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人等公車距離 (photo by Cai-Ting)

病毒與社交-芬蘭人的安全社交距離

Ting
出走吧! LA x AR設計師
4 min readApr 9, 2020

--

芬蘭趣味觀察

在近期COVID-19的大肆橫掃之下,台灣當局發布的安全社交距離規定,要求市民在不配戴口罩的情況下,室內須保持1.5公尺,而室外仍要保持1公尺之安全社交距離,以確保降低疫情的擴散。

對於筆者以往的社交習慣來說,突然要要求自己與他人保持距離,無非是感到苦澀且無聊的,百般聊賴之下,猛一然的想到了芬蘭!那個在沒有規定之下,卻能在日常保持完美社交距離的國度,於是立刻打開medium(打字),想將這有趣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芬蘭人恐懼社交這回事,但我認為與其說是恐懼,更像是尊重你的個人空間,最有趣的是,當初在去芬蘭交換前就有看過Karoliina Korhonen的漫畫,他其中有一系列作品是在描寫「芬蘭人的噩夢」(51 Finnish Nightmares That Every Introvert Will Relate To),裡面就很寫實的說明了芬蘭人恐懼社交的習性,包含在大眾運輸上永遠間隔一個座位乘坐、排隊時分得很開,以及跟別人共乘電梯等等。

不過在芬蘭生活了一陣子後,其中對「社交距離」最有感的主要只有兩件事:

第一件: 搭乘大眾運輸排隊間隔至少1米

往往每次抵達公車站牌,就算排隊人數不多,但隊伍總是很長,因為人與人之間總有個安全距離;不過排隊這事不打緊,有一次等車經驗更讓筆者跌破眼鏡,記得那天大雪紛飛,眼看車站牌前已有長長地列隊,排隊時筆者也理應的往隊伍尾端站去,只見巴士從遠端緩緩行進而來,然而就在進站之時,說時遲那時快,不管是我身前還是身後的「隊伍」都在瞬間打散,一個個筆直的往巴士門口前進,當下我簡直愣了,原來產生距離感的是「列隊」,並不是「排隊」,於是這樣理所當然的「預留空間」也就成了筆者在芬蘭習以為常的生活點滴。

不過在芬蘭也不是每一次等在公車站都會不排隊,但至今始終無法區分安全距離與真正的排隊,總之融入群體就對了!見機行事囉!

買甜甜圈時的排隊(photo by Cai-Ting)

這一回,反倒是買甜甜圈時距離卻拉近了,看來美食當前距離也許沒那麼重要了吧(笑)。

第二件: 室友躲貓貓

這個故事來自於我的另一位台灣室友,他很幸運的跟一位芬蘭小哥同住在share apartment 中,不過那位芬蘭朋友就像是在跟我朋友玩躲貓貓一般,只要你在share space他就絕對不出來,除非他要出門才會靦腆的經過公共空間,跟你點頭微笑便快速的移動離去,因此雖然他們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真正對話與見面卻是少得十分異常,就連筆者常去串門子,也僅僅看過一眼而已,真的是非常有趣XD

當然也有可能你會認為,也許他真的只是不善於社交,不過在經由筆者在芬蘭生活過7年的室友表示:「芬蘭人這樣很正常。」,因此點頭微笑,微微地給予彼此空間,也是芬蘭的一種生活態度。相反的,如果你的芬蘭朋友熱情的招待你並與你交談,你也不必太過意外,畢竟距離感的空間有時也是可以被友情打破的。

share apartment 中的宿舍公共空間 (photo by Cai-Ting)

上圖是筆者的share apartment 中的宿舍公共空間,說實話因為所有房間門口都會連到公共區,要不遇到室友真的是很困難的事啊!!

芬蘭假日市集 (photo by Cai-Ting)

最後說實在的,這樣的芬蘭式距離除了在等大眾運輸系統時很常見之外,其他的社交距離並無像「芬蘭人的噩夢」漫畫系列中所說的那麼表現顯著,倒是在人與人之間,能給彼此舒適空間的這一點上筆者實在無比贊同。

希望在疫情之下人人平等、彼此尊重,並給彼此一點空間吧!

Stay healthy.

--

--

Ting
出走吧! LA x AR設計師

台灣人,景觀系X建築系雙棲畢業生,賣肝奉獻給景觀設計,曾在芬蘭當交換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