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與日照機構創造相遇舞台的一場實驗行動

「日照劇場 青銀共戲」課程記事 (上集)

這堂課利用各種「文本」作為創造連結的方式(photo credit:陳懷萱)

兩位老師共授課程的緣起

在台大創新設計學院開設「在地展齡家文化專題」兩個學期之後,這個學期我與戲劇系的謝筱玫老師一起開設了一門課,叫做「日照劇場 青銀共戲」。筱玫是我臺大戲劇研究所的學姐。她過去曾經利用服務學習的課程,帶戲劇系的學生到機構為長輩表演,但她觀察到這樣單次的接觸互動,對學生學習與體會有限,很希望再往這個面向推進。她的課程其中一個關注是從文本的身體展演與詮釋,看見多元視角理解文化的意涵。而我則是因為永和社大與之前的展齡課程,一直也希望能夠更多元的探索與觀察在臺灣長照脈絡下,理解與實踐在地創齡展齡的可能路徑。

從108–2學期開始,在台大創新設計學院的「在地展齡家文化」課程與包括後青春繪本館(中)、永和社大(右)等單位合作,也帶學生到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場子做中學(左),創造與開展各種青銀對話的連結模式

在去年學期中下旬疫情相對和緩之際,我們就開始討論共授這堂課的可能性。但因為疫情的緣故,不少日照機構對於合作相對比較謹慎與保守。這時候我想起了之前曾經想要找機會帶社大學生去參訪的永和錸工場公共托老中心。過去會注意到它,是因為它是以減法自立作為照護模式來經營的機構。

有別於我們印象中的日照機構,「錸工場」的照護模式在規劃上並不著重在提供各種無障礙的設計或是所謂「無微不至」的服務,但強調需要回應長者對於尊嚴自主的身心需求,所以會從創造他們參與的動機來設計空間、課程活動等。也因此,在那邊看到的長輩,即使是行動不便,多半參與互動的精神都會讓我覺得可以是在地安老的某種理想畫面。因為永和社大課程跟他們接觸的過程,得知他們對於外界互動合作保持開放也歡迎的態度,加上永和錸工場距離台大不遠,而且交通方便,在跟筱玫分別徵詢合作場域的過程中,成為很理想的一個選擇。

如果日照中心是一個劇場…

在我之前的開課經驗中,已經觀察到不管青銀,對於「老」常有很多刻板印象,更不用說長久以來「養老院」、「安養中心」時常背負著某種子女不孝、風中殘燭污名。在我們前往拜訪永和錸工場,確定有機會合作後,我們提了開課申請,這堂共授課程在台大,是通識認列學分,也是台大創新設計學院領導學程認列課程。在課程簡介的描述中,說明了這堂課的企圖:

…課程將與日照中心合作,將整個日照中心想像成一個劇場,帶領學生參與並設計展演活動。重新思考:我們在其間是否有世代對話與互動的可能?透過閱讀與討論,透過活動的多次設計、試行、檢討、修正,或許可以發展出一些日後可用的「教案/範本」,過程中學生不一定是單向給予者,也能從陪伴及互動過程得到反饋與養分。藉由親身參與,使高齡議題對年青世代產生實質意義,打開對「老」、「人」、「空間」的想像,為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部署準備。

我們在課程設計上,主要在台大戲劇系透過文本、講座來探討議題與各種戲劇展演形式詮釋的方式,並為同學安排4次去永和錸工場公共托老中心,根據我們規劃與設計的形式與主題,來與長輩互動。在選課階段就引起許多同學的興趣,而這堂課設定的目標包括下面三個面向:

1.共同探索並發展青銀互動可行的操作範式。
2. 以遊戲與展演創造連結,增進不同世代社會公民的換位思考與同理能力。
3. 重新認識「老化」、思考長輩之身心需求。

從暖腦到暖身

這堂課開在戲劇系,所以大概有一半戲劇系所的學生,搭配另一半來自包括法律系、昆蟲系、物治系、職治系、心理系、社工系、生傳系、森林系、政治系、資工系、國企所等不同領域組成的學生。

為了讓這些背景多元的同學們對於「長輩」或「老年」有更多元的視角,並開始思考不同的老年處境身心狀態,在第一堂課之前,我為同學選了約翰‧利蘭(2019)《老年的意義:我和那些老人共處的一年》作為課前閱讀。

約翰‧利蘭採用報導文學的形式,書寫他多次深度訪談老人與他們共處對話而勾勒出來一個個不同老的陽台。雖然這本書的生活場景不在臺灣,但我希望從書中所描繪的,在生活型態、背景、個性與身心狀態都不太相同的六位老人,讓同學們可以開始想一想,老人並非只是藉由法定年齡、生理老化等來界定分類的群體。特別是在我們已經要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的路上,在現在臺灣社會人口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0歲,百歲人瑞人數也越來越多,當所謂的「老年」,光譜橫跨了30年,我們更需要好好理解這麼長的光譜中老的異質性與多元性。

老年的我工作坊 (photo credit: 陳明緯)

開學後的第一堂課,我們一邊請同學練習把這本書的人物當作persona來一起建構出一個個老年的「我」。我們一邊也透過戲劇活動的暖身與演練,逐漸讓同學開始在小組團練實作中,試著透過彼此溝通表達討論,看見對於所謂的「文本」,如何因為合作組成的變化,而產生出不同的詮釋與理解。

戲遊銀髮-在地安老N種人(photo credit: 陳明緯)

我們也透過類似「在地安老N種人」的角色共構工作坊,讓同學們進入角色生活脈絡,換位思考來練習構思與洞察不同人的在地安老需求。更重要的是,課程一次次藉由這些做中演,演中做的練習,讓全班開始習慣用全身來對話與合作。

學習用全身來設計思考

在這門課每次的開場,我們會藉由助教明緯帶的戲劇暖身作為開啟課程儀式的方式。這些暖身的活動,不只讓同學們逐漸形成學習共同體,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原本各種外在框架可以柔軟一些。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藉著這些暖身活動的設計,幫助同學理解與思考第一次進入永和錸工場公共托老中心可以如何觀察、如何定位自己、與人連結。

明緯助教的暖身活動是每節課很重要的進入儀式(photo credit:陳懷萱)

同時,我們也倚賴護理背景的助教雯雯在課程時間之外,固定時間到永和錸工場公共托老中心觀察與回報場域狀況,協助我們跟該中心主任佳玲與志工林光漢大哥確認與溝通通訊進場的流程、空間規劃與各種注意事項。在每次進場域之前,我們都讓學生隨機分組,小組成員必須一起共創到永和錸工場公共托老中心展演的小節目,在班上相互觀摩演練,此時雯雯助教能夠即時從對場域長輩與生活節奏等觀察,提醒同學互動需要注意的面向。

第一次進入場域前的互動彩排(photo credit: 陳明緯)

第一次進入場域之前,我們給同學的第一個任務是:「一邊展演自己一邊”暖腦暖身”、觀察環境與人物。」在分組呈現觀摩的環節會發現,同學們一開始設計的相見歡活動,很類似大學營隊的團康互動方式。第一次同學們所設計的「展演互動」方式,多停留在口語表達,比手畫腳、機智問答等相關形式節奏過快,且演出位置與範圍很明顯的呈現出一條隱形的台上台下邊界。而同學們聽說台語有可能可以拉近跟日照中心長輩的距離,紛紛開始在互動對話的語言上努力,即使有些人的台語不甚流利,但已經可以感受到同學們的企圖心與期待。

老師與同學們除了給予彼此展演內容設計上的修正回饋,也根據對於場域人與空間氛圍的了解,稍微拉近同學們對於互動情境的想像。例如,原本某組同學設計的互動活動是邀請長輩起身一起參與歌唱的隊伍,不過在雯雯即時提醒多數長輩的行動狀況後,修改了互動方式。而我也在這個過程中,幫同學們做一些場域互動觀察的心理準備,提醒大家把互動當做「田野調查」的練習過程,記錄自己身體感官經驗的各種衝擊或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

到永和錸工場公共托老中心的第一次接觸,考量場地空間,我們讓同學們分流成兩個時段來「亮相」。筱玫老師在場域中是最關鍵的主持人與引導者,我則主要扮演機動性的觀察者角色,除了做筆記記錄現場狀況,並且適時的協助同學定位。同樣的,我們也讓各小組同學都有站在台上演出與台下觀察兩種角色,也能夠機動性、即興的協助演出者炒熱氣氛(註:考慮托老中心學員隱私,這邊就不分享在場互動的照片)。

因為有永和錸工場作為同學們的展演「舞台」,也讓這堂課有機會拉出一個「後台」視角來「回看」與反思在舞台上的經驗。事實上,每次從場域回到學校教室的下一堂課,讓同學們回想互動的觀察經驗與感受,相互回饋對話,是這堂課非常關鍵的共學設計環節。這節課的反思所得,也是讓班級作為彼此協力的組織,一起推進與優化下一次日照中心分組展演互動作為服務設計的學習動力之所在。

在同學們接觸永和錸工場公共托老中心,對服務對象更有感,從連結產生好奇之後,我們邀請臺灣創齡之母凱特與劇場導演樊宗錡來跟同學分享與對話(photo credit: 陳明緯)

當同學們開始好奇自己過去不曾想過或瞭解過的老年生活樣貌,有了想要進一步了解服務對象,開始思考「日照劇場」的自己可以做一些什麼,我們先透過畢業照顧者同時也是推動創齡不遺餘力的凱特來分享並且給同學進一步跟「哥哥姊姊們」互動的眉角。我們也透過她對於國內外創齡行動的分享,讓同學們對於「日照劇場」的意涵有更深的體會。

這堂課的另一位講者是甫結束劇場創作《幸福老人樂園》演出不久的樊宗錡導演。他從創作者的視角出發,分享過去對於與日照中心長輩互動的經驗,以及創作老人相關議題作品的挑戰。

除此之外,課程也利用與日照中心老年生活主題相關的劇本、電影來請同學書寫心得作業,以深化青銀的連結。在課程前1/3週建立了思考視野與心態之後,我們接下來的2/3,則是利用「提供形式給任務-排練-互動演出-回饋反思」這樣的結構,讓同學能夠一次次透過打散分組與不同人合作,發揮創意與創造力來完成一個以日照中心長輩為對象的展演小品。

點這裡看下集

--

--