找出真實確切的內容前就公布刺激性的報導,吸引觀眾注意力、塑造輿論,不然就是抱持不是就算了的心態,報導不負責的新聞,不僅損害當事人名譽,也會導致媒體信賴度下降,希望以後這種事不會再度上演,我們能不能有點格調呢?」

這樣的場景,正諷刺了當今媒體的亂象,而這種情形不只是韓國,在台灣也經常上演,從「媽媽嘴咖啡」到「南港小模命案」,媒體未審先判、煽動輿論的作風始終如一,而身為閱聽人,更應該時時監督媒體並化成具體行動、加強媒體素養教育,才有可能讓台灣媒體環境有所改善。

媒體未審先判的情形,在台灣也不斷上演。
劇中高慧蘭巧妙地諷刺當今媒體亂象。

新聞的真諦:追求真相

新聞的核心價值,是對於真相的堅持。

高慧蘭雖然為了自身利益不擇手段,但在多起涉及政商醜聞的案件中,她仍毅然決然投入調查,揭露隱藏在光鮮外表下,那些不為人知的真相。在進行調查的過程,某次與新聞局長的對談中,高慧蘭說著:

「你知道為什麼我想往上爬嗎?因為我不想輸給這些總是阻攔真相曝光的人們。」

「我很自私,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但我的新聞都是真的,從來沒有向錢或權力妥協過,在想要遮掩真相的人面前,我總是很堅決,九點新聞我就是這樣守到現在的。」

新聞的價值始終是追求真相,在媒體一片混沌的時代,如何堅守新聞價值與倫理,是每個新聞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對於追求真相豪不猶豫的堅持、永不妥協的態度,正是高慧蘭為我們上的一課。

看到這裡,是否發現這些場景都似曾相似呢?《Misty》所描繪的韓國電視台情況,其實也與台灣媒體環境相同,透過戲劇的展現,讓觀眾在劇情主線以外,看見媒體的醜惡的真實面貌,卻也透過高慧蘭和JBC電視台員工,傳達出媒體的核心價值,或許這也是編劇想帶給觀眾的省思。

延伸閱讀:

《麻醉風暴2》關於新聞態度,沈柔伊教會我們的事

數位匯流時代 閱聽環境的未審先判

台灣媒體可以用一個「爛」字作結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